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

出版时间:1999-11  出版社:天地  作者:侯灿  页数:662  
Tag标签:无  

前言

楼兰之名,非常响亮。“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扣人心扉,令人悬思神往。但是,楼兰遗迹长期以来被禁锢在荒漠之中,给世人留下了无数之谜。本世纪初的楼兰探险发现,使之成为中外学界瞩目的热土。国际国内的研究者,围绕着楼兰的历史、文化、人种、地理、生态、环境等诸问题的讨论,此起彼伏;潜心研究的论著,连篇累牍。如今楼兰学已与敦煌学、吐鲁番学一样,跻身于世界学坛,成为新兴学科中的一门热学、显学。楼兰还激起了众多人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兴趣,有的人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目前楼兰热正方兴未艾。楼兰地处中西交通的要冲,丝绸之路的咽喉,又是我国封建王朝经营西域的门户。楼兰出土的简纸文书,不但是研究中国中古史、中西交通史、丝绸之路文化史必备的最直接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而且也是研究西域史、楼兰鄯善史、魏晋前凉断代史最真实最具体的历史资料。楼兰汉文文书又正值我国书写载体由简牍向纸质过渡的交替期,也是今体正、行、草书体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内地的有关考古资料正有缺环,因此,这些资料又是研究中国书法史、简牍学和文书学方面的不可多得的最佳资料和宝贵财富。不仅如此,楼兰的兴衰、生态的发展变化、环境的变迁,还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当今人类面对着环境、资源、发展的现实,如何使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如何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绿洲经济。

内容概要

  《楼兰文书集成》主要内容:楼兰地处中西交通要冲,古丝绸之路的咽候。楼兰出土的简纸文书,是研究中国古史、中西交通史、西域史和古丝绸之路文化史的重要历史资料。楼兰汉文简纸文书的使用,又正值我国文字书写载体由木简向纸质过渡的交替时期,也是今体楷、行、草书体形成时期。因此,这些简纸文书又是研究中国书法史、简牍学和文书学方面不可多得的最佳资料。

作者简介

侯灿,男,汉族,1936年12月出生,四川合江人,教授,国际知名学者,楼兰学研究专家。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新疆师范大学敦煌吐鲁番学研究室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故都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新疆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要从事新疆文物考古、历史文化研究。出版学术专著《高昌楼兰研究论集》、《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论楼兰城的发展及衰废》、《鞠氏高昌王朝郡县城考述》。《麻札塔古戌堡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主编《魏晋简书风》、《魏晋残纸书风》、《吐鲁番砖墨迹》;参编《中国都城辞典》;为电视录相《高昌故城》撰稿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书籍目录

前言楼兰发现·遗存·汉文简纸文书研究综述凡例楼兰汉文简纸文书编号检索表壹 L.A.Ⅰ.出土汉文简纸文书贰 L.A.Ⅱ.出土汉文简纸文书叁 L.A.Ⅲ.出土汉文木简文书肆 L.A.Ⅳ.出土汉文简纸文书伍 L.A.Ⅴ.出土汉文简纸文书陆 L.A.Ⅵ.i.出土汉文木简文书柒 L.A.Ⅵ.ii.出土汉文简纸文书捌 L.A.Ⅶ.出土汉文纸文书玖 L.B.出土汉文简纸文书拾 L.C.出土汉文纸文书拾壹L.E.出土汉文简纸文书拾贰L.F.出土汉文简纸文书拾叁L.K.出土汉文简纸文书拾肆L.M.出土汉文纸文书楼兰汉文简纸文书墨迹研究附录一 土垠出土汉文木简及考释附录二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楼兰汉文文书残片未经马斯伯乐刊布部分附录三 沙畹、王国维考释楼兰汉文文书与斯坦因编号对照表附录四 马斯伯乐、张凤考释楼兰汉文文书与斯坦因编号对照表附录五 楼兰文献辑录附录六 楼兰汉文简纸文书研究著作沦文要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在三间房西约35米的地方,是一大片垃圾堆积,横宽约30米,纵宽约15米,最厚处约1米,东南边与三间房西厢的垃圾堆积相连。斯坦因把这里编号为L.A.Vi。1908年他在此挖掘获得了最丰富最重要的收获,他在《西域》一书中说:“其数量最多的就是写在木头上和纸片上的汉文文书,当时数了一下,约有170件,其中121件发表于M·沙畹的《文书》中,其余是些小残片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辨认的文书。”(Serindia,Vo1.1,oxford,1921,p.328.)笔者根据已经公开刊布的汉文文书统计木简113号,纸文书18号,此外还有怯卢文书10件和早期粟特语残片1枚。1914年他再次来时,又获得了41枚写在木片和纸片上的汉文文书与写在丝织品上的2件怯卢文书。1980年新疆楼兰考古队重新清理(编号T)时,又发现汉文木简61枚,纸文书1枚。在大垃圾堆的西面有一组大宅院,斯文赫定编号为M,斯坦因编号为L.A.IV。院落形制尚可辨认,东西宽约16米,南北长约22米,中心部位有一组建筑比较坚固的房间,房间中有会议室过厅,用夯土和木料建成,周围有许多小房间。斯坦因在此获得16枚怯卢文书,还有12枚汉文木简和5件纸文书,斯坦因认定这里是"土人政府"。在这组房间的东北边有一个大门栏,1980年新疆楼兰考古队采集门栏下的朽木,经碳14测定距今1865±80年(从1950年起算),相当于东汉时期。大宅院的西部是用芦苇作篱笆围成的一道矮墙,似为一个大庭院,从城墙复原线看,与西城墙相连。三间房西南是一些房屋建筑,斯文赫定将其编号为O、P、Q,斯坦因编号为L.A.VII。从现存遗迹看,房间比较矮小。1980年新疆楼兰考古队就其一组保存稍好的建筑进行测量和试掘(编号F2),房屋由南北两间组成,北间为B间,南间为A间,墙壁都是用柽柳编芦苇作成。在B间清理出了木门、骨雕花押、人形木件、羊下颚骨、门斗、残木盘、木桶以及铜、铁渣等物。在A间清理出了残木臼、木罐、木纺轮、残铁块以及牛羊骨等物。如果将此组房屋与L.A.IV房屋两相对比,后者显系官宦大贾所居,前者则为一般贫民所住。此外,在楼兰城中和城址附近,无论是斯坦因或者是1980年新疆楼兰考古队,都采集到了许多细石器标本,以生产工具为主,主要有石核、石叶、石镞、石矛等物,除打制、琢制石器以外还有磨制石针、石杵、石磨盘等物,这些石器遗物表明远在新石器时期此地就是人类活动的聚点。

后记

1979年,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电视系列片,中央电视台要求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那时我便接受了去楼兰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的任务。从此,我也就开始了《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一书的资料收集工作。要研究楼兰,深入罗布荒原这块考古禁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本世纪初起外国人陆续进入这块神秘的地方进行探险考察,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大肆进行挖掘,所获楼兰出土的遗物资料散布于国外,而国内这类资料和有关著作则很难见到。当时我手头上可资参考的仅有李述礼译斯文赫定著的《亚洲腹地旅行记》和向达译的《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以及黄文弼著的《罗布淖尔考古记》。黄氏的书虽然具体全面,但仅限于孔雀河入罗布泊湖口的土垠及其附近遗址。斯文赫定和斯坦因的两书都属概述性质的综合报导,有关各个考古点的情况不明确不具体。这就给考古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于是,从事楼兰考古工作伊始,我就注意搜集有关楼兰探险考察的资料,对于一些急需参考的文献资料也随时请人协助翻译,其中当然包括出土汉文简纸文书的资料。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不断努力和积累,基础资料才基本齐备。1996年夏我在成都期间与杨代欣先生(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和天地出版社林万清社长、范勇先生商谈了该书出版意向,得到了他们慧眼卓识的肯定和积极支持。随即我与杨先生研究了体例和分工,商定按王国维、黄文弼考释木简方法,分类进行汇集和文字考释,这项工作由杨先生负责。与此同时我在乌鲁木齐组织人力对斯坦因、斯文赫定、贝格曼、橘瑞超等在楼兰的探险考察资料进行系统翻译整理。此间杨先生曾两次来新疆具体了解和体验在沙漠荒原的考察生活。1998年10月杨先生的书稿撰成寄乌鲁木齐,我审阅时发现按这种体例编撰,文书出土地点、时间和环境不明,有的文书跨类太多,不利于文书组点内涵和外延关系的研究;其次是文字考释中有些前人成果和今人研究与自己的释读含混不清,有些引证不明出处;三是文书中涉及的史实和相关文书之间,缺少必要的考释和说明。思虑再三,在告知杨先生和林社长后决定重新编排,由我按考古学要求结合古文献学特点,对出土文书按组点进行整理、文字释读和史实考释研究。1999年3月我带着书稿来到成都,与杨先生和出版社有关领导、责任编辑一起认真审慎地进行了研究,根据出版社要求,在新书稿基础上进行调整充实。会上决定由我撰写一篇有关楼兰发现、文化遗存和简纸文书研究的综述文章,充实每个组点出土文书和研究情况的概述;由杨先生起草有关楼兰简纸文书墨迹研究的论文和补充简纸文书的考释内容。

编辑推荐

《楼兰文书集成(套装全3册)》由天地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是楼兰文书的集大成,很是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