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旅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赵明  页数:24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中国古代社会百态”丛书之一。  在中国古代,军旅是始终笼罩于刀光剑影、鼓角钲鸣之中的,它不仅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貌的社会群体。全书共分九大类,从军旅装备、军人身份和来源、组织机构、将帅之道、战法谋略、军营生活等多角度人手,通过大量带有故事情节的生动事例,较全面、具体地介绍了古代军旅社会的主要活动及芸芸众生相,以及与此相关的饶有趣味的军旅文化。全书资料丰富翔实,内容生动有趣,既有知识性,又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一、军旅兵器的兴衰 1.十八般武艺和兵器 2.“干戈”和“五兵” 3.弓·弩·箭 4.“百兵之君” 5.关公手中的兵器 6.寒光照铁衣 7.拍竿破敌舰 8.枪炮的祖先二、军队组织和功能 1.“队伍”的来历 2.“三军”的变迁 3.古代军中司令部 4.埋藏地下两千年的军队 5.拱卫京师的南北军 6.木兰替父从何军 7.北宋的军种 8.耕战结合的屯田军 9.“铁杆庄稼” 10.从庄丁到湘军三、军旅兵种和战法 1.“檀车煌煌四原彭彭” 2.“胡服骑射”话骑兵 3.舟师与水战 4.攻守城池有奇招 5.“聚米为山”见军情 6.烟幕战的由来 7.从“火牛阵”说起 8.邮驿还需通讯兵四、军将的地位与皇权 1.登坛拜将威风凛凛 2.选将罢将之道 3.监军乃监将 4.武学、武举和武经 5.符信勘合方调兵 6.为将的韬略 7.兵强马壮做天子 8.兵权与皇权五、驭军御兵之道 1.“军容不入国” 2.“飞将军”的教训 3.恩义御兵术 4.“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5.戚继光练兵 6.残酷的军刑 7.“招刺” 8.军旅守关关隘控军六.军队的招选与成分七、军阵和军旅谋略八、军旅通讯和指挥九、军旅生活之其他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一、军旅兵器的兴衰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兵器装备都是军队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军旅生活如果离开了武器装备,就缺少了其最具特色的内涵。恩格斯曾经说过:“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生产本身又是以一般生产力为基础的。”(《反杜林论》)任何时代,先进的生产力都最先从军事领域体现出来。原始社会的渔猎工具就是武器。《六韬·龙韬·农器》讲的其实都是兵器的功能。至今,高精尖的科技成果无不与国防、军事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历程,大致以五代时期为限,此前是冷兵器时代,即以刀、剑、枪、矛、干戈、弓弩等为主,北宋以后出现了管形火器。兵器的发展变化,必然使战争形式发生变革,从而也使军队的编成、组织、通讯乃至军队的成分和军旅其他方面的生活,发生一系列的衍化。故兵器的兴衰实在是古代军旅生活中的第一要义。这里采撷兵器发展长河中的几朵浪花,从几件军旅主要兵器的兴衰中,略看古代军旅生活之一般。当然,后世武术界演绎的非实战兵器,则不再赘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军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第一次看有关古代军事方面的书,内容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从夏开始,引经据典,基本涵盖了古代兵书,也从中了解了一些自己未知的古代书籍(这点很开心)作者又分文别类的介绍了古代兵器、军种、选兵条件、军策、帅才等等。前半部很不错,后面的策略以及古代较大的一些战役那就比较熟悉了,温故下。其实,古代军事的发展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个人认为兵权在于皇权之上,一个皇帝手中没有兵权,那不就是个木偶吗?历代朝代更迭,不都是靠军事来推翻的,诚然,一个皇帝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要解决好的就是自己的军队。想要更好的了解,还是要继续多看这方面的书籍。
  •   书买来送给当兵的弟弟的,挺好的。
  •   近半年来喜欢上了军事方面的读物,可能是老爸是军人的缘故吧。
  •   书写得比较笼统,不如《揭秘中国古代军队(战争)》那两本详尽。适合时间不多的人“速食阅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