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  作者:李伟  页数:336  

内容概要

  浉河中心水,车云山上茶。  信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厚重……这里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  追溯信阳毛尖的历史,了解信阳茶区茶品的分布,解读信阳茶文化的内涵,领略信阳茶的采制工艺,纵览信阳毛尖的茶俗茶艺,聆听名家名人的点评鉴赏,和、美、清、敬、雅的茶道精神尽在其中。  信阳水好,信阳茶香。  《信阳毛尖》追溯信阳毛尖的历史,了解信阳茶区茶品的分布,解读信阳茶文化的内涵,领略信阳茶的采制工艺,纵览信阳毛尖的茶俗茶艺,聆听名家名人的点评鉴赏,和、美、清、敬、雅的茶道精神尽在其中。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信阳“茶经”,为信阳茶的发展做了一件有益的大事。

作者简介

李伟,1966年生,多年从事茶事研究,相继创办了河南省水云涧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水云间茶业公司。曾在浙江大学茶学系进修,多次深入云南、四川、福建、浙江等地,考察中国茶叶及茶文化。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省茶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品茶员、《大河报》之《茶人侃茶》专栏特邀撰稿人,著有《学茶艺》等作品。有茶友坦言:“伟——性格坚忍不拔,善于刨根问底,对整合资源有着特别的见长。”“信阳问茶十几年,年年品水泖河边,自古茶学可圈点,惟恐茶字留汗颜。”

书籍目录

溯源觅踪  信阳问茶初识信阳毛尖…………………3考证信阳茶……………………5历代相袭一路走来……………9陆羽访茶入信阳………………10苏轼品茗在浉水………………12清末民初的短暂复苏…………13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夺魁………19信阳毛尖走进新时代…………21信阳茶业的发展轨迹…………23信阳毛尖茶的演化与定名……25冲刺茶叶金字塔之顶…………27摘取金奖桂冠…………………30青山厚载  三潭独育信阳茶区的分布………………37适宜的温度和光照……………40充足的水分……………………41理想的地貌……………………42肥沃的土壤……………………44名山名水育名茶………………45匠心银锄  锦绣茶园茶树的形态特征………………65茶树的生育规律………………72茶树一年的生活………………75新茶园建设……………………79速生矮化密植茶园……………84良性生态结构茶园……………86无公害茶园……………………88品种的选育和引进……………89优质高产茶园的管理…………96改造老茶园……………………103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108车云山上访茶农………………115巧手神功  毛尖天成巧手采新叶 ………………… 121纯青炒雪芽……………………130名茶之炒………………………141专家点评信阳毛尖……………147信阳毛尖的鉴别………………150信阳毛尖的贮藏………………152煮三江水  品信阳茶饮茶与品茶……………………157冲泡的讲究……………………159品赏五要素……………………164信阳毛尖“十道茶泡法”……168信阳毛尖“玻璃杯泡法”……172信阳毛尖“盖碗泡法”………175修身悟性为茶道………………178信阳茶道的根…………………179天人合一的心理享受…………181内质独特  品格天然品质特征………………………187品质审评………………………188化学成分检验…………………198化学成分对人体的作用………200清汤绿叶  养生佳品广谱的保健医疗药物…………209现代健康理念的绿色饮品……210茶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213茶能抗癌抗突变………………214茶能抗辐射……………………214茶能抗衰减肥益寿……………216茶的妙用与科学饮茶…………217潜力巨大  前景如虹生产经营现状…………………223信阳茶的优势…………………226巨大的市场潜力………………229信阳茶叶节应运而生…………232由茶叶节到茶文化节…………233打造中国茶都…………………235信阳茶叶的金光大道…………240茶叶文化  绚丽多彩信阳茶诗………………………247信阳茶书画……………………257信阳茶歌………………………266信阳茶俗………………………269信阳茶的神话传说……………278名茶名场  华彩乐章名优信阳茶 ………………… 293著名茶场………………………303名师名匠  根在信阳信阳茶叶大事记………………313信阳毛尖杰出人物……………317信阳茶叶制作能手……………323信阳茶叶生产发展一览表……327信阳毛尖茶河南省地方标准…329参考文献………………………336

章节摘录

书摘历代相袭一路走来中国茶发乎于神农,传播于秦汉,兴于唐,盛于宋,近代相对低迷。中国茶史是一部由药用到饮用,由饮用到品赏,由品赏到文化的独特历史。信阳茶史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以及茶业历史,息息相通,相互交融,因其跌宕而沉浮,因其衰兴而哀荣,一路走到了今天。唐代是我国茶业大兴的时代。当时全国分为8大茶叶产区,涉及包括河南在内的14个省区。信阳被列为全国官办的13个重点茶场之一。河南信阳一带属淮南产区,包括光州、义阳郡、舒州、寿州、蕲州、黄州,当时的光州(包括固始、商城、新县、潢川、光山)和义阳郡(包括今信阳市、罗山),有大面积茶园,其中以光山黄头港的茶叶为最好,信阳与罗山交界处的钟山以南山谷的茶叶也是好茶叶。河南信阳与安徽的中部、湖北北部共同构成的淮南茶区,是唐代第二大产茶区,茶叶品质较佳。唐代,信阳茶已被列为朝廷的贡品,当时全国的贡茶地区计有16个郡,其中义阳郡西部车云山的茶叶品质极优。据说,武则天饮过此茶后,久冶不愈的肠胃疾病顿消,精神大畅,遂称赞不已,赐银在车云山头修建了一座千佛塔。千佛塔所用的白石是从洛阳运来的,历经一千多年后,千佛塔虽已破落,但仍屹立在山头之上,成为信阳茶历史的一个独特标志。现在塔门的残迹及塔内石佛身上的铭文仍然依稀可辨。据史料记载,唐王朝自公元’782年开始征收茶税,茶叶由不税到纳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茶叶已正式被认定为一种全民性的社会生产或社会经济。宋代,饮茶之风更盛,信阳茶区茶叶面积、产量也大量增加。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河南当时有信阳、光州、子安三个茶场,年产茶935799斤,占全国13个茶场总量的五分之一。”宋代茶叶的制作比唐代更为精湛,茶具也更为讲究。宋时,淮南茶区茶叶为散茶,进贡茶叶的主要品种也是散茶,由于是御用之物,在包装上当然少不了大吉大利的龙凤图案。宋代的苏东坡不仅是一位大文学家,而且嗜茶善品,为了考察天下名水的水质,他曾从开封到信阳,再到长江,穿过三峡到四川,将陆羽所定的全国名水(其中有淮河上游的泉水即信阳、桐柏一带的山泉水)逐一亲口品尝。苏东坡品饮信阳茶后,曾发出“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甚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之下”的感叹。元、明时期,散茶盛行,信阳茶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散茶的产区主要在淮南、荆阳、归州和江南一带。这一个时期有据可查的茶叶专著达30种,其中不少著作介绍了信阳茶。元朝的《文献通考》载:当时全国有二十六种名茶,“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信阳地方志载,信阳茶曾以“小把茶”、“本山茶’’为名。生长在鸡公山和黑、白两龙潭的有101株千年的“茶树王”,令人惊叹。元朝,官府实行榷茶制,统买统卖,垄断经营,重征茶税,茶税剧增,茶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生产惨遭破坏。明朝实行茶引税并行制,即招商纳引也要征税,在重税盘剥之下,明末许多茶树被砍伐,茶叶生产严重受阻。至今,在信阳柳林大中小三茶沟和浉币河、龙潭等处仍留有明朝晚期茶树被砍的遗株。清朝,信阳有记载的种茶县有光山、固始、潢川、商城、罗山等。P9-10

编辑推荐

浉河中心水,车云山上茶。信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厚重……这里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追溯信阳毛尖的历史,了解信阳茶区茶品的分布,解读信阳茶文化的内涵,领略信阳茶的采制工艺,纵览信阳毛尖的茶俗茶艺,聆听名家名人的点评鉴赏,和、美、清、敬、雅的茶道精神尽在其中。信阳水好,信阳茶香。本书追溯信阳毛尖的历史,了解信阳茶区茶品的分布,解读信阳茶文化的内涵,领略信阳茶的采制工艺,纵览信阳毛尖的茶俗茶艺,聆听名家名人的点评鉴赏,和、美、清、敬、雅的茶道精神尽在其中。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信阳“茶经”,为信阳茶的发展做了一件有益的大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信阳毛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此刊物很不错,对信阳茶的介绍还算中肯。从信阳茶的发展史到信阳茶的工艺制作以及茶农现状等等介绍相比较其他刊物还算是比较详细的。对喜欢信阳茶的人来说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和知识补充。但愿,以后的茶研究者再写书的时候,多了解下茶农的想法和感受吧。好茶离不开茶农的,没有茶农,就不会有好茶。不足:亚马逊竟然给我发了本像是旧书,很像二手的。到手后很多地方都破了,磨花了,好多褶皱。哎,真倒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