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讲文学

出版时间:2008-11-25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闻一多  页数:216  
Tag标签:无  

前言

  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成果,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  秦始皇时代,多数儒家经典被付之一炬,或者被禁止传播。博士伏生将《尚书》藏在墙壁间,秦汉之际的战乱过后大部分已经遗失,只剩下二十九篇。伏生就以此为基础,终身传授《尚书》。在他九十余岁时,汉文帝派晁错去他家学习。此时伏生已口齿不清,由他女儿转述才大致完成传授。尽管由于双方所操方言的差异,导致晁错的一些误解,但基本内容还是得以流传。“薪尽火传”,靠的是火种不灭。中华文明能够长盛不衰,并发扬光大,靠的就是一代代的火种。  印刷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书籍的流传,但人为的破坏还是会使有些书籍从此毁灭,往往使一门学问后继无人。而且,对严谨的学者来说,总会有一些研究的心得或某项具体成果来不及整理成文,或者因种种原因没有发表,只能靠口耳相传。

内容概要

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后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后果,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    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闻一多先生涉猎甚广,诗经、楚辞、庄子、唐诗等,多有涉及,并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郭沫若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本书精心挑选了闻一多先生的“诗经新义”、“离骚解诂甲”、“离骚解诂乙”、“唐诗杂论”并合为一书,力图体现闻一多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实绩,更为今天的读者了解、研究相关内容提供方便。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曾任教于中央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多所大学。作为著名诗人的闻一多,有诗集《红烛》、《死水》等。在学术领域,闻一多在神话、《楚辞》、《周易》、《诗经》、唐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有《闻一多全集》。

书籍目录

诗经新义离骚解诂甲离骚解诂乙唐诗杂论

章节摘录

  唐诗杂论  类书与诗  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618)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660)止。靠近那五十年的尾上,上官仪伏诛,算是强制的把“江左余风”收束了,同时新时代的先驱,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先后诞生了,唐代文学这才扯开六朝的罩纱,露出自家的面目。所以我们要谈的这五十年,说是唐的头,倒不如说是六朝的尾。  寻常我们提起六朝,只记得它的文学,不知道那时期对于学术的兴趣更加浓厚。唐初五十年所以像六朝,也正在这一点。这时期如果在文学史上占有任何位置,不是因为它在文学本身上有多少价值,而是因为它对于文学的研究特别热心,一方面把文学当作学术来研究,同时又用一种偏向于文学的观点来研究其余的学术。给前一方面举个例,便是曹宪李善等的“选学”(这回文学的研究真是在学术中正式的分占了一席)。后一方面的例,最好举史学。许是因为他们有种特殊的文学观念(即《文选》所代表文学观念),唐初的人们对于《汉书》的爱好,远在爱好《史记》之上,在研究《汉书》时,他们的对象不仅是历史,而且是记载历史的文字。便拿李善来讲,他是注过《文选》的,也撰过一部《汉书辨惑》,《文选》与《汉书》,在李善眼里,恐怕真是同样性质,具有同样功用的物件,都是给文学家供驱使的材料。他这态度可以代表那整个时代。这种现象在修史上也不是例外。只把姚思廉除开,当时修史的人们谁不是借作史书的机会来叫卖他们的文藻——尤其是《晋书》的著者!至于音韵学与文学的姻缘,更是显著,不用多讲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闻一多讲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文先生的书有才气,有才情。
  •   还不错的,很方便!快捷@性价比很高!
  •   扩大视野,陶冶性情。给学生的书
  •   内容决定品质,这种好书不用多说什么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是好书。
  •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不满足借着看,所以买了一本,值得拥有,尤其是学中文的同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