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创意的节目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崔莹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建立于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者直接接触国外电视一线,对所涉及的各个栏目的制片人进行深度访谈,并对这些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拥有丰富的背景信息。她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展现了当今英国一线电视栏目的面貌,使广大读者有机会一窥电视产业发达国家电视节目乃至整个产业的运作现状。文章内容思路清晰,富于条理性,每篇节目的介绍均包括:节目概况介绍、节目的具体内容、主创人员的深度专访以及与之相似、相关节目的简要介绍。与节目制作人面对面的访谈,涉及节目的演变、环节设置、内容选择、嘉宾及主持人的特点,还有节目整体运作的设计、社会反响,节目制作团队如何经营管理,电视台与节目制作公司的关系以及电视系统的运作过程。同时,在整个过程中也穿插进作者自己的认识、点评,使得整本书信息量大而又不失风趣。在此向广大中国电视从业人员隆重推荐此书,它可以为广大从业者打开眼界、了解世界提供有益的帮助。

作者简介

  崔莹,生于20世纪70年代,山东济南人。酷爱读书、旅游。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2005年11月毕业于英国龙比亚大学。获得新闻硕士学位的同时,并获该校“Tristan Hewins Memorial Prize”(奖励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和追求)。先后任职于山东《经济导报》,中国新闻社《视点》杂志,《财神》杂志。《新闻人物》杂志等。目前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深圳特区报》、《新闻人物》杂志、《世界新闻报》马主英国特约记者。

书籍目录

序 (胡正荣)前言 给热爱创意的人第1章 《A Question Of Sport》,猜裁判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第2章 《Animal Rescue Live》,为巡洋舰招聘“猫职员”第3章 《Cash In The Attic》,到你的家里“寻宝”第4章 《Countdown》,26年的传奇第5章 《Dancing 0n Ice》,明星大练冰第6章 《Deal 0r No Deal》:博彩者的“独角戏”第7章  《Dragons’Den》,到“龙穴”里拉投资第8章 《Have I Got News For You》,英国电视的“莎士比亚”第9章 《I’m A Celebrity…Get Me out of Here!》,让名人吃袋鼠的眼睛第10章 《Just for Laughs》,靠“整人”搞笑第11章 《Millionaires,Mission》,送富翁到南非“扶贫”第12章 《The Apprentice》,模拟商战第13章 《The Restaurant》,比赛开餐馆第14章 《The weakest Link》,主持人是“吝啬女王”第15章 《To Buy Or Not To Buy》,把家搬到船上第16章 《Trisha Goddard》,常用“测谎仪”和“亲子鉴定”第17章 《university Challenge》,带“幸运物”参赛第18章 《YWatchdog》,将偷拍暗访到底第19章 《Wife Swap》,和别人的老婆“过”两周第20章 《You Are What You Eat》,靠尖酸刻薄赢得观众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记者印象  体育明星的另一个战场  如果你喜欢体育,喜欢笑的话,你就会喜欢这个节目。  《A Question Of Sport》是由体育明星参与的关于体育知识的竞赛。与竞技场上的竞赛相同的是,参赛选手要聚精会神,充分发挥个人潜质;不同的是。这里的竞赛可以谈笑风生,选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人们通常认为体育明星只能“远观”,甚至还有点类似超人一一比如拳击队员、举重冠军等,殊不知当他们换上便装,整理好头发,平易近人地坐进另一个“战场”时,展现出来的是他们的风趣、智慧、俏皮,当然也有单纯。冠军们的“真面目”,吸引了无数体育迷,成为《A Question Of Sport》迷。比如,如果小贝出场,屏幕前肯定又会多一些今夜不去泡吧不去约会的漂亮女孩子。  《A Question Of Sport》中的竞赛题并非像哪年哪个队夺得世界足球冠军这么简单,主持人会问,当时的比分是多少,是谁进了最后的球,这也还不算难——参赛者要凭显示板上的照片猜对方是谁,照片里给出的是队员的侧影、后脑勺;参赛者要回答录像片段里的神秘嘉宾是谁,嘉宾也是体育明星,他们乔装打扮,干和自己无关的事,比如开推土机,身着交警服维持交通秩序,在幼儿园教小孩子们跳舞;参赛者要留意观察某比赛片段中的细节,回答比赛片段中出现了几次进球,某某队员穿了几号球衣,球场的草坪上停落了几只小乌……如果参赛者想胸有成竹,可以选择回答与自己从事的项目有关的问题,即“家”内的问题。如果参赛者不怕铤而走险。可以选择回答“家”外的问题,当然,答案正确的话,参赛者可以赢得双倍分值。比赛气氛轻松、活跃,据英国小报报道,偶尔,温柔甜美的主持人会向高大帅气、机智灵敏的体育明星们倾吐崇敬之情。  在《A Question Of Sport》播出的37年时间里,有1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明星登台亮相,无论是人们熟悉的足球、高尔夫球明星,还是冷门运动马球的冠军。

编辑推荐

  作者作为传媒研究者,既立足于踏实做好自己的研究事业,又有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以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电视业发展担当信息提供者和智力支持者。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电视从业者以及广播电视的研究者提供大量翔实的一手资料。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莹的这本书,是新世纪初英国电视与电视人生态的原始记录。考察电视制度的沿革,英国是独特的活标本。其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彼此牵制、于竞争中求共存,是世界电视制度的一景。不过,无论是制度还是理念,最终还是会落在节目与制作人的头上。崔莹的这本书,是当代英国电视的印象实录,也是块难得的“敲门砖”。  ——张力奋(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主编)  创意是电视节目的灵魂。崔莹的这本书,展现给大家的是妙趣横生的英国电视文化,丰富的电视节目创意,给中国同行提供了有效而实用的借鉴。  ——凌立(大陆桥文化公司CEO,《传奇》、《风尚》、《奇趣大自然》总制片人)  这本只有38元的小书,至少可以帮助制片人节省三次策划会的开支。  ——高晓蒙(北京三多堂影视公司总经理,《大国崛起》  英国系列导演,《晋商》出品人,《唐之韵》出品人)  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主打栏目之间的竞争。因为一个有着独特创意的电视栏目,往往会成功拉动整个电视频道的收视率与广告销售。青年学者崔莹深入世界电视模式创新前沿的英国,独家专访了一批英国热点栏目的资深制片人,然后汇集成此书,这是电视创新领域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样本研究。  ——欧阳国忠(中央电视台特邀研究员、环球活动网董事长)  在克隆成风的环境里,那些执著的创新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多的精神褒奖和心灵慰藉。  ——王玮(黄海数字出版社副社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做最创意的节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一本清新,从容,不功利,不急躁,充满灵性的书。
      
      首先作者绝没有居高临下,大观在握的总结归纳出这些节目,这些制作人的成功因素,态度断然肯定到让人觉得他就是真理。国内这样的书和权威汗牛充栋,我如需要资料,还得费心判断,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这作者的意见,以及从这些事实提取出的意见合理不合理,而结果往往让人失望。
      
      而本书作者有着真正学者的坦诚,客观,开放的态度;却有同时又有着记者探究精神和敏锐的观察,以及对事实和细节的忠实;她是一个敏感有灵性的描述者和记录者,同时也有着轻松愉悦的气场。我读她的书,就像通过她的眼睛,坐在她家电视机前,听她用轻松愉悦的语调讲了这个节目的背景和历史,然后两人投入而享受的看了这个节目,听她作为一个知根知底的老观众对节目的品评,之后,她带着我去见这节目的制片人,她显然知道关于这制片人的很多事,而我一无所知,就听她和制片人采访聊天,问的却都是有趣和我关心的话题。
      
      制片人自然不会自己总结说:我认为我的成功因素有以下几点……相反,是我在制片人们的经历和言行中自己体悟和思考,自然还有作者这位当事人亲身经历时,她体察思考给我以指引。
      
      于我来说,看权威刻板的传媒专业书上的一堆理论,有助于抽象思考,却对于职业内的实际操作作用甚微,像是在大学读书;而这本书,却是像实习,介绍你走进富有盛名的英国传媒界,带着你参观这个职业中的具体操作,接近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让你亲身感受这些人的工作和为人。
      
      而与传媒这个行业,我觉得后者远重于前者,因此标题如是。
  •     
      坦白而言,国内作者的书好多都是粗制滥造,很多甚至是剪刀+浆糊东拼西凑对付出来的,实在让人看了反胃。
      
      有段时间宁愿选择看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书。似乎国外的作者对自己的名誉更重视,一定要憋着弄出自己也觉的精彩的东西。 很喜欢这种作者骨子里的骄傲,不允许自己仓促敷衍的鼓捣出来一堆破烂让大家鄙夷。
      
      看完《做最创意的节目对话英国权威电视片人》,很惊讶,很欣喜。连带着对作者崔颖颇生出了几分敬意:
      咱们国人,居然也开始崭露出来这般灵气逼人(访谈时切入的问题总是很有趣),又能下苦功夫功夫(节目资料的详实程度绝对得一路穷追猛打才能死磕出来)的,。。。“狠角色”!
      
      以灵气超越平庸,以死磕反击敷衍。
      
      强烈建议这个作者的同行们,那帮不知廉耻敷衍出书大众的作者们也去看看这书,反省一下,反正是出书,干嘛不索性投入海量精力弄出来点真正精彩的东西给大家分享?胡乱对付弄出一堆垃圾来,你们老了自己俯首重温自己的书籍,难道不会心虚羞惭吗?
      
      
  •     本书是作者与英国最权威的电视节目的制片人的对话,为我们展示了英国一线电视节目的面貌,使我们中国的广大读者可以有机会了解电视产业发达国家电视节目情况从而有所借鉴。
      本书是以电视节目为单元的,每个单元都分为“节目案例”,“记者印象”和“对话总制片人”这三个部分,清晰明了。前两部分是让读者了解节目的大概内容和性质。我想最吸引我们读者的应该就是“对话总制片人”这部分了。因为这部分让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大牌”节目背后的一些详细情况,比如节目的演变、嘉宾和节目主持人的特点、节目整体运作的设计、节目制作团队如何经营管理以及电视系统的运作过程等等。通过作者对这些制作人的采访,我个人认为一个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就是本书的核心——创意
      二,团队。创意并不是一个人的异想天开就可以了,而是需要一个可以倾其锁能去制作这个节目的集体,每个人都像是这个节目的父母一样去爱护“孩子”。《Countdown》的制片人戴米安.伊迪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我就像这个节目的父亲,我不可能丢下这个孩子不管,去照顾别人的孩子。如果你是父母,就永远是父母,只要这个电视节目继续播出,我就不想做其他的节目。”有这样的父母,孩子当然会茁壮成长了。
      三,大众性。本书中的所有的节目都是受到社会上各个阶层和年龄层关注的节目。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按照受众需要来划分群体,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赢得更多的观众当然是更好的事情了。《Countdown》的节目内容很简单,仅仅是计算和拼写游戏,但是却有着简单的魅力。因为英国人喜欢拼写和计算的习惯由来已久,“自我挑战”是英国的文化。参赛的选手是来自各种年龄层次和各种工作岗位的各种人,而且她们所有人来参加比赛只是为了想证明自己。《Countdown》的季冠军受媒体的关注根本不亚于哪位大牌明星,因为他们是平民明星。《Deal Or No Deal》中的幸运属于每一个打电话进来的人。《Cash In The Attic》中邀请古董鉴赏专家到平民百姓的家中去寻找那些房屋主人不知道的“宝物”,然后用拍卖宝物的钱去实现自己生活中小小的“梦想”……人们喜欢看此类节目,是因为人们总是天生好奇,想看看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生活的情况,“也许哪天我也能像他一样赢得大奖”,“也许我们的家里也有宝物”……这符合了观众的口味。
      四,独具特色的主持人。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知名节目,我们一提起的时候总能想起与之配套的那个主持人。我们也经常会讨论是主持人塑造了节目还是节目塑造了主持人。我想没有谁塑造谁的问题,只能说缺一不可,有好的创意,没有适合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加以发挥,或者说只有一个长相不错的主持人可是节目确实一般般,那现在的观众是不会轻易买账的。最具代表型的一个例子:英国最“厉害”的电视节目《The Weakest Link》的主持人安.罗宾逊被观众评为最粗鲁的电视主持人,只因她尖酸刻薄的主持方式。冷嘲热讽参赛者是她主持的主要特点,她经常被人起“巫婆”之类的外号。可是《The Weakest Link》依然赢得了很多的观众,而且所有参赛者都欣然接受这样的“嘲讽”。因为这个节目的风格要求她就是这样的风格。一个适合节目的好的主持人,可以让节目提高层次。
      要想成为受大家欢迎的电视节目,除了以上几个必须点,明星效应、真人秀也都是迎合观众胃口的绝对招数。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我们国家很多比较知名的节目也是借鉴过来的,(但是我也不能肯定到底是谁借鉴谁了)。
      《Dancing On Ice》——《武林大会》
      不同的是前者是冰上舞蹈,后者是纯舞蹈;前者的训练时间历时较长,后者历时较短。
      《Cash In The Attic》——《鉴宝》
      前者是到物主家中,后者是让物主把东西带进演播室;前者的东西直接在节目中被拍卖然后用于自己生活中的小要求,后者是让专家鉴定后定价。我认为前者这样做更贴近生活。
      《Wife Swap》——《变形计》
      前者是换老婆,后者是换孩子。(可能中国人比较保守吧,但是还是换老婆更能吸引眼球,哈哈)
      《The Apprentice》——《绝对挑战》
      还有一些节目只是部分环节借鉴。
      可是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同样性质和内容的节目,在英国的市场要比在中国大得多,而且那些节目都是历经数十载经久不衰。然而曾经在国内红火的一些节目却纷纷虎头蛇尾。原因会有很多,但是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很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我们在创意上不输别人,所以我们在借鉴和拿来的同时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最重要的还是我们需要一些可以真正为了观众和节目而活的电视人去做节目,让我们也能看到持久弥新的中国电视权威节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