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社会

出版时间:2003-10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诺贝特·埃利亚斯  页数:281  译者:翟三江,陆兴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个体的社会》要探讨的是“个体”和“社会”这两个概念在其当代形式下所涉及的那些方面,即就人的某些方面展开讨论。它为思考和观察人提供了一些工具,其中有些是相当新颖的。谈论个体的社会,这一点本身就不同寻常。但这或许会帮助我们能够从对上述两个概念的陈旧的、较为习常的用法中解放出来。这种用法常常让这两个概念看上去简直是相互对立的一对,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把我们从前述意义上的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的定式中解放出来,即是眼前这部著作所要做的工作之一。要真正完成这个工作,除非我们不是满足于某种否定的态度,即不是单纯批判那种把个体和社会当做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来对待的做法,而是除此以外还确立一种在方式和方法上全新的模式,从而使单个个人无论怎样都是处于相互联系的群体中,亦即处于社会中。

作者简介

  诺贝特·埃利亚斯(1897——1990),20世纪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生于德国布雷斯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18年在布雷斯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担任法兰克福大学卡尔·曼海姆教授的助教,从此开始其社会学研究生涯。1933年纳粹上台后,埃利亚斯辗转流亡国外,先后到过英国、法国、荷兰以及加纳等国,战后应德国明斯特大学之聘重返德国。埃利亚斯一生历经坎坷磨难,其社会学思想被重新发现后,立即对德国社会学的重建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著作还有《文明的进程》(两卷)、《个体的社会》、《宫廷社会》、《德国人》、《垂死者的孤单》、《介入与距离》、《论时间》、《社会学和历史学》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编 个体的社会(1939)第二编 自我意识和人类形象诸问题(40——50年代)人类作为个体和社会的出自愿望和恐惧的自身形象沉思的石像社会进程中人的个体化第三编 我们——自我平衡中的演变编辑后记译者附记

编辑推荐

  《个体的社会》由三篇写于不同时期的论文组成,分别从“个体与社会”、“自我意识和人类观念”、“我们—自我平衡”这三个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该书在1988年因其在社会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重大影响而获得欧洲阿玛尔菲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个体的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这本书《个体的社会》是在硕士论文写作中,导师推荐读的,但是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人生航行中的灯塔,出现的那么及时,那么贴切,那么有力。二十几岁的年龄,正是对生活迷茫,不断寻求生活方向,不断寻求人生意义的时期。这本书启迪、开拓了我的视野。个体不单单是个体,社会不单单是社会,这两者不是对立,而是相互塑造的。最近几年受所谓的“灵修”、“励志”、“心理”书籍的影响过甚,不断听到大师在拷问自己的灵魂,“要知道你是谁”、“要想清楚你真正要的是什么”、“想清楚后在上路”。这种思维方式导致我近几年一直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特无比的,只有发现了自己,真正了解了自己是谁后,才能开始自己真正的生活。但是却发现认识什么是自己需要的确实无比困难。看过这本书后,驱散了我心头的雾霾,并不是说它指出了我生活的方向,或是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需要,这本书让我清醒了认识到“让自己认识到我是谁,以及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个伪问题,是个空中楼阁的问题。人与社会是相互塑造的,只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分工化,“个体主义”不断兴起,让人们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生活,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是近来的趋势却逐渐走向了极端,让很多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动不动就我们要发挥自己体内的能量,修炼,要逃离社会,仿佛社会是怎样阻碍了他寻找他自己的,实际上他自己就是与社会互动的产物。好的,先说到这,领导让我去干活了,看这就是个体与社会,分不开的啊!
  •     这本书是敬爱的罗卡老师在上社会学理论专题时给我们免费印发的资料,只节选了英文和中文的第一章,也就是个体的社会。译林出的《个体的社会》共三个章节,除了这一章之外还有另外两章。不过这次偷懒,只是把中文的第一章看完了,虽然中文翻译的很烂,但是埃利亚斯的思想还是让我觉得很亲切,尤其是他讲历史观的那一张。另外在这本书中他一直在强调要打破原有的孤立地看待个体与社会的观点,要用个体之间的联系来看待个体和社会,我觉得这个观点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
         本章共分为七个部分。埃利亚斯首先分析了人们对于个体—社会关系的两类解答:一种认为社会是由理智的个体设计和创造出来的,关注个体的影响,另一种认为个体不具有重要性,历史——社会构造物是由超个人的自然科学模式或是精神力量创造出来的,因此关注整体的影响。在心理学中也存在类似的看法。另外人们也往往将个体与社会放在目的与手段的讨论中,但都采取的是孤立的看法。这类看法最终都无法弥合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埃利亚斯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放弃那种拘执于单个的孤立实体的思想,从而过度到一种处于联系和功能之中的思考”,这也是他在这篇文章中一直倡导的方法。
         “每一个单个的个人,一旦他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被掷于先他在场的某个人类群体之中”。对单个个人来说,不存在一个社会关系的“零点”,每个人都被交织在一定的网络联系中,在人类社会这张网络中,个人的“自我”由社会中的线产生,并形成一个独特的节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了人的个体性是由社会性决定的,个体性只有在社会中才有意义。另外,社会的结构特征也决定了人的个体性特征,这可以从人的心灵构造方面来看。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密,竞争越来越激烈,另外青年人和成年人生活世界的巨大反差也加剧了个体心灵的内在紧张与分裂,使得人们感觉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对立,但是,从历史性演变这一更大的关系背景上看,个人的改变与社会的变革具有某种同一性。
         在第四部分中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学的概念都是指向他人他物的,即指向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功能是一种自我驾驭能力,人类与动物相比,其本能的条件反射要松散很多,从而使人的应对方式更灵活多样,更有个性化,也更社会化。“人的心智结构、人类的社会结构和人类的历史结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互补现象”,个人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如何看待及驾驭自己的方式取决于所在社会的结构特征,人际之间的紧张也正源自于所在的社会机制及其倾向,对立的利益群体不断斗争,紧张加剧最终导致了社会结构的转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变革无需任何外在的动力。但在这章中作者并没有分析人类社会的秩序从何而来的问题。
        第六部分主要讲历史观的问题。我很喜欢其中的这样一句话“唯有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乎如此——唯有将暂时的愿望和个人的派系立场搁置一旁,历史变化的秩序才会在它的探寻者面前暴露出一种独特的必然性”,这种距离不仅在历史研究及其他的人文社会研究中至关重要,在感情中、在友谊中、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重要。我们既需要站在高处俯瞰历史,也需要站在历史长河中体会历史从而得出一副更精当的图画。在任何社会任何阶层中都存在着个人的决断空间,但其大小及其影响不同,个体既创造他人和社会,又被他人和社会所创造,正所谓个人既是硬币又是造币机。在这里个体性“首先是个人的心理功能的一宗特性,是个人在与他人和他物的联系中驾驭自身的形态性质”,而只有经过社会的塑造和打磨,个人才能在“一定的带有社会特征的性格框架中形成那些使他不同于自身社会所有其他成员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不光产生一致化和类型化,也还产生个体化”。
        个体和社会并不是相互外在于对方的一种客体存在,社会也不是人们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和意愿就可以进行统治的,因此应该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入手来把握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交织关系。“只有改变人际联系的构造,只有重塑人的个体性,才可能在社会的强制和要求与个体的需求、个体希望得到权利维护、意义认定、自我实现的需求之间建立更有效的协调一致:只有在此情况下,对个人来说的那种关于他全部的在与他人的联系中为其所是的知识,才可能从一种理论的洞见,转变成行动和行为上的一种中心动机”。
        但是我们也应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放到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来思考,尤其是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有差别的,在前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水乳交融,在现代则是个体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的化身——国家,而到了后现代社会,个体表现出疏离社会的态势,因为社会已经“被围困”,人们要采用个体方案来解决系统问题。尽管人们仍需要通过关系来解决问题,但是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之前人们建立关系是为了维持关系,带有长期的承诺和温情,而现在,人们建立关系是为了随时摆脱关系,带有短暂性和不确定性。
  •      这本书是敬爱的罗卡老师在上社会学理论专题时给我们免费印发的资料,只节选了英文和中文的第一章,也就是个体的社会。译林出的《个体的社会》共三个章节,除了这一章之外还有另外两章。不过这次偷懒,只是把中文的第一章看完了,虽然中文翻译的很烂,但是埃利亚斯的思想还是让我觉得很亲切,尤其是他讲历史观的那一张。另外在这本书中他一直在强调要打破原有的孤立地看待个体与社会的观点,要用个体之间的联系来看待个体和社会,我觉得这个观点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
       本章共分为七个部分。埃利亚斯首先分析了人们对于个体—社会关系的两类解答:一种认为社会是由理智的个体设计和创造出来的,关注个体的影响,另一种认为个体不具有重要性,历史——社会构造物是由超个人的自然科学模式或是精神力量创造出来的,因此关注整体的影响。在心理学中也存在类似的看法。另外人们也往往将个体与社会放在目的与手段的讨论中,但都采取的是孤立的看法。这类看法最终都无法弥合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埃利亚斯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放弃那种拘执于单个的孤立实体的思想,从而过度到一种处于联系和功能之中的思考”,这也是他在这篇文章中一直倡导的方法。
       “每一个单个的个人,一旦他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被掷于先他在场的某个人类群体之中”。对单个个人来说,不存在一个社会关系的“零点”,每个人都被交织在一定的网络联系中,在人类社会这张网络中,个人的“自我”由社会中的线产生,并形成一个独特的节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了人的个体性是由社会性决定的,个体性只有在社会中才有意义。另外,社会的结构特征也决定了人的个体性特征,这可以从人的心灵构造方面来看。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密,竞争越来越激烈,另外青年人和成年人生活世界的巨大反差也加剧了个体心灵的内在紧张与分裂,使得人们感觉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对立,但是,从历史性演变这一更大的关系背景上看,个人的改变与社会的变革具有某种同一性。
       在第四部分中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学的概念都是指向他人他物的,即指向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功能是一种自我驾驭能力,人类与动物相比,其本能的条件反射要松散很多,从而使人的应对方式更灵活多样,更有个性化,也更社会化。“人的心智结构、人类的社会结构和人类的历史结构,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互补现象”,个人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如何看待及驾驭自己的方式取决于所在社会的结构特征,人际之间的紧张也正源自于所在的社会机制及其倾向,对立的利益群体不断斗争,紧张加剧最终导致了社会结构的转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变革无需任何外在的动力。但在这章中作者并没有分析人类社会的秩序从何而来的问题。
      第六部分主要讲历史观的问题。我很喜欢其中的这样一句话“唯有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乎如此——唯有将暂时的愿望和个人的派系立场搁置一旁,历史变化的秩序才会在它的探寻者面前暴露出一种独特的必然性”,这种距离不仅在历史研究及其他的人文社会研究中至关重要,在感情中、在友谊中、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重要。我们既需要站在高处俯瞰历史,也需要站在历史长河中体会历史从而得出一副更精当的图画。在任何社会任何阶层中都存在着个人的决断空间,但其大小及其影响不同,个体既创造他人和社会,又被他人和社会所创造,正所谓个人既是硬币又是造币机。在这里个体性“首先是个人的心理功能的一宗特性,是个人在与他人和他物的联系中驾驭自身的形态性质”,而只有经过社会的塑造和打磨,个人才能在“一定的带有社会特征的性格框架中形成那些使他不同于自身社会所有其他成员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不光产生一致化和类型化,也还产生个体化”。
      个体和社会并不是相互外在于对方的一种客体存在,社会也不是人们可以按自己的计划和意愿就可以进行统治的,因此应该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入手来把握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交织关系。“只有改变人际联系的构造,只有重塑人的个体性,才可能在社会的强制和要求与个体的需求、个体希望得到权利维护、意义认定、自我实现的需求之间建立更有效的协调一致:只有在此情况下,对个人来说的那种关于他全部的在与他人的联系中为其所是的知识,才可能从一种理论的洞见,转变成行动和行为上的一种中心动机”。
      但是我们也应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放到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来思考,尤其是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有差别的,在前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水乳交融,在现代则是个体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的化身——国家,而到了后现代社会,个体表现出疏离社会的态势,因为社会已经“被围困”,人们要采用个体方案来解决系统问题。尽管人们仍需要通过关系来解决问题,但是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之前人们建立关系是为了维持关系,带有长期的承诺和温情,而现在,人们建立关系是为了随时摆脱关系,带有短暂性和不确定性。
      
  •     评《个体的社会》
      
      
      
      
      
      
      
      
      
      
      
      
      
      [英]安东尼•吉登斯 著
      王立秋 试译
      
      
      The Society of Individuals. By Norbert Elias. Edited by Michael Schröter.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Cambridge, Mass. : Basil Blackwell, 1991, Pp. x+247. $44.95.
      
      诺伯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 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10月。
      
      
      诺伯特•埃利亚斯工业继续兴盛。原版1987年于德国出版的《个体的社会》,是有三篇论文组成的,这三篇论文在时间上大范围地覆盖了埃利亚斯漫长的智识生涯。第一篇(即“第一编 个体的社会[1939]”)是与《文明的进程》一道完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二篇(即“第二编 自我意识和人类形象诸问题……”)完成于1950年,第三篇(即“第三编 我们——自我平衡中的演变”)则写于1987年。从这些论文各自的出处与起源的视角来看,这本书之形成一个整合的整体,成了埃利亚斯著作之智识力量的见证。冒着有所简化的危险,我们可以说,一切杰出的社会思想家,都把精力集中在严格限定的、数目有限的主题之上,从深度上来对这些主题发动进攻并从各个角度予以思考。埃利亚斯持续的关注,是从历史角度来理解的,自我与社会的联系。《个体的社会》为埃利亚斯用来在社会学分析中思考最基本问题的思考(能力)之富裕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埃利亚斯强调,自我与社会,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实体,相反,二者之间有着天然而无法逃避的相互联系。“社会”是什么,“个体”又是什么?埃利亚斯说,结果证明,这两个看似透明而熟悉的术语,一加检验就变得十分复杂。在第一篇论文中,埃利亚斯设立了一个他后来一直没有偏离的立场:他把自己放在主张社会是一个支配个体生命的有机整体的一切观点的对立面上。他以相同的激烈反对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后者坚持,在某种程度上个体才是“实在的”,而社会,则不是。这些矛盾立场中的任何一个,就像他指出的那样,都有着政治的意谓。历史阐释学已经导致了这样的观点,即与集体相比较之下,个体在道德上无足轻重,与之对立的立场则发现自己很难接受任何共同价值的存在。事实上,每个竞争性的视角,都太受自己对道德价值的态度的影响了:重点在于,从社会学意义上说,脱去这些外衣,反过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互动的现实之上。个体与社会存在于种种无目的的环境之中,存在于社会联合——这些联合把人相互联系起来——的无尽形式的状况及其导致的后果之中。考虑到这篇论文的写作时间,它无疑是一项卓越的成就,涉及后来——很久以后——在社会理论中得到全面探究的那些事务。
      
      埃利亚斯在第二篇论文中强调,社会意识,并不仅仅是一个给定的现象。现代性与种种自我的特定概念相互联系,而这些概念,则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欧洲社会的出现产生的后果,是一种比先前流行的观念更少自我中心的,关于社会总体(social universe)的观念的突显:人们越来越有能力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从远处”来自我观照。这里,埃利亚斯提出了一种与科尔伯格和哈贝马斯的观念相关的立场,这种关联很有趣。欠发达的社会的人,就像一切形式的社会次序中的孩童那样,少有机会接近允许他们像他人可能看待自己那样,看待自己的种种形式的经验。个人的发展伴随,而又依赖于对感情或情感克制程度的增进,感情或情感,也就成为内化程度更高的统治的主体。这,当然也是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力图记录的那个进程。
      
      在包括埃利亚斯在这些问题上最后思考的该书的结论性章节,讨论集中于埃利亚斯所谓的,“‘自我’与‘我们’的平衡”中的演变。在不同社会中形成的“自我-我们的认同”在其个体和社会的构成上都有着根本的不同。“自我”和“我们”的陈述绝无静止不变的特征,无论从社会演变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如此。因此,一个四十岁个体的“自我”,指的绝不是十岁时的那个人;但是,当然,与此同时,连接孩童与成人之“自我”的发展的延续性还是存在的。表面上看,似乎向更高程度个体化的运动就意味着平衡会滑向“自我”认同一方。然而,埃利亚斯试图说明的却是,个体化程度更高的意识实际上正依赖于更加彻底的自我的社会化。因为“自我”在于更为巨大的社会影响序列中得到准确的定位:今天,个人之所“是”的形成,是就社会标准之多元化而言的,如出生日期,职业类型,学历等等。
      
      事实上,要在短短的一篇书评中表达本书的微妙之处及埃利亚斯在书中提供的精妙洞见是不可能的。只要说这是一部很牛逼的理论著作就够了。本书于1988年荣获欧洲社会学与社会科学大奖,而且它也完全担得起此项殊荣。
      
      [注]译自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8, No. 2(Sep., 1992), pp. 388-389.
  •     评《个体的社会》
      
      
      
      
      
      
      
      
      
      
      
      
      
      [英]安东尼•吉登斯 著
      王立秋 试译
      
      
      The Society of Individuals. By Norbert Elias. Edited by Michael Schröter. Translated by Edmund Jephcott. Cambridge, Mass. : Basil Blackwell, 1991, Pp. x+247. $44.95.
      
      诺伯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 陆兴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10月。
      
      
       诺伯特•埃利亚斯工业继续兴盛。原版1987年于德国出版的《个体的社会》,是有三篇论文组成的,这三篇论文在时间上大范围地覆盖了埃利亚斯漫长的智识生涯。第一篇(即“第一编 个体的社会[1939]”)是与《文明的进程》一道完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二篇(即“第二编 自我意识和人类形象诸问题……”)完成于1950年,第三篇(即“第三编 我们——自我平衡中的演变”)则写于1987年。从这些论文各自的出处与起源的视角来看,这本书之形成一个整合的整体,成了埃利亚斯著作之智识力量的见证。冒着有所简化的危险,我们可以说,一切杰出的社会思想家,都把精力集中在严格限定的、数目有限的主题之上,从深度上来对这些主题发动进攻并从各个角度予以思考。埃利亚斯持续的关注,是从历史角度来理解的,自我与社会的联系。《个体的社会》为埃利亚斯用来在社会学分析中思考最基本问题的思考(能力)之富裕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埃利亚斯强调,自我与社会,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实体,相反,二者之间有着天然而无法逃避的相互联系。“社会”是什么,“个体”又是什么?埃利亚斯说,结果证明,这两个看似透明而熟悉的术语,一加检验就变得十分复杂。在第一篇论文中,埃利亚斯设立了一个他后来一直没有偏离的立场:他把自己放在主张社会是一个支配个体生命的有机整体的一切观点的对立面上。他以相同的激烈反对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后者坚持,在某种程度上个体才是“实在的”,而社会,则不是。这些矛盾立场中的任何一个,就像他指出的那样,都有着政治的意谓。历史阐释学已经导致了这样的观点,即与集体相比较之下,个体在道德上无足轻重,与之对立的立场则发现自己很难接受任何共同价值的存在。事实上,每个竞争性的视角,都太受自己对道德价值的态度的影响了:重点在于,从社会学意义上说,脱去这些外衣,反过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互动的现实之上。个体与社会存在于种种无目的的环境之中,存在于社会联合——这些联合把人相互联系起来——的无尽形式的状况及其导致的后果之中。考虑到这篇论文的写作时间,它无疑是一项卓越的成就,涉及后来——很久以后——在社会理论中得到全面探究的那些事务。
      
       埃利亚斯在第二篇论文中强调,社会意识,并不仅仅是一个给定的现象。现代性与种种自我的特定概念相互联系,而这些概念,则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欧洲社会的出现产生的后果,是一种比先前流行的观念更少自我中心的,关于社会总体(social universe)的观念的突显:人们越来越有能力以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从远处”来自我观照。这里,埃利亚斯提出了一种与科尔伯格和哈贝马斯的观念相关的立场,这种关联很有趣。欠发达的社会的人,就像一切形式的社会次序中的孩童那样,少有机会接近允许他们像他人可能看待自己那样,看待自己的种种形式的经验。个人的发展伴随,而又依赖于对感情或情感克制程度的增进,感情或情感,也就成为内化程度更高的统治的主体。这,当然也是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力图记录的那个进程。
      
       在包括埃利亚斯在这些问题上最后思考的该书的结论性章节,讨论集中于埃利亚斯所谓的,“‘自我’与‘我们’的平衡”中的演变。在不同社会中形成的“自我-我们的认同”在其个体和社会的构成上都有着根本的不同。“自我”和“我们”的陈述绝无静止不变的特征,无论从社会演变还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如此。因此,一个四十岁个体的“自我”,指的绝不是十岁时的那个人;但是,当然,与此同时,连接孩童与成人之“自我”的发展的延续性还是存在的。表面上看,似乎向更高程度个体化的运动就意味着平衡会滑向“自我”认同一方。然而,埃利亚斯试图说明的却是,个体化程度更高的意识实际上正依赖于更加彻底的自我的社会化。因为“自我”在于更为巨大的社会影响序列中得到准确的定位:今天,个人之所“是”的形成,是就社会标准之多元化而言的,如出生日期,职业类型,学历等等。
      
       事实上,要在短短的一篇书评中表达本书的微妙之处及埃利亚斯在书中提供的精妙洞见是不可能的。只要说这是一部很牛逼的理论著作就够了。本书于1988年荣获欧洲社会学与社会科学大奖,而且它也完全担得起此项殊荣。
      
      
      [注]译自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8, No. 2(Sep., 1992), pp. 388-389.
  •   呵呵,当时随便写的,见笑了:)
  •   很有触感 继续努力
  •   哎呀,原来这书有中文版啊,我一直以为埃利亚斯的书只有文明的进程那一本中文;我在海德堡的图书馆,看到艾利亚斯的全集,满满一排;唉,可是现在学期忙的要死,都没有自己看书的时间
  •   呵呵 当然啦 现在大陆引进的已经泛滥了 吸收的很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