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  页数:213  译者:钱定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家曹文轩作序推荐,附童自荣朗读光盘,学者钱定平重译,《朗读者》纪念版。  本书是一个侦探小说家写的爱情故事,但也有人说它其实和爱情无关;它是德国每间中学课程讨论的话题;它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本书封面采用了艺术纸印银和烫银以体现书的情调和品位;装饰性腰带则别出心裁地设计成女子形体状。据悉,本书特地选在岁末年终推出,是想在承前启后的时刻,以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启动新年的感动与思考。(随书附送朗读版光盘)  少年伯格与比他大21岁的女人,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发生了一场终生难忘的爱情。他很久以后才知道,汉娜曾经身为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而后者宁愿坐牢也要保守一个秘密……    朗读,是我跟这个大我21岁的女人约会时的常规节目……我是她的朗读者,从我十五岁开始,一直到她坐牢也没有间断过。  它是一个侦探小说家写的爱情故事,但也有人说它其实和爱情无关;它是德国每间中学课堂讨论的话题;它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

作者简介

  本哈德·施林 法学博士。曾在波恩大学、法兰克福大学,现在柏林洪堡大学任教职。并是北威州宪法法官。曾获德语推理小说大奖。《朗读者》无疑是他最轰动的作品,先后荣获四个重要奖项。

书籍目录

曹文轩序专访正文附录:我把它一夜读完留给读者

章节摘录

  记得那时候我是十五岁,得了黄疸病。病是那年秋天发作的,到第二年春天才好。旧年的天气逐渐寒冷和暗淡起来,我的病体也愈来愈虚弱了。直到新年来到,才有了点起色。这年一月份很暖和,于是母亲把我的床移到阳台前边。我可以看见天空,太阳,云彩,听见小孩在院子里玩耍的欢声笑语。二月的一个傍晚,我听到一只鸫鸟在歌唱。  我家住在鲜花街一栋楼房的三层楼上,那栋建筑硕大无朋,是世纪之交建造的。我生平  第一次敢于独自行走,就是从这条街到车站路去。巧的是我发病也就在那儿,那是旧年十月的一个礼拜一,我正从学校往家走,就猛地呕吐起来了。几天以来,我已经老感觉自己身体虚弱得很,我还从来没有这么孱弱过,每走一步都得使大劲儿似的。尤其是在家里或在学校都要上个阶梯什么的,我双腿就硬是抬不起来。另外,我吃什么也没有胃口。尽管坐在饭桌旁饥肠辘辘,可是一见饭菜我马上就会反胃。每天早上醒来,老是口干舌燥,感觉五脏六腑沉重万分,都挪动了位置似的。一下子变得这么衰弱,让我觉得很难为情,一呕吐起来就更是羞愧难当。这种情况以前也从来没有发生过。第一次发病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嘴巴里突然一下子就满是东西了,我尽力想全都咽下去,就咬紧牙关,闭紧嘴唇,手掌捂着嘴巴。可是,那些东西还是冲出口来,流过手指。我只好用手撑着路旁一栋房子的墙壁,眼睛往下瞧着脚边的污秽,呕出来的全是发亮而黏糊的涎水。  有位妇女前来照护我了,她那动作却不能说是很轻柔体贴。她抓住我的胳膊,把我拖着走过门楼下黑咕隆咚的过道,进了院子。往上看,只见窗口与窗口之间都绷着绳子,晾着浆洗过的衣物。院子里堆着木头,一间工场的大门敞开着,电锯尖叫,刨花乱飞。院子的大门边有个水龙头,那女人旋开龙头,一上来先给我洗手。然后,她窝着两只手掌掬着清水,泼在我脸上算是给我洗脸。我掏出手绢往脸上擦着。  “去拿另外一只!”  她说。原来,龙头边放着两只桶,她抓起一只水桶装满清水,我则装满另外一只,跟着她穿过院子的门洞。她甩开胳膊把水泼出去,冲洗那满是呕吐物的石子路面,水冲下排水沟去了。然后,她从我手里拿过第二只水桶,把走道再次冲洗了一遍。  当她直起身子时,发现我哭起来了。  “小家伙!”  她说,有点惊奇的样子。  “小家伙!”  她又讲了一遍,一下子就把我搂进她的一双臂膀里了。我还没有她那么高呢。我感到她的一对乳房紧靠着我的胸部。在紧紧的拥抱中,我闻到自己嘴里那阵子难闻的味道,又闻到了她身上那股子新鲜的汗味。一时,我真不晓得把我那双胳膊怎么放才好。不过,我总算停住不哭了。  她问清楚我家住在哪儿,接着把水桶放回原处,不容分说就领着我踏上回家的路。她在我身边走着,一只手帮我拿着书包,另一只手还搀着我。从车站路到鲜花街其实没有多远。她走得很快,带有一种坚决果断的气势,这么一来,带动我跟上她的步子也不那么困难了。到了我家那栋楼前,她跟我说声再见就走了。  就在这天,母亲请来了医生,他诊断出我得的是黄疸病。瞅着个机会,我就把那女人的事告诉了母亲。如果不是这么着,我相信我再也不会去看望她的。我母亲理所当然认为,一旦等我好了,就应该去谢谢她,介绍一下我是哪家的孩子,另外,别忘了用零用钱买束鲜花。于是,在二月底的一天,我就到车站路去了。  现在,车站路那栋高大的房子已经不复存在了。打那件事以后,我有许多年离乡背井。那房屋究竟是什么时候、又为什么要拆掉的,我也就不晓得了。现在的新房子是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有五层高,屋顶底下还带着装修好的空余间隔,正面打磨得光滑铮亮,就是小阳台和拱形窗没有了。大门口门铃密密麻麻的,显示出楼里面一套套小公寓也排得层层叠叠。住户随时搬进搬出,就像人们租轿车时开进开出一样随意。底层现在开了一间电脑商店,原先,那儿是一家医药店、一间食品店和一家录像出租店。  原来的老房子也是一样高,只是光有四层楼,底层用的是金刚石打磨的砂岩砖块,上面三层则是普通砖头墙面,镶衬着砂岩造的小阳台、转角楼和窗框子。通向那房子底层要走几级台阶,进厅堂也是这样,下面的台阶比较宽,上边比较窄,两边全都砌着矮矮的扶手墙,上边嵌有生铁扶手,底部作蜗牛状盘旋着。建筑物的大门两边还有门柱,门楣上有两只石头狮子,一只对车站路仰视着,一只却俯览着。那女人把我领到水龙头边所经过的,还只是一座边门。  其实,我从小男孩时代就注意到了这栋房子。因为,在左右那一排排房屋当中,这建筑实在鹤立鸡群。我当时就想过,如果这栋楼房再建造得厚重宽广点儿,就会把它紧邻的房子给挤到边上去,以便给它腾出更多地方。进得门来是间厅堂,或者常说的楼梯井,在我的印象里,那屋子里一进门迎面就对着几面大镜子,仰看天花板点缀着石膏花饰,低头看地上铺着长条地毯,带有东方式样的花纹,还压扣着磨得光滑了的铜棍。我暗自猜测,这种有板有眼的大楼,也仅仅是有头有脸的人们才能居住。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又受着附近火车的烟熏火燎,它已经黯然失色。所以,我又突发奇想,也许,里面原先体面显贵的居民也已经晦暗无光,不是聋哑昏聩,就是弯腰曲背了。  以后的好些年月,我居然一再梦见这栋房子。我做的梦都大同小异,都只是同一片梦境、同一个主题的花样翻新而已。我梦见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行走,忽然间就瞥见了这栋房子。那是在这座梦中城市的一个市区,我根本不熟悉,这房子就坐落在一排建筑物当中。我继续走,就晕头转向了。因为我熟识的只是这房子,而不是那市区。忽地我又猛省,我不是已经见过这房子了吗?这么一来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并不是在我家乡城市的车站路,而是在一座别的城市,甚至是别的国家。例如,我梦中是在罗马,我是在那儿见到了这房子,却又忽然记起来,我原来在瑞士伯尔尼也见过它。这是一种梦里不知身是梦的境界,反而让我得到安宁。在别的环境里重又见到这栋房子,使我觉得不像在别的城市偶然故友重逢那样,给人一种突如其来之感。于是,我转过身来,又回到这栋房子前,踏上台阶。我要进去。我想按铃。  如果我是在乡间见到这房子,那梦境就会拉得很长很长,或者说,我会详细地回忆起房子的一些细节。我好像是开着车,看到这房子就在右边,我却继续往前开。我开始只是觉得迷惑不解,明明这房子是厕身在市区的一列马路之间,为什么现在却伫立在空旷的田野上呢?忽然我又悟出,我在哪儿曾经见过这房子,结果就倍感迷惑了。每当我想起来在哪儿遇见过它,我就会掉转车头往回开,希望再找到那房子。梦境中的街市永远是空荡荡的,车子急转弯时轮胎发出吱吱声,我飞速行驶回来。我心急如焚,害怕太迟了赶不上,车子就开得更加快了。忽然间我看见这房子了,它正矗立在一片田野当中,周围满是法耳次①地方的油菜、玉米和葡萄,忽而又变成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了。那地方一片平野,最多只有小丘起伏。周围竟然没有一树一木,天气晴朗,艳阳高照,空气给照耀得透亮,街市也在热气中闪闪发光。防火墙把那栋房子分隔开去,看起来还没有完工似的,也许任何建筑物的防火墙都是如此。房子本身看起来却并不像车站路的那么灰暗。但是,窗子上却沾满灰尘,从外边看不清屋子里任何东西,连窗帘也见不到。房子简直像是瞎了眼,盲了目一般。  我在路边停下车,穿过马路向大门口走去。看不到有什么行人,听不见有什么声响,甚至也感觉不到远处的一声马达,或一股清风,或一阵鸟鸣。整个世界是一片死寂。我踏上台阶,去按门铃。  但是,我没有去推门。我大梦骤醒,只知道我碰到了门铃,而且还按了一下。于是,整个梦境又回到了我的记忆中,我发觉自己曾经梦到过这一切。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小说写了一场"不能之爱",里面藏着战后德国第二代对战争的反思。它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畅销世界25个国家。 文/毕飞宇  《朗读者》一直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识字"。可以这样说,就小说的外部结构而言   女主人公汉娜的不识字支撑并推动了整部小说。施林克到底是写侦探小说的高手,在推动作品的进程方面,他真的是一个行家。  现在,我要说的不只是这些。如果说,《朗读者》仅仅是故事推进得漂亮,它充其量也就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读物,永远也上升不到伟大小说的高度。事实上,围绕着"识字"和"不识字",小说的另一个核心出现了,那就是尊严。我愿意把《朗读者》理解成一部关于尊严的书。伴随着尊严,我们看到了暴唳、残忍、无奈、软弱、忏悔与宽容。  小说其实是简单的。必须承认,在读第一章的时候,我以为我读到了一部德国版的《洛丽塔》。整整一章,充斥着狂乱和铺张的性,性的侵略与反侵略,性的渴望与更渴望。第一章是妖荡的、撩人的,一开头就不同凡响。一个十五岁的病中男孩在路上呕吐了,意外得到了一个中年妇女--女主人公汉娜--的照顾。我们来看看这个中年妇女是怎么照顾男孩的,她旋开龙头,"窝着两只手掌掬着清水,泼在我脸上算是给我洗脸",这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女主人公汉娜曾经是一个"不识字"的纳粹。她拙劣和粗暴的关怀说明了一点,即使表达的是最为天然的母性,她的举动也伴随着党(纳粹)性。我要说的是,我喜欢施林克在第一章中的性描写,施林克的性描写具有罕见的宽度,这个宽度成就了汉娜的复杂性。汉娜是情人,是恶煞,是蛋白质女人,是刹那的天使,是灵光一现的母亲,是患有洁癖的行为艺术家,是床上的饕餮,是导师,是幼稚的求知者。是的,她最终还是枕头边上的纳粹。她的身上洋溢着矛盾百出的复杂气质,也就是小说中她身上复杂的"气味"。这气味让十五岁的小男人不能自拔,萦绕了他的终生。--汉娜的复杂性其实也正是人性的可能性。  正如我读第一章的时候以为《朗读者》是德国版的《洛丽塔》一样,到了第二章,我把《朗读者》看成了德国版的《局外人》,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从第二章开始,小说不再妖荡,不再撩人,它滑过了你的眼角膜,揪住了你的心。严格地说,到了第二章,虽然小说依然围绕着汉娜,但小说的主人公已经不再是她,甚至也不是"我",米夏*伯格,早已长大成人的病中男孩,是"我"的内心的艰难处境。我说过,《朗读者》的核心是"识字",现在,核心的意义展现出来了,在审判纳粹的法庭上展现出来了。真正的问题不是汉娜识不识字,真正的拷问在于,"我"有没有勇气在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对法庭说出真相。我为什么说读《朗读者》联想起《局外人》呢,是《朗读者》的"我"和《局外人》的"我"一样,最终选择了麻木,--虽然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我"就是想麻木,一个是"我"只能麻木。但是,"只能麻木"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为麻木预备好借口,"我"的借口是为了汉娜的尊严。我以为,这部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就在这里。它紧张,刺激,却又表现得波澜不惊。在保存汉娜"尊严"的借口下面,"我"保存了自己的"尊严"。这个"尊严"是局外人的"尊严"。为了这个"尊严","我"参与了对罪人的谋杀,是用"原罪"去审判"原罪"。从这个意义上说,《朗读者》是我读到的关于第三帝国"第二代"最为深刻的反思小说。作为一个小说家,我特别想补充一点,作为"文革"的第二代,我认为,中国文学关于"文革"的书写不仅不应当草率地结束,而应当重新开始。有些事你是不可以推给商人和民工去做的,它必须由作家来做,起码,作家应当参与来做。经历和参与绝对不是一码事,它们的区别和左手与右手的区别一样大。  正因为如此,我在阅读《朗读者》第三章的时候没有了任何错觉。它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不是,它是《朗读者》,只能是《朗读者》。它是庄严的,却又是柔弱的。因为柔弱,显得抒情了。其实第三章并不抒情,但是,我是那样地被打动。在第三章里,"我"这个"朗读者"开始了他的再一次的朗读,他把一捆又一捆的磁带邮寄到进了监狱,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让我动容的是第三章的第六节,就在第一节,施林克写道:  这是一种时而喋喋不休,时而沉默寡言的交流。当交流进行到第四年时,从监狱来了一纸问候:"小家伙,上一个故事特别好!谢谢!汉娜。"  文盲汉娜会写字了,如果小说就在这里结束,我想,合上书之后我会流泪。事实上,我的泪并没有流出来,因为小说并没有结束。我相信了莫言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是。反思是了不起的,忏悔是了不起的,然而,如果这一切都离开了日常性,或者说,只局限于精神而不能构成日常行为,这种"了不起"只能是"理论上"的。《朗读者》最惊心动魄的地方就在于,当监狱把汉娜要出狱的消息告诉了"我"之后,换句话说,当出狱后的汉娜有可能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麻烦的时候,"我"畏惧了。作者对"我"在这个时候的内心描绘显示出了一个好作家的残酷。汉娜还是在出狱的当天早上自杀了,我想,她真的是为了尊严而死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朗读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