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书店  作者:陈连琦 编  页数: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的时期涌现出不同的创作大家。历代画家,经过辛勤笔墨耕耘,不断创造、发展中国画,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作品和丰富的绘画理论以及独特的绘画技法。这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世界艺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这些创造了中国画经典的大师们,创作题材广泛,工笔、写意,无一不能;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无一不精,并且形成各自独到的艺术见解与绘画风格。他们的作品,无论丈匹巨作或斗尺寸作,无不构图严谨井然,笔墨超然潇洒,成为后人学习中国画可临可法的艺术精品。从他们的作品中,人们会体会到法从理生、笔随情纵的中国画传统技艺精髓。

书籍目录

花卉花卉卷花卉图松石萱花图湖石牡丹图花觚牡丹图墨菊图竹石菊花图牡丹图荷葵二段图荷葵二段图(局部之一)荷葵二段图(局部之二)牡丹图卷牡丹图卷(局部之一)牡丹图卷(局部之二)花卉图花卉册之一花卉册之二花卉册之三花卉册之四花卉册之五花卉册之六花卉册之七花卉册之八春花图卷春花图卷(局部之一)春花图卷(局部之二)春花图卷(局部之三)春花图卷(局部之四)花果图卷花果图卷(局部之一)花果图卷(局部之二)花果图卷(局部之三)花果图卷(局部之四)花卉图册之一花卉图册之二花卉图册之三花卉图册之四花卉图册之五花卉图册之六花卉图册之七花卉图册之八花卉图册之九花卉图册之十花卉图册之十一花卉图册之十二花卉图册之十三花卉图册之十四花卉图册之十五花卉图册之十六花卉图册之十七花卉图册之十八花卉图册之十九花卉图册之二十杂画册之一杂画册之二杂画册之三杂画册之四杂画册之五花卉图册之一花卉图册之二花卉图册之三花卉图册之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陈淳/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不知道为什么,研究陈淳的人真是好少,至今为止,也只有陈葆真和萧平两个,学术界关于陈淳的论文(仅指花鸟)也不过三十篇,另外,有的美史书甚至提都不提,简直让人困惑不已。现对我所知道的陈淳就花鸟画的成就做一个小结
      其风格按前人研究一般分为三期:早期:清雅的模仿塑型风格(1494—1516)中期:简放自如的蜕变(1516—1523)以及晚期:淡墨欹豪,疏斜历乱的大写意风格(1523—1544)
      早期风格的成因有三:首先身为书香世家的一员,自祖父起三代皆善书画。其祖父陈璚爱好古文辞赋,富收藏,精鉴赏,并与沈周友善,是其家学蒙养的重要奠基人。其丰富的古代书画收藏为儿孙提供了观读诗文书画的优越条件。而陈淳本人则"既无所不见,而亦无所不学"。父亲陈钥性资明豁,不乐委琐,曾”以不能受程格谢去“,初步显露出其洒脱不羁的个性,辞官归吴,筑室姚城,专事农业。《陈以可墓志铭》"俄解官,筑室姚城江之上,曰:此吾先庐所在,吾将老焉。于是,劭农振业,疆理阡陌,陂鱼养花,以文酒自适,不复与城市中关闻"并于1496年开始与文徵明友好往来(例如正德四年秋,文徵明处境不佳,贫困不堪,曾作诗《寄陈以可乞米》向朋友倾诉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可见二人为莫逆)陈淳则在父亲的荫蔽下跟从文徵明学书画,张寰《白阳先生墓志铭》记载“时太史衡山文公有重望,遣从之游”文徵明则自言“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不敢妄称人师(关于此点,高居翰记载王世贞认为文徵明此处对陈淳略有不满)文徵明题陈淳《观物写生花卉卷》“道复游余门,遂善出蓝之誉”《甫田集》录有《期陈淳不至》“眼底非无客,相看意独倾”,俨然把陈淳作为“意独倾”的知己。且在《甫田集》中,文徵明有多首诗唱和赠答陈淳,数量为文徵明所有朋友中最多。因此陈淳早期作品与文氏一路,风格多秀雅娟丽,上海博物馆所藏其31岁所作水仙图扇面,模仿的痕迹较重,且两株水仙形态一致,疏于变化。直至正德十一年,陈淳遭遇父死家衰的横祸,遂醉心于玄学,“终日读书玩古,游兴笔砚,以书画诗酒为伴,来往于高人胜士之间
      益事诗酒为乐,兴酣则作大草数纸,或云山花鸟,兼张长史、郭恕先之奇,君自视自以为入神也”。如此三年后,产生入仕念头,但在北京读太学期间,目睹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世态炎凉后,看清了仕宦之途的凶险与无望。遂谢绝官职史载其称“时情世态,曲意违心,非吾所能也”“吾方视衣冠为桎梏,畏城邑为笼槛,又岂能仆仆从诸君耶?”表明“老醉乡矣”而个性也变得不羁,常道“富贵二字最坏人天性”。甚至饮酒狎妓,严重违背文氏一派的严谨作风,遂与文徵明产生裂痕,并转师沈周。曾作《书石田图上》“石叟操至理,美笔辄入神,小子亦何言,往往拜后尘”以表倾慕之情,并多次临摹沈周画作。尝试沈周喜爱的母题,如牡丹,菊,秋葵,石榴等。
      陈淳在《花觚牡丹图》曾作跋“余自幼好写生,往往求为设色工致,但恨不得古人三昧......昔石田先生尝云:观者当求我于丹青之外,诚尔,余之庶几。若以法度律我,我得罪于社中多矣。余迂妄,盖素企慕余石翁者,故敢称其语以自释,不敢求社中视我以小视石田也。”除了对沈周的赞扬倾慕,也表明对过去绘画的困惑。在长期一段时间的立轴中,陈淳往往喜欢大石加一株矮小植物再加一株高大植物的母题,而石头的作用并不仅仅只限于陪衬——以大石制造视觉障碍,打破单一构图,并形成穿插动势,石头有坚定不移的寓意,也常常与其绘画植物题材的寓意相符。并且坚硬的质感与花草的柔弱形成强烈对比,达到视觉平衡。对同一题材也开始选择不同的技法。其题画诗也脱离了写生,富有强烈的寓意。(如
      春海棠:娇娆看已足,何用复闻香
      菊:千载白衣酒,一身青女霜
      牡丹:姿容元自丽,脂粉不需施 等等)到了其晚年时期,陈淳隐居陈湖,并且经历了人生坎坷之后,心境归于豁达平静并富于童趣。此时画艺大进,声名远播,求请者不畏偏远,络绎不绝,张寰《白阳先生墓志铭》“君虽僻处江湖,而词翰绘事之妙,片楮尺缣,人争购之。求请者日趋姚江,帆楫相望也”并且,熟练地将草书的飞动融入绘画的笔法中,在工具上也多有讲求。史载“白阳不喜鼠兔颖诸毫健笔,特取羊毛小笔最圆熟者烂漫书之,初若率易尔,然寓规矩于放逸中,后进多效之,殊不能仿佛也......”时人将其列为逸品,甚至远高于沈周和文徵明。董其昌则称其为“国朝第一”。徐沁言其“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正是此时期。后人如徐渭,恽寿平等多受其影响。
      
      
      
      
  •   真好,跟着你这篇,又多了解学习一点:)
  •   抱抱~我挺喜欢他的画的~
  •   嗯,我了解不多,听你的叙述,更感兴趣了:)
  •   大抱抱~
  •   呵呵,等你来,我们拥抱:)
  •   我正在筹划时间~看看下周末可不可以~到时候我再跟你提前联系哈
  •   嗯 好的:)
  •   同困惑,明明也是泰斗一人。
  •   @。泥土~~握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