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

出版时间:2000-9  出版社:岳麓书社  作者:吴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10卷40篇,约8万字。它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同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45人的政论、奏疏。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方面,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
此书约在9世纪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受到重视,也被列为皇家、幕府的政治教本。《贞观政要》国内外现存的古写本有20余种,其中日本所存的18种,均属12世纪以前的写本。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勤有堂本,现藏北京图书馆。唐代河南籍著名史学家吴兢,积极参加唐前期国史修撰,为后世保留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史变革的珍贵史料,这都完整地保存在《旧唐书》等“正史”当中。《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部书是对中国史学史上古老记言体裁加以改造更新而创作出来的,是一部独具特色,对人富有启发的历史著作。

作者简介

吴兢(约669~749),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长期在国史馆任职。曾撰《唐书》98卷(一说65卷),《唐春秋》30卷,均已散佚,唯此书存。他的惟一流传至今的撰著《贞观政要》,虽然受到历代有作为帝王的重视,但长期存在“三不清”的问题一一成书时间不清'版本流传不清,甚至连个人生平也有不清楚的地方。

书籍目录

卷一  论君道第一  论政体第二卷二  论任贤第三  论求谏第四  论纳谏第五卷三  论君臣鉴戒第六  论择官第七  论封建第八卷四  论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论尊敬师傅第十  论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论规谏太子第十二卷五  论仁义第十三  论忠义第十四  论孝友第十五  论公平第十六  论诚信第十七卷六  论俭约第十八  论谦让第十九  论仁侧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滇言语第二十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  论悔过第二十四  论奢纵第二十五  论贪鄙第二十六卷七  崇儒学第二十七  论文史第二十八  论礼乐第二十九卷八  论务农第三十  论刑法第三十一  论赦令第三十二  论贡赋第三十三  辨兴亡第三十四卷九  议征伐第三十五  议安边第三十六卷十  论行幸第三十七  论畋猎第三十八  论灾祥第三十九  论慎终第四十

章节摘录

书摘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凡七章    贞观七年,太宗谓太子左庶子于志宁①、杜正伦曰:  “卿等辅导太子,常须为说②百姓间利害事。朕年十八,犹在民间,百姓艰难,无不谙练。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③,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若无忠谏者为说,何由行得好事?况太子生长深宫④,百姓艰难,都不闻见乎!且人主安危所系,不可辄为骄纵。但出敕云,有谏者即斩,必知天下士庶无敢更发直言。故克己励精,容纳谏诤,卿等常须以此意共其谈说。每见有不是事,宜极言切谏,令有所裨益也⑤。”        唐氏仲友日:大宗诚有知于之明,其教之亦云笃矣。此数语者,即周公《无逸》之书也。至谓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此则炀帝有前鉴矣,奈何承乾方欲以杀止谏,虽百正伦何益哉!    愚按:大宗君临天下,方励精之初,容受直言,平人使谏。蚤建太子,命东宫辅臣枉言规正,令有所裨益,盖望大于亦如已之从诛。其意不亦深切哉!惜乎承乾不足以副君父之意。    [注]①宇仲谧,京兆人。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迁左庶子,上《谏苑》,俄兼詹事。晋王为皇太子,复拜左庶子。    ②为,去声,后为说同。③量,平声。处,上声。  ④长.音掌。  ⑤令,平声。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则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渝。见其临食将饭,谓曰:  ‘汝知饭乎?’对曰:  ‘不知。’曰:  ‘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见其乘马②,又谓曰:  ‘汝知马乎,’对曰:  ‘不知。’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消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见其乘舟,又谓曰:  ‘汝知舟乎?’对曰:  ‘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  ‘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诛则圣。此傅说所言③。可以自鉴。’”    愚按:太宗惩承乾之失德,望储君之近德,于是遇事必诲。其爱储君者,所以爱百姓也。将饭而戎,则知民生之艰难矣;乘马而戎,则知民力之困乏矣;乘舟而戎,则知民心之无恒矣;体曲木而戒,则知立身之必从正矣。现前代教诚太子之辞,未有切于此者。稽之古礼经教世子之道,亦不过如是也。迨夫高宗临御,其于子庶民,犹知所以保养之意,惟疏远老臣,失德宫阃,竟忘王业之艰难,乃虽诲谆谆而听藐藐乎!    [注]①文五之母大任,为人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言。生文王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识百,卒为周宗。而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②乘,平声,后同。③说,音悦。《商书》傅说告高宗日:“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公平第十六凡八章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盲:  “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①。”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②。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③。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昔诸葛孔明,小国之相④,犹曰‘吾心如称⑤,不能为人作轻重⑥,况我今理大国乎?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盏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注]①处,上声。分,先,并去声。  ②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卒授舜。舜之子商均亦不肖,乃以天下授禹,  ③营叔.名鲜,蔡权,名度,皆文王之子也。武王既克段,封鲜于管,封度于蔡,相纣予武庚禄父,治殷遗民。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权疑之,乃挟武庚作乱。周公承王命,遂诛武庚,杀管叔,流蔡叔。  ④去声,诸葛,复姓,字孔明,名亮。琅琊人,为蜀丞相。 ⑤与秤同。  ⑥为,去声,后同。      贞观元年,有上封事者,请秦府旧兵并授以武职,追入宿卫。太宗谓曰:“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①,岂以新旧为差?况古人云:‘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汝之此意,非益政理。”    愚按:《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无视听,以民为视听,一至公而已。大宗践祚之初,首发至公无私之论,古帝王宪天聪明,用是道也。房玄龄言秦府未得官者,共怨前宫、齐府左右之先己,则日用人惟才,不论旧故,不如是,则私枚府之士矣。有请泰府旧兵授以武职,追入宿卫,则曰惟以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不如是,则私故府之兵矣。君天下者每以至公存心,何往而不当于人心乎!    [注]①行,去声。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人东上阁门,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人,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①戴胄驳曰:  “校尉不觉,无忌带刀人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尊圾②,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③。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④,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慰之死。        慎言语第二十二凡三章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①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②。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③,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唐氏仲友曰:大宗言不敢多言,意在史笔。正伦之一言两得,将顺正救之笑,宜乎大宗悦而赐之也。    愚按:《易大传》曰:“君子居其宣,  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甚矣人君之言,尤不可不慎也。一言之善,行之当世.不惟天下蒙其利,后世亦以为训;一言之不善,行之当世,不惟天下受其害,后世亦以为戒。人君之言,可不慎哉?太宗之言,虽意在史笔,其关于君道则甚重也。    [注]①庸制,起居郎及令人掌天子起居法度。贞观初,以给事中、谏议大夫兼之,执事记录。  ②《春秋左氏传》也。③累,音类。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  “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②,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③,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官恻,小事尚尔,况其大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诲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愚按:《易大侍》曰:“言出乎身,加乎民,行义乎逮,见乎远。”言行,君子之粗机。枢机之发,晕牛之主也,可不慎乎?盖能知所以慎言,则知所以慎行矣,行之不慎,尚何望其慎言?太宗谓言语者,君子之框机,众庶犹尔,况于万乘?可谓知所慎言矣。魏征谓人君有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则足以兼慎言慎行之意也。    [注]①以豉切。  ②音类。  ③称,去声。        贪鄙第二十六凡六章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务,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①,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愚按:《周礼》:天官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必察之以廉。甚矣.贵之足以桶其身也!夫利所以资身,利积而身败,则利乃所以殒身也,可不戒哉?然自昔戒贪之言多矣,善手大宗之言曰:明珠,身外之拘,尚不可以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此可为有官君子之箴,终之曰:帝王亦然。是不惟有以戒其臣,而亦以自戒也,可不谓贤君子?    [注]①远,去声。    贞观二年,太宗凋侍臣曰:  “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②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③。’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④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变金⑤。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逐忘。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年内蜀王为元龟,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清高宗序夫三代以上,君明臣良,天下雍熙,世登上理。自东迁以降,风俗日薄,天下无复熙皡之美。虽有质美之主,望治甚切,而所以以屈己从谏、力行善政者,终不能有以震古而铄今。及贞观,太宗英武之资,能用贤良之士,时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诸队,布列左右,相得益彰。盖自三代以下,能用贤纳谏而治天节者,未有如此之盛焉。史臣吴兢纂辑其书,名之日《贞观政要》,后之求治者,或列之屏风,或取以进讲。元至顺间,戈直又刊其书,以行于世。余尝读其书、想其时,未尝不三复而叹曰:贞观之治盛矣!然其所以致治,则又在于用此数贤。而数贤之中,又推魏征裨益为多。然魏征不能自必信用于太宗,以见其功业,则又知太宗所以独信魏征,言听计从,而见效若彼者,固人君所当服膺书绅而勿失也。书中分目,目中有条,条之末,引先儒之言而论断之,其有望于后王也深矣!人君当上法尧舜,远接汤武,固不当以三代以下自画,然观尔日君臣之所以持盈保泰,行仁义,薄法术,太宗之虚己受言,诸臣之论思启沃,亦庶几乎都俞吁咈之风矣。

编辑推荐

《贞观政要》系“随事载录”而成,凡10卷40篇,约8万字。它以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为篇目,分别采摘唐朝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同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45人的政论、奏疏。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精简机构、申明法制、崇尚儒术、评论历史得失等方面,同时强调统治者的自身修养,如敬贤纳谏、谦逊谨慎、防止奢惰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贞观政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总体感觉齐鲁书社的这一系列繁体横排本,都算是物有所值了,很喜欢。美中不足的是封面全白色,容易脏。《国语》、《战国策》、《华阳国志》、《贞观政要》、《东华录》,目前见且仅见到这5本,陆续全买到了。收到的这本《贞观政要》是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10年1月第1次印刷,纸张厚实,印刷也很不错。这本是元代戈直集论本...
  •   繁体印刷,前人注释,体现古意,易于理解。不看本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全本就不易读到,因古文观止收的该文就是节本,或出于魏郑公文集,节本的流行较广。其实,全本只多出不到一百字,气势酣畅,说理剀切,捉刀人肆意删斫,无以言说。第七页何心劳神苦思匪夷所思,实为何必劳神苦思之误。 ——Julius Rowe
  •   1、2008年12月1版1印,小16开,平装。简体字本。印刷清晰。2、底本为上海涵芬楼影印的元戈直注明成化刊本。3、有集录旁批(戈直所集录的柳芳、欧阳修等评论以旁批形式出现)。4、对戈直自撰的各章按语,及所注字音、地名。此书不录。5、此书无今人注,有古人注。6、装祯精美。对文言文稍有基础,想阅读《贞观政要》者,颇可购买此本。
  •   这个版本好,正文注释品论都很到位
  •   中华书局的《新唐书》、《旧唐书》我都买不起对于学生族来说买这个看看也不错
  •   左挑右选,这本书还是不错,有元 戈直的集注,还有一些现代的注释,简体中文,横版,十分方便阅读,并理解之。推荐。
  •   拿到手的时候,包装很粗糙,但打开以后就是惊喜了。硬质封面很美观大气,纸张的质量也很好,就是摸着有点薄……
  •   中国盛唐的经典著作,缺点就是书的纸质不太好!
  •   内容经典。非常的经典。谁敢说不经典。呵呵~~
  •   讲解很详细 还不错的啊
  •   不推荐买,纸张粗掉毛,字太小,正常成年人要拿放大镜捉蚂蚁,08年印刷,库存经典
  •   速度挺快 ,书很不错,很值得细读!
  •   这一版不错!!!繁体横排!内容丰富!版式大方!推荐!!!
  •   我是一位教师,甚爱中国古典文史,此书早闻其名,今一册在手,甚是欣慰。文笔流畅,史料丰富,装帧设计也十分美观大方。
  •     如果治国理论也是一门科学,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绝对是全球领先了。远的就不讲,光是最近几十年的理论就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先是“为人民服务”,后有“three represents”,然后河蟹,科学发展观,最新出的是做梦系列,让人应接不暇。我就纳闷,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在这方面捣鼓呢?就像小孩子玩泥巴,玩得非常起劲,陶醉的不得了,吹嘘为全宇宙领先,全国上下无不欢呼雀跃,争先学习等。看完《贞观政要》,我笑了,所谓先进的理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论述得很详细了。只不过这些理论,向来是说的多,做的少,并且我们一直有说了就等于做了的传统,因此现在理论家越来越多了。
      我们的国家向来有人治的传统,国不能一日无君,即使这个国王是个混蛋,那他仍旧是国王,推翻他仍然是大逆不道的,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辛亥革命时,孙大炮想按西方的模式实行宪政,怎奈中国人当奴才太久了,野心家都想自己做皇帝,宪政理想失败了。这可把一批所谓的历史学家高兴坏了,他们兴高采烈的说:咱中国不适合搞西方那一套,你看,辛亥革命就是失败的例证。然后拐弯抹角的搞出一大堆理论,最终证明:中国不能走西方的道路。每当我看到此类文章,我都对作者说:你别那么费劲推理论证了,你心里想说的我知道,那就是:我们中国不能走西方的道路,因为中国人太贱了!
      实现强国之梦,不走西方强国之路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我们中国一直有一个像唐太宗这样英明神武的领导人,那中国的盛世又何止贞观之治。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人治的政权都最终走向腐败堕落,分崩离析;为什么那么长的封建社会只有一个唐太宗让我们感到自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