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百日通

出版时间:2003-8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者:沈晓英 编著  页数:95  

内容概要

篆书,作为篆、隶、草、行、楷五体书之首,是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并独具特色的书体。广义的篆书应包括甲骨文、金文以及秦文字的《石鼓文》、秦刻石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篆,引书也,从竹,彖声。”“引书”即书写之意。王筠《说文句读》“运算谓之引”,“篆本引而书之之名,因谓所书之体日篆”,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又注释说:“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这个篆实为动词名用,从训释学角度讲便为书体的名称——篆书。    面对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及书法艺术的大众化,许多事情都需要快节奏、高效率,学习书法也应该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强化训练。书法博士生导师欧阳石先生在《津梁之要》中谈到学书时说:“只要能‘得’,以快为高,用时间愈少愈好。”本书旨在百日内把握书写小篆的基本方法,准确、快速地抓住范本的突出特征进行临摹。经过临帖,能够写出规范的篆字,并初步掌握创作篆书作品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沈晓英,女,字筱轶,号虚白,1953年,生于太原,祖籍河南罗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高级美术师。多年从事书法教学,潜心研究篆学,兼治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及国际书法大展,并多次获奖。作品及论文入刊《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阶段 篆书基础训练(三周)  第一周  执笔姿势和小篆基本笔法、的练习    一 书篆执笔姿势    二 小篆的特点和基本笔法练习  第二周  小篆的笔顺特点    一 先中间后左右    二 先外包后里头    三 先主笔后副笔    四 先副笔后主笔    五 灵活运用  第三周  小篆的结构练习    一 独体结构    二 向背结构    三 相让结构    四 附丽结构    五 天覆结构    六 地载结构    七 排叠结构    八 包裹结构第二阶段 小篆说文部首的临摹练习(五周)  第四周  52个部首的练习  第五周  48个部首的练习  第六周  48个部首的练习  第七周  50个部首的练习  第八周  48个部首的练习第三阶段 小篆范本的临摹练习(三周)  第九周  60个范字的练习  第十周  58个范字的练习  第十一周  66个范字的练习第四阶段 小篆的识辨(两周)  第十二周  掌握繁简正异    一 以《说文解字》为根本    二 以“六书”理论为指导    三 在一强记特殊的篆法  第十三周  小篆的识辨    一 辨别结体相异    二 分清形近篆法    三 须记楷篆差别第五阶段 篆书创作训练及历代名作欣赏(两周)  第十四周  篆书章法及各种形制的   一 创作练习   二 篆书章法   三 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  第十五周  篆书历代名作欣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篆书百日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本书以王福厂的篆书540为蓝本,经过补充,比较全。而且对字进行了归纳整理,对技法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指导。价钱不贵,用处不小,物超所值。经过临帖,能够写出规范的篆字,并初步掌握创作篆书作品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   对不懂篆书的人来说是可以的,入门作用!但是篆书绝非百日可通,所以书名《篆书百日通》欺世盗名了.若是书法也能像快餐文化一样,徒惹人笑也!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情,就是有所成了,也得常临帖、摹贴。所以,想“百日通”,没有兴趣纯粹其他目的买此书的,奉劝不买为妙。
  •   想拜作者为师
  •   篆书百日通——书法技法速成丛书,学习篆刻
  •   一本适合初学者的书书中介绍笔划走势、结构等内容字帖也不少喜欢篆书的朋友可以试试
  •   不错的入门书籍,对学习篆书很有帮助
  •   很薄的小册子,还没看内容呢
  •   这本书是垃圾,出书的人水平太差!就这还国家级水平,省级副主席,白花我的钱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