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日出

出版时间:2003-8  出版社:文汇出版  作者:杨东平  页数:3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风云激荡的历史,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识的价值和特点。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态度、对外来教育文化的态度,以及对自身教育改革的态度,或许可以成为理解这一历史的简明线索。由于现代教育——当时称为新学或新教育——本身是反叛陈旧传统的产物;因而,对封建文化传统的批判改造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

书籍目录

  引言:世纪回首: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之梦  第一章 废旧立新:20世纪初的教育变革  一、新教育的萌发  二、中体西用:洋务派的文化纲领  三、新教育的建立:从“百日维新”到清末新政  四、新教育的推进  五、中日教育早期现代化比较  第二章 现代教育的建立:2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一、民初教育发展的特征  二、活跃的教育公共领域  三、杜威主义的影响和1922年学制   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五、教育独立运动  第三章 风向的转变:三四十年代的教育  一、从自由主义到权威主义  二、西方教育中国化的努力  三、乡村建设运动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  五、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教育”  一、学习苏联运动  二、院系调整:高等教育的“苏联模式”  三、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四、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  五、重心的转移:从大众教育到精英教育  六、1958年的教育革命  七、培养“新人”的努力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的教育革命  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二、教育的彻底政治化和帮派化  三、高等学校的教育革命  四、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  五、文革时期的教育发展及其特殊性  第六章 改革与震荡:80年代的教育现代化  一、70年代末教育界的拨乱反正  二、新教育方针的提出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四、教育体制改革  五、80年代末的“教育危机”  第七章 新挑战:90年代的教育格局  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三、高等教育的新阶段  四、民办教育的兴起、  五、教育的战略地位仍待落实  六、教育公平问题突显  七、教育品质的变异  第八章 重建民族的现代教育文化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二、教育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三、民族的现代教育文化的重建

章节摘录

  一、新教育的萌发  晚清新教育的传播和萌动,大致有几个不同的层面,一是洋务运动中举办的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在大一统的封建教育之体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一是外来的西方教育、教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实践和示范,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是维新人士改革教育的呼吁呐喊和教育实践,开辟了新的阵线。它们在不同的方向上推动着新教育的发育。  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晚清,朝廷内外的有识之士一致把救国之道转向了教育,将兴新学、办学堂作为重要的救国方略。新式教育首先是在洋务运动中建立的。洋务派的官员李鸿章、张之洞等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变通自强”为旨,创办了一批培养实务人才的新式学堂。  一般认为,1862年创设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按照西方教育模式建立的学校。学堂以培养从事洋务的翻译和外交人才为旨,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学生,早期设置的课程主要是外文与中文。1869年聘请美国传教土丁韪良担任总教习后,同文馆从教学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各方面学习西方教育,增设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机械学、航海学及国际法学、政治经济学等,同时引进班级授课制,实行分班分级教学;采用实验法,注重实习,学堂设有天文台、图书馆、博物馆和实验室等新式机构。同文馆在创办的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文化冲突。1866年,奕沂提出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大学士倭仁等上书反对,引起能否“采习西学”的激烈争论,为中西教育文化的第一次直接交锋。倭仁攻讦的理由是很典型的:“立国之道,尚礼义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洋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奕訢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师法西人并不为耻,“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等为由驳斥辩解,争论持续半年之久,天文算学馆终于开设。同文馆是中国官办教育引进西方文化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肇始。如丁韪良所言:“它影响了中国的高级官吏,由中国的高级官吏又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制度。”  此后,所谓“同治中兴”名臣如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陈宝箴、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等在各地陆续兴办了30多所新式学堂。它们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方言(外国语)学堂。除京师同文馆外,还有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台湾西学馆、珲春俄文书院、湖北自强学堂等。 第二类为武备(军事)学堂,著名者如福州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广东黄埔鱼雷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北京昆明水师学堂、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山东烟台海军学堂、江南陆师学堂、直隶武备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第三类是科技学堂,如福州电气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上海电报学堂、湖北算术学堂、湖北矿物局工程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南京铁路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等等。这些新式学堂的举办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它大多依靠洋人办学,“借用洋法”,学习西艺,为清政府培养了一代洋务人才,也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海军和科技人才。由于甲午战败,洋务运动及所举办的洋务教育都受到严厉谴责和批判,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知识分子更是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但平心而论,洋务学堂在引进新式教育和传播西学上是有历史作用的。与传统教育不同,学校不仅培养官员,而且培养专业人才。在此过程中,逐渐发育出了早期的工程教育和高等教育。19世纪末,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大学。由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工科大学,为天津大学的前身。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为交通大学的前身。  洋务教育的内容不限于举办培养专门人才的学堂,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改革传统书院,使之增加西学和实学内容,造就了一批中西合璧的新式书院,著名者如上海的格致书院、杭州的求是书院、陕西的崇实书院等。它们是后来各地第一批新式中学的前身。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开始了最初的留学教育。1872年,清政府派遣首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先后共派遣留美幼童四批120人,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然而,因一些学生剪掉辫子、出入教堂等行为,被守旧势力视为沾染恶习、大逆不道,未能完成学业而被中断学业,提前调回。闻之者都深感遗憾,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为此活动,美国前总统掐兰德也致函李鸿章斡旋。在1872年至1897年间,李鸿章共奏请派遣留欧美学生215人,其中著名者如维新派思想家严复、北洋海军的主要将领萨镇冰、刘步蟾、叶祖硅、方伯谦等等。早期清政府官派留学欧美,是为近现代留学生运动的第—次浪潮。  更早以前,在各通商口岸已经出现了由外国人和外国教会举办的学校,包括女子学校、义塾等,它们成为西方教育最直接的传播和示范。1839年,西方传教土在澳门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美国传教土布朗收养的6个穷孩子中,包括后来推动赴美留学、被誉为中国的“留学生之父”的容闳。据统计,1860年以前,基督教新教在广州、宁波、上海、福州、厦门等通商口岸开设的各类教会学校有50所,学生1000余人。1866年,在华的耶稣、天主教教会共设义学、学堂、书院74所,学生约1300人。其中义学是全供衣食的。与中国的私塾或官学不同,教会学校设置了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外语等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课程,有些学校还开设了学生日后谋生所需的纺织、园艺、烹调等特殊课程,与社会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运用观察、实验等教学方法,并比较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等。此外,教会学校重视体育、重视女子教育和幼儿教育等,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西方近代新教育的新理念。由于社会舆论对教会和西学的排斥,当时上教会学校是有很大压力的,市井子弟入学,起初多为免费食宿计。但随着外国在华贸易的开展,需要通晓外语的本地人才,教会学校学生捷足先登,士绅的态度逐渐松动,上教会学校逐渐成为一种谋生求职的选择。  西方教育的传人,最早可上溯至明清之际耶稣会传教士的来华。尽管他们来华的目的主要是传播福音、拯救灵魂,但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和教育。19世纪中叶中西教育交流再度开通时,是以新教传教土为主体的。传教士在译介西方教育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意见。中国真正开始大规模、全方位地输入西方教育,始于甲午战后。甲午战败使国人把学习西方的目光转向了日本。此后的一、二十年,中国以日本为媒介,系统地传人西方教育思想、学说、制度和方法,西方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和产生的各种理论流派,几乎于同一时期一并涌人中国,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正如历史学家费正清所指出的:“从1898年到1914年这段时期,人们可以看到日本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影响”。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和1904年制定颁行的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都是向日本学习的直接产物。  在民间的层面上,晚清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成为思想启蒙、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维新派知识分子的领袖和旗帜——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坚定的社会改革论者和教育救国论者,他们积极参与时政,发表了大量鼓吹变法维新的言论。同时,还身体力行地兴办教育、设立学堂,以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维新派知识分子举办的学堂著名的如广州万木草堂、浏阳算学馆、北京通艺学堂、湖南时务学堂、广州时敏学堂等等。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万木草堂继承古代书院的教学方法,内容却迥然相异,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以培养维新人才为旨。学生中如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等,都成为维新派的骨干。梁启超1889年17岁时中举,次年入京会试,落第而归,拜康有为为师,转入万木草堂攻读,时人有“秀才老师,举人学生”之说。梁启超自述,因少年科第,通晓训诂词章不免沾沾自喜,却遭到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的疾厉批评,将训诂斥为“数百年无用旧学”,使梁启超如“浇背,当头一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竟夕不能寐。”从此在万木草堂三年,出入百家,融贯中西,“一生学问之得力,皆在此年。”此后,1897年谭嗣同在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聘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其教学则以万木草堂为蓝本。  1895年4月,清政府因甲午战败签订的《马关条约》,有割辽东和台湾之地、赔款2亿两白银之条款。噩讯传来,举国震惊。正在京城参加“会试”的康、梁师徒,连夜写成上皇帝“万言书”三章,向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要求,18省举人集合响应,连署者多达1200余人。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队,众举人及市民数千人齐集“都察院”门前,递请代奏,这就是名垂史册的“公车上书”。此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呼吁变法。除创设学堂.还广办学会,编辑报纸、筹建书局,直接鼓吹维新变法。如康、梁在北京、上海举办的强学会,出版《强学报》;章太炎在杭州成立兴浙学会,办《经世报》;严复等在天津办《国闻报》;谭嗣同在长沙成立南学会,办《缃报》等等。据统计,1895年至1898年间,“全国创办的学会、学堂和报刊,共有三百多起。”  ……

编辑推荐

  当我们在为建设先进文化努力的时候,文化创新自然成为我们最为关注的课题。文化原创力是文化创新的核心所在,如何发掘、发扬和保护文化原创力,如何赞成一种能使文化原创力蓬勃发展的文化生态,必须提上我们的议事日程了。把这套丛书命名为原创丛书,只是表明我们的一种态度,一种呼吁,一种要求和一种愿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艰难的日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