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繁华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王德威  页数:3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王德威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名文学评论家、克伦比亚大学东亚学系教授、系主任。本书稿是一部文学评论集,作者以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座都市为中心,选取四地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论,视野开阔、文笔老到、见解深刻。本书通过城市与作家的密切互动来探讨城市的发展脉络,把这四座大都市近百年中所经历的迂回曲折和所引发的丰富想象,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而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有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反思、回味眼前的繁华,从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历史通透感。  城市与文学是现当代文字研究的重点之一。针对这一议题,过去十多年我曾写下不少文章,现在选编成为一集,交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城市与文学是现当代文字研究的重点之一。本书作者针对这一议题,将多年写成的文章选编成为一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这些文章基本围绕四座城市——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而作。藉着文学,尤其是小说,我探勘这四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城市与作家的密切互动,也描述文字所演义的都会丰采。书名“如此繁华”,无非点出城市一文学的本色。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这些年所曾历经的转折,和所引发的丰富想象,足以让我们思索城市的盛世往往有若传奇,而传奇背后的种种跌宕起伏,尤其耐人回味。  这些文章基本围绕四座城市——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而作。藉着文学,尤其是小说,我探勘这四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城市与作家的密切互动,也描述文字所演义的都会丰采。书名“如此繁华”,无非点出城市一文学的本色。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这些年所曾历经的转折,和所引发的丰富想象,足以让我们思索城市的盛世往往有若传奇,而传奇背后的种种跌宕起伏,尤其耐人回味。  《洛阳伽蓝记》里的洛阳、《东京梦华录》里的汴京、《扬州画舫录》里的扬州:一晌繁华过后的痕迹,唯有文字。某一天,王安忆《长恨歌》里的上海、张北海《侠隐》里的北京、董启章《V城繁盛录》里的香港,及朱天心《古都》里的台北,或将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对这四座城市的最佳回忆?  本书原在香港出版,收于刘师绍铭主编的天地出版公司散文系列——虽然绝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学术论文。承蒙华东师范大学罗岗教授、上海书店出版社王为松先生的热心主催,现在推出简体版本,内容方面也有所更动:增加了论述北京的文字,论上海和台北的部分则重新编订。谨此,再向刘绍铭教授、天地出版公司颜纯钩先生、罗岗教授、王为松先生,敬致谢意。

作者简介

  王德威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名文学评论家、克伦比亚大学东亚学系教授、系主任。本书稿是一部文学评论集,作者以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座都市为中心,选取四地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论,视野开阔、文笔老到、见解深刻。本书通过城市与作家的密切互动来探讨城市的发展脉络,把这四座大都市近百年中所经历的迂回曲折和所引发的丰富想象,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而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有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反思、回味眼前的繁华,从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历史通透感。

书籍目录

序北京篇荒谬的喜剧?——《骆驼祥子》的颠覆性世俗的技艺——阿城伦再见《青春之歌》,再见北京梦华录:北京人到台湾京剧的粉丝,站出来上海篇文学的上海,1931从“海派”到“张派”——张爱玲小说的渊源与传承张爱玲再生缘——重复、回旋与衍生的叙事学海派文学,又见传人——王安忆的小说四读王安忆香港篇香港——一坐城市的故事暴烈的温柔——黄碧云论腐巧的期待——钟晓阳论香港,我的香港——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香港情与爱——回归后的小说叙事与欲望台北篇华丽的世纪末——台湾·女作家·边缘诗学跨世纪·小说台北冷酷异境里的火种陈映真相《归乡》及其他命运的经济,末世的清算

章节摘录

  老舍于1899年出生于一个穷困的满族家庭。其时满族的出身早已不再能  保障其社会特权及前程。老舍的父亲是卫戍紫禁城的卫士。庚子事变时,光  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已先一步西逃,老舍的父亲却莫名其妙地死于紫禁“空”  城保卫战中。老舍和他的母亲在极侥幸的情形下,身免于难。值得注意的是  ,在老舍的回忆中,这些幼时的心灵创伤所引起的讪笑多于悲哀。当他叙述  他父亲为一座空洞的皇城所作的牺牲,以及他自己出乎意料地虎口脱险的经  历时,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悲怆,还有一种无边的荒谬感。  这种荒谬感成为老舍作品中幽默的基调。老舍的笑不仅针对一个充满非  理性的世界而发,也针对陷于这一世界的老舍本人而发。他不仅对表面可笑  的题材大肆发挥,而且要刺探那些原应引起愤怒和眼泪的题材里的喜剧潜流  。当老舍以自嘲的口吻,叙述自己作为民国时代满族边缘人的生涯、贫困的  家庭环境、孤身任教海外的经历(1924-1929),以及他(由于在英国教书及在  美国旅行)错过中国近代史上两次最重要的事件——五四运动之后的岁月和  中共取得大陆政权——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听到这种模棱两可的讪笑声。  但老舍或许是在“文革”中才爆发出他最令人瞠目结舌的笑声吧?在被  抬捧为“人民艺术家”多年之后,老舍在“文革”高潮中发现自己成了“人  民”的敌人。当一切事物突然被剥夺了原有秩序及理性后,世界上唯一剩下  的,大约只是夹杂着阵阵鬼魅磔笑的无限混乱而已。老舍的自溺而死或许并  非意外。对“笑王”而言,自杀总结了他充满反讽意味的笑的哲学。自杀将  他的嘲讽(及自嘲)中所含的自我毁灭倾向推向极端;自杀也同时对他在生活  中所经历过的种种荒唐事件,表明了一种最终的蔑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像王德威,他很红,当年大家不认识他,现在他的学问在美国研究中国  文学的人中排第一位,在台湾和内地来说都很了不起。他把我的东西发扬光  大,我夏志清下来以后,他就是我的接班人了。  王德威在念书方面是超过前人的,他大陆、台湾、香港的作品都看,看  得眼睛部坏了,写了那么许多有影响的著作,很不简单啊。  ——夏志清  王德威涉措广、起落有据,因此行文信心十足,不必以文评“切口”为  脂粉,也眉目分明,自得风流。  王德威文字有奇气、有识见,瑰丽、细腻、幽默之余,还征信昭昭。学  术论文,堪可一读再读者不多,他是个难得的例钋。  ——刘绍铭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王德威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名文学评论家、克伦比亚大学东亚学系教授、系主任。本书稿是一部文学评论集,作者以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座都市为中心,选取四地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评论,视野开阔、文笔老到、见解深刻。本书通过城市与作家的密切互动来探讨城市的发展脉络,把这四座大都市近百年中所经历的迂回曲折和所引发的丰富想象,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而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有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反思、回味眼前的繁华,从而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历史通透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如此繁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