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张爱玲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刘绍铭  页数:153  字数:8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张爱玲的人生和作品都是一种耐人寻味的传奇,吸引了大批的读者,拥有了众多的张迷。本书是享有声誉的张爱玲研究专家刘绍铭先生继《再读张爱玲》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研究张爱玲的新作,收入了《张爱玲的散文》、《另类张爱玲》、《张爱玲教英文》、《兀自燃烧的句子》和《到底是中国人》等十二篇文章,对张爱玲及其小说、散文在现代中文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披露了张爱玲在香港及后来在美国的真实状况,在作者如椽的笔下,这位张派作家的“祖师奶奶”的形象栩栩如生,读者不由地会借用张爱玲的《到底是上海人》一文,与作者一同发出“到底是张爱玲”的感叹了。书中还收入了两篇作者从张爱玲作品中英互译比较的角度,结合自己翻译作品的经验对张爱玲做了分析的文章。

作者简介

刘绍铭,广东惠阳人,香港出生。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在印第安那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夏威夷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学术著作以英文为主。译作有《魔桶》(马拉末)、《伙计》(马拉末)和《一九八四》(奥维尔)。散文作品包括《

书籍目录

传奇的诱惑(代序)《再读张爱玲》缘起张爱玲的散文褪色的玫瑰张爱玲的知音另类张爱玲张爱玲教英文落难才女张爱玲兀自燃烧的句子《郁金香》读后到底是中国人英译《倾城之恋》张爱玲的中英互译附 轮回转生:试论作者自译之得失

章节摘录

  《到底是张爱玲》  张爱玲的散文  在夏志清评价张爱玲文章出现前,傅雷以迅雨笔名发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九四四),是同类文章中最有识见的一篇。他集中讨论的作品,是《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两中篇。短篇如《封锁》和《年青的时候》亦有品题,但落墨不多,只说这两篇作品在境界上“稍有不及”,技巧再高明,“本身不过是一种迷人的奢侈”。傅雷文章发表时,《连球套》还在《万象》连载。他看了四期,大失所望,忍不住说了重话,说作者丢了最擅长的心理刻划,单凭丰富的想像,“逞着一支流转如踢Q舞的笔,不知不觉走上纯粹趣味性的路”。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到底是张爱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刘绍铭的不少杂文,很洋气,中英文交汇使用,但我不是很读得进去,尽管董桥常常捧他。我自忖有自己的书写习惯与阅读胃口,觉得可以不必附和每一种被叫好的表达方式。倒是他的一些写人记事忆往的散文很值得一读,看看台北的文化与旧时月色,听听海峡那边文人雅士的弦歌与唱和,颇有些亲近感。??上海书店在那个没有命名却以同样装帧行世的系列里,出了刘绍铭的《到底是张爱玲》。我看了两篇,比较惊讶。其中文章,有些是在大学的演讲,有些是读后感。在几可车载斗量的张爱玲研究文章中,刘绍铭的这几篇是我读过的最少使用专业术语又评论得很专业的文章。国内,当张爱玲成为显学之后,打她主意的人忽然就多了起来(这也是中国特色),传记与研究的书籍不停地出笼,即便在寂然辞世十二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有写她的新作问世,至于其研究文章,更是层出不穷,仔细看看,不是拾人牙慧,就是故作佶屈,常叫人看见就闪,惟恐避之不及。刘绍铭的这几篇,虽谈不上系统,但谈得入心,读得入眼,算是张迷里得其神髓者,我喜欢。想客观认识与公正辨析张爱玲文字之优劣者,我觉得不可错过。??对于笼罩在张爱玲头上的主义与宗派之判断与归类,我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慢慢地淡化,而她的文本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将凸现成主流价值。作家,毕竟要靠文章说话的。??刘绍铭单独有一篇谈张爱玲散文的,肯定了张爱玲的散文成就。张的小说文字貌似可学的,散文很多人就学不来了。这个祖师奶奶若泉下有知,一定会对后来涌现出来的无数以读她写她和仿她为业的徒子徒孙,或者大笑三声,或者冷眼以对。太多的根本不懂文字为何物的后来者以写张体为荣。如果有耐心读她几篇散文,细细地嚼一嚼,你就能发现,后来者将无穷的矫情当着纯真,以无数的假装看透看破的文字,希图与张爱玲唱和。妄图以几个疑是天才的句子,投靠到张氏庞大的阵营者,不计其数。??这太滑稽了,这种滑稽的背后,既不是人心浮躁,也不全是力有不逮,而是基本没读过张爱玲,或者读得相当的囫囵吞枣,偶尔学得一招半式的琐屑,就以为天下尽在掌握,结果只能也必然是照猫画虎反类犬。张爱玲固然是通透的,但我们常以糊涂作为通透,或者以为自己很通透。这是最本质的区别,所以才会我们意识不到滑稽。??一种文字,人人说它好,可能没有什么好指责的,虽然有很多滥竽充数者夹在其间泥沙俱下,但到人人争相仿之以为光荣的时候,这种文字的下场必然是被糟蹋。这毫不奇怪,因为随之而来的无数文字垃圾,必将混淆视听,很严重地败坏你的胃口。这十数年间,我每每听到有人赞扬某人的文字像张爱玲的时候,开始是好奇,没多长时间就换成了失望。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偷偷地学着,因为时髦。时髦的东西总有一种看不见的诱惑力。诱惑力一旦不容易看见或者看清,就自然存在欺骗性,就像MSN或者博客里的头像,有的是欺骗自己,图虚荣的一乐,更多的是用来欺骗别人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么就对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再去骂别人骗他们……”这是杨德昌电影《麻将》里的台词,在眼下这个人人有主意个个有才华的年代,这句话依然没有过时。??自恋有很多种,给自己贴金是最实用的一种。要不,咱们也这么问一下自己???但我觉得最好别问,一问就露馅。??真TMDShit。
  •   五天就收到这本书了,喜欢张爱玲。张爱玲在中国大陆文坛虽不是很被推崇(也许是政治的原因),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从文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评论一位作家。张爱玲是中国古今之惊世奇人,乱世才女。看了她的传记,更是对她感觉特别。张爱玲本身就是一部传奇,一部小说,百读不厌,心存忧怜。读她的文字,不能从政治角度去对待,而应该是从情感的角度去出发。孰人无情,情感本是人生的一种真实的体验。文字,写进了人心,也就是文学的最深境界了。毕竟——人,总关情……
  •   绝对好书,比较中肯。相比夏志清把张爱玲捧上天要好。
  •   张奶奶的研究书 有时名家的文章 小册子一本 精装硬皮 一定要买
  •   如果从研究作家作品角度看,这本书尚嫌单薄一些。我还是把该书作为闲书来读,感觉还可以。
  •   书店封面很脏,不像新的书,质量也一般。
  •   奔着张爱玲,奔着首篇评论的"得其神髓",毫不犹豫得买了.翻完就扔了,不扔心里过不去.什么胡拼乱凑的.颠来倒去,反反复复.凑一本书也凑的认真点.专业点.现在什么都能弄成一本书.不值得收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