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暴烈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英] 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  页数:354  字数:309000  译者:于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70年11月25日,日本现代文学杰出的代表性作家三岛由纪夫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事件:他率领四名追随者劫持自卫队高级将领,召集自卫队员鼓动兵变。计划失败后,他剖腹自杀。他的这一充满悲剧色彩的公开举动至今令人费解。身为当时强烈主张日本艺术与社会西化的代表人物,三岛由纪夫却在其生命最后几年,主张日本回归传统的天皇制度。  三岛身兼小说家、剧作家、电影演员、运动员和政治评论员等多种身份,在他自杀前己是当时日本最有争议也最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人。英国记者享利·斯各特·斯托克斯是三岛的好友,也是唯一见证三岛率领他的政治团体盾会进行军事训练、并参加三岛死后对其追随者法庭审判的外国人,在这部三岛由纪夫传记中,他用深入、动情的笔调,梳理了三岛充满矛盾的短暂人生中一个个重要转折点和他的文学成就。也刻画出三岛由纪夫深受煎熬的、躁动的心灵。

作者简介

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英国著名记者,曾先后担任英国《金事时报》、《泰晤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东京分社社分,目前定居东京。他是三岛田纪夫私交最好的外国记者。

书籍目录

序言 个人印象第一部 最后时日 一  出发 二  总监室内的争斗 三  “天皇陛下万岁!” 四  切腹 五  “他疯了!”第二部  早年生活(1925-1939) 一  菊与刀 二  出生 三  童话幻境 四  校园少年第三部  三岛由纪夫的创作生涯(1940-1949) 一  浸润于古典文学的少年 二  一切之反讽 三  在恐惧的日子里 四  川端康成的提携第四部  丰饶之海(1950-1970) 一  展览厅里的照片 二  写作的河流 三  舞台的河流 四  肉体的河流 五  行动的河流第五部  后记(1995-1999)附录一  三岛由纪夫年谱附录二  三岛由纪夫创作年表附录三  三岛由纪夫的自杀计划译后记  凄厉,便由他去演

编辑推荐

  在这部三岛由纪夫传记中,斯托克斯用深入、动情的笔调,梳理了三岛充满矛盾的短暂人生中一个个重要的转折点和文学成就,也刻画出他那颗深受煎熬、躁动的心灵。作者是三岛的好友,也是唯一见证三岛率领政治团体进行军事训练、并参加三岛死后对其追随者法庭审判的外国人。  本书由美国记者亨利·斯各特所撰,详细回顾了日本文坛名匠三岛由纪夫的一生。亨利是三岛生前的好友,也是在他意外身亡后唯一列席他葬礼的一名外国记者,因此对于三岛的生平他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翔实可信,对于三岛的爱好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传记资料。书中还对三岛各个时期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并将之与同时代的日本名作家,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进行横向对比,对日本文学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从中略窥日本文学发展脉络及其国民精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与暴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本书采用倒叙的手法,从三岛剖腹当年开始写起,详尽描写了当天事件的全过程。读后令人难忘,像是小说一般。也引出这样的疑问:他为何如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众多,显然作者在剩下的篇幅中在记述三岛一生的经历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整个过程,就像是侦破案件一般,将三岛的点点滴滴呈现出来,读后令人感慨。值得一提的是,正文前面的十几页三岛的照片,颇有历史感与情境感,看后三岛的影子就一直萦绕在阅读当中。一个特别的作家的传记本身就是一部很好文学作品。
  •   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三岛,不同与以往印象中的三岛。
  •   对于三岛来说,这种书已经是难得了,难得.
  •   对于极致的追求最终只会走向死亡.翻开书的那一秒我发现自己无法将那个照片上的人与内心中的作者整合到一起,书写得很好,一气呵成,也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诠释了三岛由纪夫,有很强的可读性.
  •   很难得的如此吸引人的传记,行云流水,一气读完
  •   书如其名,人如其名。
  •   相当出彩的作品!
  •   看了《读书》的介绍之后买的。他确实实践了他的美学,非常极致极端地做到了
  •   无法用一句2句来概括的魅力男人。
  •   文笔不错,真诚感人.也有翻译得好的原因吧.
  •   透过这本书能够大概了解三岛的一生以及他的思想你会感受三岛复杂的心理和情感体验我大概读了下,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感觉挺受益的作者既然是三岛的朋友,又非日本人相信他的视角是比较客观的书本看上去有些旧,内容还是不错的
  •   对于日本已故作家三岛的审视,正因为有这么多可以猎奇的点,所以才不能用简单猎奇的心理去观察和思考他。在这一点上,这本书的作者做到了。
  •   详细介绍了三岛的生平,尤其是最后切腹自杀的那部分。加深了对三岛的了解。
  •   通过作者对三岛由纪夫追求让日本人在“文武两道”上能够平衡发展的表述,可以明白三岛由纪夫是个想让“天皇”仍是“神”而不是“人”,让日本人既有“菊花”的特质,又有“剑”的特质,为此不惜自杀来“唤醒民众”!三岛由纪夫被中西方评论者都戴上了“右翼”的标签,但他们对“右翼”的定义或许并不一致!我以为,在西方评论者口中,所谓“右翼”主要是说明某人固守传统或排外,比如日本的民族主义者就被归于“右翼”,其中并没有太多的道德评判色彩!而在中国评论者那里可能则是漫骂!其实,中国的那些极力维护“大一桶”的人又何尝不可以归为“右翼”呢?!
  •   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三岛这个人物。
  •   萦绕三岛内心的幽灵徘徊不去
  •   通过一个人的人生很好地解读了那个刀与菊花文化并存邻邦。
  •   站在西方立场上,相对较为客观的评价。对于有着强烈的民族情结的中国人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   也许西方人和东方人差异太大,尽管作者是三岛生前的朋友,我认为身为西方人他还是不够了解三岛的内心,难以剖析他的性格,写作的理性成分很大,而不是出于朋友角度的理解。但是,对三岛有兴趣的人不妨一读,假如不想去读他自己的作品。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读起来觉得不太顺畅,而且作者感觉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也是以似是而非的写法来叙述,很不畅快。
  •   内容还好,就是书看上去旧旧的,似乎被几经摔打。
  •   人之所以复杂,就是其经历的不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