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虬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作者:韩怀仁  页数:全2册  字数:580000  

前言

  2009年《大虬》初版问世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得到了许多文化名家的肯定。数十家媒体对小说进行了宣传报道与评论,小说部分章节在新浪读书网上发布后,网上转载、点击者难计其数,不仅成为“09《当代》年度最佳长篇小说”评选候选篇目,还被网友列为“好看的乡土小说”之一。所有这些,既让我喜出望外,又令我感动不已。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所在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现更名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的领导对此书的出版及产生的社会反响极为重视,学校积极联合陕西省作家协会,于2010年10月23日举办了“韩怀仁长篇小说《大虬》研讨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忠实以及著名评论家李星、肖云儒、畅广元、秦天行、雷涛、李国平等数十位身在陕西的文坛名士亲自到会参加研讨,雷达、王贵如等居住外地的评界巨擘也特意撰文,都对《大虬》说了不少称赞的话——  陈忠实先生说:“这个作品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达到了甚为和谐的统一。读来令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动与震撼。”  李星先生说:“《大虬》写出了农民生活最本质、最深刻、最直观的东西。”“近些年,在描写旧中国家族生活的长篇小说中,我们很少读到这样深刻精彩、入木三分的描写。”  肖云儒先生的感觉是:《大虬》“反映了人性的、爱情的、美善的、道德的力量是永恒的,让我们在悲苦的生活背后,感到了对中国社会的信心。”  王贵如先生认为“无论是思想分量的沉重,还是艺术表现的沉着,都可以表明,《大虬》是近年来农村题材创作的重大收获。”  畅广元先生甚至觉得“这一部作品可以抽取出所有人类的东西,就像《老人与海》那样的作品一样。”雷达先生在评论文章中说:“在一切都走向现代文明的时刻,这样一部回头看的、注重民间道德理想的小说,无疑有着独特的醒世意义。”  鹿志峰先生称大虬为“爱情英雄和悲剧英雄”,吴凡女士则称赞书中所表现的“大虬精神”体现了一种高贵的人生价值追求……  评论《大虬》的文章不少,但散见在不同的报刊上却如同美丽的珍珠散落在沙滩上一样,很容易被忽视而埋没。为了引起更多目光更集中的注意,2011年3月,孙宏亮、马桂启两位同志经过一番精心披拣,整理出版了一本《韩怀仁长篇小说评论集》,为《大虬》的进一步传播又做了一项极为有益的工作。  我自己非常清楚,《大虬》不过是一本读者还基本能看下去的小说而已,广大读者的赞誉和文化专家的首肯,只能让我产生这样的感想:读者真善良!专家真宽厚!那喜爱,那称赞,就是对作者最大的关爱与鼓励!我一定要把这些关爱、鼓励永远珍藏在心底,同时还要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读者最大限度的满意。正是在这种情愫的驱使下,我决定要在《大虬》再版时对其进行一次认真的修订。实事求是地说,初版《大虬》行世后,大家在对其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和修改建议。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这次再版,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修订:  第一,增加了方言、典故的注释。在《大虬》研讨会上,陈忠实先生提出过一个问题:书中有许多方言,一旦走出陕西,就会在许多读者中产生阅读障碍。写书是为了让大家看的,如果因为使用方言而让读者感到云山雾罩、莫名其妙,这就违背了作者的写作初衷。我以为这是深中肯綮的真知灼见,我应该采纳,必须对过于“地方化”的语言进行修改。但是当进入具体修改的时候,我又有些“纠结”了:要把书中那些外地人难以理解的方言都改成可以“一目了然”的“普通话”,其实并不困难,然而这样改了以后,地域特色、人物个性、乡土风格、人情韵味等等,则显然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要想既保持“地方乡土味儿”又能让外地读者没有阅读障碍,添加注解是一种办法。然而有人又认为那样将显得十分“古典”、“陈旧”,缺少“现代性”。到底该怎么处理呢?我踌躇了很久,最后决定还是采用“加注”的方法,虽然显得“古旧”一些,但是利弊相较,总的看利还是略大于弊的。  ……

内容概要

  在2009年中国出版的数千部长篇小说中,《大虬》可能最容易被文学专业界所忽略,其原因不光是作者在文学圈内之籍籍声浪中默默无闻,还因为其竟然采用古旧的章回体这种话本叙事方式。但是,当你稍稍认真地读下去时,就会发现其在旧的叙事框架里所装载的社会历史和人生内容竟是那样丰富扎实。实在地说,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说。它吸引人的不只是主人公大虬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毕莲仙坎坷曲折却又灵肉交融美满幸福的浪漫爱情,更重要的是,小说从大虬这个充满侠骨豪情的人物切入,所复原和再现的从上个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关中农村的社会生活史和农民生存史。这是保留在作者和当事人记忆中的故事和细节,然而它所提供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却足以突破以往从单纯政治角度所书写的宏大叙事模式,让人看到更直观、更本质的乡村社会历史和人际关系真实,成为一部独特的民间社会历史文本。
  小说的情节“核”是财东冯家和山东来的逃荒户陈家几代人真诚相帮的故事。它的畸形发展也可以说是极致情境,是在冯家儿子天时死后,天时妈为了留住儿媳毕莲仙,以使两岁的孙子能长大继承财产和香火,便有意撮合干儿子陈大虬与儿媳毕莲仙成为“家外有家”的夫妻。陈大虬也果然不负干妈所望,扶孤保产,并与莲仙相爱始终。作者的本意是表现陈大虬知恩图报和重信守诺的侠骨豪情,赞颂他身上所葆有的劳动者的美德,但其故事中恶人终得恶报的情节,所包涵的却是“善恶终有报”的民间信念。在极左年代,这样的观念只要用一句“唯心史观”就可彻底否定了,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和谐发展的今天,这种鼓励人帮人、人爱人的民间信仰,却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早在战争年代,大虬就救助过受伤的中共游击队长东方白和哑巴孤儿石蛋儿,为报仇杀死了作恶多端的敌连长、排长,落下“刀客”的名声。但他对祸害过自己和毕莲仙的冯家族人,却又在他们有悔意之后,宽容待之。更为难得的是,在浮夸风盛行的“大跃进”年代和人妖颠倒的文革浩劫中,他都坚持实事求是,宁愿自己挨整,也不说一句谎话,并再一次从被坏人控制的造反派手中,冒死救出了即将被残酷处死的县长东方白,保护了冯家后代冯暄璋。这是一个集传统美德于一身,侠骨豪情、爱憎分明,终生行善除恶,以助人为乐事,敢于坚持真理的乡间豪杰形象。
  作者不仅将大虬这样刚柔相济、行侠仗义的老一代农民形象当做中国乡村社会善良和正义的代表,而且又将他作为儒家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的家长式男人的典范。然而作为小说的《大虬》,其意义却不只在于大虬这个可能引起争议的传奇人物,还在于其围绕大虬的漫长人生经历,在长达五六十年的历史时空中对中国乡村社会新旧两个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所作的深入肌理的本质展示和生动描绘。
  在小说前半段,我们看到的是旧中国农村普遍的贫穷和兵匪、自然灾害对农民财产、生命的严重威胁。而如冯成泰这样的富裕家庭,除了对兵匪、灾祸的耽忧之外,还有对家族男性继承人的关注和期待。他直到三十多岁才生下一个自小多病的冯天时,儿子尚未成人他就因车祸身亡;冯天时好容易结婚生子了,却又在其儿子不满周岁时因病而亡,留下老母、少妻、幼子,使冯氏家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有产家庭的这种生存状态,揭示了封建男权制度的作茧自缚,同时也形象地解释了农业社会重男轻女的物质原因,以及乡村社会葆有的积福行善天赐麟子的道德传统。
  《大虬》描写旧中国的那部分内容,可以说几乎都是围绕冯成泰家保子保产进行的。小说虽然没有点明,但我们根据情节可以推断,冯成泰当年对大虬家的救助,似乎并不是完全无私的,而是有着借外力以襄子护家的长远算计。在冯天时死后,冯成泰族弟冯成海父子对其家产的觊觎和争夺即进入白热化阶段。作者写冯成海强迫过继、气死寡嫂、葬礼发难、谋害陈大虬,以及其子企图强娶毕莲仙又唆使大兵对其轮奸等情节,占了全书七、八章的篇幅,其矛盾斗争真可谓“如火如荼、相煎何急”。在对冯成海父子这些招数的应对中,作者写出了成泰妻的深谋远虑,陈大虬的英勇无畏,毕莲仙的坚贞不屈、多谋善断。通过一个家族在夺产护产中的斗争,作者撕下了旧中国家族社会温情脉脉的假面,呈现其残酷无情的本质。其激烈和残酷毫不亚于封建帝王继承权的争夺。近些年,在描写旧中国家族生活的长篇小说中,我们很少读到这样深刻精彩、入木三分的描写。
  在尚未读到陈大虬在新中国阶段的生活内容时,我很耽心,以陈大虬对冯家的忠诚,他将怎样面对土改、合作化这样的运动?然而在读完全书后,我虽觉得通过东方白的友情,又靠一纸假契约,让冯家避免了被定为地主成分而田产被分的结局,其情节还大致可信,但让大虬因听了东方白的建议,成为入社的积极分子,并先后担任社长、队长,就不大符合他的性格。好在这在书中只是过程性交待,很快就进入到因1958年的浮夸和浪费所造成的饥荒年代。到这里,作者又重新找回对陈大虬的感觉,写了他因反浮夸被撤职并与好朋友刘春来分手;又写了在那场导致碧竹寨村23人饿死的饥荒中,大虬、毕莲仙的生存智慧和侠义心肠。但是最为成功的,则是作者对“四清”和乡村“文革”过程的深刻表现。从碧竹寨这两场运动的过程和细节中,我们看到了在当时被官方媒体所渲染的“反修防变”、你死我活的严重阶级斗争,如何在乡村社会被异化为痞子恶人们的为所欲为和好人的劫难。作者通过对毕莲仙如何被补划为地主、存根如何成为运动的“对象”而后又如何“下楼”等过程的描写,以及对所谓运动“积极分子”队伍的剖析,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社会人际、家族原来的些小矛盾和仇怨,如何被放大撕裂成仇恨,人性中的自私、贪婪,甚至合理的人生理想,如何被运动的领导者所利用,并以革命的名义行使着对无辜者的群体暴力。
  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马恩选集》第四卷483页)从《大虬》中看到的正是国家权力、政治权力的错误运用和它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巨大的损害”和对好人的伤害。这是很真实又很深刻的判断和表现,在同类题材的文学创作中,同样十分难得。
  与《大虬》思想方法和历史记忆的民间立场相一致的,是它选择的章回体和话本的讲述方法。但是作者在叙述中又大量借鉴了现代小说的叙述方法,如小说社会历史内容的拓展,对旧小说单因单果的情节链的突破,表现了事件和人物命运的复杂性;又如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分析,对人物思想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展示,等等。所以从总体来说,《大虬》既有传统中国小说线索的单纯、故事的生动,情节的起伏跌宕,作者倾向和思想观点的鲜明,又有现代小说社会历史内容的丰富、广阔,人物的复杂与深刻。另外,小说中以陕西关中农村方言为主导的叙事方式,不仅凸显着作者的民间立场和小说的民族化、大众化风格,而且为人们留下了生动丰富的关中方言资料,在语言大一统的现代化背景下,具有特别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价值。

作者简介

  韩怀仁,陕西蓝田人,1953年出生,1972年参军。现为某军校高级教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军队院校育才奖”。荣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现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集《今夜又是月圆时》、中篇小说集《朝霞红晚霞红》、小说散文集《一路走一路唱》、《烟云过眼》等6部。其作品获国家及省级奖励20余次。

书籍目录

(上册)
 再版前言
 楔子 老翁辞世村寨传奇省长上坟众人瞩目
 第一章 美少女憧憬真男人俊小伙扮演假女婿
 第二章 赴县城真情救人命 回竹寨暴雨搭鹊桥
 第三章 冯天时榻上忆旧事陈大虬床前接重托
 第四章 义子明志披肝沥胆干妈顾家觅计寻谋
 第五章 香泉镇玉锁传心事 暖窑屋红灯耀柔情
 第六章 捉奸无获小人失望看戏受惊老妪中风
 第七章 心毒计狠族叔捣鬼义正辞严大舅安神
 第八章 冯成海竹寨播谣言陈大虬麦场溅热血
 第九章 白家院天欢暗调唆碧竹林莲仙惨受辱
 第十章 星耀南山大虬脱险月照坟地莲仙诉情
 第十一章 连长贪财水潭上钩大虬报仇竹寨除害
 第十二章 成刀客大虬暗含悲做北宫莲仙甘忍情
 第十三章 王老七计谋启懵懂冯天喜叔嫂成夫妻
 第十四章 践承诺大虬舍亲子酬旧情谷雨救恩公
 第十五章 陈大虬费心救伤员 冯天欢落魄归故里
 第十六章 新媳妇窑屋遇难堪老朋友竹寨偿夙愿
 第十七章 云月夜色狼诡作案艳阳天社长冤蒙羞
(下册)
 第十八章 霾消雾散木根落网水落石出暄璋离婚
 第十九章 护竹林大虬成右倾拾玉米莲仙做典型
 第二十章 炒面救命存根承恩竹笼捞鱼天喜遇难
 第二十一章 天边福来乐中添喜意外祸降雪上加霜
 第二十二章 赴省城断鸿勾旧事 寻旅社秋夜沐春风
 第二十三章 陈大虬巧制介绍信毕莲仙哀怜忠贞郎
 第二十四章 毕莲仙日梦花蝴蝶陈大虬夜惊野鸳鸯
 第二十五章 山重水复暄璋探亲柳暗花明莲仙出院
 第二十六章 阴风暗吹鹊桥路阻暖流轻涌鸿影屏开
 第二十七章 探表哥春来得怪病撕工票存根惹灾星
 第二十八章 事出有因强壮脱颖情迫无奈存根低头
 第二十九章 心灰意冷存根喝药众叛亲离强壮装*
 第三十章 善良女人坦荡舍己 刚猛铁汉沉着应敌
 第三十一章 慰苦念大虬探义子哭成分莲仙辞尘寰
 第三十二章 经磨历难暄璋投水入死出生大虬救人
 第三十三章 陈存根探路入虎穴冯强盛劫狱布奇兵
 尾 声 天翻地覆沧桑巨变谜破疑解真相大白
 跋(初版)
 再版后记
 附录评论摘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滋川县境内,有个村子叫碧竹寨。 一九九二年夏天,阴历六月初九,碧竹寨死了一个人——一个八十三岁的老男人。 这个人的死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有人难过,有人惋惜,更多的人则是惊奇。 世界上每天都在死人,而且死人的数量辄以万计,碧竹寨死一个已经八十三岁的老汉,有什么好惊奇的呢? 一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惋惜与惊奇。人们之所以惊奇,一是老汉的生平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二是老汉死的时间与方式,很有些出人意外。 老汉有个外号,叫“刀客”。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刀客”一般都和杀戮血腥有关。 这老汉确实杀过人。碧竹寨的老辈人都知道: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曾经杀过两个军官——一个排长,一个连长。 照常理,欠债的应该还钱,杀人的就该偿命,可是他杀了人之后不但没有偿命,反而有了三大收获:一是和自己心爱的女人住到一起时再无所顾忌;二是有些人对他从此心生恐惧,只要想起被他所杀的那两个人的面目,自己身上的肉就有发紧发颤的感觉;三是赢得了更多的同龄人乃至后生们对他的仰慕与敬重。 他活着的时候,其经历给人们提供了许多茶余饭后谈论的生动材料,没想到他死的时候,竟然还留下了一个更加与众不同的传奇故事。 以老汉的体质而论,虽然平日里偶尔也会有个头疼脑热,但身体的“大零件”——五脏六腑躯干腿脚——都还是相当结实的,说他“八十多的人看起来比六十岁的人还年轻”绝不是夸张之词。以老汉的胸怀性格而论,虽然也有生闷气发怒火的时候,但总体看他是十分乐观非常坚强的,平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天不杀咱,咱就绝对不死!”根据他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一位医道颇深的医生曾下过这样的断语:没有意外伤害的话,老汉活到二十一世纪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然而,在距二十一世纪还有八年的时候,老汉死了。 他没有得病,肯定不是病死的;被他杀死的两个军官都没有后人,所以也不存在其子孙为先祖复仇而杀死他的可能;同时,也没有遇到任何意外的天灾人祸。 好端端的,老汉怎么就死了呢? 老汉是被一个年轻媳妇在一个墓坑里发现的。 关于发现老汉的经过,方圆几十里流传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第一种版本—— 那天吃过晌午饭工夫不大,很多人都躺在家中的凉席上“下晌”呢,有个勤快的媳妇想多于点活,就右手牵着两只羊,左臂挎着个准备盛青草的竹笼,从碧竹寨后头的竹林边上顺着一段上坡路来到了一个叫背洼地的地方。这地方有大约十余亩土地,由于不能灌溉,所以土地承包者在收了麦子以后就没有“安”玉米高梁之类的秋庄稼,为的是让土地歇够了劲,下一年更好地长麦子。偏巧麦收后连着下了几场好雨,“歇着”的白地里一下子竟长满了青草。于是这片草地就成了养羊户放羊和割草的好地方。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  ——鲁迅

编辑推荐

《大虬(修订版)》张扬硬汉雄风展示人性大美,反思民族命运抒写历史风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