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中条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作者:徐剑铭,郭义民  页数:31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具有文学和历史双重价值的大书,一部令人卷不释手的文学精品……为我们竖起了一座光芒四射的、不朽的民族精神纪念碑。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充满英雄气的大书,每一行都充满慷慨悲凉的大秦之声!我在阅读时,一夜间流了四次眼泪……    书中反映的这段历史,一度被尘封,但民间良知的口口-相传,是让英灵得以安慰的。有了这本书,更是可以告慰英雄与天地良心了!

作者简介

徐剑铭:1944年10月28日出生,原籍江苏丰县,6岁时随母迁居西安,初中毕业后进工厂当学徒;1978年起先后任《西安工人文艺》副主编、《西安晚报》副刊编辑、特稿记者,副高职称;16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码字千余万,出版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作品多部,获奖百余项。曾任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西安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事变研究会杨虎城暨十七路军军史研究会研究员。
郭义民:笔名欣竹,竹笛。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人。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丈史馆文史艺术研究员。
主要作品除《立马中条》外,已出版个人散文集三部,迄今已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约300万字,其中10余篇获奖。散文《海石》曾入编《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个人艺术传略及代表作收入《百年陕西文艺经典》之《散文百家》卷。
张君祥:生于1936年5月,西安灞桥人。从文50余载,热爱文学、戏曲、书法等,涉猎广泛,有杂家之称。早期专事戏曲创作,其中《双牛记》、《拣棉籽》等获奖,被推荐为全国戏曲会演剧目。
从1986年起,耗时24年,自费上中条山12次,走遍关中大地,追寻“陕军”抗战血迹,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整理撰吏数百篇,140余万字。拍摄照片千幅,为创作《立马中条》奠定了牢靠的基础。现为陕西省曲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协会会员、西安事变研究会杨虎城暨十七路军军史研究会研究员。

书籍目录

代序 关中娃,岂止一个冷字第一章 魂兮归来第二章 沧海横流第三章 大军东去第四章 背水结阵第五章 东原壮歌第六章 血战永济第七章 智守韩阳第八章 转战东延第九章 立马中条第十章 盐池夺盐第十一章 雪压冬云第十二章 山地春晓第十三章 风雨同舟第十四章 山雨欲来第十五章 大战序曲第十六章 烈火陌南第十七章 血祭黄河第十八章 沙口情仇第十九章 孔旅突围第二十章 重整旗鼓第二十一章 古渡大捷第二十二章 巾帼风骨第二十三章 虎啸望原第二十四章 黄河作证第二十五章 百年浮沉第二十六章 士兵传奇第二十七章 秦晋情深第二十八章 天地悠悠后记 有些事,不能忘记

章节摘录

清明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活着的人要为已经谢世的亲人举行祭祀活动,以寄托心灵中永远的怀念与哀思。于是便有杜牧的那首哀婉凄美、流传千古的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007年的清明时节,就在距“杏花村”不远的山西省芮城县的圣天湖畔,举办了一场民间性质的祭祀活动。圣天湖位于中条山下,黄河北岸,本是黄河改道后遗留在故道上的一泓黄河水,经当地政府整饬改造后,已经成了晋南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景点。但是,这一天在这里集结的一群人却不是来观光旅游的,他们像天下所有祭祀者一样,怀着忧伤悲悯的心情,从陕西西安出发来到了这黄河故道上,凭吊亡灵。他们不是一家人,却在祭祀共同的亲人;他们各有各的名讳,却在祭祀一群不知姓名的亲人。他们只知道,这些被他们洒泪祭祀的亲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士兵,绰号“陕西冷娃”。而这群“陕西冷娃”离世的时候,他们都还没有出生。他们是从已经被揭开“一角”的历史大幕中看到:1939年6月,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史称“陌南会战”或“六•六战役”。是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布防于中条山下平陆、芮城,由陕西主将孙蔚如统领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我军开局不利,各部被敌分割包围,情势万分危急!是日下午,当被敌逼至黄河岸边的我一七七师主力在师长陈硕儒指挥下,以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绝,回马三枪从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突围而去后,一队刚刚入伍的新兵被日军堵在码头崖一带。这群年仅十七八岁的娃娃兵与敌血战良久,终因寡不敌众,近三百名新兵倒下了,下余八百多人被迫退至悬崖之上。他们遍体鳞伤,并且枪断弹绝。当日军即将攀上悬崖时,八百壮士高呼着“宁跳黄河死,不做亡国奴”的口号,从悬崖上飞身而下,扑入了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壮烈殉国!岁月在沧桑巨变中流走了60多个年头,当年壮士们投河殉国的码头崖下,远去的波涛已带着壮士不死的魂灵流入了大海,但黄河改道时,却着意撇出一泓黄河水,化作了今日的圣天湖。于是当地的老百姓便执著地认为,圣天湖的清波中有壮士的鲜血和灵魂。他们的证据有三:一、圣天湖每到夏季便是一湖映日荷花,而这一湖莲荷竟然全是野生的,所产莲藕又皆为红心。二、一个不谙水性的八九岁男孩失足坠入湖中,村里人打捞半日无果,正当家人及乡邻们痛哭失声之际,一抹夕阳下,那孩子被湖水托出了水面,浑身是水却安然无恙。村民惊叹:是壮士们用双臂将孩子举托出来的。三、每到冬季,上万只白天鹅便从四面八方飞来,聚集在圣天湖。13000亩冰封雪盖的湖面上,白天鹅一团一簇,像列队的士兵,气势蔚为壮观,声声哀鸣,仿佛是在凭吊牺牲在这里的战友……话题重回清明节——参加圣天湖畔这场祭祀活动的有近40人。发起单位是陕西省民革委员会,而应邀主讲被祭祀者英勇事迹的则是西北大学中年教师张恒。近年来,张恒在繁忙的工作之佘,数十次开上那辆破旧的富康车走进中条山下,挨村挨户地寻访当年那场战争的目击者、知情人,他要“打捞”那段沉没的历史。当近百万字的采访记录佐证了历史的真实后,他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了。产生前期行动和后期想法的原因,一是张恒侠义情肠的性格使然:二是他的家族与这支由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十七路军沿革下来的抗日队伍有着深厚的渊源。张恒的外祖父李青(之春)是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孙蔚如将军的同窗好友、结拜弟兄,曾被孙蔚如以省长的名义派往宝鸡担任“父母官”:而张恒之妻的外祖父杨世伍则随孙蔚如上中条山作战,于“六•六战役”的太臣阻击战中壮烈牺牲。参加这场祭祀活动的除了省民革领导,其余均系当年那场战争参与者的后人。张恒充满深情的讲述令与会者感慨万千、热泪盈眶。这个清明节没有纷纷细雨,天气晴好,中条山下柳色青青,山色空潆。祭祀的人们垂首肃立,被点燃的一堆堆纸钱飘着橘黄色的火焰,录放机里播放着低回的哀乐。哀乐声中,飘飞的火焰渐渐熄灭,那堆纸钱化作了一摊灰烬。正当祭祀的人群抹着眼眶里溢出的泪水抬起头来的那一瞬间,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一阵旋风!那风呼啸而来,在地上打了个旋儿便又呼啸而去,就在人们一眨眼的工夫,那摊燃烧过后的灰烬便飘飘袅袅地飞上了天空……于是人群中有人惊呼:“啊,壮士显灵了!”“啊,先烈地下有知啊!”……张恒没有呼叫,身材硕壮的他却以脱兔般的敏捷,举起了录像机,录下了这令人感到诡异的纸钱升天的画面……数日之后,一个越洋电话从美国洛杉矶达打到了张恒家里。“张老师吗?我是……”P2-3

编辑推荐

《立马中条》推荐:中条血压云垂,黄河浪卷冰澌,血染将军战史,北方豪士,手擒多少胡儿!《立马中条》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抗日名将孙蔚如率领以陕西籍将士为主的38军在山西中条山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共计30余万字,其中不乏壮怀激烈、撼天动地的情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立马中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国难当头,唯有具有杨虎成,孙蔚如等陕军抗日官兵的意志和信念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敬重之致!
  •   书不错,再买几本送给朋友看看。
  •   尊重历史,牢记这些人和事。
  •   同事很久就想看的一本书
  •   不错 很喜欢 建议大家看看
  •   帮同事买的,她很喜欢看
  •   关中子弟,立马中条,日寇不能越池也!
  •   国民革命军的抗战是抗战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值得后人铭记
  •   中条山战役是抗战史上败的最惨的一场.敌我伤亡比达1:26 可以说是完败.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直想看到这方面的书,所以买了一本, 本想看到作者从统帅部、战区长官部、军师高级军官、下层士兵及敌方部署,作战意图及特点,作些分析,哪知全然没有。有的只是作者自己的癔测、胡编,看上去像初中生的作文,更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通讯稿. 一个好的题材写成个**.
  •   很难找的书,想了解陕西人抗战历史推荐看看,不错!
  •   真正的陕军东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记住那些年轻的面孔。
  •   很好的一本书,了解过去,不忘历史,才能振兴我中华
  •   非常好的书,很感人,陕西冷娃,其中王镇华是我太外公。
  •   真的很喜欢!质量不错,配有很多照片!
  •   只是从陈忠实的散文中读到这本书的一小节。我就想把这本书读完。去了好多图书馆都没有,后来才想起来去网上买。书还没到,但是我很期待。那段历史必须记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的人的心中~
  •   历史不容忘记,向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先辈父老乡亲们致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