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上下)

出版时间:2004-9  出版社:江西美术  作者:耿宝昌  页数:766  
Tag标签:无  

前言

编委会嘱我为《珠山八友》一书写序。提到“珠山八友”,我立即想到景德镇的老瓷区——珠山。这儿既是明、清两代御窑所在地,又是中国第一个陶瓷艺术流派——“珠山八友”的诞生地。    1928年,以王琦为首的第一个瓷画艺术团体“珠山八友”,最早以“月圆会”形式结社,题诗作画、品评画理、切磋技艺、以会聚友。此时的中国,历经战乱与浩劫,御窑废圮后的景德镇,民窑悄然兴起,王琦等“月圆会”成员,终于打破沉寂,在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部,开•拓出一片艺术表现的新天地。他们力求运用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意境和诗词题跋等手法与陶瓷彩绘有机地结合,从陶瓷装饰的窠臼中脱颖而出。在吸收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瓷上作中国画的艺术形式的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粉彩便于瓷上作画的技艺,使绘画风骨与陶瓷艺术融为一体。正如八友之一的王大凡在他的作品《“珠山八友”雅集图》上题诗所言:“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惟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鲜明地表白了结社志在艺术上求变创新的宗旨。    “珠山八友”之所以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关键是他们不断探索瓷上作画新的表现技法。例如王琦的人物画在乾隆粉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早年画瓷像的技艺并吸收西洋画法,刻画人物的明暗光影富于变化;王大凡在程门“浅绛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研究出“落地粉彩”,不用玻璃白填底色,直接将色料填绘在瓷胎上,简化工艺,使画意更浓;刘雨岑继承前人,创立了“水点桃花”技法,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韵味;何许人巧妙地把粉彩玻璃白运用于雪景山水中,增加了雪景的质感和意境;汪野亭将粉彩颜料自行调配,使色彩艳丽而清雅脱俗,且改良“墨彩山水”,创下了“汪派山水”……“珠山八友”新的瓷画工艺,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他们勇于创新、辛勤耕耘,使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出现了一股新风,中国第一个陶瓷艺术流派,就这样在景德镇应运而生。

内容概要

  江西出版社5年前就将《珠山八友》申报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并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历时4年潜心研究,编撰者行程数万里广泛征集,反复论证“珠山八友”的作品。在此同时,邀请国家陶瓷鉴定界顶级专家担纲,“珠山八友”后裔亲友协同对相关作品去伪存真,遂使《珠山八友》成为迄今最为全面介绍“珠山八友”的权威读本。《珠山八友》系统搜集了“珠山八友”开辟陶瓷装饰与陶瓷绘画相结合新天地的代表作500余幅和中国现代陶瓷新领域论文10万字。

书籍目录

序  “珠山八友”的形成及其结社性质  “珠山八友”的艺术成就及其作品的审美特征  “珠山八友”在陶瓷绘画领域的历史地位  徐仲南  邓碧珊  何许人  王琦  汪野亭  毕伯涛  王大凡  田鹤仙  程意亭  刘雨岑  作品款识释文  “珠山八友”作品鉴赏及其他   “珠山八友”瓷艺作品鉴定  “珠山八友”大事年表  编后记陈政

章节摘录

分册封面:插图:

后记

“珠山八友”终于有了《珠山八友》这艘航船,可以驶出景德镇这个母港,驰向大江、大海。    在瓷都景德镇,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大名鼎鼎的“珠山八友”。从上个世纪初标志着“珠山八友”形成的月圆会成立至今,80个寒暑即将逝去,“珠山八友”仅仅停留在景德镇人们的嘴上,偶尔能见到一两篇零散介绍“珠山八友”的文章,也多是浅尝辄止。更大范围里,几乎就没有多少人知道“珠山八友”了。    中国陶瓷美术像其载体陶瓷一样源远流长,到了“珠山八友”,“既是陶瓷绘画的传统发展形态的终结,又是陶瓷绘画现代发展形态的开端”。“珠山八友”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的里程碑,是我国现代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个艺术流派,就其实际影响和存在意义而言,其在更大范围的鲜为人知,不能不令人扼腕。    作为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出版人,我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对景德镇的关注。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就把目光投到了“珠山八友”这一现象上。我们深知,重新认识“珠山八友”,挖掘、整理、分析、研究“珠山八友”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与急迫。我们的初衷是:绝对不能再度形成“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尴尬局面。因为“珠山八友”迟早会成为陶瓷史学、工艺学、文艺学、美学、民俗学等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成为众多收藏家追捧的“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珠山八友(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价钱是史上最低价,700元购入,但是没有外套。有点失望。
  •   對收藏民國古玩的朋友,這是一本不可少參考書!!
  •   可以看到珠山八友各人的作品,了解他们的作品风格,对鉴别瓷板画和收藏瓷板画有很大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