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  作者:杨立青主编  页数:454  

内容概要

  本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音人和相关校友致力于外国音乐研究事业的可喜业绩——课题内容的覆盖之广与研究开掘的程度之深,以及参与其中的研究队伍的力量之强,均给人以深刻印象。老一辈音乐家,身体力行,筚路蓝缕,为后代的音乐家与研究者树立楷模与范式。贺绿汀老院长的“怀念齐尔品先生”一文,以自身的亲历为素材,为后人留下这位西方作曲家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可贵史料。沈知白先生、陈洪先生、廖辅叔先生,这几位在中国音乐(理论)界享有崇高威望、大名如雷贯耳的大师级学者,虽斯人已去,但影响长存。本集所收他们的论文和译作,既反映出他们对相关西方音乐体裁和名作的关注,也表达了我们后人对他们的学术纪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沈知白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家,在解放后长期主持上音音乐研究室的工作,除亲自从事相关西方音乐和中西音乐比较的研究课题之外,还发起并指导相关西方音乐理论著述的翻译和引介,为奠定上音的外国音乐研究基础、培养相关的音乐翻译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纵观本集中的研究文论,可看到类型和兴趣之多样与多元,这也反映出上音学术传统兼容并蓄的特点。如,谭冰若先生在致力普及古典音乐研究与普及的同时,也倾力排除对流行音乐的误解和偏见,其“流行音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文对流行音乐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在当时曾引起很大社会反响。廖乃雄先生八十年代初留学德国,对国内音乐界打开视野、了解世界功不可没,其“卡尔·奥尔夫及其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是当时国内最早引介奥尔夫教育体系的论文之一。罗传开先生和赵佳梓先生长期注重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的东方音乐研究,开当前正方兴未艾的“世界音乐”研究潮流之先河。而作曲家则出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西方艺术传统根源,往往主动介入外国音乐研究。杨立青先生的“现代音乐记谱法的沿革及其分类问题”一文,以历史眼光通摄记谱法的沿革和当代新发展,既是对西方音乐史一个重要侧面的梳理,也是对当代创作实践的指导和反思。林华先生的“中国与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比较”,则全面剖析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传统制约下的音乐思维体制差异,既有宏观的全景式思考,也不乏微观的具体分析。  在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心区域(如作家研究、作品分析、音乐史风格研究等),上音的学者教授和相关校友被公认处于这些子学科领域的前沿地带,并引领着相关学科发展的航向。沈旋教授(论德彪西)、朱建教授(论潘德列次基)、孙维权教授(论中世纪复音音乐)、钱亦平教授(论回旋曲)、王晡教授(论新的音乐分析方法)、范额伦教授(论巴洛克时期的小提琴艺术)……本文集收入的他们的相关论文,以翔实的资料、扎实的分析和鲜明的论点,传承和体现了上音最优良的学术传统。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者,则在更为开放的平台与更为宽松的环境中,继续并推进上音具有雄厚传统的外国音乐研究事业。他们或是引入更具人文性和反思性的研究视角(杨燕迪论莫扎特,周凯模论西方音乐研究中的中国立场),或是探索以前少有人触及的全新领域(谷文娴论奥加农形成中语言的作用,陶辛论前调性时期音高的组织逻辑,孙国忠论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彭永启论柏格森与德彪西,王丹丹论音乐与诗歌),或是更加深入具体地剖析作家作品(方之文论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何平论科普兰,陈鸿铎论利盖蒂,梁晴论梅西安,邹彦论贝尔格),显示了更为活跃的思维态势与更加开放的研究视野。

作者简介

杨燕迪,男,1963年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祖籍四川省达县。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副院长,曾任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中国著名音乐学家、评论家。兼任全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1977年入伍,任部队宣传队队员;1979年复员后任电台音乐编辑;同年入大学学习,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同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谭冰若教授,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师从钱仁康教授,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毕业后留学任教,教学职称两次破格晋升;1987年留学英国,1993年、1999年和2002年间曾分别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考察。杨燕迪教授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批评、歌剧研究以及著作翻译钱亦平,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管理系主任;兼任上海市教委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编委会委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复审文学、艺术、语言学、新闻学学科组成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历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196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专业,197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本科,1973年-1979年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组编辑记者,1979年攻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作品分析研究生,师从钱仁康,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0-1991年曾赴莫斯科音乐学院进修音乐作品分析,师从瓦连金娜·赫洛波娃。

书籍目录

杨立青 总序 /01杨燕迪 前言 /01钱亦平 凡例 /01贺绿汀 怀念齐尔品先生 /1沈知白 意大利歌剧的起源(译) /3陈 洪 玛勒和他的《尘世之歌》/19廖辅叔 谈威尔第的歌剧《唐·卡罗斯》/27钱仁康 与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脉脉相通的西方传统音乐 /32汪启璋 谢德林:死魂灵(译)/54谭冰若 流行音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9朱 建 试论《广岛殉难者的悼歌》的音乐思维和结构特色 /74朱少坤 交响乐的起源:古典奏鸣曲(译) /90吴佩华 歌剧《囚徒》创作札记(译) /09顾连理 浪漫主义魂兮归来(译)/106陈本谦 普罗科菲耶夫:对三个橙子的爱(编译) /114罗传开 东方音乐的风格因素 /122廖乃雄 卡尔·奥尔夫及其儿童音乐教育体系 /129赵佳梓 爪哇和巴厘岛的佳美兰音乐 /135孙维权 欧洲多声部音乐的早期发展——兼论中国多声部音乐没有充分发展的原因 /143沈 旋 德彪西的音乐语言/155范额伦 小提琴及其制作在16至18世纪初的发展 /182杨立青 现代音乐记谱法的沿革及其分类问题/190林华 中国与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比较 /209王晡 从音乐分析到音乐学分析——20世纪音乐的音响存时分析法/222钱亦平 回旋曲作为体裁和回旋性作为结构原则 /250汤亚汀 文化·符号·语义·认知——纳蒂埃《音乐与话语,关于音乐符号学》述评 /264谷文娴 论语言在早期奥尔加侬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71方之文 双S异同论——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之比较研究/285何平 科普兰——美国音乐的象征/300彭永启 德彪西音乐创作中的“艺术直觉” /306周凯模 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乐历史——研究者的再定位及其方法开拓/323孙国忠 前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问题 /337张显平 对话(译)/356陈鸿铎 利盖蒂微复调写作技法初探 /371姜丹 汉斯·岑德的《歌曲集Ⅳ:十六声部声乐和器乐》(摘译)/391陶辛 西方音乐前调性时期音高组织思维研究(绪论与结论)/401杨燕迪 莫扎特音乐的当代人文价值——在上海音乐学院第三届(莫扎特)国际钢琴大师班上的讲演/416梁晴 序列与反序列:梅西昂《时值与力度的模式》 /425王丹丹 音乐与诗/437邹彦 简析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的楔子 /445

编辑推荐

《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外国音乐研究卷》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文萃1927-2007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