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文明的见证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作者:高厚永  页数:426  

前言

  余为一代学人,不求闻达,首无显赫名衔,身无金银奖项,虽非闲云野鹤,倒也轻松自得。遂至专注于乐海拾贝,苦心积累,乐学园地,勤于耕耘。虽曾于南北各地广传薪火,仅止于尽绵力于杏坛。涉及学术问题,必恪守准则,戒用虚妄之词,遵从求是之实。沈知白先生曾言:“才智空乏者,尝用生僻洋化之词,使汝愕然而惊其‘深奥’;或用玄而又玄之法,使汝茫然而一头雾水,凡此种种,尽皆不可取也。”先生金石铭言,吾辈定当记取。  书中曾探讨民族音乐学问题,而民族音乐学之称,港台亦然。文中又加“中国”二字,申明为民族音乐学之中国特色,缘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有相背之识,亦是学术研究中见仁见智而已,并无对错之分。但凡学术问题,均可自由表述,无论权威多大,难以断下结论。  再者,书中某些文章,原为教材所用,后经整理以文章发表,此书可称是教学与科研双重成果。限于功底浅薄,未能卓然标新,多有泛泛之言,一无惊人之笔,颇觉汗颜无地。  论及教学,古人云:“先生后生,原为同出。”其意为:先生学生,均是从头学起,仅在于有个时间差而已。

内容概要

本书是从文革以后在音乐理论方面出版最早的少数个人文集之一。从当时来说,还是新鲜事物,起到领先作用。     全书分成两大部分:上编为“作者文论”,下编为“有关作者文论”。上编全部为作者论文(已经可以代表个人文集),下编则有为别人写的文章,也有别人为作者写的文章,还有在作者指导下研究生写的论文以及影像记录一切人生活动的“影象纪实”。又因作者擅长书法,故又有“书画欣赏”。而“影象纪实”和“书画欣赏”皆有音乐内容在内。这样就打破了单纯出版个人文集的老套,而是全面反映了作者个人的艺术人生。

作者简介

高厚永,音乐理论家、教育家高厚永教授,高瞻远瞩,首先发起并主持了于1980年6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为这一具有世界性的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书籍目录

自序乐学园丁上编 作者文论  骨笛吹响了中华大地万古文明的前奏  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对民族音乐学的研究  民族音乐研究纵横谈  回顾与展望——争论与探索发展了二十世纪的国乐  别具风格的江南丝竹  从“中和之美”谈到江南丝竹的审美情趣  再谈江南丝竹的曲式结构  气势磅礴的吹打音乐  曲项琵琶的传派及形制构造的发展  谈武板大曲《十面埋伏》  谈马尾胡琴  美不胜收的《春江花月夜》  沈知白先生对民族器乐的学术见解  程式原则的特殊地位——兼评“一曲多用”  民族曲式中的变奏原则  论曲牌  明代流行的吴地山歌  水乡“田歌”  我所经历的上音民族音乐研究室  鉴往而知来——为上音民族音乐系成立五十周年而作下编 有关作者文论  第一辑 民族音乐学会议    召开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的经过    杜亚雄文章辨析    一个“学”字三上三下——记把民族音乐学引进国门的高厚永  第二辑 书序与书评    序(为杜亚雄著《中国传统乐理教程》而作)    序一(为吴赣伯著《中国人与中国音乐》而作)    民族器乐研究的硕果——简评《民族器乐概论》    温故而知新——读《高厚永民族音乐论文集》    又上层楼——《中国乐理》读后(为杜亚雄、秦德祥著《中国乐理》而作)  第三辑 论文指导    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    音腔论    李芳园的琵琶艺术进  第四辑 影像纪实    青壮年华    比翼双飞    美国居家    友谊交往    学术活动    文化交流    文化参观    参观美国摇滚乐名人堂    什么是摇滚乐?  第五辑 书画欣赏    作者书法    友人赠送字画附录  高厚永世界名人证书后记

章节摘录

  上编 作者文论  骨笛吹响了中华大地万古文明的前奏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常为国人引以自豪。此说源于一九二一年首次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精制骨器、石器及彩陶等遗物,距今约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称之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然而,随着考古界的不断发现,海峡两岸的史学家们已经联名发起“重写中华古史”的倡议书。他们一致认为,沿用多年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提法,应随着近二十余年来的考古新发现进行校正,即中华文明史应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因为从大量考古新发现所显示,中国南北各地的一些文明起源都在五千年以上,如浙江河姆渡遗址、湖南城头山遗址及河南贾湖遗址等,距今都有六千年以上以至八千至九千年的历史。  首先是二十世纪七。年代末,在浙江杭州湾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若干件新石器时代的骨哨【图一】,据考证约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这些骨哨大小形制不同,长度约6~10公分不等,笛体略呈弧度,均用禽类肢骨制成。  图中骨哨,一端侧面开二孔。另一端开稍大之椭圆孔。普遍来说,在众多骨哨中,常在侧面开一至三个椭圆孔;有的在两端各开一孔。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万古文明的见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