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作者:温强  页数:414  字数:300000  

内容概要

“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究丛书是广州中山大学“985”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重点是研究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政治是一个涵义广泛、内容复杂的概念。本课题将政治作广义的论述,研究视野拓展到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国际环境、对外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将政治与社会结合起来,考察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影响、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进步、政治与对外关系,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人物的政治态度和他们的治国理论、方针、手段造成的社会影响,做多角度、多层面的透视,试图用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做新的探索,用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和文明的程度来衡量与评论政治思想、主张和政治人物施政的正识。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作者简介

温强,男,1973年1月生,四川省自贡市人,1992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99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200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清教根源》《公众舆论与肯尼迪政府对华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遏制但不孤立”政策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历史重负    一、民主党“失去中国”的消极影响    二、麦卡锡的主义的遗毒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四、对华遏制孤立政策的最后定型  第二节 肯尼迪对华新政策的构思    一、政治文化分裂与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思想的孕育    二、肯尼迪个性心理与对华政策求变、畏难思想    三、肯尼迪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政策观    四、基辛格与肯尼迪对华“灵活反应”战略    五、肯尼迪对中国“左”倾外交的认识  第三节 美国决策机构关于“遏制但不孤立”的政策主张    一、国务院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思想    二、国防部、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思想    三、中情局对华遏制思想及其松动    四、小集团决策模式与“遏制但不孤立”辩论无果而终第二章 肯尼迪政府对华遏制思想的表现  第一节 继续以台湾制约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遏制中国核武器发展计划  第三节 对中国边疆地区的敌视第三章 肯尼迪政府对华不孤立政策想法的实施  第一节 “大棒加胡萝卜”对华政策的构想  第二节 提升对大使级会谈的重视度  第三节 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分析及粮食援助政策  第四节 对华和平演变考虑第四章 延缓“遏制但不孤立”政策出台的因素  第一节 意识形态化的对华政策  第二节 公众舆论  第三节 国会  第四节 新闻媒体  第五节 经济和军事因素第五章 第三国与美国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政策  第一节 中苏分裂与肯尼迪政府对华政策困境  第二节 对华遏制孤立政策在南亚陷入绝境  第三节 在老挝对华遏制政策初衷与不孤立政策结果  第四节 联合印尼遏制中国政策及其失败结语档案资料和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回顾肯尼迪政府对华“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可以看出。中美两国都曾为冷战付出高昂的代价。鉴往知今,可为今天中美关系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肯尼迪政府与中国--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缘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