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作者:[美] 肯·威尔伯(Ken Wilber)  页数:361  译者:胡因梦  
Tag标签:无  

前言

随着理性启蒙运动的兴起,组织化宗教与形而上学曾经为世界带来的魅力效用已逐渐式微,而民主价值观、个人主义与多元主义的极端发展,也导致整体人类朝着自恋、分化和过度主观的方向盲进,并因而严重威胁到社会、家庭与关系的联结。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演化、存在与终极实相等攸关人类存亡的议题?在各种知识体系呈现四分五裂、各不相容状态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替这些不完整的真相找到正确的定位?在传统宗教沦为神话、教条和无从证实的呓语,而科学只能阐述物质的基本事实,却无法提供意义、价值与伦理之际,我们要如何拉拢二者,使它们相互对话?简而言之,这股从法界之海奔涌而出的人类识能,如何才能融成一道具有完整阶序的彩虹光谱?上述一连串的问题所揭示出的答案,不可避免地涉及了一种整合哲学或整合世界观的可能性。但整合性的世界观在本质上往往是独断与高压的,凡受过理性洗礼的知识精英鲜有人愿意再甘冒“法西斯”之名,去进行具有宏大企图的统合动作,而且老实说,也鲜有几人兼具了绝对真理的体悟与相对真理的逻辑归纳能力。那么,这股识能中与日俱增的困惑、痛苦与愤怒,又如何才能化解成秩序与清晰的辨识?虽然长青哲学家、整合哲学家、个人心理学者皆将桂冠加诸肯·威尔伯,但通常学界仍将他归类为超个人心理学者,并视其为这个领域最卓然有成的理论家。

内容概要

本书为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1997年至1998年一年间的日记,其中不仅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他与美国心理学界以及灵修圈的交往,美国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基本面貌,更以大量篇幅阐释了他对意识领域的研究,并厘清了“转译”式的修行与真正具有“转化”意义的修行之不同。因此,本书可称为意识研究领域的巅峰之作,以及身心灵成长的最佳指导手册。

作者简介

肯·威尔伯(1949-)目前被公认为是“后人本心理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发言人,其影响已经跨越了心理学领域,波及哲学和神学领域。 
由于肯·威尔伯在意识领域的研究极富基础性和开创性,他甚至获得了“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的美誉。作为心理学家,有评论认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章节摘录

插图:进入主流。这都是托尼·舒瓦茨(Tony Schwartz)的错。我第一次见到托尼时,他和另外一位作者刚完成唐纳德·特朗普的传记——《经营的艺术》,正在撰写《事关紧要:寻找美国本土的智慧》。托尼的一生是个很棒的故事:一位颇有成就的记者,曾经为《纽约时报》与《纽约》杂志工作,也替《新闻周刊》撰写过成沓的封面报道,后来因为特朗普传而迅速稳坐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挤入百万富豪的行列,开始了绚烂耀眼的生活。沉湎于特朗普豪华奢侈的世界,托尼很快便认清,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无法碰触到人生最重要的议题。于是他带着特朗普传的版税,花了五年的时间走遍美国寻找智慧传承。他与两百位以上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宗教上师、心理治疗师和各种老师面谈。他书中有一章介绍了我的理论,我们因此成为好友。托尼写完《事关紧要:寻找美国本土的智慧》之后,为了养家,只好重操旧业,开始为迪斯尼的总裁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写传。但是这本传记和前者大不相同。托尼说特朗普就是特朗普:你眼睛看到的就是一切了;虽然他的要求很严,传记却十分浅显易懂。迈克尔·艾斯纳的世界就不同了,它牵涉到整个沃尔特·迪斯尼王国——乐园、电影、书籍、影城、电视——当然还有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以及迈克尔·奥维茨(Michael Ovitz)的即兴演出。托尼花了三年的时间写这本传记。

编辑推荐

《一味: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札记》:在日本,威尔伯被视为一派宗师;在德国,他是学院派热衷研究的重要现象之一。宗教史权威休斯顿·史密斯认为威尔伯在整合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传承上的贡献,远远超过了荣格;希拉里·克林顿的精神导师琼·休斯顿将威尔伯与弗洛伊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约翰·怀特则称其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 ——胡因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0条)

 
 

  •   如果你自发地思考过“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将要去向何处?”这一串永恒时髦的哲学问题,如果你曾经想找个人生导师或精神顾问,如果你曾上下求索,科学的殿堂太高攀登不上,世俗的泥淖太深不愿涉足,而宗教的迷雾太朦胧近似童话难以致信,如果你现在还在寻找人生的意义……那么,肯·威尔伯可能适合你。
      
      肯·威尔伯首先提示了人类意识的进化的顺序:从物质到身体,从身体到心智,从忙乱到灵魂,再从灵魂到灵性。一般人能进化到“有灵魂”的阶段就可以算得是“高人”了,这也是世俗社会所能认可的最高层次;再往上去就“高处不胜寒”了,很可能被当做“精神病”或异端而遭到打击或排挤。但……个体的意识也能够达到无限大的程度,它将整个大宇宙都涵括在其中,这是一种真正醒悟到自己本质的大的大宇宙意识。
      世界上已经有不少神秘论者、圣者和贤人、先知证悟到最高阶段,他们处于进于的神秘冲动的前沿,他们是自我超越驱力的先锋。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大宇宙朝着更大深度和不断拓展的意识进货的动力,他们一直奔跑在光的,快与上帝会合了。大宇宙通过他们的嗓音放声歌唱,大精神通过他们的眼眸闪烁光芒。他们昭示了明天,向我们打开了通向我们自己命运的道路。
      这条道路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达到惊人的自知。你会发现,圣者和声音变成了你自己的声音,圣者的眼睛变成了你自己的眼睛,你用天使般的声调说话,你在永不熄灭的火焰中燃烧,你在大宇宙这面镜子中认清了自己的面容:你的本体实际上与万事万物是同一的,你不再是那条溪流的一部分,你就是那条溪流本身,万事万物是在你之内而不是在你之外展开。星辰不再是在天外,而是在你的上空闪烁。超级新星在你的心中形成,太阳因为你的醒悟光芒四射。因为你超越了一切,拥抱了一切。在这里,没有最终的完全的体现,只有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你就是那个起点,那种初始状态,或者那个绝对的空。在那里,整个进货过程永远无何止地、持续地神奇地展开。
      整个游戏,这个梦魇般的进化过程又恢复了原状,你现在正在整个进化端点的前面。随着一次突如其来的彻底惊觉,你看清了自己的深远的原相。在大宇宙混沌初开之前,你就是这样的面容。这面容是完全的空,它像万事万物那样微笑,像整个大宇宙一样歌唱。在那最初的一瞥中,一切都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永恒的微笑,还有一池水中的月光,在水晶般清澈的深夜里闪耀。
      
      要达到这种深奥的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身体成长的同时,意识(精神)也逐级健康成长。肯·威尔伯给我们绘出了意识结构的成长梯形图,使我们可以对照图形发现自己过去的问题并明确下一步的落脚处,更重要的是,知道最终我们能到达哪里。


    这张图中的心理学术语语让你看起来一头雾水,其实不然。当你认真读一下《万物简史》相关段落,他们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只要你是有觉知的,你会懂的;如果还没有觉知,要么你不需要,要么你得等机缘了。

      支点六是个关键点,这时你已经是个高超的存在主义者并且走到后人本的边缘。再迈一步就可以进入后人本的阶段,成为觉性自我,开始意识到心智和肉体,并开始它们的过程。

      觉性自我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达到目的了什么样的深度或高度?

      世界上伟大的神秘论者和圣人判刑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觉性自我是直接与上帝、大精神以及终极的神相联系的。这一阶段也分三个层次:支点七-心灵水平;支点八-奥妙阶段;支点九-原因阶段。

      在藏传佛教大手印的传统中,勾画出了真实的后人本成长的18个阶段,这18层静候的展开实际上描述的是非常罕见的、不典型的、不寻常的后人本的成长,从心灵领域到奥妙领域,再到因果领域。这些阶段的证悟,肯·威尔伯说必须亲自修行和体验。人类历史上已有不少可信的例子证明它们确实存在。但如果你想知道这些人在实际谈论什么,你知心朋友开始练静候,守戒律,读大乘经,你必须亲身进行实践。……到现在为止,最能够让人们接受的解析就是:你正在注视着这个整个外显世界的基本形式与基础,你直接地看到了神(Divine)的面容。正像爱默生说的,请来访者脱下鞋子,因为上帝在里面呢。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你是谁”这个大问题了。
    一开始你可能会描述自己,会列出这些有关自己的东西:一个父亲、母亲、丈夫、妻子或朋友;一个律师、职员、教师或经理,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有哪些愿望和动机等等。但这些有关自己的东西都是你觉识中的客体,都不是觉性本身,只是能被看到的东西。
    谁是真正的观者?什么是因果关系的证悟者?什么是纯粹的觉性?什么东西正在看着这些客体?
    现在就试着感觉你自己——找到一种成为你自己的好的感觉——并且注意自己只是觉识中的另一个客体。……这个小小的客体和它的思想在你面前游荡,就好像云飘过天空。……看到这一切的真正的你是什么呢?你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只要你平静地静止在这个观照的觉识中——注视着身体、心智以及自然飘浮——你可能会开始注意到你实际感受到的是自由的感觉,一种解脱的感觉,一种不被你所看到的客体束缚的感觉。你什么也看不到,你只是静止在广阔的自由当中。……你是浩瀚的自由感,你是无垠的空,你是无边的空地,正是由此外显才得以发生,停留片刻,随之飘走。……这时你开始发觉在你内部见证一切客体的“观者”其本身就是一个广袤的空。……这一纯粹的证悟者就是纯粹的空,所有个体的主观与客观在其中产生并停留片刻,随之离去。……这是一个透明的空旷地,所有微小的主观与客观都由此产生。这些主观与客观当然是可以被看见的,但对它们的见证是不可见的。……这种纯粹的观者是先于生命与死亡,等于时间与混乱,先于空间与运动,先于先显世界的,它甚至先于宇宙大爆炸本身。……它从来没有出生,所以它永远不会死。……因为它是未生的,所以它是不死的。
      到此为止了吗?没有。最高阶梯的“原因阶段”其实还有更高境界:不二阶段和纯粹当下的直接性。
    长话短说,简而言之,我精略地理解说:就是体验“空”的感觉。
    当你进入不二状态时,突然间所有的不再是两只手,突然间,主观与客观成了一只手。突然间,在你之外没有什么能碰撞你,使你受伤,使你痛苦。突然间,你没有了体验,你就是所有的体验,你一下子得到解脱进入所有空间:你和整个大宇宙就是一只手、一种体验、一种展现、一个伟大完美的姿态。在你自身之外你没什么能够渴望、寻求、掌握的——你的灵魂扩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无限的快乐拥抱一切。你是完全地圆满,完全地饱和,完满与饱和得使大宇宙的边都爆破了,使你失去了日期、时间与位置,被无限关爱的海洋所洗涤。你完全超脱而进入了全部,作为全部——你是自视的光芒的大宇宙,你是一味的宇宙,这种味道是绝对没有界限的。
      在大多数传统中,你首先要先俯前三个阶段的后人本发展(心灵、奥妙和原因),然后你才能够谈论不二状态。“疯狂的智能”产生于非常严格的氛围。在不二传统中,你许下一个誓言,它是你整个训练的基础,这个誓言就使你永远不会消失在何止之中,……相反,你会乘从着轮回的浪花前
  •   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修行,他与美国心理学界以及灵修圈的交往,美国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基本面貌,更以大量篇幅阐释了他对意识领域的研究,并厘清了“转译”式的修行与真正具有“转化”意义的修行之不同。
  •   肯威尔伯(1949- )目前被公认为是“后人本心理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发言人,其影响已经跨越了心理学领域,波及哲学和神学领域。《一味》这本书写的事情是发生在1997年的,通过日记式的记录,读者可以很好的融入肯威尔伯的心灵深处,你会钦佩作者丰富的学术生活,羡慕作者充分的交流体验,随着作者参加各类灵性聚会、讨论、实践,弥补自身灵性之路上的匮乏情调,纠正自身灵性之路上的错误倾向,可以说,这虽然是一本札记,但正像肯的其他书籍一样,同样能够清晰的看出作者的思想主张及内涵,促使读者始终行进在正确的灵性道路上。不管你是哲学界、科学界、宗教界、心理学界、医学界人士还是管理、教育工作者,我由衷的希望你能认真的研读肯威尔伯包括《一味》在内的每一本书,关注其整合理论、后人本心理学及长青哲学理念,用其告知我们的“实相”来知道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   刚刚拿到这本书我在想,三百多页的书,到底怎么记的流水账啊?看了才了然,一味是肯威尔伯的实修日记,记录了肯一年的修行,而且其中主要体现了肯的长青哲学思想。 书中所探讨的美国社会的心理学界、文化界的各种思潮,各种新的灵修方法的展现,在今天的中国也能看到影子,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我们现在也进入了一个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想“混乱期”,现在什么样的思想都有,什么样的说法都有,好些还给了你一个看似很有道理的解说,可是这些都不能说明他们是对的,是可以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我们之所以会被说服,是因为逻辑上思维被按照他们所设计的方向引导,受到了暗示的原因;读了肯的这本书,纠正了我的好些错误观点,比如说只要时机成熟,我也是可以顿悟的;从每个人本自具足的佛性来看,是可以这样的,但是因为我们在这场一个人的游戏中陷的太深,以至于找不到方法,所有寻找自性的方法都是徒劳,因为我们就活在当下,只是自我没有意识到而已;但是,从精神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到到不二的境界,证得空性,还是要遵循意识发展的阶序,一步步来,所以没有长期的实修,是不会有顿悟的,也就不能够安住于空性之中;同时,修行是一个缓慢艰苦的过程,这种过程会出现反复,出现“魔障”,这时候不要气馁,要坚持下去;还有,对于西方的心理学贡献,与东方的古老智慧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可能证得空性,但是在自我层面,还有很多短处,很多问题,所以,整合这两者是最重整的空性,并且普度众生的途径。佛性是本自具足的,当证得空性的那一刻,你才发现,原来空性从来没有离开过你,只是你没有发觉而已 他的思想闪着光芒,照亮了这个荒芜的世界、引导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谢谢肯,谢谢《一味》
  •   老师推荐的书,挺好的,拿到就欲罢不能,没想过心理学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属于心理学方面的)的书能让我这么着迷,了解了很多美国的意识类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让我相信人真的有至高境界,并且让我深感到纯唯物主义之浅薄,以及唯物主义所造成的结果只能是社会各方面的人都是唯物质条件至高的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完全是哈特托尔说的心被物转。毕竟,一个让人迷茫的主义我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主义。今天看了一本科学杂志,上面说科学家通过观察远地的星球,发现物质定律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恰好印证了佛教中的“缘起性空”。通过一味,我更是发现我们之中一直被浅薄的教育所淹没的通往灵性的大门,“一味”境界尚远,但这本书会让我们走上回归真理,体味真我的路~~~~~~~~恩,好书,听说他的超越死亡也不错,最近还买了威尔伯的能砸死鲨鱼的砖头(“性、生态、灵性”)
  •   非常非常喜欢这本书,肯•威尔伯无论思想与洞见都让人臣服,客观地表述自己的领悟,以及对各类心理学的独到见解。还喜欢他的文字,轻轻地流淌到心里…
  •   肯·威尔伯的书,之前只看过他的《超越死亡》,很是喜欢,此次买来《一味》,是想更多的了解他的思想。
  •   如何面对灵性的世界?凡人在现实世界中怎么修行?佛学等传统智慧如何在我们心理层面发生着转化?威尔伯以他自己的亲身实证呈现这些,比起高僧大德的书籍,他更有着通俗、生活、具体、精确的特质。何谓“入世”之修,各人有各人之道,威尔伯是如此《一味》。阅读他人的经验,启明自己的经验,当代“行者”不能不读的好书!
  •   我看到一多半的时候出来的是这么一句话,我想用它来做评价。
    肯.威尔伯的《一味》真是耐人寻味!
  •   非常好的一本书,告诉我了许多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知道的知识,以及我学习完了增长的智慧。肯不愧是现代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
  •   因为看过恩宠与勇气,才会很想继续眼觉 肯 威尔伯的书的。
  •   威尔伯是我超喜欢的一位作者,强烈推荐!他的作品能给人带来另一个空间的震撼!人原来可以这么活!!!跟自己的内在沟通,多么有趣而深远的旅程呀!这本书是他的日记,他也用亲身经历在告诉大家如何与自己的心灵内在沟通,作品很耐人寻味,虽然每次都要看好几遍才能看懂,这只能说明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非常感谢这位作者,解答了我很久以来的困惑!本人比较喜欢看纸质书,对书页,纸质比较挑剔,找这本书很久了,终于在当当找到啦!纸质,印刷都还不错哦!值得购买!
  •   肯恩·威尔伯的作品全部买齐了,实在太棒了,不愧是大师。作为超个人心理治疗的代表,我觉得看肯恩的书籍有种登上泰山顶的感觉,视野特别开拓。
  •   读过《超越死亡》之后,崔雅和威尔伯成了我生命的又一颗启明星。
  •   读威尔伯的书让人视野和心胸一下子开阔了很多。眼前一亮的感觉,不愧是大师的作品,还会继续关注他的作品
  •   这本书是威尔伯的个人日记手稿吧。总的感觉来说条理性比较差一些,需要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去看才能看懂。
  •   很好的一本书,肯的灵修记录,受益匪浅,很好,值得一读,对我的帮助很大~~
    P.S.好歹也混迹当当好几年了,每年光购书的金额都足以保级钻石卡,但是居然一直不知道写评论可以赚积分,真是汗死了。要不是看到当当此次搞活动写评论赚双倍积分的广告,俺还没意识到已经有一百多种商品(已经过期的不算)可以评论并赚取积分。所以目前所评论的商品都是已经收到或者已经使用过的真实体会,书籍更是很久以前购买并已经阅读过的。
    总的来讲,在当当购物的N次体验中还没有一次不愉快的经历,特别是书籍,百货返券使用也很给力,算下来免邮还比淘宝便宜,不用担心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不错,加油,当当!!数码、大家电还没有尝试过,一直都在京东购买,希望当当更上一层~~~~
  •   看了两本威尔伯的书接着来买他的日记。
  •   第一次接触威尔伯的书,很有魅力,也很震撼
  •   陆陆续续买了几本威尔伯的书,喜欢他犀利的思想
    喜欢他平实的描述。自己觉得在读了类似的书籍后看他的著述收获会更大
  •   读《恩宠与勇气》后开始看威尔伯的书,威尔伯的书值得读
  •   证入圆满境界的生活实录!
  •   肯终究还是选择了密宗的男女双修法,藉此来提高意识阈限。。。
    佛有神通,魔亦有神通,但六神通中佛有慈悲皆可达到,魔因嗔恨,只有前五种,可是世人却往往因为魔之五神通而误信密宗谎言,终堕入魔道而不自觉,着实可叹!
  •   肯的书,内涵丰富,极富阅读深度,灵修的人,追求心灵成长与进步的人,请反复阅读吧,这里有宝藏。
  •   《意识光谱》对我来说有点艰深,还是《超越死亡》和《一味》可以畅快地读下去。这好像是面对面进行的充满信任与真诚的谈话,更能引起共鸣和启发吧。
  •   东方哲学与西方心理学融合的大师级人物,书很好,很受用!~
  •   跟超越死亡一个作者的,很喜欢,涉及的心理学面很广
  •   中国也在逐步的进入所谓的灵修之中 , 但是也没必要学国外的云云,毕竟是开始很多理念都不成熟,但是肯却很客观的指出了这些误区
  •   很崇拜肯威尔伯,这本说让我了解到心理大师作为修行人的生活和他的感悟。
  •   早听说作者的心理学第四势力,久闻大名,暂时还没有看。
  •   希望进行各种灵修修炼的人,都看看这本书,这里有一个现代人灵性成长真实过程。生活与冥想共存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对灵修与一些误解,认为神神秘秘奇奇怪怪捉摸不定才是灵修,其实是一个很理智很真实过程,最后归于完全的平静----静默的状态。作者用有趣的语言描绘了这一生活状态,读了很受启发。大力推荐。另外,胡因梦老师的翻译生动准确。各种宗教的用词都很贴切。更是锦上添花。
  •   最近对心理学方便的书籍比较感兴趣,相继买了一些书,希望能够有所收获。这本书整体还好,需要自己提炼总结
  •   在西单图书城看到的一本书
    回来在网上买打折的

    这本书有些深
    对于心理学没有了解的人读起来可能有些费解
    推荐
  •   《意识光谱》的作者写的书,有时间好好品
  •   帮朋友买的,但是朋友说这书挺好的,对于喜欢心理学的同学有用。
  •   还没开始看,看到书名我喜欢,心理学书总能发人深省。
  •   朋友推荐的,因为是心理学方面的书,所以要慢慢细读
  •   他一年的修行记录
  •   受益匪浅。真正的行者,真正的老师。赞叹!但正如他说的,觉悟者并不是全知者,而是一无所知。所以他的某些理论性的东西应谨慎存疑,不可被他的觉悟者的光芒闪了慧眼。而对于其实证的境界,我们当全身心依教奉行,才能真正受益。
  •   看过《超越死亡》之后,特别期待这本《一味》,给人心灵指导的一本书
  •   开悟了的修行人,应该最少修成了菩萨,了不起!有很多经验给我们借鉴!感谢KEN!
  •   前面几页都是很无味的叙述,但是后面就讲到大量这位大师如何看待灵修的各种观点,感觉收益良多。
  •   超越最难的实际是我们自己,同样了解自己也不容易,面对死亡,才能面对自己,面对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现实,面对现实才能更好的生活,学习,工作,会面对,会改变,会发展,加油!
  •   大师作品就是不一样,很有境界。
  •   一味(《超越死亡》 这书的名字起的真好
  •   一次买了好几本书,一味的还没来得及看,看了下前序,挺好,是一本不错的身心灵读物,慢慢读着
  •   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这本书。在看了《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之后再看这本书,应该更好理解其中的一些观点。个人认为值得慢慢看。
  •   肯威尔伯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他不仅在才成华出众,学贯中西,更有着长达二十五年的实修实证的体验。 他整合人类的所有智慧和发现,汇合一幅万法一味的宏伟画卷,冷静睿智洞察力和慈悲博大的胸怀,又不发孩童般的天真与幽默,肯威尔伯真是一个可爱的家伙。
  •   看《超越死亡》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世间最真的爱情,于是兴冲冲的买了这本,居然作者又有了新的女友,也许我这些只是小女生的感受,但心里还是感觉不好。
  •   看大师的日记,你会领悟到不一样的东西
  •   整合主义的代表之作,好。
  •   很实用的灵修手册。
  •   作者的书都不错,从超越死亡开始。
  •   看过作者的另一本《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非常真实,感人。这本同样精彩
  •   因为《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触动了内心最敏感的地方,再买读者的其他作品慢慢品读,希望同样会带来内心的震撼!
  •   受益匪浅!有很多生活细节写实,破除了有关开悟的神秘和迷信,让我们看到一位大师活生生的生活。另外纠正了许多灵性观念上的谬误。
  •   作者从自身切实感受出发,以日记体写下了心灵修炼的历程
  •   被接受,就是“恩典”。接受这一事实,才是“勇气”。
    恐惧死亡会降低生命的活力,接受死亡,乃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恩宠与勇气,有深意在焉。生命之所以值得,而人之所以高贵,都在恩宠与勇气中。
    看了这本书后,又看了好几本关于面对死亡的《生死学十四讲》《西藏生死书》
  •   死亡将会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超越死亡的是活着的人。
  •   给公司同事买的,看过超越死亡后买的,都说是不错的书。
  •   这种境界让人向往,真的存在吗?好书!
  •   超好的纸张及文字清晰清晰!!!! 送货及时服务极好!!! 下次还来!!!
  •   外国人对禅的切身体会惊艳之作,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真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实在看不懂 不专业的还是去图书馆借吧

    写得太深了 我觉得我难以消化 不过这个人肯定是个厉害的角色 但是我没法理解 也许我太无知了吧 我草草的翻完了

    其实一味说的就是 天人合一

    不如看一行禅师写得 你可以,爱

    这本书极好极好 这本书你看了 不会觉得浪费钱 也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   大师作品!非常好!
  •   一部真正有关爱情 人生 生命意义的作品,哭泣了很多次,这部作品对我今后的生命取向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也给我的许多朋友推荐这本书。
  •   我感觉还不错,作者自己的日记,挺贵的,看不下去的就别买的,我也是看的云里来雾里去
  •   看了《没有疆界》后,想要看更多作者的书买下的,没想到太深奥了,看不懂,把它放在书架上,希望多年以后可以产生共鸣。
  •   在当下那一刻,只有一味!或甜,或苦……只存在于自己……
  •   一味的世界,感触多多多。
  •   需要耐心阅读,有助于心灵的成长。
  •   心灵甘露,成长助缘
  •   明白了这些,就明白了人生的重要课题。
  •   本书的质量不错,买来有空时再看,希望每一个人收到书时都能拿到质量过关的图书;
    至于本书内容就无法评论了,只能各取所需,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入手的书中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学习到心中所希求的东西。
  •   非常真实的情感表达,面对死亡,人们所必然的反应,比如害怕,恐惧,无力,无助,逃离,背叛,走过之后的淡然,豁达!
  •   关于死亡,与《直视骄阳》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   日记体的形式,亲切感人,获益匪浅。
  •   看上去是日记体,或者自传体,反正不是学术专著,可是不容易读懂,反复品味吧
  •   日记形式,慢慢看的。
  •   感觉日记的书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并不需要一定从头按顺序读,感觉很舒服~
  •   如果你希望能时时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并携手同行,那推荐看此书。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书页里画满了线条,旁边贴满了即时贴。

    时时处处能引起共鸣,我想这是它的魅力。

    BTW:只是书的纸质质量差,印刷粗糙了些。
  •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去嚼的一本书,很有意思,一直有人反复问我如何用唯物的方法去验证唯心的智慧,呵呵,嘴拙脑笨,不知怎么回答,或回答不上来,但读到这本书,欣喜若狂!因为,我想这就是了,相信我,这部书你看了绝对会觉得很有收货,也不乏幽默。
  •   写的很细致,看得懂的一本哲学书
  •   此书收到一直没读进去。感觉最喜欢的还是那本恩宠与勇气。也许因为作者是男的。需要耐心才能读下去。
  •   刚读到2月,感触很多。作者想法很包容,也可以因为包容而变得独树一帜。但是,似乎每一本书都无法避免再给其他作品做广告之嫌疑,因为书中会多次提到其他的作品。当然,这个在所有作家的作品中都有涉及。
  •   看很多人推荐此书,今天到手,刚开始看,目前还没有什么深层体会,待读完再写感想吧。
  •   科学与精神的结合
  •   看怎么比了,要是与国内很多**比还是不错的,要是与山居性纪比就没可比性了。山居对于中国人、传统文化背景下太适合了
  •   书中描述了作者在自性状态下的情形,吾神往之。无我状态,与万物合一。
  •   看了《恩宠与勇气后》,又买了几本作者的书。有些看不懂,但慢慢理解,慢慢学习吧
  •   暂时还没有阅读,不过很期待作者的深刻见解。
  •   非常珍贵的书,作者很棒,翻译的也很好,自己看,送给朋友两边
  •   华严宗有四法界说,可是我没有从 书中看到一点“理事”或“理”,尽是一些作者的经历,我相信你是绝对看不下去的。我们可以找散文、美文或直接用佛经取代之。
  •   这是本需要慢慢看的书。里面的东西乍一看比较杂乱,不过沉下心会发现里面讲的都是作者的心得,非常有用。
  •   Ken,我最喜欢的老师!
  •   第二次买书了,感觉质量很好。四本书是今年要消化的内容
  •   拍回来,好好仔细研读。这本书以前就看到,一直没时间拍,现在终于拍下来,也给自己一个惊奇和学习的机会。
  •   书刚拿到,这是我买了这么多次书第一次上了些评语。因为之前我收到都很满意。这本书拿到翻了一下,还没有还得及细看。但是有个问题我真的忍不住了。为什么纸质那么差,让我一下子以为我是在路边摊买的10元的钱的盗版书!出版社太坑爹了,这么样一本好书就这么差的纸印,价格还卖这么高(当然内容值得这个价格)良心过意的去吗??
  •   很少有修行者到达这本书所描述的程度。
  •   以前在网上偶尔看到这本书的节选,很喜欢,可惜国内一直没有出版,这次终于在国内出版了,很好。
    这本书中的很多词汇,往往一下子难以明白其中的含义,比如“目睹”,如果有一定佛学方面的积累,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