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修女传

出版时间:2005-12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华姿  页数:278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只是穷人的手臂1979年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一个大礼堂里,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正在进行。在人们热切的期待中,一位矮小瘦弱的老妇人,激动而安详地走上了这个令全世界瞩目的领奖台。礼堂外,是北欧万里无云的冬日晴空,以及白雪皑皑的美丽大地。礼堂内,豪华的大厅里,坐着挪威国王,挪威皇太子夫妇,他们看上去雍容华贵,气度非凡还有各国外交使节,以及盛装的挪威各界名流。但这位颁奖典礼的主角,本届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却仍旧穿着那身粗糙的只值一美元的棉布纱丽。——在服侍穷人中的穷人时,和在晋见教皇和各国正教领袖时,她的穿着,永远是同样的简朴。掌声经久不息。身材高大的和平奖委员会委员长萨涅斯先生,满面笑容地走过来,弯下腰,恭敬地,将奖牌、奖杯及奖金,——颁给了她。她是那样的瘦小,以致她走上讲台开始受奖演说时,人们努力抬头,也只能看到她那张苍老的皱纹纵横的脸。但她庄严的讲话,是那样质朴,却又那样美妙,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说:“事实上,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但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项奖金。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这句“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领奖”的话,很快就通过各种新闻媒介,被迅速地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据说,她的得奖,没有任何人反对,每一位评委都对她心悦诚服。而且,她是继史怀泽博士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最令人欣慰的一个得奖者。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人1985年4月,

内容概要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人体味生命的真谛极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华姿,女,生于湖北天门,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北电视台。著有诗集和散文诗集《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月亮湾的女儿》、《感激青春》、《一只手的低语》等,散文和随笔集《自洁的洗濯》、《两代人的热爱》、《花满朝圣路》,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田野》等。《两代人的热爱》曾被权威机构和专家推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并被第五届“沪、港、粤、新加坡”四地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指定为必读参考书。曾获冰心图书奖、长江文艺散文奖和其他散文奖,并被《青春》杂志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在阿尔巴尼亚语言里,龚莎就是花朵的意思   你有治好贫穷的药吗?   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   同情心具有永恒的价值   这本书给她一生带来非同一般的影响   在她丰美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她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 第二章   我就叫德兰吧   小德兰;“我的天职就是爱”   加尔各答,穷人的地狱   她的不安与日俱增   渴望走出高墙   爱无界限 第三章   我很渴,我很渴   我必须住在穷人中间   我的责任是服务于全世界的穷人   不,他们只是太穷了   两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   走出修道院的大门 第四章   在圣家医院“速成”   伟大的穷人   回到加尔各答 第五章   穷人就是我的家人   梅树下的露天学校   我要给大家发奖   误解发生了   他们惟一的错误是贫穷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后记

章节摘录

这个在和平的喜悦中来临的小女孩,就是日后举世闻名的德兰姆姆(Mother Teresa)。她的全名是:艾格莉丝•龚莎•包雅舒(Agnes Gonxha Bojaxhiu)。也有人把这个名字翻译成雅妮•龚哈•波雅舒或者,安格尼斯•贡扎•博亚金;或者,依搦斯•巩霞•博雅舒,等等。至于她是怎么举世闻名的,我们会慢慢讲到。你有治好贫穷的药吗?小龚莎很快就长大了,当她在街上与别的孩子一起嬉戏玩耍的时候,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她有点多愁善感,但也活泼可爱。她和小城里的其他孩子一起上一所公立学校,她并不是功课最好的学生,但她喜欢独立思考,做事脚踏实地,不说空话。这个重要的品质对她日后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后我们会看到,德兰姆姆一生都在反对说空话。小龚莎的童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混乱时期,但坚强的父母用慈爱给三个孩子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使他们即使在动荡的战争年代,也能生活在阳光般的温暖与安宁里。这种爱,就像一个叫泰戈尔的印度诗人在赞美神的时候所写过的: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我,又给我光辉灿烂的自由。小龚莎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爱里。其实,我们也是生活在这样的爱里。如果我们感觉不到,那一定是心里的那个“我”长得太大了,以致遮蔽了我们感受爱的能力。除了上学和玩耍,小龚莎还经常跟随父母和哥哥姐姐参加教堂的活动——她的全家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不过,这在当时和当地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因为整个地区的居民都笃信宗教,教堂或者清真寺,不仅是神修生活的中心,也是社交生活的中心。在这一点上,我们跟那些笃信宗教的国家或民族,是不太一样的。但是,即使我们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也应该对上主存有敬畏和感激之心,并对我们尚不了解的事物保持基本的尊重。小龚莎和姐姐雅加都喜爱音乐,而且她们把这种喜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教会——她们两人都是教堂唱诗班的主要成员。小龚莎因为嗓音清亮,还经常担任独唱。当她独唱的时候,为她伴奏的钢琴师总是忍不住地赞叹:“听啊,可爱的小龚莎,她的歌声美得像天使一样。”不只是在教会里,就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小龚莎美妙的女高音,也总是给大家带来快乐。因此,即使外出游玩,朋友们也要叮嘱小龚莎:“哎,龚莎,别忘了带上手风琴,或曼陀铃。”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处处都像音乐一样单纯和美好的,在那时的斯科普里,贫穷也随时可见,几乎每天都有穷人上门求乞。因此,母亲庄达经常教导3个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爱和慷慨。对于上门求乞的穷人,庄达从不让他们空手离去。而且在施与的时候,她总是面带微笑,尽量地亲切,生怕他们的自尊受损——毕竟没有人会喜欢那种被救济的感觉。庄达说:“你吃东西时,要时刻准备好与没有东西吃的人分享你的食物。”庄达还说:“虽然那些人跟我们没有血缘关系,虽然他们穷,但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兄弟和姐妹。”庄达不只是说,还亲自参加了教会的好几个善会,除了传教,还兼做一些为穷人服务的具体事宜。在母亲的影响下,小龚莎很小就开始关注穷人,并且对贫穷非常敏感。有一次,小龚莎和全家一起去教堂,在教堂门口,她看到很多穷人正在排队领取面包,就问尼古拉:“爸爸,你那里有治好贫穷的药吗?”尼古拉除了开建筑营造厂,还开了一家药店,所以小龚莎会这么问。 尼古拉被女儿的善良所感动,他怜爱地把女儿抱起来,说“亲爱的宝贝,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发现世上有治疗贫穷的药。如果你能发明这种药,我一定非常高兴。”那时候,小龚莎还没上小学,是一个学龄前儿童。但成年后的龚莎,也就是我们敬爱的德兰姆姆,实际上一生都在致力于一件事,那就是治疗贫穷。当然,她用的是一种很特殊很特殊的药,这个药的名字就叫爱。

后记

虽然我知道我并没有资格领受为德兰修女写传这个庄严而神圣的任务,但我还是愿意借着这本书的写作,更深入更完整地领会德兰修女博大而慈悲的胸怀,也愿意借着我微不足道的努力使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德兰修女这位伟大的女性。所以,我虽然因自馁而忐忑,却还是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完整地转述了出来。这里,我还想说一下翻译方面的问题。关于“God”一词,在我国的书刊中通常有三种译法,即上帝、神和上主。只有天主教把它翻译成天主。至于“Lord”一词,都是翻译成主。虽然德兰姆姆是一个天主教修女,但考虑到我国大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我在书中绝大多数地方使用的是“上帝”这个称谓,少数地方采用了“神”和“上主”的译法。关于德兰修女的名字——Teresa,在我国的书刊中也有好几种不同的译法,仅我所见到的,除了德兰外,还有:德蕾莎、特丽莎、特里萨,以及德肋撒等,我个人更喜欢德兰这个译名。关于她的称谓,也有几种,有人叫她修女,有入叫她姆姆或嬷嬷,还有入叫她妈妈。我选择了姆姆这个叫法。我还要感谢为这本书的写作慷慨提供了资料的朋友。因为他们的无私,这本书的写作才得以顺利完成。这些资料有:屈亚君、刘铁英编译的《仁爱一生》、萧潇编著的《爱的使者》、王丽萍翻译的《活着就是爱》、鲁心妲·瓦迪主编、高志仁翻译的《一条简单的道路》、VCD《德蕾莎修女》、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编印的连环画《印度的德肋撒修女》,以及张泽神父编译的小册子《德兰修女》等等。我还要特别感谢Michael Collopy。本书采用了他摄制的德兰修女及其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为本书增色很多。最后,要感谢山东画报出版社.北京博爱天使出版顾问有限公司,提供照片的余杰。以及为这本书的出版而辛勤工作的各位朋友。华姿2005年8月1 6日于武汉沙湖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德兰,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德兰姆姆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获奖后,她卖掉了奖章及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这就是德兰修女——穷其一生为那些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本书是德兰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华姿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德兰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阅读此书,我们不能不调动自身的全部经验,与德兰修女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能不在每一阅读时刻,深切感受到爱的召唤与灵魂被提升的喜悦。合上本书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相信,人性原来可以与“天使”相比也毫不逊色。

编辑推荐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这本由中国本土作家写作的第一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兰修女的传记文学作品,刚刚出版就受到有关专家和读者的广泛好评,全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德兰修女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人体味生命的真谛极富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德兰修女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1条)

 
 

  •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德兰,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德兰姆姆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获奖后,她卖掉了奖章及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这就是德兰修女——穷其一生为那些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本书是德兰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华姿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德兰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阅读此书,我们不能不调动自身的全部经验,与德兰修女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能不在每一阅读时刻,深切感受到爱的召唤与灵魂被提升的喜悦。合上本书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相信,人性原来可以与“天使”相比也毫不逊色。
  •   尊重



    万物在她眼中都是造物主神奇的创造,因此她尊重每一个生命,捍卫每一个人的尊严。她竭尽所能帮助处于危难中的人:患有疾病的人、身体残疾的人、流落街头的人、内心孤独的人、未出生的人、垂死挣扎的人……

    所以,她极力反对堕胎。她认为:堕胎一次,死亡两次:胎儿自然生命的死亡和堕胎者良知的死亡。为此,在人口众多、轻视生命的印度,她奔走呼告,向政府也向百姓,呼吁对生命的敬畏和保护。

    麻风病人被视为“不可接触者”,常常遭到社会的唾弃、亲人的遗弃甚至人们的驱赶,唯她,不嫌不弃,与她的搭档一起,为麻风病人清洗身体,与他们谈心,到被隔离的麻风病村解救患者,给他们医治。

    她是虔诚的属灵的人,然而却从不强迫被救助的人变更信仰与她同。当被救治的人垂危之际,她会为印度教徒取恒河水施洗;为佛教徒读佛经;为穆斯林读古兰经;为耶稣的信徒施以洗礼;为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按照他们的习俗安葬。

    她终生都在捍卫人的尊严,尤其是弱者的尊严。她对街头的乞丐微笑,她给流浪者一个温暖的家,她为浑身疮疤的人清洗,她拥抱奄奄一息的人……甚至成立临终关怀院专门为无家可归的人送终,终其目的,都是为了给弱者一份生的尊严,让贫弱者死得有尊严,让一生不幸的人们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分享



    她一生都在呼吁分享,她的一生也正是分享的一生。她认为贫穷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爱心,贫穷是由于富人拒绝分享造成的。她相信,世间万物都是来自上帝的恩赐,所有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所以,只要这个世上还有穷人存在,那么富人就没有权利支付自己多余的财富。在她那里,不惟物质财富须分享,精神力量也要分享:微笑要分享,因为微笑能照亮看到它的人;爱要分享,因为爱能让被爱的人加添生命的力量。爱不会因为分享而枯竭,相反,会因为分享而变得更丰盛,从而成为生命的源泉。要喜悦地分享而不是不情不愿地分享,因为喜悦地给予源自一颗燃烧着爱的心,它的光会把处在幽暗中的人照亮。



    付出



    她认为爱就是面对面地付出,不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的空头支票。没有当面的关照,只发乎心灵的爱,怎能让一个残疾的人重新站起?怎会让一个失明的人再见光亮?爱,不需要响亮的口号,不需要山盟海誓的诺言,不需要喋喋不休的表达,爱,只要你实实在在地付出,不求回报、不计代价地付出,直到伤痕累累,仍无怨无悔地付出。



    她曾经说过:爱,直到成伤。为何是爱到受伤呢?在她眼里,真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你不曾有过受伤的感觉,你就没有真爱过。当我们的爱不被悦纳、不被理解,甚至遭到误解、遭遇排斥和拒绝时,我们的爱心是会受伤的。问题是:受伤之后呢?退却,还是坚持?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两难选择。



    她的选择:爱到成伤后,依然含笑爱下去。她的爱绝非一帆风顺的,她的善行被敏感的穷苦人视为施舍和别有用心,也因此遭到他们的投掷石块和**,甚至遭到流氓言语的侮辱和沿街的棒喝和追逐;她的义举被自大者鄙夷,居高临下将她和她的团队拒之门外;她的慈善不被异教徒所理解和接受,竟然遭到斯里兰卡政府驱逐出境的“待遇”……

    即便如此,她并没有心怀愤懑或满腹怨言,她说: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你若帮助他们,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要帮助;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要爱他们;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要诚实与坦率;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要建设;你将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可能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她就是这样一位善良、博爱、执着与虔诚的人,她终身未嫁,为弱势群体奉献了一生,奋斗了一生,她把无私无限的爱毫无保留地带给了穷苦的人、患病的人、被遗弃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所有身体和灵魂饥饿的人……



    她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700所慈善机构,拥有近万名慈善工作人员。她在全球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工,她与多国的元首、企业巨子、传媒大亨相处友好,受到全世界各个阶层的敬仰和爱戴……



    她用实际行动活出了她的神——上帝的大爱,活出了上帝之子耶稣基督对苦难者的博爱与怜悯。1979年12月10日,在白雪皑皑的挪威,她全票当选,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她的无争议获奖,在诺贝尔奖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她自己住的地方,仅有的电器就是电灯和电话;所有的衣物除了沙丽(印度妇女的衣服)就是凉鞋,连袜子都没有。当她去世时,人们看到她所有的个人财产,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白色粗布沙丽——一件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破损。



    她的存在,用上帝之爱为人们的灵魂镀上金边,照亮每一个受难受苦者的心灵。她的离世,使超越国界、超越宗教的大爱在世界各地传递,纵然人间因她的离去而黯淡弱光,但天堂里却因她的到来而更加光亮!



    她就是上世纪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祖籍阿尔巴尼亚、终生几乎都在印度贫民区服侍的特雷莎(德兰)修女。



    2010年岁尾草稿

    2011年1月2-3日再整理
  •   本书是德兰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华姿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德兰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阅读此书,我们不能不调动自身的全部经验,与德兰修女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能不在每一阅读时刻,深切感受到爱的召唤与灵魂被提升的喜悦。合上本书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相信,人性原来可以与“天使”相比也毫不逊色。
  •   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很久没有那么痛快、那么渴望的去读书了。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华姿的《在爱中行走》,心灵是那样的受到震撼。德兰修女,身躯那样的微笑,却承纳了整个世界的尊重。不,不仅仅是尊重,还有爱。那爱,来自于她对上帝的执著虔诚的热爱的敬佩,更来自于她是那样真真切切地爱着身边的每个人,尤其是穷人。她把印度的一个个穷人从废墟里捡回来,给满身生蛆地他们擦洗身子。但最重要的不仅仅如此,如果是这样,世界上很多有钱的企业家、慈善家都可以做到。她给了他们尊严,给了他们爱。给了他们上帝的温暖和关切。甚至,为了爱上帝,为了爱印度的穷人,她终身未婚。并且从18岁就开始坚定自己的理想。她也曾梦想做一个新娘,也曾梦想做一个母亲。但未了能更好的爱神也爱人,为了这些穷人能有更多的被爱的权利,她放弃了。也许,你要说,她的做法是多么地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嬷嬷来说,生命是个体的。每一个鲜活的声命都有被爱、被关心的权利。于是,她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实践着他对上帝的承诺。来自于她早年听到的上帝的声音:“我渴!”她了解上帝的心意,她知道上帝要她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这个世界更加温暖。每一次听到这样的呼召,嬷嬷的心就如刀割。上帝是爱这个世界的。他把极大的富足都给了这个世界,要让人类去享受这个世界。但是,不幸的是,人类没有好好利用这个权利。他们产生了贫富差异,让爱变成了冷漠,变成了妒忌,变成了纷争,更变成了撒旦的工具。有了这样的差异,就有了仇恨,有了这样的不公平,就有了人的贪婪,就有了战争。嬷嬷的一生,正是努力填补这一巨大的鸿沟。嬷嬷的践行,擦干了上帝的眼泪。因此,她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嬷嬷,她是和平的使者,是天使的化身。她衔着一片橄榄枝轻柔而来,不沾染任何尘土,悄然而去。她没有任何的私有财产。当她死亡的时候,所有的财产仅仅是身上的一套印度纱丽(最穷苦的人所穿),一套待洗,一套已经坏了。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别人送的)。嬷嬷尊重人,尊重他们的人格,更宽容他们的信仰。她是一个天主教徒,却为印度教的人从恒河取水作最后的仪式,也为佛教徒诵经。她就是要他们死的有尊严。她也会在人临终的时候,握着每一个人的手,听他们最后弱小的声音。嬷嬷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很多大的公司巨子都给她捐钱,她有四亿多美元,却全部用来捐献给印度的穷人。并且,想方设法的邦穷人要钱。她说,世界上有很富有的人,没有错。那是上帝的恩典,但错就错在他们把钱都据为己有。嬷嬷从不与人争辩,无论别人是多么的指责她,她都付之一笑,永远用微笑,用宽容去对待所有的人。在她那里,有忧伤,但没有仇恨;有恼怒,却没有怨言。她从不论断人,她让所有知道她的人都肃然起敬。她也会伤心流泪,但她知道,主耶稣就是爱到成伤,爱到为人类上十字架。她永远有神迹相随,在她为食物忧愁时,总会有意外的收获。但并不总是这样。有的时候如此善良、软弱的她们会遭到风言冷语,甚至印度人投掷的石块。但上帝总有办法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这在于神对嬷嬷的爱,嬷嬷对神的爱,以及嬷嬷对穷人执着的爱。她把穷人当作受苦的基督。嬷嬷从来对任何人都没有怨言,只有默默地为他们祷告。嬷嬷也是天真的。她会和其他的修女一起开玩笑,有时她也开自己的玩笑。她还会和她们一起赛跑。看到她抱着孩子时的样子,真像一个母亲,但更像一个孩子。书的最后,写了一个喻道故事。有个人去天堂和地域,分别看到了一些人,拿着比他们手臂还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很快乐,地域的人却很忧愁。因为天堂的人是拿着长长的勺子喂别人,地狱的人却总想着为自己。嬷嬷走了。嬷嬷被天父接回家了。但嬷嬷却给世界留下了光亮。在这个末世,她留下了一份馨香。亲爱的朋友,你也许爱你的家人、朋友,总是不停的给他们礼物,但却总是借口忙,没有时间倾听他们的倾诉。那么,请你们俯下身子,听他们说说话,给他们一次温暖的拥抱,一个简单的握手。记得耶稣上十字架的时候,玛丽亚等很多人,经上记着,站在那里,和他在一起。在一起,就是爱。让爱你的人时时刻刻感觉到,我在。也许,你也会给穷人施舍,但请下次施舍的时候,面带微笑,仿佛是借钱给一个你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尊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也许,生活之中存在着种种的不平,但我们依然要感谢。用感恩的心领受着上帝赐给我们的一切,并好好的珍惜。怀揣着那一份天真与单纯,像蓝天和鸽子一样洁白,像水晶一样澄澈透明,微笑着面对一切。绝对的虔诚,单纯的相信,对神,也对人。虔诚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其实,爱很小很小,小到一个微笑,小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但是,爱,却很大很大。爱是整本圣经的唯一的中心。尽心尽力尽性爱你的神,也爱人,爱人如己。我们总是说我们爱着,但是,有多少次,我们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去爱人,自豪的说我爱着,却没有注意到别人心中的感受。我们总是说我们需要理解,却很少去站到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我们说我们祝福着,但漫天铺地的祝福中,有几个人是每次都发自内心的呼喊和祈祷?嬷嬷带给我太多的震撼,嬷嬷让我觉得太惭愧,嬷嬷让我思考的太多太多。。。。。。
  •   从《三杯茶》知道了德兰修女,那时只知道她说过“不要让任何事物扰乱你、吓到你,一切都会过去。”,却不知道她是如此的伟大。《在爱中行走》已经买很久了,但每次都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好好把这本书看完。这几天,再次翻起这本书,终于静下心来把它看完了。我不得不佩服这个伟大无私的弱女子。在看到书的最后一章竟然有热泪盈眶的感觉。
    如果在1997年以前,我能有幸知道她的话,或者说在1997年以前我是现在这个年纪的话,我会跑到加尔各答去拜访她,即使只能见她一面,那也足矣。脸上一贯的微笑表情,对生命高度的尊敬,对弱者无限的同情与关爱,虽然享誉世界,却一生清贫。直至去世时,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她一生所做的事就凭一个字----爱,以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去爱每一个人,特别是“穷人中的穷人”。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历经重重困难,在印度各地生根发芽,而后又遍布全世界。然而,她却把自己描述得很是微小。她的谦卑,她的虔诚,她无比崇高信仰,她对生命的尊敬和爱护,她的一言一行使她在1979年成为了继1952年以来最没有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然而在领奖台上,她却把这一份的荣耀归与那群她帮助过的人。
  •   花了一个晚上看完了德兰修女的这本传记(又名特蕾莎修女)。
    一本中国人(华姿)写的传记。书中有中国人的视角。作者经常跳出来说“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下面这个故事”的话。
    特蕾莎修女获诺贝尔奖那年正是我出生之年。
    特蕾莎修女逝世那年,正是我上大学那年。当时可能就算连中国大陆都大肆宣扬了特蕾莎修女的事迹吧,可惜我在没有电视缺少传媒的校园,当年居然一无所知。
    最近接连看了孟加拉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的传记《穷人的银行家》,并且也想看史怀泽博士的传记但不得。
    第一次知道特蕾莎修女其实是阿尔及利亚人(虽然她出生时阿尔及利亚还未独立,独立后的社会主义祖国好像也不怎么待见她。从不肯给她母亲姐姐出国许可,使修女失去唯一一次再见亲人机会的事情可见一二。)
    第一次知道修女当时所在的教会其实并没有让她去做服务穷人这件事。是她百般努力,才走出了洁净安宁的修道院,走进污秽危险的贫民窟,从一年的短暂许可期做起,从一个人做起,有了4个追随的女孩子(没有名分的修女),后来才成功建立自己的修会,让女孩们的修女名分有了着落。
    些许了解了天主教的一些规矩。这类问题在我国一直被打入冷宫。不由人谈论。了解的人也愈发稀少。而其实西方国家的青少年最崇拜的人物中居然就有罗马教皇的名字在。
    (作者华资是不是个天主教徒啊)
    本书的图片本应该在诠释和与书本内容匹配度上做的更好。
    书中有几个小错误。比较明显的是那个在修道院被救的人明明是回教徒,后面在贫民窟再遇到却变成了印度徒。书中杜撰故事情节的痕迹明显。

    上述都是些思虑片段。。真正想说的话其实是:
    1.当提到德兰修女的名字来历――那位小德兰修女的故事时,学者吴经熊评价《灵心小史》时说:这本书聚合了儒道释三家的菁华。因为道本来就是通的。。。。书中原话说得好“古今中外一切真理莫非道,莫非耶稣”
    2.德兰修女从未要大众为献爱心而援助捐赠远在印度的穷苦人,反倒是提醒生活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多爱自己身边的人,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子女。贫穷不单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黏土动画《玛丽和马克思》中的马克思就是如此。)
    3.德兰修女帮助穷苦人,绝不是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个地方睡而已。她是要给他们被人爱被人尊敬的感觉。让他们活得(死得)像个人。
    4.德兰修女对每一个人,不管他们是满身污秽还是面目可怖,不管是伤口里爬满蛆虫还是麻风艾滋病患,德兰修女都真心将他们看作世上的耶稣。是的,在德兰修女的眼中,世间每一个人都是耶稣。都是上主。她通过爱世上每一个人来爱上帝,爱耶稣。
    5.德兰修女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毫不妨碍她尊重和爱印度徒穆斯林。她按照他们各自的宗教风俗照顾他们、埋葬他们。她能够出于对上帝的爱去把那些不信上帝的人当作上帝来爱。这是怎样的大爱。
    6.德兰修女眼中只有一个一个个体的人。她不去说我要救印度百万濒临饿死的人。她不说我要救劳苦大众。当自作聪明的人们质疑她:全世界这么多困苦的人你救得过来吗。她说我只要救眼前的这一个。
    7.她要救穷人,穷人中的穷人,她首先让自己和他们一样。没有任何个人财产。只吃米饭和盐巴。在印度40度的高温拒绝任何电风扇。因为拥有电风扇在当地是富人的象征。
    8.书中没有收录这段特蕾莎修女著名的语录。我愿在此誊录如下:
    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不管怎样,还是要行善事;
    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
    你坦诚待人却受到了伤害,不管怎样,还是要坦诚待人;
    心胸最博大最宽容的人,可能会被心胸狭窄的人击倒,不管怎样,还是要志存高远;
    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反而可能会攻击你,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他人;
    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   德兰修女的人生非常令人震捍。一是对物质的行为观念,她去世时,个人的全部财产,就是一双凉鞋和三件滚着蓝边的白色粗布纱丽,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经破损,需要缝补。而同时,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四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二是她的身体力行,只吃米饭和盐。因为这是穷人的基本食物,因为她认为,除非过贫苦者的生活,否则如何了解他们?如果我们能用行动证明,我们可以和他们过一样的生活,那么,他们就会向我们敞开心灵。三是心灵的力量。看德兰修女的传记,能一起反省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在每一阅读时刻,都能深切感受到大爱和灵魂被提升的喜悦。
  •   推荐《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华姿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这本书讲述了德兰修女(Mother Teresa)的一生,用无尽的小故事和点缀着智慧和爱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她的生平。读完你会发现,德兰修女是一位圣人,因为她做到了平常人无法做到的事,但绝不是不可抵达而有距离感的圣人,因为她所做的你在平常也可做到。她怀着非凡的爱,却做着最微小的事,给那些穷人中的穷人温暖和光亮。

    德兰修女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什么,她更用具体的行动,提醒我们:上帝如何殷切地盼望着我们能够相互了解,彼此相爱。

    德兰修女出生在1910年阿尔巴尼亚,虔诚的天主教徒家庭,取名叫龚莎(花朵的意思)。有一次在去教堂的路上,她看到很多穷人排队领取面包,就问开药店的爸爸:你那里有治疗贫穷的药吗?其实,她的一生就在治疗贫穷,当然,用的是一种很特殊很特殊的药,这个药的名字就叫爱。

    龚莎在18岁时成为德兰修女,之后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她的仁爱工作从这个城市开始。德兰修女认为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根本原因,而贫穷则是我们拒绝与他人分享的结果。她建立了临终关怀院、儿童之家、麻风病人收容所。人们除了身体上的饥饿,还有心灵上的饥饿,那是冷漠和不被关怀。所以,德兰除了照顾他们,还聆听他们,给他们爱和尊重,即使那是马上就要被死神带走的人。看看书中那些照片吧,看那些修女们和受照顾的人们,他们的笑容吧,我无法用言语形容那份清澈真纯的喜悦。

    毫无疑问,德兰经历了无尽的困难来完成她的工作,她的力量来自信仰和每日的祈祷。她全心来做自己能做的事,不遗余力,把结果交付给上帝,无法完成的事她不强求,她相信上帝自有安排。她充满热情和能量,她也会拿修女们和自己来取笑,她可不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修女,她是人,和你我一样。她用持续不间断的点滴的爱,赢得整个印度和世界的敬重,在她离世时,无数的人为她悲恸,特别是那些穷人们。

    有一段话额外打动我,是德兰修女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的演讲:感觉自己没人要,是人类所经历的最糟糕的一种疾病。我们必须将家庭变成无尽怜悯和爱的泉源。每个人都需要爱。每个人都必须知道有人愿意与他为伴,知道他在上帝眼中是重要的。不要去远方寻找上帝,他不在那里,他就在你的身边。能够彼此真正相爱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我在最贫困的人身上看到这份爱。他们爱自己的子女,爱自己的家庭,他们虽然贫乏,甚至一无所有,但他们却是快乐的。

    在我们的国家,大多数的人们都没有信仰,德兰是一位天主教修女,其实不在于她是哪个宗教,或是否是修女,而在于她给予我们的启示。而我们也应该对上天存一份敬畏之心,因为人类在造物主面前无论多么聪明都是渺小的,相信我们有神灵在护佑我们,可以是上帝、真主、佛祖,也可以是大自然,在我们无助和困难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慰藉和力量。

    这本书饱含爱的力量和温暖!和大家分享加尔各答儿童之家墙上的标语: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诚实与坦率。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你若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
    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要相信爱,无论你遭遇到了什么,是仇恨,还是毁灭,是被抛弃,还是被掠夺?无论你遭遇到了什么,都要相信,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
  •   我的读后感:认识《德兰修女传》这本书,是在图书馆。那天,我在人文一类的书区转悠,无意识的在书架上抽中的备选书。翻阅时,觉得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就借回来了。一看就看进去了,一口气看完,但自己并没有多大的触动。当我策划印度行时,我不由自主想到加尔各答,想到姆姆创建的仁爱传教会去看看,想去儿童之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想拥有一本与姆姆相关的书。于是上网购书。之后的事实证明了我只是看了这本书,但什么都没有留下。我在众多的与姆姆有关的书籍中,当然华姿写的《德兰修女传》也在其中,但我另外挑选了一本《特蕾莎姆姆》,我以为这本会更适合我。当我阅读之后,我并不适应《特蕾莎姆姆》的写作风格,我是断续地才把这本书读完。两书对比,我知道了,若我上路,我要带的就是这本《德兰修女传》。它让没有一点圣经知识的我,通过华姿的文字,知道了圣加济各.华玛丽.小德兰,了解了姆姆成长的开始;它能支持没有义工经验的我,带着对美善和光明的向往,在面对这个世界的丑陋和黑暗,努力平衡自己;它让我久久沉浸在“爱,直至成伤”的回味中,何时能有这样的勇气、自信和智慧,能够接受“爱,直至成伤”……写到这里,我不由自主想感谢我的朋友fish-mei。一路走来,她一直是我的导师。那一天,那一句,“爱你是需要勇气和自信的,恨你却处处都是彰显的理由”,醍醐灌顶。我一直在品味这句话。如果没有这句话,我想我意识不到姆姆的了不起。我会“着相”,会去加尔各答.儿童之家做义工,但我不会知道不会认识到姆姆的勇气,姆姆的信心,姆姆的智慧:“爱,直至成伤”……环顾身边,太多的人不会爱,在没有爱的生活里苦苦挣扎。爱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爱需要勇气,不怕受伤,不管不顾地去爱;爱需要自信,不介意不在乎地去爱;在爱中,那个“我”一定是渺小的……环顾身边,太多的人太高大,让我懦弱地问一声,“我”,能不能渺小点……我的印度行未必能启程,但我知道了,我不必刻意地为看姆姆为做义工而去加尔各答了,一切顺其自然。我清楚的知道,我即无意也无能成为姆姆,但姆姆的一生,了然昭示“爱是需要勇气和自信的,不要用恨来掩饰自己爱的无能”……感谢华姿,当然也感谢我的朋友fish-mei。
  •   大约在公元2000年前的一天,一位毫无瑕疵,满有怜悯,满有慈爱的人,为了除去世人的罪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圣经上说,他死了,又活了。他活在信他之人的心里。他爱世人,爱得死去活来。德兰姆姆效法他的榜样,她死了,又活了,她活在被她的爱所唤醒、所点燃、所激励的我们的心里。龚莎,在阿尔巴尼亚语言里是花朵的意思,她是一朵多么不起眼的小花。她听见了那“我渴”之人的召唤,奉差遣在那无人知晓的贫瘠荒芜的被践踏的草地上开放,她开放得如此艳丽,她使小草挺直了腰身,她使满世界的花朵折腰,她使效法她的小花如她一样艳丽,她使千万人的灵魂苏醒,她使口渴的人不再干渴,她使身体和精神贫穷的人得饱足。因为她使人们看到了那照亮黑暗的大光,那永恒的爱的大光,那活水的源头。感谢充满爱的华姿女士,把这朵神奇美妙的小花《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介绍给了我们。
  •   我是Antitheist(无神论者)。据说,不信有上帝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不需要上帝;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因为他们需要上帝。我倒是觉得有些道理。如果还可以再增添一个信仰的话,我想我会力挺“德兰教”,教会会母就是我们的德兰姆姆(Mother Teresa,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而且我非常愿意成为她的门徒,在她爱的引导下,学会爱“爱”。因为德兰姆姆是我们心中的圣女,她怀着非凡的爱,却做着最微小的事情,奉献一生,用一生来邀请我们在这个黑暗与光明并存的世界里选择光明。

    我特别喜欢《德兰修女传》这本书的封皮上的五个中文字,这五个字恰似在描写她一生的状态,还有那一句简单的英文是她终生的信仰:

    在爱中行走。

    Works Of Love are Works Of Peace.
  •   这书好的不忍心评价,德兰修女善行的一生,没有空话,行动,到最卑贱的地方去,去爱。
    印度加尔各答,非修女故土,这个地方是世界上最脏最糟糕的地方,德兰修女的爱在最肮脏卑微的贫民窟,为了可以给予平等之爱,德兰修女让自己和穷人一样穷,姆姆一生拥有的财产是很少,只有三件莎莉,最便宜的白色棉布制成。
    爱心遍满世界,遍满白人、黄种人、黑人,遍满贫苦人,富人。
    爱——直到成伤,姆姆的伟大就在于她简直就是一个完人。有谁可以做到去拥抱疥疮污垢满身的快死之人并慈爱照顾,可以照顾麻风病、艾滋病,可以愿意用一生的自我牺牲去照顾、 去爱别人却不要哪怕是被爱这样的回报。
    爱不是空话,是行动,直到成伤,如果信仰可以让我们这样美丽,除了信仰美丽,肯定本身也非常美丽才可以。
    爱和包容,去关怀。这本书值得一辈子好好体会。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完全意料之外,我两天就把这本书看完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当年印度的贫穷;震撼于德兰嬷嬷的勇气;震撼于德兰嬷嬷的坚持;震撼于追随德兰嬷嬷的那些修女与修士们;震撼于信仰的力量。。。。。。我是一个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信仰的人,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有自己的宗教。但是我完全没有想到信仰会有这么大的作用,让一个一个来自上层社会的年轻的修女们放弃原有的生活,去照顾那些穷人中的穷人,全部的家当就是三套纱丽和最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完全的把自己交给了耶稣。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一个词汇都不足以表达德兰嬷嬷和她追随者的事业,都不足以能够赞美她们的程度。对于生活在如此纷杂浮躁社会的我们,更应该来读一下这本书,震撼一下我们的心灵,洗涤一下我们的灵魂,震撼的时间哪怕只有一天也好!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尤其是城市世界,充满着太多的噪音和混乱,人们试图通过电视,网络或其他的方式甚至自我放纵来获得满足,结果越来越浮躁,也越来越饥渴和虚空。很多人日以继夜地忙碌,匆匆忙忙地奔走,害怕停顿,更海魄静默。即便是短暂的静默,也会让她们感觉恐慌,甚至无所适从。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态度,拿出许多借口让孩子生活在婆婆或自己的妈妈家里,用电视这种毒品侵蚀着孩子的心灵。如果大家都不愿承担本应该自己承担的做父母的责任,那么我们将不会有未来。我做不到像德兰嬷嬷那样,也做不到像她的追随者那样,除了震撼,我想我能做到的是爱我身边的人和节俭。真心希望大家都在有空的时候看看这本书,别让麻木占据了整个心。
  •   讲了德兰姆姆的一生,虽然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看了此书还是受益颇多,姆姆的善良执着让人感动而敬佩,这是一本叫人净化的书,你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你可以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在姆姆眼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受苦难的人都是她的爱人,耶稣的化身。她值得穷人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求人,还有缺爱者,姆姆的修女会的做穷人中的穷人的要求,我是达不到的,但是她所传达的精神是伟大的真理,爱不是施舍,慈善也不是捐钱捐物就够了的。真正的爱是关怀,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姆姆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会非常美好。
  •   一个出生平凡的修女,做着世界上许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让穷人有尊严地死去,而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我们总是同情那些穷人,却不会像德兰修女一样真正去做,去付诸实施。她聆听,并以爱让那些即将走向死亡的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感觉到活着的意义。是她让那些穷人死得有尊严,让他们也拥有生存的权力。

    希望在德兰修女去世后的这第15年,她已经进入天堂,进入永福的国度。已不再炼狱之中。
  •   德兰修女就是“Mother Teresa”,只是翻译不同
    相信很少有一个有信仰的人能以这么宽广的胸怀,真诚地爱着世界上最弱势的其他宗教或非宗教的贫困人们。德兰修女的大爱超越了自己的宗教,她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看作她的主。心甘情愿与他们同生活共贫穷,从心里和身体感受他们的感受。而她自己却一生清贫,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她的主。
    相比之下,我国某些有宗教信仰的人真应该觉悟了。我身边的一些同事也是信奉基督的,但却爱的狭窄自闭,一边说自己的宗教是至高无上的,一边贬低或否认其他的宗教,当他们看到德兰修女时,不知道会不会自惭形秽呢?
    人有没有宗教信仰并不重要,但是一定要又一颗仁爱慈善的心!

    关于书:文章内容很感人,但作者的记述却有点儿乱,常常夹进来自己的感受和其他小故事。
    书的质量还可以,纸质也一般。里面收集了一些照片,却没有配上该照片的说明文字,
    小遗憾!
  •   首先作者的文学功力非常好,作者是一位女诗人,她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了德兰修女伟大的一生。虽然文章并不是诗歌的形式,而是人物传记,但是能从平易的文字之间感受到诗的韵律,这是作者的文学功底造成的。其次德兰修女不平凡的一生本身就是最有诗意的,是一首长长的,抒情的,温暖的诗,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的诗。和那些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比起来,德兰修女的生平似乎太平凡了,她的声誉似乎不及其他历史人物那么卓著,但她是最感人的,最忘我的,最没有争议的。正是作者的文学修养与德兰修女的高尚人格结合起来,使得这本书成为一本非常值得拥有的书。况且这本书打折很多,希望大家人手一本。放在你的书架上,时不时地翻一翻,有净化心灵的神奇作用,能让你从物欲横流的世风中暂时摆脱出来,让疲惫的心灵小憩片刻。
  •   当我静静地合上这本时,不由得对德兰修女肃然起敬。
    我感到她的确是为最微小最贫穷的人而诞生的。她为贫民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德兰修女,看似平常,然而用伟大这个词汇也未必然能够把她的爱诠释出来。她用自己的信仰,用自己的爱,实践着她的信仰。
    尽管不同的宗教都有他们各自的光辉,但是只有在虔诚地信仰自己的宗教的同时,又能超越宗教的局限去接纳,认同,包容并真心爱着与自己有不同信仰的每一个人的时候,才达到了信仰的最高境界,才堪称圣人,她就是我们主内的兄弟姊妹,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德兰修女。
    看完这本书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她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同时也用行动去传播福音,而不是用嘴。
  •   读过此书,你会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奉献,无怨无悔,倾尽全力,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一直以来我对慈善家的定义就是捐钱,然后偶尔或者一个月去看望一次病人,但看完此书,德兰修女已经是超越慈善家的存在了,她不仅仅是慈善家,更多的扮演的是一个天使的角色。她和她的修女修士们放弃优越的生活,奔波在世界各地,虽然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无数,但是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我从德兰修女的身上看见了耶稣的影子,修女是耶稣的地上执行者啊!看得修女去世的一段,我的眼眶湿了,是啊,这样的好人为什么不能多活一会呢?她给世界带来的震撼还不够啊!最后我想说,德兰修女,您就是圣人一样的存在!
  •   一直以来都觉得特蕾莎这个名字非常的优美,开始觉得买的是特蕾莎修女的传记,到了手里怎么成了德兰呢?到百度一查,原来是同一个人呢~昨晚上收到这本书看到实在困的不行,不仅惊颤于印度种族制度的顽固性,更加被姆姆的伟大母性光芒所折服~很好的一本书~
  •   在三杯茶中有提到德兰休女,另一本迟到的间隔年也有讲到去印度当义工。本书写了休女一生,本来她可以是一个学校的校长,后来为了帮助印度那么多受苦受难的人们,她毅然放弃美好生活,开始了艰苦的生活,并坚持一生。最让人震憾的是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的苦,无家可归,生病等,还有休妇的不离不弃,感人至深。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一个受多国领导人尊敬的女人,把一生献给了她最爱的主(上帝)和要帮忙的人,这份爱值得大家的学习和尊敬。
  •   感动,感动,还是感动。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浑身都散发的是爱的力量。看多了以小资为时髦,整天搬弄一些无病呻吟的作品,发表一下个人的小情小感,一个人去旅游去发呆就是有思想。真正成熟有思想的人,是不会拘泥于这种种狭隘的个人情感,而是无私是奉献自己爱和关怀的人。是的,我们虽然是普通的人,我们达不到像德兰修女那么纯结而无私的精神境界,但,我们可以从我们身边做起,古人说“勿善小而不为”,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小爱,去关心我们身边周围的朋友,亲人,同事,或者依靠我们微小力量就能完成的善举。爱是点滴凝聚的力量。
  •   让我们在爱中行走,这是德兰修女一生的追求。她是将上帝之爱付诸行动的人,并传递给每个人。她让穷人中的穷人感受到爱,无论他是被遗弃的、垂死的还是满身病痛的;给他们尊严,光明与希望;没有信仰种族的分别,只需付出爱。她用爱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乃至整个世界。

    这是一本很感人的书,值得一读!
  •   虽然我不信教,对于德兰修女的一些观点不是很认同,比如“穷人就是上帝”等等。我觉得他们之所以会那么困苦,主要是因为社会制度。要想解救他们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改良社会。但我还是很钦佩她的精神,她的确给很多不幸的人带来了希望。她告诉人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有尊严的。
  •   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一直爱 直到成伤。
    一个人的爱可以伟大,也可以自私。德兰修女无疑是伟大的,她甘愿成为上帝的一只铅笔,服务于上帝的穷苦化身。从点滴平凡中得到超脱。
    这本书的翻译也是一位非常懂得上帝与德兰修女的人。文字舒畅优美,饱含着对这位付出无限爱意的修女嬷嬷的爱。所以在阅读时,我忍不住落泪再三。
    当人们在抱怨自己的鞋子不够漂亮的时候,却忘了还有人没有脚。
    德兰嬷嬷身体力行的告诉人们,我们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被感动,难以以文字描述。
  •   华姿的书隐约记得看过,也感动过。德兰修女应该是每一个善良的人心中的偶像。很多人可能也如我一样,并不缺乏善心,但却没有勇气去做出善行,让我们一起像德兰修女一样,用行动去激发我们心中潜藏以久的善吧
  •   德兰修女将所有贫病交加的人,看作是受难的耶稣,爱他们如爱耶稣,帮助他们就如帮助耶稣一样。这种思想指引她帮助无数的穷人中的穷人在爱与尊严中离开人世。这种伟大的爱无以言表,震撼人心。
  •   一直很好奇,一个外国的修女怎会有如此博大的胸禁与能量,只把异乡当故国,直到读完才找到了答案---爱,是的,爱是唯一答案。德兰修女的一生都在爱中行走,她用一生写就了一个字:爱,真爱无敌,真爱无界,爱就是能带我们驶向未来的诺亚方舟。 爱唤醒了一个又一个枯竭的生命,爱解救了一个又一个干涸的灵魂。在那个环境恶劣,矛盾复杂的城市加尔各答,所有的问题在修女的博爱面前全都迎刃而解。爱是纯粹的,但又是无敌的,什么锦曩妙计,经管理念,策划部署,在爱的面前都是那么单薄,爱能激发出我们人类内在的所有潜能,所有人都会臣服于爱的温暖与美好。她能抚平我们心中所有的伤痕,仇恨,她能化解平息一切战争,邪恶,饥荒,欲望。。。 爱是我们救世的唯一良方。
  •   这本书有太多的赞誉了,我就不锦上添花了,说点不同的观点。
    我是信仰上帝的人。照圣经,人得救只能借着耶稣基督,借着耶稣基督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流血牺牲,并从死里复活使我们称义。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而书中,德兰修女并不是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书中特别强调的是,让那些贫困的人死的有尊严,不知道德兰修女知不知道他们死后的去处?如果知道,她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看着这些人的离开?
    真正的伟大,在于能够将灵魂带到耶稣基督的面前,哪怕只有一个,而不是在他们死前给吃个“定心丸”,让他们安然(黯然)下到阴间。
    从大家的评论中看书所达到的效果,多是赞扬德兰修女的伟大的,感觉有点巴别塔的味道,只是彰显自己的名。
    这样的言论肯定遭到鸡蛋,只是这些话不得不说。
  •   读这本书,时时刻刻都被感动着震撼着。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现出了一部精彩的影片,用心读来仿佛自己站在德兰姆姆身边,看她如何站在穷人中的穷人中间帮助他们。除了对修女们的敬意之情还有许多的不可思议之感。读者亲自来体会吧,准备为心灵接受洗礼。
  •   买这本书完全是好奇, 一位修女凭什么可以站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看完以后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原来可以这样活着,原来尊重别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原来信仰是如此的让人坚定不移,原来爱可以如此无私,向德兰修女致敬
  •   刚拿到手就忍不住快速翻看起来,对德兰修女的事迹早就有所耳闻,虽只挑看了几段,已是鼻涕眼泪一大把,与其博爱完美的一生相比,我真是自惭形秽:就说衣服,我总是望着一柜子的衣服说没衣服穿;看着一鞋柜的鞋子说没鞋穿。哎!不知惜福啊!决心能送的送送人,从身边开始,为家人、亲朋好友,乃至需要的人多做点什么!向德兰修女致敬!
  •   作者真实感人的记述,让步你不得不赞美那在德兰修女心中爱,那深遂而宽广的爱,这爱在他跟随的主耶稣——世界的救主身上得到了印证。
    她伟大而超然的行动没有因信仰被捆缚,更因纯正信仰提升了行动的动机。.
    无论有没有信仰都可以,也应该去了解她心中爱是何等的长宽高深。
    送人送礼,这是最美好的礼品。予理不如送人一本真人真事的感人之理。
  •   德兰修女令人崇敬,令世界震动。她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她朴实的语言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践行了自己的一生,人类为有德兰修女这样的爱的天使而骄傲和自豪。
  •   这一本感动人心的书,德兰修女一生是为主耶稣而活,她是一个伟大的见证,神让我们在她身上看到爱是越给予越是充足,感谢神让我们看到这伟大的见证,愿神赐给我们有不断给予的爱去爱身边的人。阿门!
  •   对于不相信有神的人,我们看到了神的光芒。对于相信有神的人我们感受到了神的慈爱。平凡的人感受到了什么是”无私“。德兰修女的伟大在于,不仅仅在凡夫中,所显现出的光芒,即便是在众多修道者中,也是一位卓荦不群的智者。他的坚持不仅仅开始不为凡夫理解,即便是教会也只是默许他独自地行走在爱的路上,直到光明的显现。所以,德兰修女的事业首先是不平凡的,是神圣的事业;第二,爱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第三,德兰修女的离去我们需要祈祷,我们不仅仅要继承神的事业,还要在奉献中增长神的智慧。
  •   在爱中行走,是我前几天买下的一本书的名字。
      彼时,自己在微博写道:希望借着这本书学习如何拥有一颗充满爱意的心。然而,入手时的心绪却是忐忑的。
      这是一本我一直想读却始终没有去读的书。她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兰嬷嬷的传记,见证了她一生在爱中行走的路,当中必然涉及了大量关于基督教的内容。不要觉得我狭隘偏执,哪一个自小便经过无神论洗礼的人没有一点抗拒心理哪?
      不过最终还是读了。无关宗教,无关种族,甚至无关真实存在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正如我曾经说过,一个事物只要能够引领人们遵循幸福的方向,激发人们探寻美好的力量,那么不管她以何种方式存在,都应该被我们尊重,都值得我们去认知、去了解。
      所以,很庆幸自己读到了这本书。虽然她只卖九块钱,让我第一次觉得其实可以卖得更贵一点。因为她蕴含的精神财富实在难以计数,哪怕我只是刚刚看完了三个章节,已经难掩内心的震憾。
      在此,我一定要郑重推荐:无论你正处在人生的高点风光无限,还是正经历坎坷的低谷举步维艰;无论你正在享受生活的幸福甜蜜,还是正遭遇无尽的痛苦失意;无论你是无神论,还是宿命论;无论你是笃信自己,还是消极避世;无论你是高贵,还是贫贱;无论你有没有宗教,有没有信仰,都应该看看这本书,让她涤荡你蒙尘的思想,滋养你干涸的灵魂,只要你也渴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最后,分享一段祈祷词。抛开其中涉及宗教的部分,她依然不失为一首好诗:
      求你使我们成为你和平的工具。
      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希望;
      在有伤害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宽恕;
      在有猜疑的地方,让我们播种信任;
      在有绝望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希望;
      在有黑暗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光明;
      在有悲伤的地方,让我们播种喜乐。
      求你给予我们那梦寐以求的,
      叫我们不求安慰,但去安慰;
      不求理解,但去理解;
      不求被爱,但去爱。
      因为,给予就是我们的收获,
      宽恕别人,我们就被宽恕,
      这样的死亡,就是我们的新生。
  •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看人物传,笔者文笔细腻,一点枯燥感也没有,阅读完德兰修女的一生,除了对她品行由心在赞叹,更多在是感动,同时也激发读者在同情心及善良之心。
  •   我是13块钱买的这本书,虽然觉得也不是很便宜,但看完后,真是觉得好,觉得很感动.不仅感动于德兰修女的所做所为,也感动于作者的文笔.
    看得出作者一定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才可能把德兰的行为思想剖析的那么细致;我到现在才明白耶稣受苦的含义.
    另:好象只发现2个错别字,印刷\校对的都不错.这个出版社挺好的.
  •   德兰修女去世的时候,我才10岁。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对于德兰修女去世引起的震动也不甚了解。看完这本书后,我是多么想让时光倒流回到97年以前。至少,慈爱的修女对世间受难的人们来说是种安慰。修女走了。但她的精神永驻。她太伟大。这种伟大,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
  •   德兰修女永远怀着一颗平和的心,永无休止地去为他人服务。她将自己交给主,主去指引着她一步不停地迈向天堂。这是德兰一生的主题。我认为她的平和心态是她一生都快乐的根源,永远感恩永远报答。如果人们都怀着感恩的心,那么这世界也就不会存在贪婪争斗厮杀。魔鬼和天使的差别在于心,如果你总是感激他人,感激父母给予的付出、感激朋友给予的帮助、感激敌人给予的磨练,那么你就是天使,要知道天使是快乐的,只有快乐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事。
  •   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德兰修女教我知道人天性善良,教我知道世间之美好。穷人拥有的自尊善良真真让我感叹,那些自诩上层之流的人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嫌弃这世界。只有物质上最匮乏,才有精神上的最富有。这本书教会我太多太多,改变了些自己遇事忿忿不平的态度。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听到得,看到的就是真相是事实,因为事实永远不是一个平面。感谢作者,感谢德兰修女,愿意,在爱中行走。
  •   读后,除了感佩之外,我产生了这样一个看法:在德兰姆姆的一生中,其观念往往和主流价值观相左。她的人生之路,没有像大部份人那样,憧憬“千人头上行的”龙象之路,而是直选了一条“万人脚下走”的牛马之途。她走向了穷苦地区、她走向了赤贫人群、她向走了肮脏、她走向了疾病、她走向了冷嘲热讽、她走向了一颗颗冰封的心、她走向了罪恶、她走向了一次次的频临死亡。。。。。。她虽然走得坚辛,但她依然快乐。她的慈悲、仁爱、坚毅、固执,化作了一路的阳光、雨露,化作了大地、树木、河流,使她走过的路成为了后继者最期望走上的路,她走过的路使不同国度、不同人种、不同年龄的人感受到了这才是天上人间.这条路上的人在人生的最后一次凝望时,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和倦恋。水唯善下方为海。德兰姆姆用自已的“低处走”,换来了人间爱意的弥漫、唤醒了人性的复苏、换得了人海中的每一滴水的五光十色。德兰姆姆,我们爱您!愿您在天堂幸福!感谢华姿女士为我们奉献了如此美好的精神资粮。
  •   看完这本书后,我终于相信,原来世界上真的有无比善良的人存在的。像德兰修女。我除了佩服,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去赞美她了。就像我说的,再坏的人,如果跟德兰修女一起去帮助穷人一个星期,那么,那个坏人估计也会被德兰修女所感染变成好人。。。如果世界多几个像德兰修女这种好人。那这个社会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冷。。。
  •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繁华但却浮躁。主义不少,信仰也多,但德兰修女,这么一位矮小、瘦弱、贫穷而富有的人,告诉世界,这世界有爱,需要爱
  •   很感谢当当网在网上卖这类书籍,它让我读出了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人类的心还有善良的一面,就像德兰修女肯全心全意为最底层的人服务,也道出了她有很深,很真的信仰,她效仿耶稣基督为人类被钉在十字架上,舍己救人的精神,显示了人类最伟大的爱。
  •   德兰修女真的是很伟大,看了觉得很感动,她用她最无私的爱去温暖每一个人,同样的她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   已经买了20多本了,送给我们的教练和同学,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爱和付出,一个人当他爱整个世界的时候心胸是怎样的博大,当他愿意无条件付出所有爱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拥有。两年来德兰修女的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令我一直感受着这个世界的美好……
  •   德兰修女毕生都执着于她的爱人事业,虽然,很多时候只是陪临终前的人说说话,抚摸他们的脸庞,用温情的眼神看着他们。正是这种最纯朴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人类需要爱、需要用爱呵护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的真挚情感。她是我们女性的骄傲,更是我要用一生去学习的榜样!向德兰修女致敬!向无疆大爱致敬!
  •   好书,德兰修女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在她过世后,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印度只有两个人获得如此殊荣,一个是圣雄甘地,一个是国父尼赫鲁。德兰修女是第三位。
  •   很久没静下心来一口气看完一本书了
    太多的感动感触思考反思....无以言表
    德兰修女是真正高尚的大善大爱的人
    我敬重她!!
    ..............................
  •   如果你信佛,你想知道佛在哪里,她就是!如果你信基督,你想知道上帝在哪里,她就是;你想知道安拉在哪里,她就是--德兰妈妈,有的的翻译为特雷莎修女!一个一生物质赤贫,一生享有无穷精神财富的女人,她行走在世间,让人们想到她就多了那么多温暖,读读这本书吧,温暖你的心,荡涤你的灵魂,时常用她擦擦自己的心吧,当我的儿子读到德兰为生了蛆虫的老人清洗时候,儿子哭了,9岁的他说:德兰妈妈又信仰,她真是有福!
    孤独的人,不幸的人,彷徨的人,不坚定的人,看看这本书吧,真的,很值得。
    为你的孩子播种品格吧,为了明天!
  •   在爱中行走,接触爱,不要抗拒也不要不好意思表达你的爱,向需要爱的人伸出你宝贵的双手.献出我们的爱也让需要的人感受到爱.我们没德兰修女那么伟大,但是我们也能做些小事.
  •   书还没看完,看得断断续续地,不过真的是本看来很温暖的书,也让人思考活着的价值是什么。也许我们无法达到德兰修女的高度,但至少可以像她一样保持一颗信、望、爱的心。
  •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位我觉得很伟大的人,她就是德兰修女,,慢慢看着书,,慢慢融入其中,会发觉眼睛都充满了泪水了,,,当你觉得自己缺乏感动的情感时,精心读一下这本书,它可以让你人生再充满感动和爱
  •   很喜欢华资的书,也很喜欢德兰修女,德兰修女用她的一生活出了基督的爱,为了穷人中的穷人,为了那些不认识基督的人,德兰修女在外邦人中为主做了光!值得用心去读的一本书!
  •   好书,德兰修女应该为每一个人所了解,尤其是青少年,非常喜欢这本书,值得用一生来阅读。
  •   买的时候是9.9元。非常便宜。就顺便拍了一本回来。
    但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好看。
    我本身是基督徒,虽然基督教与天主教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但是主要的精神是一样的。
    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的一生竟然可以像德兰修女这样度过。
    对于她来说,即便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没有实现,但是她却实现了社会尊重的需求,她实现的是最高境界的需求。

    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喧嚣多么繁杂,内心始终是温柔、平静的。
  •   有情有义有天地,一生奉献复何求?你知道甚么是一生奉献吗?你知道甚么是穷人尊严吗?你又知道甚么是光辉岁月吗?若你未明所以,看此书定必找到答案。但假若你的心坎受伤累累,她的道路会温柔的给你慰藉,德兰修女非比平凡的一生,你又岂能错过!
  •   文章极大的激励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兰修女愿意听从自己的呼召。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一句话:我渴。
    她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应上帝对她的呼召。
  •   身为一名天主教徒的我,这本书还是给我的灵魂带来深深的震撼,人在世的所有行为都要遵循自己的信仰的准则。虽然没有德兰修女那样的爱德,但为之去用一生努力,值得!
  •   看完了,我很羡慕德兰修女,因为当今世界上有什么人或物能够让我们百分百全身心的信任他,为他付出一切的吗?没有。而修女她的一生全都教给了上主,她对上主没有过丝毫的怀疑,她是那样的虔诚。很佩服德兰修女,也很羡慕她能够对上主如此的依赖,而上主也没有让她失望。她终于回到上主的身边,回到上主的手上,她是上主手中的一支小花。虽然我不是什么教的教徒,但是她让我对基督教有了兴趣,对感恩和爱有了更深的理解,谢谢德兰修女,你很伟大!
  •   在看<德兰修女传》之前,我所认识的德兰修女是一个在论文写作中,贴着无私奉献的符号,对她的事迹也略有耳闻。当真正地阅读她的传记时,我才感觉到德兰姆姆是个活生生的肉体,从18岁觉得加入教会开始德兰姆姆就注定了她的不一般。。。。
  •   非常抱歉,忙于工作,都忘记了给最亲爱的当当书评论了。万分抱歉!
    书的印刷质量很棒,最为打动我的是书的内容,德兰修女,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做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买得值!
  •   差不多是大学时最早看到同学有读这本书的,当时读完就跟我们分享说德兰修女很伟大。所以,一次无意在当当看到了这本书,就立刻有买来看看的想法了。
    书读完了,德兰嬷嬷给了我很大的启迪。看到了她内心真正平和伟大的爱,那种一般人做不到的爱。与此同时,自己也在追随着德兰嬷嬷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宁静自己的内心。
  •   德兰修女的一生,是见证的一生,她的爱恒久忍耐,给了无数人信心.看着她这样属灵人物的传记,让我很有启发.
  •   讲述德兰修女仁爱的一生,净化我们的心灵,读的过程中好几次哭了。
  •   真正的大爱。德兰修女的精神一直在温暖这我们世上的每一个人。老实说,本人离这种无私的境界还差很远很远,但是,只有奉献才能成就自己。布施,而不求回报......
    看了,不但想去学做,还想去每个德兰修女开设的机构去参观,去学习,去感受......
    无私的大爱......
    永远学习的目标
  •   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真的会变成天堂!德兰修女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她是多麽完美的基督徒啊......其实人根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德兰修女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尊严。谁说人都是自私的?天堂离我们并不遥远,付出自己的爱其实是件快乐的事,越是自私越苦恼“人人为我、我也为我”没有人为他人,其实谁都是苦恼的。德兰修女是天主教会的伟人,更是这个时代急需的典范。我是天主教徒,我爱我们的教会,爱我们的德兰修女!
  •   德兰修女在爱中行走的一生令我非常感动,爱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同样强大,虽然我不是信徒,但是也应该行走在爱中。
  •   德兰修女,瘦小的身躯,却承纳了整个世界的尊重。不,不仅仅是尊重,还有爱。那爱,来自于她对上帝的执著虔诚的热爱的敬佩,更来自于她是那样真真切切地爱着身边的每个人,尤其是穷人。
  •   有很多人说做善事要很多钱,可我没钱,所以不能做;做善事要很多时间,可我没时间,所以不能做;做善事很辛苦,我很累,所以不能做。但是我想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借口罢了。大爱无疆,我想或许我们不能把善事做得跟德兰修女那般伟大,也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关心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把爱奉献,我相信这个社会会更加的美好,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
  •   看过德兰修女“为爱成伤”的传奇,读的过程中无数次的停下,那种给予和付出让我哑口无言!一个人把自己看的几乎不存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帮助那些穷困的无助的人,无论在什么制度体制下,都以人为本,也许她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   在这本书之前,对上帝耶稣都完全没概念,但是通过德兰修女,看到了这些人身上充满的爱。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人值得人敬仰,那么这个人里必然该有德兰修女的身影。
    从身边人爱起,谢谢您,德兰修女,虽然你去去世多年,但你曾经的言行,依然在今天影响了我。
  •   如果你不了解宗教,甚至你排斥宗教。其实这并不难理解。的确,宗教——人类的信仰支撑,几千年来一直被政治、权势利用,并被蒙上浓厚的迷信色彩。在中国,经历了破除“四旧”的十年文革,我们将传统文化隔离与断绝。因而更难以接受着外来的宗教。
    然而,全球敬仰的德兰修女,一位活生生的圣人,生存在我们的时代,真实,她的谦卑,她的慈爱,令世人动容。即使石头做的心肠,也会被她的爱融化。她的爱,来自于耶稣,她的信仰,来源于基督。亲爱的朋友,愿耶稣基督的爱,伴你度过人生的每一寸光阴!
  •   值得一读,深深的被德兰修女感动,爱,有时无需言语只需行动,她爱穷人中的穷人,她爱被抛弃的人,彼此相爱,爱人如已,是主给我们的新命令~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德兰修女的一生,感动了无数人的一生。
  •   可能是因为此前已阅读《活着就是爱》一书,对德兰修女的心境已有体悟,因而阅读此书感动并不似第一次那么深。但德兰修女的种种心行,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愿意像修女一样,在另外的领域里,给所有遇见我的人以爱。
  •   这本书虽然是中国人写的,但是不影响她的较强的可读性,也能够让人从中感触德兰修女的伟大与淳朴的大爱。喜欢此书!
  •   真的很难相信世界上竟然有如此付出之人,如此有大爱之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了两遍,每次都觉得太感人了,一个人为了他人可以完全忘掉自己的存在,把自己的全身心都奉献出来,爱每一个人,给每一个人送去温暖关怀鼓励。
    向德兰修女致敬。
  •   德兰修女以非人的毅力致力于拯救穷人,不只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给予穷人的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唯有爱,可以让心灵充实。
  •   刚拿到本书时不太在意看,但读了几页才知道又是一本好书,所以用心地把它读完了,很是感慨呐!可以说这是我看过所有写穷困类的书中,它是写得最惨的,虽然作者并没有故意在穷字上大下手笔,更是如此,我才不禁喜欢的,但更明显它是一本很具有感染力的仁爱小说。我想它很适合学生读,如果行,可以订为必须课外读本!本书纪录了印度二战时候德兰姆姆在众人都麻木大家都在自欺欺人的时候,不故他人的反对坚持自己和穷人中的穷人在一起,她把爱已经最大极限化了,所以很明显她取得了全世界的认同,带领了那些有仁慈心的人,唤醒了那么多麻木的人,这就是一个单薄而又不单薄的德兰姆姆。她是圣人,是的。我最喜欢她说的一句话是:“大海是有很多水,可都是一滴一滴而成的,如果少了你那一滴,那大海就少了一滴水!”是的,很让人感动的还有太多了。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朴实的衣着,直到她逝世,她也只是有那么几件东西,难道真的是神的化身,我们不知道。读完后我感慨的同时我也开始厌恶现代中国的陋习……不诚信不文明。同样是人怎么就相差这么远呢?我不得知!本书本人极力推荐的!
  •   看了这本书后,很敬仰德兰修女,她完全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就是为了让那些被遗弃的人重新获得有意义的生命~
  •   非常精彩的一本的书。德兰修女让我佩服的不仅仅是给予穷人吃饭和安息的地方。不仅仅是可怜穷人,帮助穷人。更重要的是,她给予了穷人在这个世上的尊严。死亡并不恐惧,只怕从未活过。
  •   始终觉得,人是需要读一些能感动彼此的书的。书中娓娓道来的,是德兰修女那颗朴实而纯善的心。看了它,心情突然变得有些不一样。人生,总归要坚持做一些善事,一些好事,一个好人。
  •   看这本书已有多日,断断续续的看一直未看完,原因很简单,每次看都会深深的感动以至哭泣,看这本书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同时深深的被德兰修女感动着,心里有个声音一遍遍的不禁问自己: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博爱的人,已经不能用尊敬来表达自己对德兰修女的钦佩之情!爱书的朋友们:这是本值得一辈子在书架珍藏的好书!
  •   德兰修女的一生是无私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不会做这样的人,完全牺牲了自我,不过我会学习他的
  •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坚守爱的德兰修女,给了我们满满的感动。静下心来,让这本书带你穿阅不同的世界
  •   德兰修女的一生是一个传奇,这本书值得购买,学习到不少为人的东西,乐于助人是美德。
  •   不是基督徒,对书中描述的一些基督教的内容不是很懂。爱是没有国界、宗教、文化、地域之分的,德兰姆姆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行动告诉人们什么是爱。你可以为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擦拭身体或握着他的手给他一点温暖、也许他一辈子没有洗过一次澡、也许他全身溃烂甚至伤口都长满了蛆,德兰姆姆可以,她真是无愧诺贝尔和平奖。
  •   曾经觉得,历史的长河中波澜汹涌个人的力量如草若芥,茫茫人海之中碌碌无为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以及必然,日子也就无非这样一天天的过,每一天都好像是前一天。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德兰修女就是最好的证明,她将善良做到了完全,像尘埃一般,力量卑微但必不可少。
      她的善良明亮的像月光,那种温柔的眼神静静地垂眼看着你,让人不自觉地身心静寂。去年十一月,我就被自然中的月光震慑到一次,昨日在公车上,素手随意翻看《德兰修女传》抬眼望向夕阳的那一霎,再次被震慑。恍然想起当年在蜀地那一山坡小寺庙的情境,貌不惊人,进去后菩萨低眉肃目,嘴角含笑,不自觉的低头,自惭形秽起来。
      很多人提到她的善良,总会提到她的信仰。因为信仰所以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所以才信仰坚定。这并不是问题,无论哪个都好或者它们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相依而生,信仰总是让人心生安定的,因为——有人在看着你。或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唯心,或许吧。当年在校,同舍的友归了主我虽不懂,但每晚听着她做祷告,也觉得分外的圣洁美好。
  •   非常好的一本书,德兰修女是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上帝的存在,看书的过程很感动很享受那种宁静的喜悦,比起德兰的强大的毅力和永远不枯竭的爱心,印度下小孩子的饥饿疾病和种种痛苦,才发现每日为之烦恼的一些小小的琐事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   此书非常感人!德兰修女就是主耶稣基督派到人间的天使,她心中充满了主耶稣的爱。没有耶稣的爱,便没有世间的美好人间!
  •   是在别人的书里知道有德兰修女这么一个善良的人,故专门买了这本书想更深入了解一下她!书一收到,我就迫不及待看了导言,就这么两页就已深深感动着我!希望也能感动你!
  •   德兰修女名言:
    爱直至成伤。假如你爱至成伤,你会发现,伤没有了,却有更多的爱。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   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天主之间的事,   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总结一下:1、施比受更有福!
    2、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我的理解,其实,德兰修女就是菩萨!愿我们的生活多些给予别人的关心和爱!
    不要冷漠了,关注那些需要我们关注的人吧,从我们的父母开始。一直到陌生人。
  •   用真,善,美去看待和对待这个世界,这是我们人类值得学习的地方。

    做什么事情都充满爱,你的世界会很不一样。

    很伟大的德兰修女。
  •   十分感动,十分敬佩德兰修女!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她十分之一的善心,像她一样看待世界看待自己和他人,那我们就活在天堂里了!
  •   德兰修女是一个伟大的人
  •   德兰之后这个世界在无伟人,我现在真正认为上帝是存在的。上帝看到人类的丑恶,便将德兰修女派到人间为人类做一个示范。----人应该是这样做的。在德兰面前我们将低下自己的头,一切所谓的政治家、慈善家、标榜代表大多数人的骗子,都将失去分量。我期待下一个德兰的出现,为这个越来越丑恶的世界吹进清澈的空气。给人类带来一些希望。德兰我们期待你的再次来临。
  •   德兰修女的故事很早就知道,感动于这么灵魂纯净的人,书好看,也用来收藏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