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木奇功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浙江省博物馆 编  页数:189  

前言

  浙江省博物馆创建于1929年,初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馆”,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多个馆区分布于杭州城市中心,包括西子湖畔的孤山馆区、大运河边的武林馆区、老和山旁的文保科研基地、栖霞岭下的黄宾虹纪念室和昭庆寺东的沙孟海旧居等,展示着浙江自古迄今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着一种开拓进取、历久弥新的浙江精神。  自建馆以来,经过几代人锲而不舍的努力及社会各界的支持,藏品总数已近十万件。其中,以稻作文化为基础的河姆渡文化的遗物,实证文明起源的良渚文化玉器, “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文化遗存,支撑“瓷器之国”的越窑青瓷、龙泉窑青瓷,装点“东南佛国”的五代两宋的佛教文物,以及南宋时期的金银货币,汉代会稽镜,宋代湖州镜,古代漆木器等,不仅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而且还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此外,历代名家书画、玺印,现代革命文物等,也都是影响浙江乃至中国历史,推进文明进程的宝贵遗物。  为发挥藏品的作用,本馆除了在省内举办各种陈列、展览外,还曾在全国各地和德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出具有浙江特色的文物艺术品,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与此同时,各种反映本馆藏品的专著和图录亦陆续出版,对繁荣文化事业、推动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陈列展览不仅内容有限,而且难以与人朝夕相伴,既往的出版物又未能全面、系统展示本馆藏品的基本面貌,所以,在信息化的新世纪,我们以图书为载体,将本馆收藏的具有代表性的藏品编辑成《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十二种出版发行,以冀使更多的人了解浙江的历史与文化,准确地掌握本馆藏品的基本信息,促进展览交流、学术研究、艺术鉴赏,为文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和精神的累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物艺术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不仅是逝去时代各种信息的载体,而且对当今社会的进步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发掘其固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浙江省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要务,《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的出版,意义正在于此。

内容概要

  浙江省博物馆创建于1929年,初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馆”,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经过近八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多个馆区分布于杭州城市中心,包括西子湖畔的孤山馆区、大运河边的武林馆区、老和山旁的文保科研基地、栖霞岭下的黄宾虹纪念室和昭庆寺东的沙孟海旧居等,展示着浙江自古迄今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着一种开拓进取、历久弥新的浙江精神。

书籍目录

序综述漆器篇一色漆泥金雕漆和堆漆类彩绘镶嵌类朱金木雕竹胎漆器古琴篇唐琴宋琴元明清民国琴雕刻篇佛像与人像建筑构件其他图版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雕漆是漆工艺中重要的品种之一。雕漆通称剔红,据文献记载,雕漆是漆雕的总称。它是在木胎或金属胎上,层层髹漆,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再在漆上雕刻花纹图案。根据漆的颜色不同,分为剔黄、剔红、剔黑、剔绿、剔彩和剔犀等多种。最常见是剔红和剔犀。剔红就是纯朱色漆地上施雕,剔犀是红、黑、黄等各色漆相问涂抹,再存漆层上雕出花纹。考古实物有温州博物馆藏北宋白象塔出土的阿育王漆塔和漆雕背光等。  北宋时期在温州漆器的制作中还出现了立粉工艺,王世襄先生在《中国占代漆器》一一文中称之为“识文”工艺。识文是堆漆的一种,即用漆灰堆作阳线花纹或平地堆作阴线花纹,花纹与漆地同一颜色,表面不髹色漆。在这些花纹上屑金、泥金或打金胶上金和贴金可称为“识文描金”。瑞安仙岩寺慧光塔出土的舍利函和经函(P042-046)都采用这种装饰工艺,”尤其是舍利函,识文工艺极其高超。此函檀木为胎,方形盈顶,须弥座式函基,通体髹浅褐色漆。四壁饰连弧形开光,两弧线交汇处镶嵌小珍珠一颗。四壁中部开光内金粉白描佛教故事各一幅,开光以外布满识文描金折枝牡丹纹。盝顶盖面开光内饰对称缠枝莲花,开光外饰折枝牡丹。函基腰部四壁中问堆饰狮纹。函底内有金丝栏金书题记11行,具录施主舍钱造宝函盛舍利名位,末尾署“大宋庆历二年(1042)壬午岁十二月题记”字样。出土时里面藏有鎏金舍利银瓶、佛像、玲珑银塔等供品。制作工艺精湛,人物线条流畅而挺拔,纹饰多样而饱满。宋代识文漆器全国罕见,这件舍利函又有明确的生产日期和精确的出土地点,可以说是宋代识文漆器的典型作品。  北宋阿育王漆塔,1965年2月温州市白象塔出土。”漆塔呈方形,四面,单檐,面阔12厘米,残高19.3厘米,由基座、塔身及顶层三部分构成。顶部中央刻12瓣莲纹,塔刹已损,四角为花蕉叶,正面刻佛传故事,背面刻佛三尊。塔身中空,四面壁各镂刻券门,门楣刻番莲纹,门镂刻佛传和佛本生故事,四角置倚柱,柱头各刻一金丝鸟。基座每面各镂刻佛像四身,结跏趺坐。《唐大和尚东征传》载,早年阿育王塔有“非金、非玉、非土、非铜、非铁、紫乌色,镂刻非常”之说。此塔胎骨系山麻干粉掺油脂等模铸而成,外涂褐红色漆,与记载相符。同时出土的还有漆雕背光,”该背光“樟木胎,宽21.6厘米,高42厘米,通体涂漆。边缘镂雕火焰,上部及左右用浮雕、镂刻相结合,雕刻七朵大秋菊,花瓣向上突起、卷曲,宛如火焰。漆层厚度达1-1.5厘米,以朱漆作地,上涂褐黑色漆,并问以贴金”。以我对实物的观察,火焰和秋菊花瓣的制造方法应该与阿育王漆塔相同,即是片山麻干粉掺油脂制成的堆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槁木奇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