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张毅清、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浙江省博物馆 编  页数:206  

内容概要

  《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翰墨清芬》为发挥藏品的作用,本馆除了在省内举办各种陈列、展览外,还曾在全国各地和德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出具有浙江特色的文物艺术品,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与此同时,各种反映本馆藏品的专著和图录亦陆续出版,对繁荣文化事业、推动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陈列展览不仅内容有限,而且难以与人朝夕相伴,既往的出版物又未能全面、系统展示本馆藏品的基本面貌,所以,在信息化的新世纪,我们以图书为载体,将本馆收藏的具有代表性的藏品编辑成《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十二种出版发行,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浙江的历史与文化,准确地掌握本馆藏品的基本信息,促进展览交流、学术研究、艺术鉴赏,为文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书籍目录

序/003 综述/006~017 元/018~027 明/028~097 清/098~204 图版目录/205~206 后记/207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当王铎以“贰臣”的矛盾心态,于书法中寻求情感寄托时,也有一批由明入清的汉族知识分子,以一种避世的态度,或栖身市井以书画谋生,或隐于山林孤芳自赏。他们的书法,如其不谐于俗的孤峭个性,终不为法度所限。在这个被称为“遗民书家”的群体中,傅山是重要的一位。 傅山三十岁时就因入京为东林党人请愿,痛疾奸邪而名闻天下。崇祯十五年又绝意科举仕进,出家为道。明亡后,他不脱道服而决心从事反清活动,顺治十一年被捕入狱,绝食九天几近身亡。康熙年间清廷特开博学鸿词科,以笼络汉族学子,山西官吏促其入京遭拒后,竟命人抬床迫其上道。傅山在入朝后不久即称病不起,终被放还,在返晋后避居山村,埋首著述,直至七十八岁逝世。 傅山的书学观,是建立在他的“气节”观上的。所谓“作书先做人,人奇字自古”,故其虽曾学赵孟频书,却因“薄其为人”而感慨小人的圆转流利易学,君子的劲瘦挺拗难求,转而以颜真卿书法的磅礴、激越之力作为自己的典范。不过傅山对同样为“贰臣”的王铎,却从未有过斥责之词,并以为“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以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或可见王铎书风对他影响之深。 与王铎一样,傅山也以行草书为最大成就。其中尤以连绵草最具特色。行书以草势贯,草书则在快速的旋转运笔中省略提按动作,更尽恣肆。其盘旋跳荡的用笔、纵横飞舞的气势,当得力于王铎。因此,每有论者将二人书风进行比较。整体而言,两人同属晚明变革书风的延续与深入,但王铎传统法度的烙印相当深刻,创作中也更多理性的技巧控制;而傅山对传统技法的把握深度虽不及王,却以强烈的人格感染力和唯我独尊的汹涌气势,掩盖了技巧的单调与不足。 傅山有一句著名的书论: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全祖望以为此语“非止言书”。这种宣称与巧、媚、轻滑、安排决裂的主张,实则是通过张扬艺术个性的狂怪作风,表明与软媚取巧的流俗抗衡的人格价值取向。但这句书论名言在傅山身后却突现出更为深远的意义与价值,它给人们带来了一反传统中和之美的全新审美观照,并为日后清代碑学的崛起提供了观念的先导。 在清初的遗民书家群体中,八大山人与程邃的书学成就也是颇具特色的。 与傅山同龄的程邃,原为明诸生,清初寓居扬州,以书画自给。他是皖派篆刻的关键人物,又以“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渴笔山水成为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程邃早年曾跟随黄道周学书,其书作体格多拙意,笔势横张而兼右仰之态,可见黄道周对他的影响。而他书法中最具个性色彩的,则是以渴墨作书,点画多在干擦运笔中产生,以苍茫浑劲的线条构成,正与他恍然迷离的渴笔山水同调。 比傅山、程邃稍晚出的八大山人,是明宗室后裔,明亡后为避害而出家,初为僧,又为道,甚至佯装疯癫。国破家亡的惨痛身世,却造就了他“墨点无多泪点多”,冷僻孤傲的水墨写意画风,使之成为清代画坛异峰突起的一代巨匠。八大山人的书法早年从欧阳询入手,后转学董其昌、黄庭坚。五十岁以后,尤对吴门书家王宠用笔、结体的含蓄意趣有独到体会。及至晚年,他在广泛的吸收与融会后,一反常态,在古人原有的丰富技巧形态中刻意寻找一种单纯质朴、大智若愚的精神境界。其笔画平稳而少起伏,直率而少顿挫,形简势满,以一种淳厚生拙的古雅韵味,传达出不食人间烟火的处世之态和对整个人生的空幻之感,堪为书坛高标独立的“异端”。

编辑推荐

《翰墨清芬》讲述了多个馆区分布于杭州城市中心,包括西子湖畔的孤山馆区、大运河边的武林馆区、老和山旁的文保科研基地、栖霞岭下的黄宾虹纪念和昭庆寺东的沙孟海旧居等,展示着浙江自占迄今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着一种开拓进取、历久弥新的浙江精神。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