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章收藏与鉴赏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南京  作者:邵磊  页数:161  
Tag标签:无  

前言

己丑岁末,邵磊寄来了新作《古印章收藏与鉴赏》的书稿,希望我写几句话。我爱好研习印章已有20多个年头,尽管大多着眼于印章的“艺术性”,但20多年的摩挲抚弄,对历代印章的制度、铸凿工艺、风格特点等也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周末到古董市场转转,爱在摆放古印的摊头驻足逗留一番,对眼前的古物在心里作出判断。但是,如果有一个顶真的人要我说出十分精确的判断依据,我是没有几分把握的。如此,《古印章收藏与鉴赏》正是“我之所缺”也。找了个时间,开读。文风平易、朴实、自由、简洁,剔隐挟微、谨严不苟,不拈酸卖乖、装腔作势,说话均以“证据”为依据,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的锐气时见。这绝不是一本一般的“快餐读本”。针对罗振玉之子、印学大家罗福颐先生传世官印皆为“明器、殉葬物”等非实用器的观点,邵磊综合多方面材料,得出了即便是殉葬官印中也应有大量实用品的结论,其中有大胆合理有度的假设,也有小心独具只眼的考辨,解决了长久以来众多传世官印“来历不明”的悬疑。江苏扬州发现的“广陵王玺”和日本九州志贺岛出土的“汉委奴国王”两方金印的印文风格绝似,因而中日学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两方金印当系东汉早期洛阳府监的同一印工所制,称之为“姊妹金印”。

内容概要

作为一本谈古印章鉴定与收藏的读物,本书最大的亮点是针对印章断代、分域方面所做的探讨。与此前所见古玺印专书多偏重于有职官或地志作为辅证的官印不同,本书则以经过验证的新出土的标准器为依托,辅之以相关学科的新成果,以较大篇幅归纳总结了占传世玺印绝大多数的战国秦汉、东晋十六国以及北朝私印在钮制、印文方面的特征,进而抽绎出其嬗变的内在规律,为古玺印的科学鉴定树立标尺。

作者简介

南京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暨中国钱币学会优秀学术成果最高奖“金泉奖”评委。致力于考古学、文物鉴定与南京地方史研究,出版著作有《冶山存稿——南京文物考古论丛》《文物名家大讲堂——中国金银器》《古玺印收藏知识30

书籍目录

一  收藏古代印章的意义二  约定俗成的专业术语三  古代印章的用途四  印材与制作技法五  美不胜收的印钮六  丰富多彩的印文七  历代印章的时代特征八  印苑奇葩——肖形印九  流派纷呈的明清文人篆刻十  印章辨伪八法十一  印章的收藏与养护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说起印章,人们都不会陌生,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无论是在单位领工资,还是去邮局取电汇,总少不了要在凭条上郑重地压上一枚蘸了红色印迹的私印,更不用说我们日常使用的学生证、工作证及其他证件乃至各种公函、介绍信上都必不可少的大红公章了。以上所述,大致是印章在当今的一些用途,所体现出来的都是印章作为凭信的本质特征。那么印章在古代是如何加以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又体现出哪些不同的特征?在承担不同功用时,或者即便是承担相同的功用时,会因为等级制度方面的特殊含义与时代、地域的风尚,有各自不同的称呼吗?这些就需要结合古人用印遗留下来的一些痕迹来做一番总结了。其一,钤抑器物,物勒工铭。主要是指在陶制的容器乃至砖瓦上钤抑制作工匠的印章,用意是“物勒工铭,以考其诚”。其源起很早,至迟可以追溯到东周早期,至战国、秦、两汉一度十分盛行,直至明清仍不时见到。这样做,不但便于统计工匠的工作量,而且如果产品出了质量问题,也可以根据器物上钤抑的印迹,顺藤摸瓜,轻而易举地找到责任人。相反,如果器物的质量有所保证,那么,器身上钤抑的印迹则不啻为一则言简意赅的广告了。这类“物勒工铭”式的工匠用印,其印文内容往往包括工匠所属地和工匠名,有时在工匠名字前后还会缀附“师”、“工师”一类的职称。

后记

与大多数关注古玺印的师友一样,我对古玺印辨伪、断代以及使用制度方面的一点兴趣,也源自早年对篆刻艺术的痴迷。唯所不同的是,我的篆刻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都一无成就,并且早已荒疏到几乎再不能捡起来的地步。这是一种讽刺,也是一个教训。本以为就这样渐行渐远了,并不曾奢望还会有一个像是谢幕的机会。为此,我非常感谢给了我这个机会的南京出版社与热心促成此事的李绍斌与徐文举二位先生。本书西汉官印分期方面的内容引用了上海博物馆孙慰祖先生的研究成果,新莽官印以及辽、金、元官印部分则参考了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叶其峰先生的相关论述,明清流派篆刻部分承同事王光明先生协助完成。配合行文用的部分图例采择了篆刻家许雄志先生的藏印。既蒙诸位先生之惠,却格于体例,未能在正文中一一注明,只有在此致以歉意并恳请谅解了。知名书法家杨谔先生不以我鄙陋,在序言中对本书多有谬许,读来唯有汗颜而已。古玺印看起来小,说起来大,内容即使再精简,也不是本书的篇幅能涵括的。从通史的角度着眼,只能有选择地谈一点主要的发现与收获。其中,研究工作有所进展的方面就多介绍些研究成果,而有些方面的研究尚未起步,也只能罗列一些材料了。尽管是一本小得不能再小的册子,但要写得既不堕学术味,又符合丛书的体例要求,是并不容易的。

编辑推荐

《古印章收藏与鉴赏》:《家庭收藏指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印章收藏与鉴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大概翻了翻。大概翻了翻。
  •   是一本教科书,让人少走弯路,内容再充实点就好了。
  •   真的很一般很一般。如无必要就甭买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