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卢松溪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艺出版社  作者:《湛卢松溪》编委会 编  页数:196  

内容概要

  巍巍湛卢闽山之祖,潺潺松溪闽江之源。从远古时期历经夏、商、周、秦、汉,数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古朴淳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引领时代潮流的风流人物,体现了松溪人历史上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而这一切又融汇到中华文化中去、在这些古老的文明之花中,最为鲜艳夺目的,当属春秋时期欧冶子所铸的湛卢剑。欧冶子这位铸剑大师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湛卢宝剑的浩然剑气已形成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松溪人民。

书籍目录

序松溪绿茶跃升发展探寻千年遗存松溪文物纵览漫话清凉寺长虹卧波五福桥千年古刹中峰禅院感悟千年大布村“百年蔗”感怀威风凛凛武举刀湮没地下的辉煌松溪古桥摭谭彩桥如花走近南宋交通法规碑巍巍奎光塔塔山·碑亭见证历史的古代建筑拜访古代先贤欧冶子与湛卢剑吴门“三代簪缨”抗金名臣陈戬朱熹与湛卢山“吟室”杨缨与湛卢书院清正博学魏苍水抗倭群英谱真宪时和圣旨绣幅遗爱松邑的王士骏潘拱辰与清版《松溪县志》感悟绿色山水湛卢山悠悠松溪河溯古探今话松溪天下第一剑山吟读湛卢山白马山,真是个谜龙首昂昂鸾峰山来龙山遐想走进诰屏山碧水丹山茶州游车过寨岭品味地方风情烧茶桥与烧茶习俗“开路日”与民间修桥铺路良俗风水林·“奉禁碑”·古人的环保意识“八大山头”与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过大年品民俗松溪酒话移居松溪的客家人正月舞龙庆吉祥龙舟竞渡悼屈子“江西路”——松溪人的“子弟戏”“花鼓灯”与“花鼓戏”亦谐亦趣话“傀儡”“金块”“银条”话小吃驰誉全国的水南冬瓜夹岸香樟起情思茶乡特色“挑茶担”寻找故事传说何仙姑掘井吕洞宾造八仙阁韩湘子箫治白龙精虎井周山斗妖聚宝盆的传说回龙塔畲汉青年比胆大武仙塘与龙头山巧嘴话天堂“神童”范琏的传说状元庙重读松源诗文御倭纪事书张德传后重修永庇祠并祀阵亡各勇碑记湛卢书院记湛卢山赋月夜石壁潭赋湛卢山歌湛卢诗九首欣赏古县新姿魅力松溪湛卢剑魂剑铸人生朝气所在希望所在令人迷恋的版画世界“类冰如玉”的九龙窑瓷器茶乡·茶香

章节摘录

  据《松溪县志》载,朱熹父朱松在政和县为官,其祖父朱森死后葬于护国寺附近山中。护国寺距湛卢数十里,朱熹来往祭扫,建“吟室”于卢峰,并寓居于城内,今湛卢书院及文公祠基即其遗迹。又载,朱熹少时家穷,依父友刘子羽寓居崇安,后迁建阳考亭,又筑室于松溪湛卢山,名为“吟室”。朱熹一生,怀才不遇,弃官讲学,凡名山大川,奇峰胜境,无不登览,其目的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将以尽天下大观,以蓄见闻,以征著述”。而湛卢又以欧冶子铸剑之所而名著闽越之间,这必定对朱熹有很大的吸引力。  公元1151年春,南宋朝廷为了量才授官,举行诠试。22岁的朱熹,满怀报国热情参加了此次诠试,得授左迪功郎之官,被委派同安县担任主簿之职。迪功郎是文官37阶之最低一级,而且所授主簿之职也只是一个虚名,要等到现任同安主簿3年秩满之后,才得以补缺。朱熹初志未伸,未免感到惆怅。在诠试的归途中,朱熹特意到政和县扫祖父朱森之墓,路经松溪湛卢山时,他登上了这座名山。  由于距前往同安任职还为时甚远,心绪又不畅然,朱熹于是索性在剑峰脚下,建了一座“吟室”,使自己安下心来读书做学问。在这段失意的日子里,朱熹寓情寄怀于湛卢山,以排遣待职期间的忧闷。朱熹不仅常以诗篇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还经常沉浸在佛经道书之中,曾写下《登卢峰》、《怀友》、《古意》、《残腊》、《月夜述怀》、《冬雨不止》、《诵经》等诗。  在湛卢山“吟室”里,朱熹还对《周易》的乾坤卦辞进行了深入的钻研。当他研究到“元亨利负”的“元”字时,想起“元”乃是四德之道,而自己一事无成,不敢以“元晦”自称,遂把自己的字改为“仲晦”。然而他的学友们仍尊称他为元晦。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湛卢松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