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书家

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者:孙敏  页数:128  

内容概要

  唐伯虎是明代的著名画家、书家、诗人,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与仇英、沈周、文征明齐称“吴门四家”。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却经历坎坷,英年早逝。《风流书家:唐伯虎的生平及其艺术》从其坎坷的一生及书法艺术成就入手,为你展现一个活灵活现的风流书家形象。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风流析辨——唐伯虎的坎坷生平/1第二部分  一脉相承——唐伯虎的书法与“二王”风范/35第三部分  四美相生——“吴中四杰”的艺术成就及相互影响/53第四部分  烟云供养——唐伯虎主要书法作品赏析/75第五部分  柔情如水——人性的缺陷与时代局限/99第六部分  唐伯虎生平简表/121

章节摘录

书摘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以表其淡于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写字卖画生涯之志。    唐寅三十六岁时选中城北桃花坞,建了一处优雅清闲的家园,度其清闲生活。桃花坞原是宋人章庄简的别g,但经风雨沧桑,早成一片废墟。不过这里景色宜人,环境十分幽静,一曲清溪蜿蜒流过,溪边几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很有几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卖画的钱建成了桃花坞别墅。虽只几间茅屋,檐下却悬着雅致的室名“学圃堂”、“梦墨亭”、“蛱蝶斋”等匾额。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别墅取名“桃花庵”,自号“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春日,园内花开如锦,他邀请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来此饮酒赋诗,挥毫作画,尽欢而散。“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祝允明《唐子畏墓志铭》)此时唐寅过得清闲而超脱。    明正德九年(1514),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后来宁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脱了杀身之祸,但也引来不少麻烦,从此思想渐趋消沉,转而信佛,自号“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自治一方印章“逃禅仙吏”。    唐寅从南昌回家后因常年多病,不能经常作画,加上又不会持家,生活艰难,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徵明两人借钱过日。其间有著名书法家王宠常来接济,并娶了唐寅唯一的女儿为儿媳,这成了唐寅晚年最快乐的一件事。    明嘉靖二年(1523),五十四岁的唐寅健康状况更差,这年秋天,应好友邀请去东山王家。但见苏东坡真迹一词中有两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正好触动唐寅心境,他一阵悲伤,告别回家后,从此卧病不起,不久结束了他凄凉的一生。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二十六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凄凉,以致身后诗文大多散轶。明万历年间,常熟书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诗文和为人,不惜重金,征求片纸只字,为他搜集整理诗赋词章,将唐寅生前散轶的近百首(篇)诗文核阅后付梓,这就使唐寅有了第一本较完善的诗文集传世,一时洛阳纸贵。后来,江南著名的出版家、藏书家、常熟书商毛晋也十分敬重唐寅才情及为人,他在编录《明诗纪事》及《海虞古今文苑》时,又特地详细收录了唐寅生前诗文和轶事,丰富和完善了唐伯虎诗文内容,为后代积累了生动的文化资料。                              P17-P19

编辑推荐

唐伯虎是明代的著名画家、书家、诗人,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与仇英、沈周、文征明齐称“吴门四家”。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却经历坎坷,英年早逝。本书从其坎坷的一生及书法艺术成就入手,为你展现一个活灵活现的风流书家形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风流书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