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的书学思想研究

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上海书画  作者:卢辅圣  页数:124  字数:9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书法研究”总第一二九期,“书法研究”是书法专业理论刊物,创刊于1979年5月,1981年起定为季刊。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出版。办刊方针:“以书学理论建设为主线,倡导开展学术争鸣,注重文献史料积累,关心海外书艺动向,并注意吸收新兴的文艺理论。”1982年曾发起关于书法艺术美学本质的讨论。设有古代书家、现代书家、古代书论、现代书论、书法美学研究、技法研究、碑帖赏析、篆刻、海外书坛、散佚史料编纂等栏目。除国内发行外,行销海外。创刊时由吴惠霖任编辑组长,现任主编卢辅圣,副主编戴小京。     翁方纲,1733年生,1818年逝世,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书法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乾隆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长于考证金石,富藏书。对书画、金石、谱录、诗词等艺,靡不精审,其书法尤名震一时。书学欧、虞,谨守法度。尤善隶书,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翁、刘、梁、王”。亦有以其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称“翁刘成铁”,本书是关于他书学思想的研究册子。

书籍目录

朱友舟 翁方纲的书学思想研究薛帅杰 包世臣碑学思想广泛传播原因探微吴高歌 先秦时期的史官与书法吴聪 《知汝殊愁帖》与姚鼐今草说俞建良 郭尚先书法及其字号考辨黄鸿琼 关于书法的形质与神采傅舟黄 牧甫印风综论

章节摘录

  明代灭亡后,顾炎武、黄宗羲等认为“心学”是导致了明王朝的衰亡原因之一。因此,他们从事经学研究的同时,对经世致用及实事求是的精神给予了着重强调。加之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与文字狱的淫威所迫,许多文人转向金石校勘学问,借朴学以自保,朴学的附庸小学、金石学及相关学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朴学一开始便把金石碑版文字作为重要的资料来源和可信的依据。顾炎武著《金石文字记》,朱彝尊著有《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黄宗羲著有《金石要例》,为清代的金石学研究开辟了先声。乾嘉时期的学者很多均擅长金石学,研究金石学已蔚然成风,名家辈出,成果众多。钱大昕作为一代学术领袖,嗜好金石,辑录金石二十余年,撰有《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孙星衍编有《寰宇访碑录》,黄易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毕沅编撰了《关中金石记》及《中州金石记》。著名学者王昶搜罗编著了长达一百六十卷的巨著《金石萃编》,这些都是乾嘉年问金石学研究成就的重要标志。正是在这种风气之下,翁方纲亦酷嗜金石考据之学,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等大量金石学著作。在金石学的研究过程中,以古为尚的复古精神也随之深入翁方纲的骨髓。此外,由于金石学与书法的关系密切,金石学的发展也促成了书家学者化的局面。  (二)赵董书风的盛行  康熙年问,由于清圣祖玄烨的推崇,董其昌书风笼罩整个书坛。玄烨特别爱好董字,自己也擅长写董体。当时,以书法著称的沈荃、高士奇、陈邦彦等都是董书的追随者。科举考场也流行董氏书法,如果写董字,被录取的机会更多,仕途也更顺畅。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弘历则喜爱赵孟頫书,他能写一手赵体,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弘历的影响下,“于是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书又大为世贵”。弘历身边的近臣如梁诗正、董邦达、董诰父子、于敏中、汪由敦等人的书法都以整齐圆润见长,在当时名满朝野。在名利的驱使下,读书人必然投其所好。可想而知,当时的书风主流便是以董、赵风格为代表。这种盲目追随赵、董的风气导致了帖学书风的衰落。其实,早在康熙年间董书盛行之际,已经有一些书家认识到了董书的靡弱和学董的单一。王澎指责学董者为“董家恶习”。由此可见,少数书家对于董书不满的现象由来已久。翁方纲也意识到学董书者不论楷书、行书,唯以圆、美为能事,书风渐渐流于软熟;临赵书者也日渐软弱,缺乏浑厚之气。因此针对当时人们一味追慕赵、董的风气,翁方纲主张学习唐碑、汉碑,以篆隶为本。在这种背景下,翁方纲书学思想的历史意义便凸现出来。  三 翁方纲书学思想的成因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艺术家成长的经历和环境必然会影响他的性格及艺术思想。翁氏崇尚质朴与其性格及家庭环境颇有联系。“翁方纲十六岁丧父,随母寄食于外公家,家境贫寒。后二年,外祖卒。之后先生奉母居巷西小屋二间以居,益困乏矣。”翁方纲家世素寒,本性质朴,在其为官生涯中,始终以谨慎、勤奋、俭朴为座右,以示警戒。风格即人,性格的质朴决定了翁方纲在艺术上以质厚为本的审美主张。翁氏的书法风格质朴、浑厚正是其书学思想的反映,也是其主体精神的张扬。翁氏的书学思想的形成深受前人的影响,深受其金石学及诗歌研究的影响。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翁方纲的书学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