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街 001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梁文道 张大春 许知远等  页数:229  
Tag标签:无  

前言

  躺在草坪上,在诗歌、吉他声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和坐在电脑屏幕前、兜里揣着IPOD的一代人会有区别吗?在一个节奏缓慢、信息匮乏的时代中成长的青年人,和在一个瞬息万变、世界每个角落都向眼前涌来的青年,会有不同的思维与情感方式吗?    十多年来,我们听到了太多关于互联网改变世界的赞歌,太多对在网络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溢美之词。政治领袖与商业巨头们都认定自己有必要去取悦Google和Facebook充满孩子气的创始人,而奋力让自己的融入新时代的中年人,则本能的相信年轻一代掌握着更多的资讯,有着更开阔的世界观,更强大的反应能力,更独立的个性。    只有到了近代,“青年”才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一种想当然的变革力量。在传统社会里,一代代人的经验都差不多,那是个向后看的岁月,是一个“黄金时代永远已经过去”的岁月。但当近代世界兴起后,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新制度,戏剧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使每一代人生活的环境和上一代大不相通。而进步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未来总比现在更美好。  于是,在整个二十世纪,两重强烈的感受一直并存。一种是对青年与未来的盲目崇拜,另一种则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古老冲动。它们相互混合,此消彼长。    像是对于过去十多年的情绪的反动,现在人们开始谈论互联网的黑暗面了,既然这项技术被视作新一代人的塑造力量。    “最愚蠢的一代”,马克?鲍尔莱恩的新书的题目耸人听闻。它的副标题同样引人争议,“数字时代如何使美国青年变得愚蠢并威胁我们的未来,或不要相信任何三十岁以下的人”。    在这位英文教授看来,信息时代的种种美好许诺不仅没实现,在网络上成长起的、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的一代人,不仅没有更聪明、更开放、更有见识,反而是无知、偏狭、盲目的自我为中心。他们有高度的竞争感,却没有真正的创造力,更愿意在既有的框架内、按照社会规范实现自我。  你可以说马克?鲍尔莱恩的夸大其词,每一代成年人,不都有冲动去贬低下一代吗?但是,这种夸大其词却有助于矫正我们日趋严重的技术迷恋症。对于商业世界来说,互联网的确是一个强大无比的工作。昔日,洛克菲勒费尽心机,建立起一个全国市场,而现在,Google诞生之日,就拥有了一个全球性市场。也正因此原因,这些年轻人可以几年内,积累起前人一生所积累起的财富。    但是,在文化领域,这种进化论却无论如何也难以成立。互联网能处理大量信息,这适用于那些浅显的、可复制的、群体性的文化产品,所以娱乐业在此刻大获蓬勃。但对于那些讲究独特的、暧昧的、深思的、充满想象力的文化产品,这扑面而来的信息,经常意味着对思想与想象空间的窒息,它不仅不打开、释放我们,反而麻木我们的感受,消解我们宝贵的专注能力。    倘若我们不对此保持警惕,人类很可能掉入一个技术垄断的年代,在这个历史的新篇章里,效率、利益、经济进步是社会运转的核心。在很多方面,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来临。而在这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必然被这些特性深深的作用。    中国的环境与美国不同。由于中国社会曾深陷于政治权力与社会习俗的束缚,技术曾经被想当然的拯救力量。但是,希望很快又转变成幻灭。过多的信息并没使这些青年人更有判断力,他们经常是新的盲从者;丰富的全球文化并没随着宽带而来,反而是一种封闭的自恋意识的兴起……    探讨互联网对青年心理的影响,是《单向街》第一期的主题。我们邀请了从美国著名作家到中国年轻一代,来谈论他们对技术、对青春、青年文化的看法,文章的跨度如此之大,是我们想为读者提供尽量多的视角。我们希望你看到这种价值观的变迁。三十年前,当年轻人要表现自己的个性时,经常选择是文学、艺术作为突破口,而现在则是商业。    我怀疑,我们的编辑们,刻意强调了互联网文化的阴暗面,因为我们都是谷登堡的孩子,我们钟情是的在昏黄的光线下,独自阅读的静谧、句子与句子的逻辑感、字里行间的意外。而对着电脑屏幕、不断被MSN对话框中断、从一个文本接到另一个文本的方式,实在难以接受。我们有点抱歉,使用了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名字。但我们也希望这个标题,能激起你的头脑中的不安和躁动。  这本双月出版的杂志书,将刊登评论、游记、报道、访谈、摄影作品。它听起来像是一个杂乱的组合,但此刻的中国不正是种种杂乱事件和价值观的冲突和实验吗?    当然,我们的态度坚定和一贯的,就是用一种智力性、探索的姿态的理解中国社会。今天的中国人正生活在一种强烈的反智主义情绪中,这种流行情绪带着“理性”、“实用”的面纱,习惯性的嘲笑一切更为单纯、理想主义的情感。它试图将人挤压成一种既平面又被动的生物,他们对过去与未来兴味索然、只生活在现在,他们也对个人信仰与创造力缺乏信心,相信除去加入了众人的大合唱外,别无选择。    而在方式上我们强调的是非虚构类写作——如何把现实题材描绘得小说一样娓娓动听。此刻的中国,不正是一个巨大的戏剧上演场吗,真实的生活比种种虚构都更精彩,但是将现实移植到纸面,却的确需要某种坚信的努力和特别的技巧。    希望你喜欢我们的态度和探索方式。希望我们和你,和我们的国家,一起成长,并兴趣盎然的探索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内心。

内容概要

《单向街》杂志书是一份连续出版物,两月一期,以非虚构类的报道、评论,摄影作品为主。将全世界最好的作品引入中国,鼓励一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将更多年轻人重新吸引到书籍、艺术与思想的情绪中去。  《单向街》的特性,在于它思维的更年轻化与更敏锐的时代感。内容与时代贴得更近,中国正是一个各种社会实验的万花筒。在设计上他更与国际潮流接轨,在写作上它则试图树立非虚构类写作的标准。它还建立起一支以调查性记者、年轻学者、摄影师、艺术家为主的作者队伍。  《单向街》杂志书试图提供众多名家和实力作家最负责任的时代记录。  《单向街》杂志书试图发掘和培育中国最好的非虚构写作文本和写作者。  《单向街》杂志书试图让中国青年一代的公共知识分子发出自己的声音,期望这些声音是清醒而令人尊敬,发人深省的。  《单向街》由许知远主编,联合文治图书(wenzhibooks)共同出版。  《单向街001》为该系列杂志书的首期。

作者简介

【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现职凤凰卫视评论员,并为《南方周末》及《南方都市报》等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十余份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许知远】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为《生活》杂志联席出版人,《亚洲周刊》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出版有《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新闻业的怀乡病》、《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纪事》、《醒来》等。
  【Nicholas T.Carr】IT专家。新著有《巨大的转变》(The Big Switch),预言“云计算”是企业计算领域不可避免的未来。
  【Lebert Skidelsky】1934年出生在中国哈尔滨一个俄籍犹太富商家庭,他的《凯恩斯传》使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
  【谢丁】曾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为《生活》杂志资深记者。
  【覃里雯】曾任《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现任搜狐新闻频道总监。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出版《冷酷的新闻纸》。
  【李海鹏】《南方周末》高级记者。2003年起,他与同事一道在调查性报道的采访、写作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尝试。现为《GQ》杂志中文版编辑。
  【陈芳明】台湾高雄人。美国台湾文学研究会创办人之一、美国《台湾文化》总编辑,现任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散文集《掌中地图》,诗评集《诗和现实》,文学评论集《鞭伤之岛》,学术研究《殖民地摩登:现代性与台湾史观》等。最新计划是撰写《台湾新文学史》。
  【黄永玉】 1924年出生于湖南凤凰的沱江镇。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出版有《永玉六记》、《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比我老的老头》等。
  【张钊维】 台湾台南市的泉州移民第七代。身兼评论作家与纪录片工作者二职,现担任CNEX基金会制作总监,致力于推动华人纪录片的创作与交流。著有《谁在那边唱自己的歌》《穿梭米兰昆》,探讨台湾以及中国的通俗音乐与社会文化现象。译作《庞克的哲学》。
  【李孟夏】曾服务于现代传播集团,任北京地区编辑总监,《周末画报》城市版总监,《新视线》杂志品牌推广总监。
  【戴锦华】1959年生于北京,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合著)、《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拼图游戏》(随笔集)、《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等。
  【郭玉洁】北京大学毕业,曾任《财经》杂志记者,现为《生活》杂志编辑部主任。
  【李来强】22岁,吉林动画学院摄影专业在读大学生。个人摄影网站:www.laiqiang.fotoyard.com。

书籍目录

[话题] 嗨!Julia Google把我们变蠢? 每一代人都差不多——与飞猪的对话 有梦想,但梦想什么?[访谈] 先知的另一副面孔——许倬云访谈[纪录] 出走 大脑里的战争 富豪征婚记 一堂法学课[艺术] 艺术是一种真诚的欺骗——王浪访谈 [随笔] 埋伏有血液里 钱是怎么回事 一个录音带时代的告白 我信佛,连卡佛的佛! 庞家那棵大树 [沙龙] 蒙面骑士马科斯

章节摘录

  我们呼唤年轻人,年轻人也出来了,但他们也说不出新东西,唯一标榜的就是年轻。  【一】  许多在中国的外国观察家有一个简单的推理:一个国家如果开始了市场经济,那么在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必然会成为民主运动的主力。  这是一个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今天看来已经过时甚至已经破产。它是说一个国家只要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那么它的政治结构也必然会变得民主,变成所谓“西方的自由、民主”,如果用这么简单的历史观来看中国,那么你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就会成为下一波政治改革运动的急先锋。我对这个说法非常怀疑。  我觉得大家忽略了几个原因。看“西藏事件”引起的反应就知道,当时很多外国人很惊讶,为什么这些年轻人——特别是到海外留学的那批——会那么愤怒,那么爱国?我的一些在外国教书的朋友说,20世纪80年代出来的留学生和现在的完全不一样,以前的留学生刚出来没多久,就对中国政府有一大堆批评和怀疑,为什么现在这代的年轻人反而那么爱国呢?  事实上今天中国这一代年轻人和20世纪60~7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非常不一样。回想一下20世纪60~70年代,那时社会资讯很不流通,物资很匮乏,而当时的中国还在一个从全能型的国家慢慢转变的阶段。在那个时代,要买东西是很困难的,买一个外国商品你可能需要去友谊商城,还需要外汇券,你要看外国的资讯是很复杂的,听外国的流行歌曲甚至是一种政治冒险。那时候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会天然地感到自己身上的所有限制,是和这个政权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对政府的怀疑、不满甚至批判是天然的。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截然不同。对他们来讲,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为什么不满意?你刚刚出了iPhone我有钱我也买得到,什么外国产品我都有,有钱我买真货,没钱我买假货。  以前看外国电影很困难,张艺谋还在当学生的时候,一帮人凑到友谊宾馆,开了一个小房间,几个香港朋友带录像带上来给他们看,哦,原来这是安东尼奥尼啊。现在我们到街上随便一个小摊贩说不定都有一套安东尼奥尼,我有什么不自由?你说我言论不自由我天天在网上骂人骂得很快乐啊,那你们干嘛批评我们?你们外国干嘛批评我们不自由?  这种自由是一种消费上的自由,在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和香港,甚至今天的香港,我都见过这样的情绪。我们会把这种买卖的自由、购物的自由当成是一种人权。以前是从消费上的不自由感觉到这个国家的不自由,现在我们在消费上很自由,甚至某种程度言论也很自由,那还有什么问题?所以这一代的年轻人不会有上一代年轻人那么多的愤怒、不满、怀疑,和批判。而且他门出生的时候是看到这个国家是在崛起,看到这个国家在物质生活各个方面越来越好,他们干嘛要怀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代的年轻人又很有自信心,这些复杂的特质,不是西方观察家心目中理想的促进中国政治变革的那种人。  可是我仍然觉得他们会改变,经历过特殊年代的上一代年轻人对政府会有一种不信任感,但是会有一些很切实的要求,比如说我要一个很安全很舒适的生活环境,一些很具体的权利,而这些具体的权利可能是政府都很难拒绝的,比如我要喝没有毒的牛奶,政府能够说不行吗?而他们做这些要求的时候,组织方式,诉求的方式,都会比上一代更成熟,更稳重,更理性,更扎实。我觉得不能忽略这样的一些要求,这样的一种心态会带来的改变,未必是西方的中国观察家所想像的期望的那种变,但那是另一种改变。  【二】  台湾、香港的70后、80后年轻人,会比较像日本的70后、80后,那是因为大家的社会节奏或者发展的阶段比较接近,跟大陆是不一样的。在那种状况底下,会出现很奇怪的现象,比如最近日本好多学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下流志向”。什么叫做“下流志向”?以前说一个人的志向是往上的,我希望钱赚得越来越多,我希望生活越来越好,要有志气,可是现在日本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年轻人的志气是往下的。就是说,我不想读书读得很好,我也不想有份越来越好的工作,我甚至想失业。所以你看日本今天的教育,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前面一半坐在那里乖乖地听老师讲,后面一半在散步——真的在教室里面散步、聊天,老师也不管,管不了。日本大学生的英语比之前退步很多,现在所达到的就是以前高中的水平,甚至初中。  我觉得台湾和香港也是同样的情况,比如说我在香港有一个出版社,我要负责面试一些人,一些年轻人,我问过他们:你有什么嗜好?他们会说:“睡觉”。Ok,那我说,你平时的休闲是什么?“睡觉”。啊?就“睡觉”啊,“睡觉”怎么能成为嗜好呢?我这一代人很难理解的,“那你要来我出版社工作,平时看些什么书?”“我不喜欢看书。”“可是我们是要出版书的。”他说:“那我出书就好,出书不一定就要看书,我出书是要给别人看。”  这些答案匪夷所思的地方在哪里?前十年、二十年,年轻人可能会说谎,他可能不大爱看书,但是他可能会说:我最喜欢《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红楼梦》,等等。但现在的年轻人是不骗你的,很坦白:“我不看书的。”换句话说,他不觉得这是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就会说,一代不如一代。我觉得不是这个问题。我觉得香港、台湾,日本这些年轻人,处在这样一个社会时期,他们从小就发现,那种“努力读书、好好工作,换取一个很好的生活,再忙碌、生活再好一些、再有钱”的想法——这样的一种想法,本来是支撑战后东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现在是破产的。  我不会责怪这些年轻人,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因为我们看不到未来是什么样子,希望在哪里?当你看到自己的父亲衰老、疲倦、平庸,那我干嘛要好好读书?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拜托你别跟我说这种废话。  但是大陆不一样,大陆整个社会节奏是不一样的。我只从我最了解的一个行业来讲,比如我做媒体,我在香港、台湾碰到的所有媒体的老总,报纸的社长,总编辑……都是50岁以上,甚至更老,但是我在大陆遇到的好多老总是30来岁。这是一个二十多年前香港走过的路,30多岁就能管一家报纸,下面几千人,那是因为在成长的阶段,市场突然扩大了,过去媒体就是那几家,但现在突然多了那么多出来,大家都要人,机会在无限地扩大,你永远不知道明天有什么东西等着你,你对未来的期望还是乐观的,你会觉得未来会比今天更好。可是台湾和香港却不是这样的,你看到前面的路是越堵越死的。香港回归之后看到太多大陆崛起的消息,香港年轻人现在接触到很多大陆来的同学或者同事,和他们一起学习,甚至一起工作,奇怪的是,当他们发现这些大陆来的同学或者同事,那么努力,那么有志气,那么优秀的时候,他们不会想说我和你们拼了,他/她会说,那我就算了,好累。  换句话说,台湾、香港、日本已经走入一个相对稳定、甚至衰老的社会,而大陆还在往前,窗户很大,我觉得这会影响年轻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未来的看法。  很多年前我在香港和一个朋友做一个剧场作品,里面有一段是video,很好玩。我们去街上访问了大概100个人,只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会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第二个问题是:“你会觉得社会会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结果呢,全部剪辑起来,笑死人了,90%以上的人都说:我觉得我自己会越来越好,而社会会越来越坏。那每个人都越来越好,社会怎么会越来越坏呢?  你可以看到,十年前香港这个社会变得很原子化,每个人都会觉得我的成功、我的失败是靠我自己的,我对自己有信心,所以我自己会越来越好,但当时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这个社会很糟,会越来越糟。我相信今天当我再去做这样一个作品,说不定百分之百的人都会说我自己会越来越糟,社会也会越来越糟。但我觉得在大陆问这个问题,人们可能会说我自己会越来越好,而社会也会越来越好。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是很好玩的,你能够看到人们怎么看自己,怎么看社会,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怎么认知自己和社会,和其他人的关系。  比如香港今年的立法会选举前,出现了政治上世代交替的呼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说我们对老一辈的那些政治人物很不耐烦,要有新一代出来,整个社会也在呼唤年轻人出来。香港最近有一个很活跃的团体叫做Roundtable,有几百个成员,是一个智囊组织,几百个大专院校,研究院,或者政党的年轻人,做各种各样的政治研究、政策研究。有很多这类的小团体在出现,好像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有自己的主张,要有自己的说法了。可是我觉得我们整个社会对这批年轻人,真的是太关注了,就是连政府在委任新官员的时候都会从这些组织里面挑一个出来——一个才30岁的年轻人被聘请到政府里做高官,过去从来没有过行政管理经验,只在报纸上写过几篇政论文章,现在给他月薪是接近二十万港币、有司机接送的那种官员,你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很焦虑,我们的下一代在哪里?都在等,都在想,于是出来一个年轻人,大家就说:啊,他是我们的希望。  可是我觉得这个希望是很不切合实际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到的只有年轻人,我看不到有新的主张。我研究了他们一两年,这群人,有的是我同辈,有的比我年轻,我观察他们说的东西,大家都在说,我们要摆脱过去的东西,我们要摆脱“民主”或“亲中”这样的二元对立,我们要有新的说法,新的主张,我们年轻人不再那么搞。Ok,那你告诉我第三条路具体来讲是什么,他又说不出来。甚至这次选举,我看到好多新面孔,但是他们玩的游戏,选举操作的方式,竞选的策略,跟上一代没有什么分别。  我觉得台湾也有一样的情况,大家都说我们对“统”、“独”很厌倦,不要再搞了好不好,不要再讲了好不好,我们能不能超越它,有一个新的东西拿出来。但你说的超越“统”“独”是什么?我们还没有办法用一种很清晰、很庶民的语言把它勾勒出来,让大家相信这是一个未来。相反,我看到的是什么呢?就是台港两地的主流政治界所提出的第三条路,香港是超越所谓的民主和亲中,台湾来讲,就是超越所谓的“统”和“独”,这两边的第三条路都强调的是什么呢?就叫做实干,像国民党赢台湾“大选”,标榜的就是我们拼经济,实干。当大家都在讲实干的时候,其实就是废话,为什么呢?当我们不要争论,要干实事,那告诉我实事是什么?实事就是发展经济,你想发展经济,就要有相应的对策,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呢?结果你讲出来的那套方法还是原来的老方法,没有新的东西,我们知道任何社会当你要发展经济,社会要发展,你要定出方向的时候,永远都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选择,没有一种是ideologyfree(不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经济发展道路,这是不存在的。当他们说不要意识形态,只要经济发展的时候,这其实是一种空泛的修辞。我很讨厌美国共和党,所以当我看到奥巴马,他出的几本书我都很认真的看完,看了半天我都看不出他所说的change,change……changetowhat?towhere?你要向什么东西改变?我看不到,yes,wecan…….yes,wecan……我们能改变,能改变什么?向什么方向改变,我觉得现在台湾和香港都是这样,都有梦想,那梦想什么?我们呼唤年轻人,年轻人也出来了,但这些年轻人也说不出什么新东西,他唯一标榜的就是他的年轻。但是年纪的长幼和议题的新旧是两回事。  【三】  虽然我说得很悲观,但是对台港两地的年轻人,或者说对社会,我仍然有某种希望在里面。我觉得台港两地之所以有瓶颈,是因为现在台面上的主流人物,社会上的主流论述,是冷战遗留,是东亚经济发展的一个残骸。他们这一代人所相信的,就是高速经济增长和发展换来社会的繁荣,低失业率,等等。比如说香港过去标榜,我们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地方,最自由的经济体系,遍地黄金的社会,到处是机会,只要你努力,就可以获得很好的生活。可是在过去两三年,香港开始有一些零星的说法,它还没有形成很主流,很清晰,能够自圆其说的一套论述,但是局部的说法出来了,比如说香港那么喜欢拆房子,盖新楼,用地产带动经济,这套逻辑开始被怀疑,很多人说:我们能不能不单讲经济发展,我们要讲生活质量,能不能不要只是注重GDP的增长,我们要注重环境的保护。  这是第二次现代化的一个趋势,用德国社会学家乌里希·贝克的说法,第二次现代化就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主张的反省。我觉得香港到了这个环节了。我们开始反省上一代人所相信的那种社会潮流,那种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的立场是不是要改变了。  但是第二次现代化是一种梦想,这个梦想还不是很具体。上一代人的梦想是很具体的,就是我要从香港深水埗的旧堂楼搬到尖沙嘴附近比较好的房子,终极目标是要上山顶。那是一个楼梯,很实在的。我要从搭公交车,到开个私家车,是很具体的。这代人的梦想,我觉得大陆、香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还有这些,可是又多了些别的东西。那种东西是我刚才所说那种人生。他/她可能说,我的梦想是要开一家小店,我也不要发财,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玩的事情就行。我的梦想是去旅行,我的梦想是到什么地方去修行。  这种奇奇怪怪的梦想都开始出来了,但这种梦想是一种还没法清晰说明的梦想。这种不实在的梦想反而更好,因为它牵涉的是一个根本的社会选择,就是说我们能不能够有另一个社会,这个社会是不同的选择方式。这个东西很吊诡的是,它一方面很保守,我们常常讲社会提供很多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常常是很市场化的,也就是说所谓提供给你lifestyle,每个杂志都告诉你有多少种lifestyle,你可以坐游艇,你可以坐私人飞机,这是一种消费的lifestyle的选择;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变成很激进的,我们要一个不一样的社会,要有不一样的游戏规则。  这是对上一个时代的反叛,这个反叛很奇怪,一方面看起来很强悍,年轻人会上街示威,但与此同时,这和我开始所描述的那种“我不想工作”,又有点相互的关联,就是说我不愿意像上一代人所说的那样努力念书,努力工作,好像看起来很消极,但是同时,这是对整个社会运作逻辑的质疑,就是说“为什么人一定要工作吗?人一定要念书念得很好然后有很体面的工作,赚取很好的生活吗?”我拒绝去找一份很稳当的工作,是因为我想有更多的时间骑脚踏车,这难道是错的吗?我赚够了一笔钱,也不想买房子,我只想到哪里去玩一个月,把钱花光回来再说,这难道一定是不对的吗?这样的对以前社会运作逻辑的根本的怀疑,我觉得在港台两地都出现了。  看大陆,大陆现在好像是在重复前十年、二十年台湾、香港走过的路,但又有点不一样。毕竟这个社会是同步运行的,所以大陆的年轻人,80后,90后,也会出现那种刚刚我们在台港两地所谈到的现象,他们是混杂的,一方面觉得前面是有希望的,我能够做很多事情,但是他也会觉得,我也可以活得很有原则,我可以有别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讲我觉得比较难描述和归纳大陆这一代,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都很难归纳大陆的各个方面,比如改革开放前10年,1980年“文化热”,中国大陆的文化界用十年时间消化掉从弗洛伊德到马克思·韦伯,一直到后现代100年的东西,我觉得今天中国大陆的年轻人也是一样,用短短几年把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几代间经历过的想法、潮流,一下子消化起来,是很混杂的,很难做简单的判断。  比如说我刚刚讲过,大陆的年轻人处在一个似乎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很光明的心态,但同时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想要过不同的生活,而这个不同的生活是要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去体现,去承载的。所以现在很难讲,它到底往更保守的方向,还是更激进的方向发展,现在还很难判断。  这很有趣,因为我常常在反省一个事情,我在凤凰卫视做电视节目,这是一个很古怪的媒体,在北京也不是每家都能够看得到,但是可能在某些学校、某些小区、某些酒店是能看到的。有的农村也是能够看到凤凰卫视的,所以有时候我会收到农村的年轻人寄给我的信,我看那些信的时候,心情会很复杂。为什么呢?他们会跟我说,我迟早会离开农村,我要出来看看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仿佛我、凤凰卫视,以及所有的电视媒体、主流媒体,一天到晚都在向农村播送,告诉他们外面是什么样的一个花花世界,那边有什么样的好东西,给它一个梦想,使他们有那种越强烈的我要出来闯、我要出来干一番事业、我要出来见见世面的那种感觉。看看我们的报纸,中国的贫富差距那么大,城乡对比那么悬殊,可是大家看到的媒体报道都是相同的,今年圣诞节什么酒店有什么大餐,今年的春装怎么样……你跟一个年收入1000多人民币的家庭的年轻人说米兰的春装,他们怎么去解读这个信息?很难怪他们都要出来。  这个过程里面,我每次都觉得不安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在城市里面的人太容易,太想当然了。我不知道,那种“想”出来的愿望,很多人说这是志气,但我很怀疑,这是志气吗?还是是一个错误的幻觉?他有很多的寄望,但是将要破裂,或者发现自己完成不了的时候,还是那个东西吗?我在珠三角碰到好多女工,带着很多理想来到深圳,来到东莞,收入比在农村的时候好多了,可是她天天看到的是什么?东莞是个很变态的地方,全国五星级酒店最密集的地方可能就是东莞,天天看到很多老板出入,吃、喝,昂贵的消费,然后自己拿这样的薪水,这就是外面的世界吗?打完工回去吗?还是留下来?留下来又怎么样?  有那么多那么多的问题,我真不知道。我们做媒体的应该去反省,大众传媒那么均质化的散布在全国,我们传递出的讯息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给了他们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和希望,而这样的世界观和希望会对他们形成什么,我真的不敢讲。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单向街》这本杂志书,能聚合很多人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以及这个时代的再度思考和重新认识。互联网和物化,摧毁我们这代人的大脑了吗?或许,摧毁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精神层面的大量垃圾。  ——《新京报》  杂志书新秀首发,《单向街》人气最高!  杂志书群落里出现了一个新面孔——单向街书店推出了杂志书《单向街》。首发当日,活动现场人满为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证明了这家书店的人气。《单向街》为双月刊,以非虚构类的报道、评论、摄影作品为主,它力图呈现一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在第一期中,收录了梁文道、张大春、许倬云、戴锦华、黄永玉、李海鹏、李孟夏等人的文章或对话记录。阅读这些文字,会让人对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有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京华时报》

编辑推荐

  《单向街001》——中国青年一代公共知识分子的声音;首期作者群:许知远、梁文道、陈芳、李海鹏、覃里雯、张大春、李孟夏、戴锦华等。互联网和物化,如何摧毁了一代人的头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单向街 001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7条)

 
 

  •   第一次在当当的网站页面上看到这个标题“中国公共社会中清新而令人尊敬的声音”,竟然会有一种在阳春面中找出绿茶味明治雪糕的莫名兴奋涌上心头。也许中国社会中的确需要这样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传递着这一批知识人的灵魂和思想,就像书中所选择的一篇关于李敖的随笔所述那样,“宽容、开放、但又不失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精髓,承载着这样一种风格的文字和声音,会让读者深入思考,从而获得从尘嚣中难得抽出思考时刻后的新鲜的思想。
    自己虽然不是第一次看“Mook”,但书中近乎报纸期刊般详细的访谈实录,的确让我的思维在杂志跟书籍之间来回穿梭。一不小心,竟会怀疑自己手中的是一本换掉内容的书,还是一本缩小版的杂志。——据百度介绍,“Mook”是一个英日混血的组合单词,即将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合在一起,成为独具魅力的“杂志书”(Mook)。简单地说来,就是日本人所创造推广的一种新文化商品,图片多文字少,编辑取向情报多理论少,其性质介于Magazine和Book之间,故而简称为Mook,或者依其内容特征称之为“情报志”。在台湾,依其日文的发音,也有人称之为“墨刻”或“慕客志”。
    分享完阅读时的感受,或者可以留意一下封面。无尽的苍穹,变形的高楼,一个红得刺眼的塑料袋悬在空中。不知怎么,我竟然会感觉这是自己的脑袋,或者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脑袋。祖辈们视为神物的众多精神、理念、规制,在我的头脑中无法栖息。它尽管空空如也,却比身边的任何一样东西都要颜色鲜艳,夺目。它也不肯停留,在虚无的环境中飘荡,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图片下面,一行大字提出了一个问题:最愚蠢的一代?一行不知道算不算是问题答案的小字:互联网和物化,如何摧毁了一代人的头脑。此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难道飞速发展的技术真的在悄无声息中将我们的头脑慢慢掏空?
    主编许知远在开篇第一句就提出了身处两个不同时代的青年,各自的生活、思维和情感方式会否不同的疑问。“躺在草坪上,在诗歌、吉他声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和坐在电脑屏幕前、兜里揣着ipod的一代人会有区别吗?在一个节奏缓慢、信息匮乏的年代成长的青年人,和在一个瞬息万变、世界每个角落都向眼前涌来的青年人,会有不同的思维和情感方式吗?”毫无疑问,这是肯定的。环境的改变,特别是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判断力的影响是巨大、典型而深远的。人们现在对互联网的关注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他们开始着眼于互联网的阴暗面,讨论其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塑造作用。
    正如许知远在书中提到,探讨互联网对青年心理的影响,是《单向街》第一辑的主题。全书通过“话题”、“访谈”、“记录”、“艺术”、“随笔”、“沙龙”等六部分,以不同的叙事手段和杂乱的写作形式,试图向读者从多方面构筑一个极具实验性的问题分析框架。
    一直对梁文道的文字情有独钟,认为其中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能将十分艰涩难懂的道理解释得简单而又深刻,而且特别能引起共鸣,每每读完都觉得就像喝完一杯甘草茶,甘甜清新,回味无穷。这次的《有梦想,但梦想什么?》依然如此。文章对中港台三地青年的性格作了对比剖析,发现当今大陆的青年好像在重复十几二十年前的台湾、香港青年所走过的路,但又有不一样,毕竟社会是同步发展的。
    文中指出,上一代的梦想很简单,但也很具体。他们要住别墅,他们要赚大钱。可是,现在的青年人,他们可能还会有上面的想法,也可能会多一点,比如说想开一家咖啡厅,去西藏修行,到南极旅行。他们对梦想的定义已经不再着重于物质层面,“这种梦想是一种没法清晰说明的梦想”。我们这一代人,对未来有很美好的建构,或者说,对未来有一种很自我的选择和憧憬方式。我们不再需要实实在在的愿景,我们想要过不同与前人的崭新的生活。对于这种对未来充满希望与光明的心态所产生的原因,梁先生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大陆的众多现象都是很难归纳的。比如改革开放头十年,1980年“文化热”,中国大陆的文化界用十年的时间消化掉从弗洛伊德到马克思•韦伯,一直到后现代这100年的东西,“我觉得今天中国大陆的年轻人也是一样,用短短几年把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几代经历过的想法、潮流,一下子消化起来,是很混杂的,很难做简单的判断。”
    诚然,当今的中国,处于大变革之中,社会的雏形在混沌中酝酿,技术的冲击则加速了这一发展进程。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应该用什么姿态去对待和理解中国社会的现在与未来?公民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单向街》是这场嘈杂、喧嚣中的一片,宁静。
  •   《单向街》的特性,在于它思维的更年轻化与更敏锐的时代感。内容与时代贴得更近,中国正是一个各种社会实验的万花筒。在设计上他更与国际潮流接轨,在写作上它则试图树立非虚构类写作的标准。它还建立起一支以调查性记者、年轻学者、摄影师、艺术家为主的作者队伍。
  •   已经记不起是在哪里看到了单向街,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在当当买了来读,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一次没有买到001,只买到后三本。所谓隔行如隔山,这是指不同专业间互相不了解,不熟悉,尤其是在工作后,在这个职业越来越细分的社会,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跨行何其容易。可是对于那些“生错人家“的孩子,长大后想要认回自己的亲爹娘,其实并不难,甚至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作为北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许知远,毕业后没有拿起螺丝刀搞计算机,反而拿起了笔杆子做起了文人,真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其实在隔行如隔山后面,还有一句话,这山一旦被凿穿,那火车就况且况且地呼啸而过了,这相当于练武之人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这武力值噌噌噌地往上升,成了真正的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和全才,令人不得不叹为观止。这其中,能玩的转的人不在少数,许知远是一个。能写出《中国厨子》《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的萨苏算一个,这是一个北师大毕业的网络工程师,后来也拿起了笔杆子,还写的像模像样,在新浪聚齐了一大堆的拥趸。韩寒虽然不算是长大后找回的亲爹娘,但却在有功夫在空闲之余玩起了赛车,竟然也能玩出文字那样高的水准,你不服都不行。如此能玩得转吃得开威风八面的人不在少数。不过要是说到做生意,经营杂志,似乎没人能玩的过老六和小四,许知远弄了个《单向街》,说是两个月一期,可是难产到第四期,终于还是没了下文,四期竟然换了四个出版社,依次是凤凰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足见《单向街》的命运之坎坷。这其中,我最推崇的还是凤凰以及广西师大出版的书,还有新星、铁葫芦以及磨铁的书籍。不过,这还是比韩少的《独唱团》好多了,16开的,面子是不小,32开的《单向街》都比它面子足,可是谁也斗不过神探亨特张,一本《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就让我读的忘乎所以,直叹自己虚度了青春年华。直到接触了《读库》,哇,一扇天窗从头顶射进我这黑暗的小心房,顿时心里一股暖流涌过。在今夏听说《读库》的书库被大水淹了之后,我迅速作出一个重要决定,赶紧花了近500大洋把没有买下的书一股脑购入,以防出现莫言获诺奖后洛阳纸贵的情况。有人说莫言的英文名叫Shut up,我觉得未为不可。小四咱就不说了,人家玩的都是美少女战士,都是非主流,坐火车啥的买的都是半票,他注定了高大不起来,咱也弯不下腰,索性谁都不带谁玩,倒不如谁玩谁的。他玩他的淡淡的忧愁,我玩我的悠悠的蛋疼。跑题了,《单向街》这套书比较文艺,文艺的一般人你不是看不懂,就是读不进去,喜欢的或者可以甘之如饴,如沐春风,不喜欢的指不定用来包油条或者是当厕纸呢,还好现如今没有因为拿纸包油条就把你打成现行反革命的。自己花了钱,爱看不看。001我还是买到了,欣喜不已,都是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貌似发行量不大,第二期的封底写着印数5000册,或许还有收藏价值。001说的自然是是现实和梦想,还有许知远的老本行——互联网。兴许第一次读这书的人,对这些人的文艺范儿有点不知所措,或者会骂是“装逼“,其实我一直都想说:装逼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料的,没有料,你什么都装不成。既然是001,自然少不了名人撑场面,诸如梁文道、许倬云、黄永玉之类的名流自然不可少。从文学到历史,从艺术到人生,应有尽有,分门别类,任君选择。002只要讲述的是戏剧(话剧)和文学。当代最著名的话剧大师赖声川、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牟森,济济一堂,畅言各自的戏剧人生,上演一处处最文艺最人性的饕餮大餐,让我们久久回味。最令我眼前一亮的是《等待》的作者哈金也出现了,不要以为他是外国人,他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东北人,一个绝对的纯爷们儿。还有张铁志、张大春。003不用说自然与性挂边,为什么?因为冈本003啊。003说的确实是性,这或许是个巧合。它讲述了同性之爱、异性之爱以及性的压抑。说到性,众所周知,著名的性学专家、王小波的遗孀李银河女士自然是少不了的。由此可见什么玩多了玩专业了都是专家。这里面的大家有关锦鹏、林奕华、苏丝黄等,足够广大男性朋友喝一壶的。004说的是他乡,讲述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后半句的故事。从耶路撒冷、威尼斯、东京、巴西利亚、伦敦、纽约、非洲说开去,像一朵次第绽放的花朵,每一片都给人一种新艳之美,让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虽未出门半步,但坐地日行八万里,不经意间,跟随着不同作者的笔端把半个地球给游历了一遍。这里面的名人有严歌苓、覃里雯、野夫、骆以军等,每一篇都足以让你唏嘘半日,让你体味异样人生的酸甜苦辣。读的我是羡慕嫉妒恨,冷静下来之后就是寂寞空虚冷。说来说去,我还是钟爱《单向街》的,只是,它走的如此艰难,我却帮不上半点忙,出不了一点力。祝愿它能好好走下去,别这么一直沉沦着,半死不活的,让我为它揪心,为它蛋疼,为它胸闷、心绞痛。说到底,社会需要它,文人需要它,像我这样自命为的读书人需要它。这么说的时候,我觉得仿佛它是精神休憩的最佳之所,是灵魂游弋的一湾浅水,是性情放逐的一片草原,是倾听你我心声的知音人。
  •   我一看到最愚蠢的一代,这样的标题的时候我就有着不好的感觉,感觉单向街里面的作家们都是反现代化主义者,因为我是一个比较自恋的人不希望自己把归类于愚蠢之类的字眼,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链接和注脚。我们承认我们这一代人的浅薄,对政治的无知,但是没有一个民族是建立在这样的无知之上的,那就说明了我们这一代人中绝对有对国家民族关注的人群,比如说梁文道,许知远,他们用互联网来传播对互联网的诟病。我想不是仅仅是在攻击我们这一代人的垮掉的吧。梁文道就写到《我们有理想,但理想是什么》,我来回答。理想是赚钱,娶媳妇,在别人面前炫耀等,这些一看就是恶劣的词语,但是不幸被道长言中了,我们这一代就是把思想价值观建立在西方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了,用西方大学式的高等教育,嘈杂且混乱的坚持自己的理想。我们比起以前有的吃有的穿还能有消费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民主我们还可以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但是他们说的花都是无关痛痒的。理想是这样的浅薄,完全不是来自互联网。相反一些民主思想的传播还得靠互联网的帮助才能得以传播,许知远先生的批判我想是从世俗文化来说,对于精神贵族来说互联网是战斗的武器之一,我们这一代愚蠢的去寻找理想,而有些人却早已提早的攫取了那稀缺的深刻。
  •   单向街,有小文艺,小清新,排版设计封面都很干净。
    最重要的是,它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喜欢。
  •   一如既往的支持许知远,支持原创,支持单向街。
  •   读库,单向街,还有信睿,独立的声音值得倾听。
  •   单向街系列都不错,值得阅读,但略有推销其他书的嫌疑,我就是看了这书里的介绍,又买了一些其他书,但跟西风不言那本比起来,这里面介绍的书不多
  •   一直忘评论 单向街一直很冲击
  •   单向街的书没有不好的,可惜现在实体搬离蓝色港湾了……
  •   多读读单向街系列好
  •   前几天听闻单向街书店被迫搬家,使001的收藏价值变得更大,不管怎样都需要支持一下。
  •   缅怀单向街书店
  •   第一次知道许知远是看他的《那些忧伤的青年》 看完之后 就喜欢上这位作家 在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一种理性的认知、一种纯粹、一种理想与一种对于美好的坚持 当然 他最终也会让人在他的文字中去反思他的那些反思
    这本杂志 每本不同主题 涉及不同内容 从这些作家笔下 让我们了解了另种看待事物、世界的角度 很精彩
  •   一本相当不错的好书,收益颇多。
    买这本书纯属偶然,只因为看到作者有梁文道,而他的观点总是能带给我全新的思考。当然了,读完这本书果然没让我失望。
    拿到这本小小的书时被封面的一行字震撼了:最愚蠢的一代。好狂妄!于是便多了些好奇,多了些期待。
    睡觉前躺在床上翻看这本书,在这样相对安静的氛围中,试图以一种专注而平和的心态去感受作者们想要传达的——在一个互联网繁荣、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正经历着怎样的塑造与改变,而这些东西又可能会带给我们什么。
    如果能够用心品读,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不同的思索。
  •   《單向街》給自己的定位是“記錄-探索-批評”,我非常欣賞這樣的雜誌書。特別是它對社會某種現象的批評,真是一針見血,看著真過癮!《單向街》的風格是清新、簡約的,對此我也是非常喜歡。再者,書的質量真是好得沒話說!
  •   果然是中国公共社会中清晰而有力量的声音
  •   非主流的声音,但不愤青,不偏激,只是更客观更现实。用另一种思维去看世界,思考问题。期待下一期。
  •   网络时代的到来如此迅捷,如此势不可挡,超出了所有我们能想象的范围,而与之相随的80后,也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并成为当然的新生力量,以及未来的社会主流。在一个不断改革、不断破除旧传统、旧势力的大潮中,80后是主人翁,而在信仰迷失、道德沦丧的批评声中,80后也是受害者,是垮掉的一代。
  •   很牛的书,适合公共知识分子看。
  •   一本集散文、评论、小品文为一体的杂志,非常喜欢,封面简洁干净,内容新颖具有拓展性。
  •   这种声音太少,而且说得还不够
  •   这本书是从读者原创版上推荐栏看到的,就上当当网买来读了。买了已经很久了,一直没读完,昨天才翻完了最后一页,感觉挺不错的。内容不是很多,但信息含量挺大的,多以访谈、评论为主,视觉很独特,语言清新犀利,值得一读
  •   书序写得奇好。
    李海鹏只有一小篇。
    那些台湾作者的文章尤其好。
  •   清醒,理智又感谢,能从里面收获或多或少的东西
  •   看到这本书时,因为是喜欢的作者所以就买了。事实上书里面的内容大多都不是他写的,但是文章选的非常不错,其中有几篇文章我非常喜欢。可以帮助你认识世界的书,推荐!
  •   才刚开始看,觉得内容很不错。等多看点再做详细评论
  •   不错的书,几位作者都是我喜欢的,以后会再买的。
  •   在很无聊在业余时间,偶遇到这本期刊。大致翻看几页,社会写实,值得跟进。
  •   都是文笔相当不错的人,内容都贴切现状,很有意思,发人深省。没有艰涩难懂的,个别文章非常有意思,非常引人入胜。比如富豪征婚,呵呵,女人都喜欢印钞机,您承认吗?
  •   书中的一些文章,能够深深地引发思考,就一点,也值得为这本书花费时间。嗯,比韩寒的那本好!!
  •   书是正版的,很有用
  •   像“书”一样的 一本杂志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好象就是我想述说一样,很深刻.值得你一读
  •   以小见大的故事,折射出的社会,既五光十色,又苍白无力。
  •   跨越时代的新思考
  •   不止清新,而且冷静。
  •   值得人思考,和反复阅读
  •   有品位,有见地,有思想!
  •   这个系列肯定会成为经典,我会一直支持
  •   真的有跟着作者们在一起探索的感觉
  •   有图有字,具体还未看,大体上是讲互联网与人的关系吧。
  •   很好,很喜欢,内容翔实
  •   质量包装不错,内容暂时没看完,不便评价
  •   所以又买了后边几本。
  •   好书,引人深思
  •   办了四期没继续办下去,很可惜,买来收藏了。
  •   好书需支持~!
  •   I ***e it very much`
  •   过瘾!靠谱!值得一读!
  •   非常好 很喜欢
  •   我比较喜欢文学,正义感较强,看了这本数后,感慨很多,平时都不会了解道德东西,学的比较多
  •   都是有思考的文章
  •   不错,看过能学到很多东西
  •   如正文
  •   第二起什么时侯出呢?
  •   货到付款,好满意啊!很方便!谢谢当当,继续加油
  •   很不错的一本书,喜欢里面的插画。
  •   深刻的恰到好处
  •   谁能肯定这不是学郭敬明的mbook模式?
  •   许知远,梁文道,戴锦华等。。。。一堆的文人,时事评论员,两岸三地,凑在一块是个什么效果,就是这本书。习惯了字正腔圆的南方周末,新锐时事的新周刊,再来看看这本双月刊,感觉到的是一种中国公共社会中清新而令人尊敬的声音。它是一本独特的杂志,可以让我们了解,街道,不是只能单向行驶的。这让我想起某人解释全球化,人们都认为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一定是多元,开放,和民主,但真正走进来才发现,原来全球化就是麦当劳,可口可乐和超级大卖场,它只有一种模式,就叫“全球化”,凡是不以此模式走的,只能是失败和被当成异类。而我们所谓的这种全球化呢,在全世界里又只占很少的一部分,那它真的还能被称为全球化么?。。。。谁知道^_^.
  •   这一次出杂志,我觉得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最好。单向街纵有很多不成熟,但也因此给彼此留有距离,使人可以清醒审视他。第一期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的思考和行为等为话题,无疑关注了当今国际前沿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我们并不熟知的很多信息。但是,这一话题在中国的当下还是显得过于精英化,这是那种脱离土壤的精英化,因为在中国网民仍然是少数并且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的更是少之又少,这种担忧我觉得并不是中国的担忧。中国今天的问题是主动获取信息、不断学习的人已经凤毛麟角,何谈方式方法的孰优孰劣呢?因此前两篇的话题文章看得有点云里雾里。梁文道的文章在前几篇的带领下也变得莫名其妙起来,感觉并不切题。之后的访谈、记录、随笔都有精彩的文章,我觉得确实是精挑细选的好头脑和好文章。这里有关于很多社会问题的讨论,详实敬业的深度报道,关于医学前线、富豪征婚、南方工厂女工的记录等等,正如最后的沙龙专栏里戴锦华谈到副司令马科斯的时候说,“现代世界的反叛英雄都是悲情英雄”而马科斯并不悲情,也从不做英雄的悲情书写一样,这本书里的文章讲述现实,有温情的追忆也有真实的残酷,但是没有悲情。这些一个个一排排被码出的文字掷地有声,坚定的存在,于我,是莫大的欣慰与支持。平日里太多口口相传的世态炎凉让很多人早已经习惯了用一种以恶待恶的态度去看问题,这是一本读完之后能够平和的相信世界会更好的书,你会看到有那么多人在默默的努力,做出很多成就,你会觉得都是有希望的。或者我们人人都是马科斯,可以以一种后现代的方式来改变世界。http://www.douban.com/review/2319293/
  •   今天一早起来只想阅读。阅读杂七杂八的读物。现在觉得要读正经书,不如老老实实看哲学家原著。现在学术里那么多6000-8000字的八股文,哲学原著中文字篇章都不长,好似散文或俳句。康德,黑格尔并不可怕,文字中洋溢感性的升华的感性。怎么说?黑格尔提出,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我在阅读中感受到思考者洋溢理性之后的感性——深层次的感性。我甚至想象感性=快感,理性思考是一种挣扎。一旦理性富有感性意味那么就等于高潮。马克思恩格斯作品也不可怕,其实充满实践的启蒙和指导。到底是谁让这个世界失去哲思,宁可非常极致地吹捧消费符号。不过,光读书还不够意思,再走上万里路,听许多人的经历,最后使一个人的阅读获得深度体验。阅读经典哲学并不可怕,但以往的“舆论”足以让人却步,我宁可去看杂志,阅读杂七杂八的读物。只要人阅读,我都欣赏。因为有的读物是我从不接触,可在交谈中感受那种读物的乐趣和喜悦。接触不同类型的读物,读者使用不同的措辞。简直就像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这种“穿越”的机会不多,一旦遇到,令我窃喜。有一类读物算杂书,但又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经常阅读的。书名为《单向街》。应属文化人的评论或杂文合集。投稿人有许知远、梁文道云云。笔墨如实反映社会事实,满足我对一些群体的亚文化的好奇感。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外来妹》(FACTORYGIRL).
  •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出于对“单向街”的敬仰,单纯的品牌效应,或许再加上凤凰出版社,已经可以构成让人期待的理由。
      
      拿到手之后,封面确是素雅,但没有覆膜,拿起来觉得比较不爽,翻开,比想象中的要差强人意。总的来说,是《读书》的另一种形式,如果说,《读书》是读书人的心灵家园,是尘世里的一份坚持,那么,《单向街》跟这个社会的联系要更紧密一些,它照见了现实,照见了这个世界的卑微和多彩。
      
      喜欢《纪录》这个栏目,一如当初的《南方周末》让人觉得异常清新,哪怕是沉重的话题,亦可以知道作者确实已经用心。《大脑里的战争》读起来畅快淋漓,未曾想竟是一位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所写。
      
      说是001的主题是探讨互联网对青年心理的影响,但是还真看不出这个主题所在的比例优势,单向街仍然比较像是集合各种声音,嘈杂,喧嚣中,的一片宁静。
      
      说其好,是有点奉承,说其不好,又不至于,总的来说,可以说是MOOK中的国产战斗机。待002出来,依旧买之读之阅之,却说不准何时会抛之弃之。
      ————————————————————————————————
      
      据百度——“Mook”是一个英日混血的组合单词,即将杂志(Magazine)和书籍(Book)合在一起,成为独具魅力的“杂志书”(Mook)。简单地说来,就是日本人所创造推广的一种新文化商品,图片多文字少,编辑取向情报多理论少,其性质介于Magazine和Book之间,故而简称为Mook,或者依其内容特征称之为“情报志”。在台湾,依其日文的发音,也有人称之为“墨刻”或“慕客志”。
  •   内容不错,但是版式不够精美,特别奇怪的是,单向街的几本书,都不是一个出版社,作为一个稍微有点强迫症的人来说,摆在一起看起来很书不爽~
  •   买此书主要是为纪念圆明园单向街那段美好到虚幻的时光。
  •   如同标题所说"中国公共社会中清新而令人尊敬的声音",中国社会中总需要这样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传递着这一批知识人的灵魂和思想,就象书中所选择的一篇关于李敖的随笔所述那样,“宽容、开放、但又不失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精髓,承载着这样一种风格的文字和声音,会让读者深入思考,从而获得从尘嚣中难得抽出思考时刻后的新鲜的思想。
    书中最喜欢谢丁的那篇《一堂法学课》,倒不是因为那习惯性批判的锋锐言论,而是讲述赵晓力老师过往时光中的那一段“自我教育”的过程让我尤其憧憬。
  •   主要是喜欢许知远。书的质量、内容都很不错。
  •   冲着许知远买的。慢慢看。
  •   但是许知远先生,我看了你的很多本书,为什么有的文章明明题目不一样,可是里面总有小段小段的重复,好像是ctrl+c后再ctrl+v的呢。刚开始看觉得这家伙真厉害啊,博古通今啊,看了基本之后觉得是江郎才尽,麻烦你抽空多读读书,说些新鲜的话吧
  •   买这本书是为了忘却的记忆,很多作者以前都是《经济观察报》的同僚,后来世事变化,天各一方,暌违已久,知道很多人还在为着自己心中的价值不断求索,为自己偏安家室稍感惭愧。难道我们老了?
  •   網路時代的衝擊臨到最直接的是好奇心滿滿的年輕一代,表面上,我們的個性因著資訊的速達和速生而被充分培養。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專注力危機也隨之而至,流覽網頁和閱讀書本的專注力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當專注力被資訊爆炸分割無餘,我們還有什麽獨自思考的大腦內存可以分配給自己,我們成為一個接收器或其說是儲存器,自身的創造性存在價值何在,一時難以言說。在中國國內這個還未趨於理性的網路世界,信息對感官的專政和不尊重是很嚴重的,在杭州打的,車後座被設置了一個電子螢幕,更誇張的是,附帶聲音,不斷播放著各類雜亂的廣告,我很反感這樣對私人空間的侵擾。可是,一回頭,我便發現,有個年輕人正興奮得在另一部的士上玩弄電子觸摸屏,似乎還沉浸在技術的興奮感中,我無法理解那些商業的、誘惑的、不真實的Ads對他的世界觀有多少影響,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國內的大氣氛還是沉浸在對技術的興奮感中,缺乏太多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我們沒有了個人的立場,沒有了好惡感,因為被大趨勢沖淡了自己的聲音,我們不關注自己的真實生存品質。我們仍然需要詩歌的慰藉、需要抱持著美好信仰、需要不斷審視自身和外界環境的互動品質,而不是變得那麼“物化”和“鈍感”!
  •   最喜欢最后一篇戴锦华写的那篇
  •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开始的话题以及最后的沙龙,当然其他的部分也值得一读。一个总体印象就是,这些撰稿人、或者访谈的整理、都是很清新、很诚恳的。清新于我,主要在于,平时接触到的,都是大陆方面的舆论,而客观的说,港台那边的新闻界确实在很多时候,更能做到‘直言不讳’,因此一些看问题的思路是新颖的。至于诚恳,我想读过的人应该都能认可吧。
  •   这本书的名字很吸引人,内容也像名字一样比较独特。前卫的文化人,聚集在一本书里面,内容很杂,单是很切实际。
  •   是一本严肃理性的书,希望以后能继续出版下去。
  •   写了现实社会的现实事情,让人拨开外面能更深层次的看到事件的真实,很不错
  •   货送到了,书已经没有一本是好的~
  •   需要静下心来看的一本书 好久没有这么静静的看书了
  •   虽然只是第一册,但还是看得出质量。期望他成为又一个讨论平台。
  •   作家都还好,中规中矩
  •   清新不冷,初创质量还行
  •   深刻的观察
  •   这套系列surprisingly good。
  •   提供的另类思考
  •   有责任感的80年代,尴尬的生存在颓废与积极之间,这样有力的文字读来还是让人感到欣喜。
  •   环境是毕竟是已经变了...当你嘲笑着这一代人的愚蠢的时候,下一代人已经在更加愚蠢的成长起来了...只是你还不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而已...
  •   包装精美,内容也不错!
  •   但是不错
  •   好书共欣赏
  •   之前在图书馆看过这本书,但买也很好
  •   还行、
  •   还没有看完,印刷还可以吧
  •   很对感觉的一本书
  •   帮别人买的~~
  •   就是还可以
  •   好书,有空再看一遍
  •   很受益~
  •   有点问题,多纸,重复的。其余的还好
  •   我更深刻地感觉到我被网络毁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