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精神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孙开泰  页数:223  
Tag标签:无  

前言

孙开泰先生把出版社排印的他的新著《先秦诸子精神》拿给我看,我近半年多以来工作极忙,几乎没有读书的时间,然而这部书稿却深深吸引了我。翻读一遍,我确实感觉到,这部专著内容之充实,功力之深厚,决非一般率尔操觚者可比。过去人们形容难得的作品,常说如“空谷足音”,现在出版物充斥市场,固然不是“空谷”,但作者这样投入大量心力的书,也还应该是大家期待的“足音”。学术界都知道,孙开泰先生是中国思想史专家,尤其精于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他和我是中国科学院(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老同事。中国思想史这个学科,奠基人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侯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西北大学校长任上调来历史研究所,创建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组,后称研究室。孙开泰先生是1963年自云南大学到这个研究室工作的,当时即有志于先秦思想学术的研究,得到侯外庐先生的称许。随后虽然经过“文革”的动乱,他仍能坚持不懈,完成了许多论著,提出一系列新的见解,在先秦思想领域作出贡献。由他撰写的这部《先秦诸子精神》自然多有与众不同之处。记得1986年我为孙开泰先生的《吴起传》写序,曾说过:“有些人认为先秦诸子已有很多学者研究,没有多少新内容值得探索,这无疑是一种误解。诸子百家博大精深,其事迹和思想都有许多奥蕴,迄未得到揭示。诸子中若干著作,过去受疑古思潮影响,被忽视甚至否定,致使当时思想文化丰富繁丽的图景不能为人们所全面认识。考古工作的进展,又不断发现汉以前的珍贵佚籍,令人在探索当时文化上有柳暗花明之感。看来先秦学术文化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阶段,重写这一时期学术史的条件业已成熟。”经过二十多年,先秦诸子百家的研究早已形成新的局面。孙开泰先生的这部《先秦诸子精神》正是在这些年奠立的新的基础上综合创作。

内容概要

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介绍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普及读本,比于丹更全面,比易中天更深刻.该书囊括先秦诸家学派思想,客观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发展脉络,交待社会历史背景和相互间的依存影响关系,对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动荡时代的思想学说和流派,做出清楚的交代。    该书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研究探索,对春秋战国思想史的历史进程形成独到的见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贡献。该书对儒、墨、杨三足鼎立局面展开详细的论述,对兵家思想展开着重研究,这是近年鲜见著述的;对稷下学的深入研究是有新意的,过去学术界对阴阳家的研究很薄弱,著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邹衍的生平事迹和阴阳五行思想都有独到见解,大大丰富了阴阳家的内容,使诸子百家的思想发展路程,成为有机的整体,这是《先秦诸子精神》一书的突出特点。

作者简介

孙开泰   男, 汉族, 1940年5月生,四川泸州人,汉族,196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即在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工作, 1994年8月为研究员、1999年8月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后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博士后出站论文答辩评委、先后任《管子学刊》编委、顾问、安徽颖上管子研究会特聘顾问、中国孙子与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孔子学会前秘书长、理事、学术委员、山西省社科院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事迹收入《中华人物辞海》、《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国际杰出人物辞典》(美国)等。

书籍目录

序言【一】序言【二】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争鸣与融合:乱世绽放的文景 一、“士”阶层的兴起  1.“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  2.“养士”之风的盛行与士的活跃  3.宽容的学术环境 二、诸子以继承文化传统为使命 三、“诸子百家”的分类  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分类的简况  2从诸子百家起源来分类的几种学说  3.先秦诸子分为“六家”或“十家”的长处与不足  4.地区文化与古代学术中心 四、今天怎样看待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盛况  2.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与融合第二章 “儒”到“儒家”:一种职业到一个学派的升华 一、儒家崛起为先秦第一学派的条件  1.从王官与儒说起  2.孔子大办私学  3.儒家创建于鲁国的历史背景  4.儒家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影响 二、孔子首倡“礼治”与“仁学”  1.孔子生平  2.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3.孔子的影响及其后学 三、子思对中庸之道的弘扬及思孟学派  1.思孟学派的客观存在  2.子思突出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3.思孟学派的主要哲学范畴:“诚”与五行说 四、孟子基于人性善的仁政学说  1.生平  2,孟子首倡人性本善  3.开给统治者的“仁政”药方 五、荀子说:“天行有常”  1.生平  2.人性本恶所以要“化性起伪”  3.教和学的论述  4.天行有常故而“制天命而用之” 六、孔子思想的特点,儒家的发展与影响  1.孔子与儒学思想的特点  2.儒学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3.儒学的世界影响第三章 墨家:儒家的第一个挑战者 一、墨子的生平、著作与墨家的创建 二、儒墨之争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开端  1.关于百家争鸣的发端  2.邹鲁儒墨显学之争的时代背景 三、墨子的十大主张  1.“兼爱”  2.“非攻”  3.“尚贤”  4.“尚同”  5.“节用”、“节葬”  6.“非乐”  7.“尊天”、“事鬼”  8.“非命” 四、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1、儒墨之争的主要内容  2.儒墨之争的原因与实质 五、墨家的分化与消亡  1.墨家的分化与消亡  2.墨家消亡的原因第四章 法家:新势力的崛起 一、晋国激烈的政治斗争催生了法家  1.嫡长子与庶子之争引起晋国内乱  2.三家分晋 二.法的演变与法家始祖李悝  1.法家与法  2.子夏西河讲学——家向法家的过渡  3.李悝在魏国的改革 三、吴起在魏西河与楚国的“法治”实践  2.在魏国西河的变法  3.在楚国的变法  4.吴起在楚变法失败的原因 四、申不害推崇“术”  1.申不害的生平与所处的时代  2.法家“术”的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3.“术”与重赏罚与明法治相结合    4.“术”的历史地位与思想渊源 五、慎到讲“抱法处势”  1.慎到的生平  2.明君恃势而治  3.“尚法”、“立君不尚贤”  4.慎到的黄老思想及其由来 六、商鞅在泰国的变法  1.秦孝公礼贤的历史背景  2.商鞅在秦的变法与法治思想  3.商鞅对“耕战”思想的发展 七、韩非与封建专制主义  1.秦王政为什么对韩非倍加推崇  2.韩非如何将法家导向封建专制主义  3.对“耕战”思想的总结  4.进化的历史观  5.性恶论  6.天道观和认识论  7.朴素辩证法思想  8.齐法家与晋法家思想的不同:“德法兼治”与“法治”第五章 名家:游走于逻辑与事实之间第六章 道家:隐士风度与哲人智慧第七章 个人主义的先驱:杨朱学派与农家第八章 先秦兵家:以战争的观点看世界第九章 纵横家:以谋求大国政治为第一要务第十章 杂家:诸子百家的汇流与融合总结 论中华传统文化整体观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争鸣与融合:乱世绽放的文景一、“士”阶层的兴起诸子百家之所以在先秦时期酿成果实,除了植根于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还与社会上出现一个所谓的“士”阶层密切相关。在春秋战国社会,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士”阶层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大量涌现与活跃。“士”阶层是如何产生的呢?1.“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说:“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文史通义》卷三《史释》)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三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周礼》明确规定,那时的学校只允许“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周礼》卷十四《地官》)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形势。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论语》卷十八《微子》记载了王官流落民间的一些情况:“太师挚适齐,五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鼓襄入于海。”这里所说的“太师”、“乐师”、“鼓师”、“少师”等都是“王官”,是专门为王室服务的。在动乱中,他们分别逃到齐、楚、蔡、秦等国;有的入居于黄河或汉水之滨,有的则处于海边。这样他们就把本来属于官府的文化传播到民间。正如孔子向郯子问官之后对旁人说:“‘天子失官,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卷四十八《昭公十七年》)还有另一种使王官散人民问的途径,如《吕氏春秋》卷二《当染》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周平王派史角到鲁国传授“郊庙之礼,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这是说史角被鲁惠公留在鲁国,史角及其后代便定居于鲁国,成为墨子的老师。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没失传,但他的后代已经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于是“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礼失而求诸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这话是有道理的。

后记

《先秦诸子精神——百家争鸣、融合与传统文化整体观》即将出版,我想就该书成稿的过程中一些点点滴滴的回忆,作为后记,供读者参考。我1959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那时因为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昆明,所以云大历史系的师资阵营是强大的。张德光系主任和李挺教授都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也在云南大学任教,以“狂”著称,他曾说过:“古今真正懂《庄子》的,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庄子本人,第二个就是我刘文典,其他研究庄子的人,加起来可算半个。”我人云南大学后听老同学传言。张德光主任为刘文典《庄子补正》写过《跋》。正式出版前,张主任把《跋》的文稿给我读过。只可惜我并未亲受其教,刘老师已仙逝。历史系有两门通史课,《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除此之外,我选了系主任张德光教授的《先秦思想史》和李埏教授的《唐宋经济史》两门专业课。我在班上任课代表,因此与张德光主任与李埏教授经常联系。那时我的求知欲很旺盛,常得到老师的鼓励。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四年大学我一直没有回过家。除了偶尔在周末或星期天到老乡所在部队——昆明军区去看电影外,大多数都是在老师家里请教问题,或在图书馆里看书。那时候,我就萌生写一部先秦诸子研究著作的愿望。因此,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收集有关孟子的史料。在大学三年级时我在张德光主任的指导下写《孟子的政治主张》。四年级毕业论文写的是《孟子的政治思想》。也是张主任指导的。因为他工作忙,只辅导我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当时很努力,我的论文都以都以优秀成绩完成了。我的学年论文也得到李埏教授的指导。关于孟子主张的“井田制度”,我赞成是封建国有土地制。在第三学年的一段时间里,因为李埏教授要招收一名唐宋经济史硕士生。我报考了,在考试英语时,收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我非常难过,因为我父亲早逝,现在是父母双亡,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弟弟、两个妹妹,穷得连写信的邮票都拿不出钱来买。我每次写信回家。

媒体关注与评论

要讲中国文化,只知道儒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涉诸子百家,以及一二教九流。在今天的“国学热”中,学一些诸子百家的知识。十分必要。孙开泰先生的《先秦诸子精神》给了我们很好的引导,值得感谢,也值得我作一推荐  ——李学勤孙开泰先生曾对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做过深入的研究,对钱穆先生论著里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还有《稷下通考》中的错误等,做出校正论述,包括对兵家孙武、孙膑、吴起等人考证的错误。因此,先后写过《稷下学宫与孟子的关系》、《孟子生平事迹考辨》、《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考辨》、《邹衍事迹考辨》、《孙武与齐文化》、《吴起兵法考辨》、《吴起与孙膑》、《马陵之战简述》等论著,更正《先秦诸子系年》的错误。这些研究成果收在《先秦诸子精神》中,为史料鉴别提供了基础。  ——周光华

编辑推荐

《先秦诸子精神:百家争鸣、融合与传统文化整体观》:最有性格的国学史著作,呕心沥血的学者大文章。在学术明星甚嚣尘上的时代最顽强的国学坚守者,百家争鸣、融合与传统文化整体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先秦诸子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孙先生的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介绍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普及读本,该书囊括先秦诸家学派思想,客观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发展脉络,交待社会历史背景和相互间的依存影响关系,对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动荡时代的思想学说和流派,做出清楚的交代。对春秋战国思想史的历史进程形成独到的见解,提供了有价值意义的贡献。该书对儒、墨、杨三足鼎立局面展开详细的论述,对兵家思想展开着重研究,这是近年鲜见著述的;对稷下学的深入研究是有新意的。值得一读。
  •   诸子百家精华论道,以此入门。
  •   很好,我非常喜欢,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书。我总感觉还有未完善的的地方。
  •   好玩,适合出差翻着看。走得提易中天的路线,把传统经典弄得通俗易懂。适合那些想了解传统文的人阅读。面向的是所有识字的中国劳苦大众。
  •   看了书的目录,有李学勤的序,吹嘘的很厉害,目录的架构也很宏伟。打开一看,

    装帧比较粗糙,作者是一位老先生,对诸子百家是下了一些功夫的,里面提出的零星
    观点有点价值。不过书中马列味道太浓了,动不动就唯物唯心的批判,人民代表的帽子
    满天飞。

    实在无聊,可以顺便翻检着看,如果希望有什么收获,那就颇令人失望了。

    如果定价2折,就比较合理了。
  •   还是不错的,属于学术性文章
  •   不错,因为在图书馆看了一半,结果后来不知被谁拿去看了找不到了,只得又买了一本,和图书馆的一样,内容我觉得很不错
  •   我在关注先秦时期精神方面的书,看到这一本2010年出版的书,很高兴。也感谢店家让我拿到全新的这本书。谢谢。
  •   书有点旧了,但是内容很好,推荐读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