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蒋继华 学林出版社 (2009-11出版)  作者:蒋继华  页数:234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古代文论,或称中国古代诗学,究竟有没有科学严整的体系?这是近年来引起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讨论中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方断言其无,一方力证其有,激烈争讼,互不相让。对于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认识,我仍主张采用本人多年以来一向倡导的“辩证扬弃法”。那是因为两种看法各有其合理性与片面性,故而需要经由辩证分析,摒弃其各自的片面性,汲收其双方的合理性,予以创造性地转化,进而熔铸出第三种观点。即如此处所论,断言中国古代文论没有体系的意见,一般是以西方诗学体系作为标尺,认定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形成西方那样严密的逻辑体系构架。的确,西方诗学有一整套内涵明确、外延周严的概念系统,有一系列给出逻辑论证的命题,概念、命题之间具有极严密的逻辑关联,从而构建出诗学体系的逻辑大厦。此类说法不无道理,然而,以西方逻辑体系作为唯一标准,却忽视了东西方文化传统、思维传统的差异。而力证中国古代文论具有体系的言说,则是强调中国也有一连串的文论范畴,范畴与范畴之间存有内在联系,能够综合成颇为完整的诗学理论系统,包括创作论、作家论、作品论、鉴赏论等等。

内容概要

  《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重点考察三个方面的条件和机制:一是女性思维心理的影响,二是在审美风尚上的传承,三是对正统的伦理观念的反叛。本书认为,媚长于反映男女恋情和人的感官体验、感性享受,有着天然的女性化成分。《诗经》、汉赋、宫体诗、花间词、明清艳情小说等作品中涉及情欲描写的内容,足以证明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代艳情文学审美趣味的继承。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媚的内涵概说一、趣味演变(一)感性形式的崇尚时期(二)艺术风格的确立时期(三)个性意识的彰显时期二、范畴比较(一)媚与柔(二)媚与庄三、意义论说(一)媚作为一种感性体验(二)媚作为一种价值存在(三)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第二章 媚的美学特性一、柔靡性(一)柔和美(二)绮靡美二、煽情性(一)女子之“态”(二)女子之“体”(三)煽情与煽欲三、世俗性(一)强烈的情趣观念(二)浓郁的市民意识(三)鲜明的情欲表达第三章 媚的成因探寻一、思维方式的女性化(一)直觉思维与女性审美心理(二)女性审美心理影响下的中国人性格二、审美趣味的传承性(一)诗经:“无感我悦兮,无使龙也吠”(二)屈宋辞赋:“君游高唐愿荐枕席”(三)宫体诗:“绮艳相高,极于轻荡”(四)花间词:“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五)明清艳情小说:“贪欢不管生和死,溺爱谁将身体修”三、伦理观念的反叛性(一)早期儒学的欲望观(二)程朱理学的欲望观(三)人性解放与伦理观念的叛逆第四章 媚的当下存在一、大众文化的勃兴与女性身体图像的风行二、文学中的性描写嬗变(一)情与理的冲突(二)灵与肉的交响(三)性与爱的分离三、审美的世俗化成因与文学的出路后记

章节摘录

当人们努力冲破正统思想的束缚,大胆而真切地抒发情感,展现真实的自我,期盼人性的回归时,媚的世俗性、欲望性得到过度张扬,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三、世俗性中国传统美学就情的表现程度而言,大致可分为节情(雅的方面)与任情(俗的方面)两种。儒家美学主张情感的抒发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及至宋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观念使情的节制达到极点,这些当属节情类。服务于此的需要,经世致用、附庸风雅、谋求道的操守成为历代文人的追求。就任情而言,我们无法绕过和回避的除了魏晋时期表现人的觉醒,抒发人的性情,以情纬文、肆意酣畅的魏晋风度以及宋代的词外,晚明时期重视人的个性解放、追求情欲的宣泄和世俗意识可谓是任情观的高潮。这一时期,艺术的世俗化成为一道诱人的风景,渗透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映射出这个时代旁逸斜出的原生态美。我们以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的世俗风貌为例,走入精神不受理性支配的激情愉悦和世俗盛宴之中。(一)强烈的情趣观念晚明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也是一段混乱期。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党羽纷争,社会危机加剧。同时,封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资本主义萌芽业已出现,商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派提出了同传统理学相背的新异思想;禅宗盛行,知识分子乐于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后记

本书是在作者论文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媚范畴初论》,既然言“初”,或许意味着当时对媚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这几年来,心里一直未曾停止对媚的深入思考。从去年7月到现在一年的时间里,除了繁忙的教学任务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本书的写作上。于是有了这本小书,也算是对当初“初论”的一个了结。现在回想起来,选择媚作为研究的对象,着实有些“得不偿失”:其一是学界目前关于媚的研究文章较少,大量的工作需要用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上,这还仅仅是初步的;其二,媚这个范畴欲望色彩强烈,极具感官化、享乐化倾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乏带着点色情的味道,因而稍不小心,就会滑人另一个境地,削弱媚的学理性。为此,在写作过程中,努力把媚置于美学现场,让思考跟着感觉走,追求严谨而清晰的词句表达……,但往往还是不能尽如人意,研究的实际成果可能远非本人之所期,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好像是学术论文的体例,但是见解并不深刻,知识体系有些滞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