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班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沈寂 著  页数:481  
Tag标签:无  

前言

爱俪园,即哈同花园,年轻人知道的大概不多了。花园也早已消失,沧海桑田,变成如今的上海工业展览馆。但只要稍稍留心鸦片战争后上海百年来变迁的人,就不会不知道英国籍犹太富翁哈同(Sila Auron-Iardoon 1846—1931)和他那宏伟神秘的私人花园。因为哈同是一位典型的“冒险家”,而爱俪园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观园”,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混血儿,要了解帝国主义在上海开埠和经营租界的史实,其人其事,都是重要的材料。

内容概要

上海开埠后,外国洋行的洋总经理,俗称为“大班”。    作品以犹太人哈同的人生历程为主线,描写了这位冒险家在印度穷困潦倒,流浪到我国开埠不久的上海滩淘金,然后靠其妻罗迦陵的2亩地起家,成为房地产第一大户、远东豪富。他又建造海上迷宫爱俪园,又铺筑南京路,还要电车改道,真是煊赫一时。最后他陷入重重矛盾中痛苦地了结一生。

作者简介

沈寂 原名汪崇刚,笔名汪波、谷正櫆等,原籍浙江奉化,1924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肄业。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写作,曾主编《幸福》、《春秋》等杂志。后去香港任电影编剧,编写《中秋月》、《狂风之夜》、《一年之计》等十部电影剧本。1952年,因参加爱国运动被香港政府无理驱逐出境,回上海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改编中国第一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和故事片《开枪,为他送行!》等剧本。近二十年来,先后著作《上海大亨》、《上海大班》、《上海大世界》等长篇小说,主编《上海老城厢》、《老上海电影明星》、《三百六十行》、《老上海南京路》等画册,并与戴敦邦合作编绘《老上海小百姓》。沈寂被公认为专写老上海题材的老作家。

书籍目录

近代史上的“大观园”——代前言1.犹太流浪者哈同2.沙逊家族3.初游洋场4.“国中之国”5.罗家的悲剧6.繁荣的背后7.从女佣到情人8.罗丝的两个父亲9.世代名医张聋聋10.法租界的恐慌11.沙逊洋行的功臣12.在火坑里邂逅13.金钱与婚约14.同床异梦15.意外的归来16.离开哈同17.第二次遗弃18.再度结合19.沙逊无情20.抢占徐家汇21.两次婚礼22.怒斥大班,23.发财的诀窍24.幸运前的挫折25.洋行和花园26.新的开始27.哈同的生意经28.金山求佛29.“风流和尚”30.“铁房子”31.张园大会32.花园和儿子33.寿庆风波34.蔡元培和学社35.儿子是个谜36.爱俪园风波37.修铺南京路38.奇异的投靠者39.祖坟不许动40.到日本去41.逼租惨剧42.电车改道43.向清宫献媚44.皇亲和逃犯45.欢迎革命46.哈同抢占地产47.第一!第一!48.和尚造反49.永安公司50.哈同办大学51.徐悲鸿卖画52.画像的秘密53.双双逃婚54.屈死和幸运55.挑女婿选媳妇56.奇异的喜事57.女校风波58.复古盛会59.天堂里的乐园60.哈同的心愿61.百三十寿庆62.标语风潮63,和皇帝打架64.不幸的事故65.血染上海滩66.新沙逊的野心67.为将来安排68.最后挣扎69.哈同的遗嘱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1.犹太流浪者哈同清同治十二年。这一年是公元1873年,鸦片战争后33年;也正是世界列强在上海用武力强迫开埠三十周年。这年夏天,一个来自印度、不满24岁的犹太青年欧司?爱?哈同,身穿深灰亚麻粗布土耳其式无袖长袍,头戴一顶夹住头发的旧便帽,束着皮革腰带来到上海滩。从印度到上海,一般只需要半个月航程,可是命运蹇涩的哈同,足足走了半年。在那恶梦似的长途跋涉中,他颠沛流离,死里逃生,幸运地从茫茫人海和生活深渊里挣扎出来时,已经是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流浪汉。上海是他冒险前来谋生的终点站,如果也是和山打根、香港等地一样要靠求乞度日,以至贫病交迫得奄奄一息,则这里将是了结自己一生的墓地。忽然,船上响起一连串暗号式刺耳钟声,在辽阔的江面和莽莽荒野上震荡回响。接着,岸上的一个隐蔽处,霍地冒出来几条人影,一个接着一个,手里高举闪烁着微弱火光的“马灯”,迅捷地向“天使号”奔来。顷刻间,船上的英国大副,也从船舱里闪出,走近船舷。他一手举着桅灯,一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叠信件,朝岸上的黑影喊叫:“怡和!沙逊!汇丰!……”哈同对这诡奇的景象感到困惑,被满头卷曲金发的大副看到了,过来向他解释:就在两年前,俄国沙皇以丹麦王室的亲戚身份,指使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并没得到中国同意,暗中在香港和上海之间非法设置海底电缆;又与英国合作,架设陆上电线从吴淞直通外滩。还在张华浜对岸的浦东,设立电报房,想由此沟通外国与上海的电讯。可是中国百姓群起反对,有的认为侵犯主权,有人不许外国人破坏中国风水,就暗中割电线,推倒电线木杆,予以种种阻难和破坏,使他们无法顺利使用。外国商人不得已只得仍以老办法传递信息。那些开设在上海租界里的洋行、银行,为了能尽快取得在海外的商情报告、报纸和香港总行的函件,就各自派人备马驻守在吴淞口岸。不论白天深夜,凡有洋轮抵达,就抢先拿到情报信件,快马送回洋行。谁消息灵通,交易快,谁就多赚钱。东方渐露曙光。哈同性急地一一和同舱的水手们行礼告别,然后戴上便帽,围着“塔列司”,将信放进贴肉的长衣内口袋里,提起小藤箱,走上甲板。这时,岸上已经簇集着二三十个中国人,和20辆他从未见到过的独轮“羊角车”,他们是刚才“信马”飞去报信又带回来的运输队,一个个精瘦而又结实,后脑上都留着一条长长的发辫,下身一条蓝粗布扎脚长裤,有的穿一件围腰白大袄,有的只穿着褡裢背心,在肩上衬一块垫布。两人配对,用杠棒将堆在船上的数十只木箱,在大副的监视下,走过摇晃跳动的跳板,抬到岸上;再把木箱分成两叠,平衡地放到羊角车的两侧。然后,一个用绳在前面拖拉,一个在后面握住车杠,把稳方向,朝前推送。裹着铁皮的木轮,一路上发出叽叽咕咕刺耳的声响。等脚夫们将木箱运完后,哈同才郑重地向大副告别。“你不是要到沙逊洋行去吗?”大副用手指向渐渐远去装运木箱的独轮车队伍,“他们把这批‘洋药’送给沙逊洋行,你就跟他们走吧!”哈同再一次向大副道谢行礼,离开轮船,急遽去追赶车队。车队在“信马”的催促下,车夫们使足力气,加紧步伐,急速地向前行进着。穿着长衣,还戴帽裹巾的哈同,直赶得浑身是汗。当他停下步,从藤箱里取出手巾抹汗时,回头发现昨夜没看到的吴淞炮台,它所有的炮眼都被击毁,大炮也几乎全被打坏。这是34年前英国入侵上海、炮击吴淞的遗迹,一直没修复,也不拆除,大概作为大英帝国侵华的胜利战果,对中国示威,向世界展览。运装木箱的车队,沿着“衣周塘”堤岸(后改为军营路,即今军工路)前进。一路上坑坑洼洼,曲曲弯弯,难得看到房舍和行人,到处是污水沟和坟墩,步行了至少近二十里路,才到达苏州河北岸。那里有供船只停?自的老码头、美国使馆的旧址、浸礼会礼拜堂和一排排低矮肮脏的茅屋。沙逊洋行的仓库就坐落在礼拜堂背后,是一座四五丈高的土栈。当车夫们将木箱抬进仓库去时,从里面散发出来一阵阵醉人的香味。哈同因不熟悉,就不得不向那个头裹白布“制包”,满脸胡子管仓库的印度人问讯。仓库管理员从哈同嘴里听到家乡话,感到分外亲切。在问明来历后,就热心地回答:“哪一个沙逊洋行?是老沙逊,还是新沙逊?”哈同没想到上海有两个沙逊洋行,也根本不知道沙逊有新老之分。可是想到自己父亲和萨拉都是印度孟买沙逊洋行的老职员,就十分肯定地回答道:“是老沙逊。”“那是阿尔伯特?沙逊。”印度管理员为哈同指点老沙逊洋行的方向,“你到河边去,过韦尔斯桥,便是外滩,老沙逊洋行就在那条临江的大道上,三层高楼,一望就看到。”哈同合着手掌,对管理员行了印度礼后,便按指点的方向走去。已经走了半天路,又饿又累,感到筋疲力尽的他,仍坚持着步行。走不多远,看到一座大木桥,横跨苏州河南北两岸,使往来南北的人不用摆渡就能直接通过。这是十多年前,一个名叫韦尔斯的英国洋行大班,为了让“信马”不因搭舢板小船渡江而耽误时机,就纠集沙逊、怡和等洋行的大班们,筹资筑造这座中间有活络板的木桥,代替摆渡。可是哈同看到在桥口有工部局警务处派来的华捕看守着,白种洋人可自由通行,华人过桥则要交3文制钱的“过桥税”,一年可以收入20000两银子呢。哈同既不是西方白种人模样,此刻又不备制钱,就没有办法过桥。正在焦急之际,桥堍有一家茶叶店设立的码头,备有两只渡船,免费接送过往行人。哈同谦恭地与船主恳商,船主把他当作沦落上海的印度人,就慷慨地答应他上船过江。船到江心,他又发现在韦尔斯桥附近,正在造一座13米宽的新木桥。同船的都在说:这是中国百姓抗议韦尔斯桥向中国人收“过桥税”的结果,工部局就用搜刮来的捐税造成此桥。它建筑在外滩公园附近,定名为“公园桥”。还因为造在“外摆渡”地方,又叫“外摆渡桥”。听说将来中国人在桥上通行时不必付税,可白白“摆渡”过去,所以大家都高兴地用上海话叫它“外白渡桥”。哈同一登上南岸像发现一个新的天地,顿时目瞪口呆,惊喜交集。那条宽敞而整洁的沿黄浦江筑道的“洋子路”上,车来马往,行人不绝。面向黄浦江的一边,矗立起一幢幢巍峨恢宏的建筑物,从北到南排列着英国领事馆、怡和洋行、大英轮船公司、沙逊洋行、颠地洋行、太古洋行、汇丰银行、海关、美商旗昌洋行、东洋银行以及法国领事馆等二十多幢。有的富丽堂皇赛似宫殿,有的雄浑幽深像座城堡,海关造成楼阁飞檐的庙宇,洋行多数是石柱高楼的西式巨厦。这一长列哈同在印度孟买、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没见到过的宏伟建筑,象征着一个新兴的城市将在这古老的国家崛起。那些沟通金融和贸易的外国银行和洋行,代表西方强国汇集在上海,使原是一片荒土的海滩,将成为一个繁荣的世界商场。这伟巍新奇的景象使哈同感到欣慰,刚才还很失望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奋发起来。他充满信心和希望,越过大道,朝沙逊洋行走去。2.沙逊家族老沙逊洋行坐落在怡和洋行与仁记洋行之间。这三家英商洋行,在上海开设最早、规模最大、牟利最多、名声也最响。它们的建筑也都是宽阔高耸,呈现出大英帝国傲岸肃穆的气魄。巨厦前筑起高出人头的白色围墙,门口还有戴大盖帽、穿制服的西捕站岗。除洋人外,去洋行的华人,穿着长袍马褂,瓜皮帽下拖着长长的辫子,都要卑躬屈节地低着头进出。哈同先站在围墙外,对铜牌上“SASSOON&CO.LTD”的黑色英文字体望了又望。在认定无错之后,才拘谨地走到站岗的西捕身前,用英语问讯:“我从印度来。找……”他知道自己不配求见沙逊,也不知道萨拉是不是在洋行,便用试探的口气提出,“找萨拉先生。他是我亲戚。”黄发蓝眼的西捕,瞟一眼哈同的一身打扮,目光鄙视地听到“萨拉”这个名字时,毫无表情地微微点头。哈同真是又高兴又安心,终于找到了萨拉,他对西捕道谢后,脚步轻快地朝里走去。墙内宽敞的庭院种植一排树木,两侧披屋下停着几辆敞篷的“亨斯美”马车和一辆装饰精美的四轮马车。另外还有三匹马,其中一匹就是刚才去吴淞的“信马”。

后记

1987年8月,英国作家克利斯多福·纽的长篇《上海》,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是以旅沪英侨丹顿的一生为主线,反映解放前上海滩英、美、日等国互相争夺和帮会之间的火并。然作者并未到过上海,仅靠档案资料虚构编写。因对上海无感性认识,也缺少历史知识,更存在偏见,没有写出外国殖民者和帮会对上海社会的危害和对人民的剥夺压迫。在举行新书发布会时,上海市文联应国靖同志特邀柯灵先生与我参加,并通知提前到会场。因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先生点名要接见我们。我们进会场不久,汪道涵先生准时来临,与我们亲切谈话。他告诉我们,这本《上海》是他在海外发现带回上海,请人翻译和出版。内容虽有缺点甚至错误,但不失为一部可帮人们了解上海的著作。作者是英国人,由外国作家来写中国,总因观点不同和对中国历史与上海社会的情况不甚了解,不能如实描写和正确反映。如果由生长在上海、熟知上海历史和社会的老作家来写上海,一定能写出比《上海》更真实而动人的作品。

编辑推荐

《上海大班》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大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老上海的故事,老上海的味道~~
  •   股票/地产可以投机,但人生不可投机。
  •   在当当网买的书,省时,省力,又省钱!书的质量有保证,绝对正版,送货员的态度也很好,非常满意!
  •   之前看过 很不错 我们都很喜欢
  •   有些与历史出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