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资质认定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王建辉  页数:330  字数:491000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于2006年2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6号公布了《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06年4月1日起实施,同时,废止了1987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发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  为了贯彻实施《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于2006年7月2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并要求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应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届时,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试行)废止。  《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依法监督管理实验室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计量认证不再仅仅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开展的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考核,审查认可也不再仅仅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所进行的规划审查,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已经成为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的两种形式。

内容概要

本书引用了实验室有关的通用术语与定义,介绍了质量管理的一般原理及计量基础知识,并尝试把全面质量管理之重要思想引入实验室管理;论述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法制内涵和形式,以及其起源和法律效力;详解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文;阐述了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一般方法,重点阐述了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方法与技巧;并附有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申请评审用表格。    本书可供从事实验室质量管理、资质认定申请、评审、质量审核等方面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章 术语    第一节 管理术语    第二节 技术术语  第二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概念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发展    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    第五节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第六节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介绍  第三章 法定计量单位    第一节 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第二节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第三节 SI基本单位的定义  第四章 统计理论    第一节 统计技术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抽样技术  第五章 数据处理及测量不确定度    第一节 数据处理    第二节 测量误差    第三节 测量不确定度  第六章 量值溯源    第一节 计量及其溯源性    第二节 溯源等级图    第三节 检定系统表    第四节 校准和检定  第七章 能力验证    第一节 能力验证的作用和目的    第二节 能力验证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 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  第八章 质量管理的常见方法    第一节 老七种统计方法    第二节 新七种质量控制工具第二篇 实验室资质认定  第九章 实验室质量管理    第一节 合格评定    第二节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概念    第三节 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介绍  第十章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演变    第一节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验收)的起源    第二节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 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验收)的改革    第四节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诞生    第五节 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法律效力  第十一章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概述  第十二章 准则详解——管理要求部分    第一节 组织    第二节 管理体系    第三节 文件控制    第四节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第五节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第六节 合同评审    第七节 申诉和投诉    第八节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第九节 记录    第十节 内部审核    第十一节 管理评审  第十三章 准则详解——技术要求部分    第一节 人员    第二节 设施和环境条件    第三节 检测和校准方法    第四节 设备和标准物质    第五节 量值溯源    第六节 抽样和样品处置    第七节 结果质量控制    第八节 结果报告第三篇 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概要  第十五章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六章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  第十七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第十八章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十九章 管理评审附录

章节摘录

  第十七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后,实际上这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主要体现在:各项质量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依靠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进行组织协调,质量监控、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和审核、验证实验等方式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具备减少、预防和纠正质量缺陷的能力,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为此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领导重视管理评审,提高体系适应性  实验室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实施,只是标志着质量(管理)体系才刚刚开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得好,不等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得好。实验室的领导要以身作则,发挥领导的作用,充分认识管理评审是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应亲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质量反馈等信息,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实事求是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做出评价;对发现的缺陷,要结合实现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相应的修改或补充,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而努力工作。  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建立良好实验室  实现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单靠领导的努力是不行的。实验室的全体工作人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作用。要求所有员工既要有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又要有自觉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要对所有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质量意识教育和技能的培养。制订激励措施,使员工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始终有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积极性和能力,主动分析自身体系的差距,以求不断接近和达到良好实验室的水平。  三、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工作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各项质量活动及其结果可能会发生偏离规定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对各项质量活动的监控。实验室可以在质量管理部门设置质量监督职能,按《评审准则》要求在各实验室和相关部门设立专(兼)职质量监督员,形成质量监督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在职责范围内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监督各项质量活动在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按规定运行。监督人员要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并保存,作为质量审核和质量考核的材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资质认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