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昭日月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作者:应忠良  页数:125  

前言

我长期在大学里教授中华文化、中国哲学,是一个学院派类型的学者,虽然出过几本书,但都是经院式的学术著作。我曾想过,我的这些著作也许会有三五同行看过,对他们有点用处,但对社会的广大人群到底有什么意义就很难说了。我也并非没有关注过如何使精英文化走向大众,甚至在我那篇《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定位》中讨论过“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但仅是纸上谈兵而已。现在,我有幸看到应忠良先生编著,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图文新编传统伦理文化丛书》,该丛书图文并茂、意蕴深而文字美,应该说是一部使我国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走向大众的成功之作。本来我国优良的伦理道德就在民间,它体现在我国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只不过这些优秀的伦理道德传统在一百多年来、特别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几乎丧失殆尽,致使我中华民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伦理规范,失去了道德准则,这不仅可惜,而且也是今天我民族复兴必须克服的障碍。现在应是在全国范围内发扬我优秀文化传统,再造我民族精神的时候了。当前我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这是因为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民族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柱。中华文明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有独特与丰厚的精神文化。这些独特与丰厚的精神文化凝聚在特有的思想观念之中,如“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等。现应忠良先生从中选择了“忠”、“孝”、“礼”、“义”、“信”,写成《忠昭日月》、《孝行天下》、《礼仪家国》、《义薄云天》、《信达四海》五本书,让传统美德进入日常生活。为此,我很佩服应忠良先生的用心和执着。他集多年对中华文化的深情,发出今日之呐喊,主持并亲自上阵,编著了这套丛书,谈忠、论孝、述礼、说义、讲信。这套丛书说理明白浅显,故事选择精当,融情于字里行间,使日益游离之人心逐渐回归正道,造福我华夏子孙,可喜可贺。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凝固不变之物,而是“日日新,又日新”之民族精神。因此,“忠”、“孝”、“礼”、“义”、”信”表现之形式或可适时而有所变,然其核心价值则当精心维护。我们生活在现代,如何使传统走进活的现实生活,又使活的现实生活能传承古代的美德,我认为,应忠良先生这套书为古今搭建了沟通之桥梁,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应先生人生经历丰富,数年前从官场归隐,转战商场,有这样的阅历,如今更致力于重建传统伦理的事业,希冀为世道人心提供现代社会生活的可行而有意义的精神力量。愿应忠良先生的《图文新编传统伦理文化丛书》为大家所喜爱,更希望它能对今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所稗益。

内容概要

剔除糟粕,萃取精华。这是一本告诉您什么是孝、为何行孝以及如何行孝的书。本书力求体现较强的故事性、生活性、文学性,以散文随笔的方式,用简短轻松有趣和朴素的语言表述,尽量避免传统孝道读物的枯燥艰涩,同时辅以丰富精美的图片,给读者一种直观生动而典雅的文化艺术享受,更让您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接受一次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洗礼。

作者简介

应忠良,笔名梦柯,一九六一年生,浙江永康人。一九七八年考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经济系。公干之余,喜爱读书和舞丈弄墨,几诗、词、散丈、小说、书法、摄影及收藏均有涉猎。性情儒雅、和善,喜好文史,热衷公益,对祖国五千年文化深以为宝。意欲凭借一己“牛”劲,与社会各界一同奋力,对弘扬传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更冀盼此举对构建和谐社会、重塑丈明古国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有所助益。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 憧憬和愿望第一编 孝道变迁    “孝”字起源    让父母快乐    行孝三境界    家之孝    国之孝    社会之孝    动物之孝    伦理超越从“感恩”到“推恩”从    中国到全球殊途同归以孝治天下旧瓶装新酒    新世纪的突围第二编 孝仪概览  孝道养成    父母言传身教    孝敬后母    师徒论孝    避讳趣谈    五世同    堂的奥秘    用“孝”字取名  孝敬长辈    跪拜稽首    座席以东向为尊    晨省昏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庆贺寿诞    尊称    尊老  婚姻与孝    “六礼”    父母之命    棒打鸳鸯    不孝有三  追思先人    传统节日    思念先人    尽追思之礼    事死如生    披麻戴孝    丁忧的来历第三编 孝行事迹  二十四孝    图文故事    女子二十四孝    鲁迅论二十四孝  行孝轶事    汉高祖孝父    班昭写《女诫》    蔡文姬为父续书    顾恺之画母    潘岳孝母    孙思邈学医孝父母    长孙皇后写《女则》    李存孝打虎救父    包拯结庐    苏过侍父    朱寿昌辞官寻母    朱熹孝母    杨成章半钱寻母    戚继光继承父志    曾国藩家书说孝    冯玉祥买肉敬父  孝行遗迹    曾子故里:山东嘉祥    闵子故里:鞭打芦花车牛返村    王祥故里:临沂孝友村    董永故里:湖北孝感    姜诗故里:四川孝泉镇    清丰县因孝子得名    山西孝义    山东聊城清孝街    博山孝妇河    济南孝女涌泉    衢州烂柯山    杭州孝女路    上虞曹娥庙    桐庐荻浦古村孝子牌坊    东海孝妇祠    安徽宣城孝子祠    合肥三孝口第四编 孝道文化  孝道教育    童蒙启迪    一部《孝经》治天下    由“孝经》演绎的《忠经》    《女孝经》与《女论语》    《女儿经》    《三字经》    《弟子规》    《幼学琼林》    《小儿语》与《老学究语》    《朱子家训》    《颜氏家训》与《治家格言》  佛教与孝    剃发出家    佛经论孝    契嵩和尚写《孝论》    《地藏菩萨    本愿经》    千手观音    《父母恩重难报经》    目连救母与    盂兰盆会    修行也是大孝    敦煌写本  道教与孝    修仙习道,忠孝为本    《净明忠孝全书》    《文昌孝经》    吕洞宾垂示《孝诰》  不孝之罪    不孝七宗罪    家仇还是法理?    最不讲孝悌的皇帝第五编 孝思艺文  典雅诗歌    《诗经·小雅·蓼莪》    《诗经·邶风·凯风》    《诗经·唐风·鸨羽》    灵芝篇    慈乌夜啼    游子吟    行路难    孝顺歌    思亲歌    劝孝歌  情真美文    曾子大孝    陈情表    《孝思赋》序(节选)    鄂人对    孝道    论忠孝    祭母文    四十自述(节选)    寄小读者·通讯十二(节选)    背影(节选)    我的母亲(节选)  传统戏曲    目连戏    孝子戏目    《织锦记》与《天仙配》    《东海孝妇》与《窦娥冤》    《琵琶记》    《劈山救母》与《宝莲灯》    《打金枝》    《墙头记》    《拉荆笆》    《屠夫状元》    《五女拜寿》  口碑相传    魏晋文人的孝道    “说书”说孝    牌位的来历    一箱石子    抱娘樟    孝竹    抱孙教子    老来难    孝道    亲恩歌    百孝经    劝孝歌    十月怀胎老屋 代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仁政为治国之道,仁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孟子一直在弘扬仁政之道,“施仁政为民”。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的亲亲,就是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仁民,就是爱百姓,利益恩惠与百姓。因为爱自己的父母兄弟,爱所有的百姓,由此推爱身边的自然万物。这种仁民思想,到宋明时期,被张载深化了一层。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所谓的“胞”就是兄弟,“与”就是伙伴。这种“民胞物与”思想把仁民思想就体现得非常的深入,将孝道延伸到整个社会,乃至整个的自然世界。从“仁”的思想来看,其主旨在于体现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孝思与孝行,也体现着这种和谐的关系。“和”是“孝”的本质所在。但是中国几千年一贯廷续的“孝”文化,是建立在封建社会绝对父权的基础上的,主要表现于子女后辈对父母长辈,臣子对国君的绝对服从之上,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没有任何的通融余地,应该说,父子君臣的地位是不对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父母子女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孝”在增进父母和子女的感情融洽和谐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它体现着各自的人格尊严,在强调义务的同时,也重视双方的权利。这更能体现一种和谐美满幸福的精神。孝道变迁动物之孝乌有反哺之德,羊有跪乳之恩。“乌”,也就是乌鸦,在古代被称为慈乌,是一种孝鸟。宋朝罗愿在《尔雅注》中就这样说:乌,孝鸟也。初生之后,母亲哺养六十日,长大之后则反哺六十日,因此,“乌”又称为“哺公”。古文中“呜呼”两字,是对亲人的呼唤和叹息,就来源于“乌”。传说,孝子介子推与母亲隐居在山林中,晋文公为了唤他们出来,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与母亲葬身于火中。这时乌鸦聚集林中,叫声凄绝,情状悲哀。古人认为,成群乌鸦来到屋顶聚集,则是吉兆。北宋有个叫邵雍的人,是当时享有盛名的道学家。他出生时慈乌满庭。明代有许多人把乌鸦当吉祥鸟来驯养,并且写诗作文记之。画家沈周(石田)画了《慈乌古木图》,唐伯虎也画了《晓林慈乌图》。乌鸦是最具慈孝精神的。母鸟孵卵,不吃不喝,毛羽干枯,小鸟出壳后,母鸟急飞穿梭,来回往复,为小鸟捕虫喂食,小鸟心中自然生发感恩之心。“羊有跪乳之恩”,也就是说,羔羊在吮吸奶汁的时候,是前腿跪下的,感念母亲的恩泽,也体现着孝道的感恩精神。古代笔记中记述这样一个故事:唐代有个名叫王中的屠夫,正要准备杀掉一只母羊,转眼之间刀子不见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小羊羔衔着屠刀,把它藏在腹下。母羊与小羊羔咩咩叫唤,极其哀悲。这个屠夫感动地落下了热泪,他放下屠刀,改换另一种营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确使人向善,生发孝道之心。动物行孝是一种本能,而拥有更为丰富的情感智慧、审美文化的人类,所行的孝道,境界自然远在禽兽之上。

后记

花了大半年的时间,这本不算厚也不算太薄的小书面世了。首先,我要感谢诸多有识之士的大力促成,同时也为本书能得以出版感到由衷的欣慰。毕竟这本书融合了大家的心血。“礼仪家国”中有我们的期望和热爱,更希望读者能够喜欢它。传统礼仪是我们祖先遗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完善、弘扬和光大。知书达礼识字始。读书为了明理,明理实际上也是明礼。只有懂礼节,懂礼仪,才算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礼仪,才有道德情操。有了道德的引导,才有家国精神的凝聚,才有文明的传承。所以,“礼”实际上就是“理”。而书本,作为一种知识文化的载体,所起的礼仪教化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深邃悠远,有着丰厚的岁月积淀,但也有着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有些甚至是落后而封闭的。当我们在礼仪家国的文化长河中畅游的时候,我们可以领略到满目的风景,有生机盎然的美丽,也有残损荒凉的忧伤。耳边既萦绕着绵绵不绝的溢美之词,也喧响着嘈杂刺耳的诋毁之音。对待传统礼仪文化,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任何极端的做法,实际上都是错误的,面对历史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客观和公正。毋庸置疑,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人格精神风貌的体现和表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深入,国内外政治文化交流和经济商务往来等日趋频繁,更需要我们在每个细节上有礼有节,体现泱泱大国文明典雅的风范形象。不可否认,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尤其建国之后反右、文革等接踵而至的政治运动,以及时下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遭受了严重的压制与戕害,传统的家国礼仪文化几度式微,它的发展传承,已经形成了一个较深的断层与鸿沟,整个社会面临礼仪缺失的危机。在公共场所,在国外、境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听到诸多国人有失礼仪的言行。所有这些,确实让人感慨叹不已。

编辑推荐

《孝行天下》:百善孝为先,善待长辈,就是善待自己,善待过去,就是善待未来。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忠昭日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