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白子超  页数:274  

前言

《论语》是读不尽的    徐世平    这些年,国学之风渐行于世。孔子和他的《论语》,则是关注焦点。    什么是国学,学界有不同说法。其实,用什么名称,并不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并不因为“称呼”而有任何内涵的改变。只不过,“五四”的时候,许多东西都被生生割断了。《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而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儒家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于,我们这一代人,骂过孔子,批过《论语》,却不知道孔子说过什么,《论语》又有什么内涵,这确实是可悲的。    孔子和《论语》价值的重新发现,还是近些年的事情。一个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新型社会,太需要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新反思了。这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环节。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一种历史的深厚积淀,自有顽强的生命力。任何东西,都是无法割断的。    孔子和《论语》的重新认识,媒体的作用相当重要。太多的历史割断,使得大众对孔子和《论语》陡生兴趣。当然,也有不少人,借国学一举成名。于丹就是其中之一。她讲的《论语》,我听过不少集;她的书,也翻过。总的感觉,有点过于世俗和实用主义。《论语》读到这个分上,只能说明,她是个聪明人,知道受众需要什么。用做生意的方式,去卖《论语》,她是第一人。于丹做的可以肯定的好事,就是让很多人开始知道并去读《论语》了。但是,什么事情,做得过于功利,便没有什么生命力。    不过,《论语》绝对不是一本童蒙读物。按许多专家的观点,《论语》是要学一辈子的。给人启蒙的读物,那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东西,随便讲讲,也没有什么。但《论语》不同,它讲的是深奥的学问,是让人有“敬畏感”的东西。古时候,为什么有人一辈子屡不及第呢?该背的东西,都背下来了,然而需要参悟的地方,始终没有参透。这一点,许多人一辈子都是想不明白的。我相信,也不是于丹等人一时三刻可以说明白的。    《论语》是什么?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秦始皇“焚书坑儒”致使大量成书佚散。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之本,即《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古论语》二十一篇。西汉末年,张禹精治《论语》,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即为今本《论语》。《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等。《论语》通行本共二十篇,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间许多言论,比如:“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诲人不倦”、“后生可畏”、“过犹不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和而不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我年过四十,才去读了《论语》二十篇。许多地方,至今似懂非懂。之艰深,可见一斑。关于《论语》的书,也读了不少,比如,南怀瑾老先生的

内容概要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典籍。本书收录了作者在《新民晚报》“论语新读”专栏中发表的部分随笔,博采古今众家之长,兼有个人心得,篇幅虽短,却处处折射出思想的光芒,读来时时令人掩卷深思。

作者简介

白子超
  高级编辑。一九四四年生于北京。大学本科学历。多年来在新民晚报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在文新报业集团从事新闻研究工作。先后撰写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体育评论、杂文、新闻业务文章数十万字。退休后主要学习先秦史、先秦思想史、诸子百家学说。

书籍目录

序:《论语》是读不尽的(徐世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主忠信”“信则人任焉”“民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见利思义”“言不及义”“仁者必有勇”“有勇而无义为乱”“君子道者三”“学而时习之”“不愤不启”“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优则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人”“学而知之”“有教无类”“子以四教”“三年学,不至于谷”“人之生也直”“父为子隐”“孰谓微生高直”“直道而行”“直而无礼则绞”“直哉史鱼”“以直报怨”……

章节摘录

版权页:阳货篇载:“子路日:‘君子尚勇乎?’子日:‘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一子路问:君子崇尚、注重勇敢这一品德吗?孔子回答:君子最看重的是道义(以道义为最高);假如君子只有勇敢而不讲道义,就难免添乱乃至作乱,假如小人只有勇敢而不讲道义,就很容易成为盗贼、土匪。此章与卫灵公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同源共流,都说明道义是君子一切言行的本质,或说是最高原则,只不过一具体一笼统而已。全书谈“义”处还有不少,一般均解作道义,大体恰当。鉴于孔子再三述说的“义”不仅是重要的道德概念,而且是重要的政治概念和思想(哲学)概念,所以有必要再深究一番。据《中庸》载,孔子自己说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是回答鲁哀公问政时其中的两句,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而首先是爱自己的亲属;所谓义,就是人们相处适宜得当,而首先是尊敬贤德之人。不仅如此,“义者,宜也”还需进一步说明。宜,合宜,也就是合适、应该之义。所以,“义”就是事之宜,说应该说的,做应该做的,说的做的都很合适,符合标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是如此。什么标准?在孔子看来,这个标准是上天规定和赋予的,“天生德于予”(述而篇),人人不可违反的。故朱熹注:“义者,天理之所宜。”那么,从实践者的角度也可以说,“义”就是天职、天赋的使命。事实上,孔子心目中也有一个具体的“偶像”,常以他为标准,那就是周公。孔子是“义”的先觉者、阐述者、传授者,所以后世儒家也就以孔子的言论为标准了。孟子对“义”有更具体的解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义”,是人之路,人人要走的正路。正路不走,非要走邪路,当然会让有识之士感到可悲。抽象地说,“义”就是本然的应该。孟子所说与孔子语意是完全相通的。实际上,仁心外化为言语、行为,就是“义”。“义”是“仁”的动态状态,“仁”是“义”的内在基础,二者一内一外,一静一动,是不可分的。因此,孟子及后世儒家常将仁义并提。

后记

二00三年初秋,虚龄六十,思考“耳顺”,于是重读《论语》。不久,写了几篇简短随笔,刊登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有关编辑头脑敏锐,眼光深远,于二00四年四月为本人特设“论语新读”专栏。这一创举,在全国报界独树一帜,为“论语热”高潮的到来推波助澜。未料想,两周一篇的专栏竟然开了五年,拙文累积达一百二十余篇。二00八年年底的某天,忽然想暂时停笔,原因难以说清,不说也罢。今年六月,应编辑之邀,专栏重开,再续笔缘。不过,新近的十篇短文未能收入本书。    专栏写作没有计划,多是兴之所至,亦有外界某种刺激所引发。考虑到晚报版面要求,短文少则千八百字,多则一千二三百字。文章体例、写法不尽一致,总体变化是由随笔而“解经”。写作时博采古今众家之长,亦时有一己之见,力求通达孔子本意。同时就读书所得,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关资料。部分篇章联系现实,有所批评,点到为止。始终以后学身份和态度,谨慎落笔,然而登报面世,必有传播效能,为此常怀惴惴不安之心情。    据说专栏受到部分读者喜爱,多有剪报粘贴者。几年间,不乏同事、朋友、读者或口头或来信称许和商讨。称许,实愧不敢当;商讨,则诚以接纳。网上亦有议论,只恨本人落伍,未学电脑,否则互动之收获与乐趣必不少也。然又时常听到埋怨,说文章“深奥”,不易看懂。深与浅,乃相对而言,专家学者肯定以为拙文尚浅,初次接触《论语》者肯定觉得太深。本人在此诚恳说明,重读《论语》根本是为己而学,撰文发表意在与部分对《论语》有体会者交流,主观上未曾考虑广泛普及,是以造成顾此失彼。    专栏汇集成书,是应读者的强烈要求、同事的热情鼓励、挚友的不断催促,本人实在是有些汗颜的。全书分为四编,仅为浏览时稍觉便利,并无其他意义。文章排列未全按发表顺序,亦无关痛痒。文字基本未作改动,部分文章后加有“附言”,略作说明或补充。《论语》二十篇五百章,思想博大深厚,非学识平平的百余篇千字文所能讲清。何况,多数章节尚未解读,许多问题没有涉及。为读者计,故特撰两万字长文,概括叙述本人心目中的孔子之道。    拙作出书,首先衷心感谢《新民晚报》副刊部领导和编辑严建平、祝鸣华、全岳春三位。他们的头脑、眼光和魄力,令本人十分钦佩。其次感谢为本书写序的徐世平。世平贤弟与本人相交近三十年,尽管才华胜出愚兄几筹,却仍对愚兄怀尊重之情,这让人心中异常温暖。世平贤弟是上海新闻界一方领导,若非他的努力,本书出版怕是还要费些周折。这里,还要感谢上海文化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他们慧眼识“珠”,将一堆散乱、暗淡、不规则的小珠子串成相当显眼且不算太难看的珠链,大大提升了它们的价值。    最后,应该表明,《论语》还是要读,尤其是心中默念,身体力行。《论语》是读不尽的!具体道来,此话有三层意思:其一,孔子思想之精华万古不朽,将来之中国人乃至外国人士还会继续读下去;其二,任何人都会常读常新,再读之心得必然超过初读,五十岁之体悟肯定深过三十岁,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虽不至亦不远矣;其三,不同的人会有某些不同的理解、领会,或不同的重构、发挥,古今皆然,今后亦如此。    二0一0年金秋

编辑推荐

《说<论语>》:太史公日:“《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说论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说《论语》是我看到的评论孔子的最好的一本专著,引经据典,说服力非常强。白老师在《新民晚报》上刊出的《论语新读》希望能早日结集出版。
  •   挺好的,折扣低,好久没有徜徉书海的感觉了,继续光顾
  •   送货及时,包装不错,满意
  •   在新民晚报上先看的,对论语感兴趣的同志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