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精析.语文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徐涛萍 主编  页数:244  

前言

  学生十年寒窗,家长含辛茹苦,这样的言语足以形容“家有高考生”的家庭,如果你是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如何填报志愿?选择哪些学校?选择哪些专业?这一定是你迫切考虑的问题。  如果你是考生家长,除了牵挂孩子的前途,一定也在心疼他,担心他的身体,同时,希望能给孩子一些好的帮助和建议。  作为编者,我们中大部分人对此也是深有体会。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就是社会常年关注的一件大事。每年,上海都有数万名,乃是十多万考生参加高考,更有无数家庭和家长在背后支持着他们。

内容概要

《家庭教育时报》是一份以中、小学生和家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彩色周报,是上海地区唯一一张为优化家庭教育服务的报纸。    旗下的《家庭教育时报·高招周刊》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家庭教育时报》联合主编,上海唯一、及时、全面发布高考招生资讯,为中学和高三学生提供相关系统服务的权威性、专业性周报。    本套书由家庭教育时报社与文汇出版社联袂策划,约请沪上资深专业教师精心撰写,权威性,专业性和实用服务性兼具,是上海考生高考复习的捷径、家长和学校老师及时了解高招政策信息的必备读物。

书籍目录

序编者的话阅读篇  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一节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第二节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句子的意义及其表达作用    第三节  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第四节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五节  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及其特点作用      第六节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要点,概括大意    第七节  依据文意,根据要求做适当的推断与拓展    第八节  鉴赏文学作品的主题、形象、技巧和风格 第二章  古诗阅读    第一节  默写常见的古诗文名句    第二节  积累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    第三节  鉴赏作品的主题思想、形象和表达技巧      第四节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三章  文言阅读  第一节  解释常见的文言虚词    第二节  解释常见的文言实词    第三节  了解常见的文言结构句式    第四节  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第五节  文言阅读的整体把握  写作篇  第一章 选材立意的能力  第二章 结构布局的能力  第三章 语言表达的能力  第四章 高考作文的升格模拟篇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3)议论 对人和事物发表评介。如宋郑思肖《寒菊》等。  (4)抒情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的主观感情。  (二)修辞手法  (1)比喻。如唐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以蝉喻人,以深秋喻恶劣的政治环境,寄托遥深。  (2)借代借用他物来代替要表达的事物,使语言凝练、含蓄。借代可以局部代替整体、事物代替人物、具体代替抽象。如宋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以表现叶之繁茂、花之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特征等作夸大或缩小的描写,使其突出事物的个性,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如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对偶用结构、字数相同的句子或短语两两相对,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音律和喈;从内容上看,更为含蓄优美。如唐李商隐《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5)排比将内容相关、结构相同的词语并列展示,以增强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如元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比拟可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所描写的对象更生动、更形象。比拟有拟人、拟物两种手法。把物拟人如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李白《春思》:“春风不相识,何事人罗帏?”将人拟物如唐孟郊《怨诗》:“看取笑蓉仡,今年为谁死!”  (7)没问 提出问题,给出答案,引动全篇,深化主旨,含蓄蕴藉。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给出肯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抒发感情。宋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表现形式  (1)想象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推理、分析等方法,制造成一种新的观念。如唐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从眼前之景联想到异日重逢,西窗剪烛,重话巴山夜雨的情景。  (2)象征诗歌惯用手法,由此物联想到彼物、借以表现与之相似相近的思想和情感。如元E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墨梅代表自己的高洁和不向世俗献媚的操守。  (3)烘托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心绪或形象。简单说,烘托是不论本身,只论与之相关的事物,以达到烘托的目的。此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注意分清二者区别。唐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从石头城周围景物人手,烘托出石头城的没落和荒寂。  (4)渲染对人物形象、环境等作多方面的描写,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如唐王昌龄《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即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  (5)对比将两种不同的事物作比较,通过其不同表现,强化情感的抒发。唐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上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的繁荣和后一句的凄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极深。

编辑推荐

  《高考考点精析:语文》由一线专家权威指点,热点考点精辟解析,一册在手轻松应考,宝典助你走向成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考考点精析.语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教的方法很系统,很多专项练习,不错
  •   还不错哦。速度也挺快。虽然比**贵一点,但是会快很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