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滑稽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汝刚  页数:401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两个城市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上海,无论是城市的形成过程、发展道路,还是外观风貌、人文内蕴,抑或是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有些方面还颇具奇光异彩!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上海这座城市,我以为唯独一个“海”字,别无选择。上海是海。据研究表明,今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中心地区,在六千多年以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的奔流不息,大海的潮涨潮落,渐渐淤积成了新的陆地,以打鱼为生的先民们开始来这一带活动。滩涂湿地渐长,围海遣地渐移,渔民顺势东进,于是出现了叫上海浦、下海浦的两个小渔村,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到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形成集镇,称上海镇。后于1292年正式设置上海县,县署就在今老城厢内的旧校场路上。一个新兴的中国滨海城市就这样开始崛起。所以我认为,上海可以说是一座水城,上海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上海的血脉,水是上海的精灵。直至今日,上海的地名、路名依旧多有滩、渡、浜、泾、汇、河、桥、塘、浦、湾……这都在向人们证明,是水造就了上海这座城市。海洋是美丽而壮观的。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0.8%是海洋水面,如果称地球为“水球”也不无道理。海洋是广阔而有边的,是深而可测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任你怎样为之赞美都不会过分。海在洋的边缘,临近大陆,便于和人类亲密接触。我国的万里海疆,美丽而且富饶,被誉为能量的源泉、天然的鱼仓、盐类的故乡,孕育着宇宙的精华,激荡着生命的活力……任你怎样为之歌唱都不会尽兴。上海是海。是襟江连海的不息水流遣就了上海,更是水滋养了上海,使这座城市孕育了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主要特征的海派文化。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上海,就没有这座迅速崛起的滨海城市。没有海派文化的积极作用,也就没有上海的迅速崛起和繁荣发达。今后,上海的发展还要继续做好这篇水文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上海是海。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是典型的近代崛起的新兴城市,不同于在传统城市基础上长期自然形成的古老城市。1845年开埠以前,上海人口只有20多万,经过百年的发展,人口猛增到500多万。据1950年的统计,上海本地原住民只占上海总人口的15%,移民则高达85%。上海的移民,国内的大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国际的虽来自近四十个国家,但主要来自英、法、美、日、德、俄,其数量最多时高达15万人。在一个多世纪中,上海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潮有如下几次:

内容概要

  《海派滑稽》是一本滑稽人写滑稽人的书,双倍的生动而有趣。深情回忆18位“老滑稽”,给他们每位戴上一顶滑稽帽子,比如“老牌滑稽”王无能、“社会滑稽”江笑笑、“马褂滑稽”范哈哈、“摩登滑稽”程笑亭、“文化滑稽”姚慕双、“神童滑稽”笑嘻嘻、“文明滑稽”周柏春、“时尚滑稽”龚一飞等,就像《水浒传》里一百零八将每人都有一个外号。通过对他们的人生经历、轶闻趣事、嬉笑劝世和艺术特色的娓娓道来,描绘海派滑稽戏百年历程,梳理海派文化重要的一支文脉。

作者简介

王汝刚,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团长等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戏”的代表性传承人。长期从事滑稽戏、独脚戏艺术的表演和创作,曾获全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榜首,被评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以及“2010年世博会上海馆祝福大使”。出版有《戏话连篇》、《自报家门》、《上海滩老娘舅》、《智者十发》等专著,近年来在《新民晚报》开设专栏《笑作坊》,荣获“2009年全国副刊年赛专栏类一等奖”。

书籍目录

总序 李伦新滑稽鼻祖:“老牌滑稽”王无能氍毹干秋:“社会滑稽”江笑笑朝闻天下:“潮流滑稽”刘春山曼倩遗风:“叫花滑稽”易方朔耄耋顽童:“马褂滑稽”范哈哈白面阴噱:“摩登滑稽”程笑亭大智若愚:“元老滑稽”张樵侬乡谈封侯:“方言滑稽”包一飞博士笑匠:“精神滑稽”唐笑飞珠落银盘:“快口滑稽”袁一灵运筹帷幄:“麒派滑稽”杨笑峰声闻遐迩:“冷面滑稽”程笑飞优孟衣冠:“文化滑稽”姚慕双挑梁丑角:“马甲滑稽”文彬彬快乐老人:“神童滑稽”笑嘻嘻余音绕梁:“唱功滑稽”田丽丽艺坛宠儿:“文明滑稽”周柏春与时俱进:“时尚滑稽”龚一飞自跋跋 郑家尧

章节摘录

插图:三雅园上午卖茶,下午和晚上卖茶兼演戏,一时生意兴隆,人满为患。于是频频有人效仿,红桂、丹凤、三庆、满庭芳等近百家冠名“茶园”实为“戏园”的娱乐场所先后开张。辛亥革命前后,上海人口剧增,老式的茶园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有人专程到日本实地考察,开始营造新式舞台。1908年10月,上海第一家新式剧场开张,取名“新舞台”,建于十六铺老太平码头。新舞台把旧式的三面式舞台改为镜框式舞台,去掉两边柱子,同时使用灯光和布景,使观众的视野更加开阔,场面更加壮观。因此,短短几年间,旧茶园销声匿迹,新式舞台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1915年,有人在广西路汕头路口建成一家戏院,邀请李天然主持的“沐尘剧社”演出文明戏,所以戏院名为“沭尘舞台”。演出合同期满后,戏院又改称“小舞台”,仍然演出文明戏。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文明戏与话剧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上海开埠以后,外国人纷纷携家带口前来,洋人学校应运而生。逢年过节,洋人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演戏。这种既没有唱腔和舞蹈,又没有锣鼓和乐队伴奏,仅以剧中人说台词构成全剧的艺术样式,当时称为“新派剧”,其实就是原始的话剧。1860年,上海出现了一个由英美人创办的新派剧剧团,演职员全是洋人。这个剧团每年都要公演一些世界名剧。尽管内容与中国人生活有距离,但是舞台布景写实逼真,和我国传统戏的虚拟方式有很大区别,新派剧开始受到部分观众的关注。

编辑推荐

《海派滑稽》是海派文化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派滑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王汝刚不是学者,所以对书中的内容不能强求其严谨性,添枝加叶的比较多,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