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上风物(上中下)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作者: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页数:3688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几年前还让人颇感陌生的名词,如今它的社会 认知度和出现频率之高似乎有些超出我们当初的预料,这是因为越来越多 的人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保护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 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孕育了宁波悠久灿烂的文化,世世代代在这片土 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民创造了风格独特、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浸润着宁波人民的智慧,见证着宁波人民的勤 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更是我们建设先进文化的根基和宝贵财富 。即使当城市发展的脚步迈入了“跨海大桥”时代,它们仍然散发出迷人 的芬芳,弥足珍贵。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宁波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工作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2007年,宁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地区,广 大文化工作者和数以千计的业余普查员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 敢为人先,不畏艰难,走遍大街小巷、阡陌田野,采撷记忆,聚沙成塔。 遵循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艺人、不漏线索的“四不漏”原则,普查 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挖掘整理了20余万条普查线索,约1.2万个普查 项目。 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甬上风物》正是许多人为之付出辛勤汗水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它不事雕饰,朴实无华,一个个片段串起了 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幅幅画图勾勒出了宁波的城市风情。希望这部书能达 到描述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貌的目的,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 护和传承提供依据与参考。我们更加期望以此为契机,凝聚更多有识之士 的力量,激发我们的热情、智慧和追求,共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 神圣的事业推向前进。 同时,我愿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以及为本书编印付出辛勤劳动的工 作人员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本丛书通过对宁波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进行盘点,全面呈现 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成果,兼具资料性、知识性与工具性。本丛书收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是在20余万条普查线索的基础 上,去粗取精,适当归并、整理而成。以图表为主,部分辅以照片或插图 。本丛书秉承原始、准确、全面的原则,在保证要素齐备的前提下 ,不倾向对项目展开研究,编写力求简练,仅作资料留存,为非物质文化 遗产研究、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和参考。本丛书按照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印发的《宁波市非物质文 化遗产普查办法》(甬文广新发[2007]32号)规定的范围和精神编写,包括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美术、民 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 、民间知识、游艺和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其他等17个方面。民间 语言因其特殊性未收入本丛书。本丛书共十二函,宁波市单独成一函,其他分别为海曙区、江东 区(含宁波国家高新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含大榭开发区)、鄞州 区(含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宁波市函前设宁波市情介绍、宁波市行政地图,后为宁波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概述,末列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索引。县(市)、区函按乡镇(街道)分册编排。乡镇(街道)册由县(市)区行政概况、县(市)区行政地图、县(市)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乡镇(街道)行政概况、乡镇(街道)行政地图和十七大类调查表构成。

书籍目录

上册宁海县·茶院乡宁海县行政概况宁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宁海县·茶院乡行政概况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表(共计78项)【民间文学】兜水泥鳅的传说“美女照镜”的传说狮子岩的传说“一只青蛙一张嘴”等童谣五首“人死如老虎”等谚语二十则“早看东南”等农业气象谚语二十则【民间舞蹈】下王狮舞【民间美术】茶院石雕宁海佛雕【民间手工技艺】木犁的制作技艺番薯面的制作技艺番薯烧的酿制技艺碾米技艺弹棉花技艺布鞋的制作技艺【生产商贸习俗】烤龙王取水弹脚毛习俗谢田头土地习俗【消费习俗】寿衣和气粢三月吃“青草”(青麻糍)正月十四吃团暖灶习俗送麦黄习俗送蕉扇、送小鸡习俗【人生礼俗】求子送生姆(产妇)习俗孕妇的保健与禁忌小儿的命名够周(小儿过周岁)拜堂“长轿门”(拦门)习俗定恳帖搭(抱)上轿习俗“还福酒”“开面”礼“卖犁脚”(敬茶)习俗送洞房、闹洞房送小礼抬嫁资摊新娘被、拉马桶尿习俗谢厨、烧三日饭习俗做寿报信出殡吉日的选择关山封穴习俗开山(做坟)习俗离床习俗暖圹、进圹习俗“上棚”、“落棚”习俗烧“挈脚福”送“三日茶”送终选墓穴习俗做祭、出殡做七【岁时节令】清明节祭祖习俗除夕端午节正月十四夜(元宵节)【民间信仰】地藏菩萨圣诞秀山庙会端毛船习俗放焰口十月半祭祀“罡僮”“红白布”解邪相面算命送夜啼神弹稻秆结解晦习俗【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儿童“造房子”游戏狮子棒拳法【传统医药】关节复位术解酒醉(酒精中毒)秘方五香根藤粉制作【其他】傅氏家训宁海县·黄坛镇 ……宁海县·桥头胡街道宁海县·强蛟镇宁海县·深甽镇宁海县·岔路镇中册下册

章节摘录

  宁海县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地处北纬29°06'~29°32',东经121° 09'~121°49'之间,北连奉化市,东北濒象山港,东接象山县,东南临三 门湾,南近三门县,西与天台、新昌二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 ,其中内陆面积160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5平方公里。现辖14个乡镇,4 个街道,共有398个行政村,15个社区。境内聚居除了汉族,还有回、蒙、 苗、满、藏等少数民族,总人口58万。县城跃龙街道,旧称“缑城”,位 于县境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县,治设白峤。隋开皇九年(589)废,并人临 海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徙海游(今属三门县)。武德七年又并人章 安县。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复建,治徙广度里(今跃龙街道)。唐神龙二年 (706),以县东地域辽阔,析归象山县。民国29年(1940),划海游等17乡镇 归新建的三门县。宁海建县后,隶属临海郡、台州路、台州府。1949年宁 海解放后,初属台州专区,后数易隶属宁波专区或台州专区。1958年10月 撤宁海,并人象山县,县治设力洋,后移原宁海城关。1961年10月恢复宁 海县建制,属宁波专区,1983年7月改隶宁波市。 宁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多变,为滨海多山丘陵地区。山体 系天台山脉中段,县内构成西北、中部、西南、南部四大干山。宁海与新 昌交界之蟹背尖,海拔954米,为最高山峰。河流均短促,较大者有白溪、 清溪、凫颜公河、中堡溪等。白溪发源于天台华顶山,横贯全境,长66.5 公里,流域面积627平方公里,为全县河流之最。海岸线曲折,全长166.48 公里,沿海滩涂连片,岛屿星罗棋布。境内西部山峦重叠,东北部群山绵 亘。中部低山、丘陵错杂,间有小盆地。东部及南部多海积平原,城北片 属河谷平原,为县内主要粮、棉产区。气候温和湿润,历年平均气温16.2 ℃,平均降水量16553毫米,无霜期230天。夏、秋两季多台风暴雨,有洪 涝之患,也常遇干旱。 宁海交通,一直有“山岭崎岖,行旅有虞”之说。但建国后,交通发 展迅速,属宁波市一小时交通圈。县城距离宁波机场64公里,离北仑港80 公里,同三高速、甬临线、象西线、宁象线和建设中的沿海铁路纵贯县境 。 宁海人民素以勤劳俭朴著称。“地迫山海,产悭食啬”。自古以来, 山区人民垒石为田,沿海的则围涂垦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残酷的剥 削和压迫,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宁海经济发展缓慢,山区人民的生活尤为 艰苦。 宁海人杰地灵,名士辈出。历代名人崇尚气节,多耿直之士。南宋末 年,枢密院编修郑霖、右丞相叶梦鼎、史学家胡三省、文学家舒岳祥等, 不与奸党同流合污,均宁死不屈。明初文学博士方孝孺,在“靖难之役” 中不为朱棣的威胁利诱所动,宁遭灭十族之祸而不肯为其草登极诏,至死 大义凛然,其刚烈之气为国人所尊崇。现代“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 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抗战初期,江苏海洲护理专员兼保安司令孔墉,身 先士卒,为国捐躯。抗日时任中共诸暨中心县委书记、金萧支队第一大队 长的朱学勉,在反扫荡中血染沙场。国画大师潘天寿为人敦厚、品德高尚 ,为海内外艺术界所颂扬。方志学者干人俊,呕心沥血,旁征博引,毕生 修志1000多卷,为近代地方志所罕见。 宁海人民富有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光荣传统。元初杨镇龙揭竿而起, 聚众12万,事及浙东3府7县,建立“大兴国”,震慑元王朝。元末陈性中 父子率领民众奋起抗倭,智勇过人,歼入寇者无数。清初俞抒素聚众反抗 清朝统治者,号称“白头翁”,威震一时。咸丰年问,王延圆、赖余沈(今 属三门县人)起义,攻人宁海城,杀县令邹全节。清末秀才王锡桐痛恨天主 教徒胡作非为,发动民众焚教堂,杀神甫,成为震惊中外的“宁海教案” 。辛亥革命志士童保暄,以起义军临时总指挥身份光复杭州…… 文物胜迹,不胜枚举。重点文物有王锡桐起义遗址、方正学先生读书 处、革命烈士柔石故居、著名画家潘天寿故居等多处。位于城南的跃龙山 ,文峰塔屹立山颠,青松翠柏,景色秀丽。 综观古今,宁海山广海阔,入文兴盛,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劳动入民 勤俭聪慧。随着改革开放的洪流,宁海迈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崭新时代, 全县人民团结一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在为构筑现代化 中等城市、建成生态型经济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 化而努力奋斗。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承载着宁波城市记忆的书。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宁海县(套装18册)》正是许多人为之付出辛勤汗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它不事雕饰,朴实无华,一个个片段串起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幅幅画图勾勒出了宁波的城市风情。希望这部书能达到描述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貌的目的,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传承提供依据与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甬上风物(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