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民俗故事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郭晓东、王俊、张新泰、 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郭晓东,王俊 著  页数:153  

内容概要

  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民族众多。在这里的世居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满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1 3个民族。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民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浩如烟海,其中“维吾尔木卡姆”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玛纳斯”“江格尔”“格斯尔”三大英雄史诗,塔吉克族鹰舞,维吾尔族达瓦孜,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等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是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它们生长在各个民族、地域、乡村和城市中,是一方水土独特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根基的一部分,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份贡献。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民间乐舞木卡姆麦西热甫刀郎麦西热甫鸡舞人生墨玉欢舞骆驼舞回族花儿英雄史诗《玛纳斯》英雄史诗《江格尔》高原“鹰笛”和“鹰舞第二章 手工技艺哈密维吾尔刺绣哈萨克族刺绣艾德来斯绸织染技艺维吾尔族模戳印花布技艺维吾尔族花毡哈萨克族毡房大毡哈萨克族“帕拉斯”喀拉巴什磨坊英吉沙小刀民族乐器村桑皮纸制造技艺乐器制作世家高崖土陶世家铜匠世家奥斯曼生眉草第三章 节日习俗诺鲁孜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塔塔尔族的犁铧节锡伯族的西迁节塔吉克族的皮里克节塔吉克族的肖公巴哈尔节塔吉克族的引水、播种节查干节麦德尔节祖拉节塔克勒恩节达斡尔族的沃其贝节第四章 人生礼俗塔吉克族的吻礼哈萨克族的诞生礼哈萨克族的摇床礼哈萨克族的满月礼哈萨克族的学步礼哈萨克族的骑马礼哈萨克族的割礼维吾尔族的少妇礼维吾尔族乡村婚礼维吾尔族都市婚礼新疆蒙古族婚礼回族婚礼哈萨克族婚礼柯尔克孜族婚礼塔吉克族婚礼塔吉克族葬礼维吾尔族葬礼小河“村民”的葬俗第五章 饮食文化叶尔羌烤鱼馕坑里的美味——馕馕坑里的美味——烤包子拉条子奶茶哈萨克族奶制品蒙古族奶酒制作技艺南疆桑葚司拉吉丁烤全羊第六章 建筑文化沧桑交河哈萨克毡房喀什高台民居吐峪沟麻扎尔村民居维吾尔族现代民居伊宁回族大寺哈密回王墓第七章 生产商贸转场哈萨克族猎手驯隼人锡伯族冬猎巴扎第八章 民间游艺达瓦孜小传人刁羊赛马柯尔克孜族民间游艺斗鸡斗羊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维吾尔族花毡2005年元月,于田县木尕拉镇吾斯塘伯希村603号制毡艺人亚生·孜吉为我们展示了花毡的制作。亚生·孜吉将晾晒好的羊毛,置于清扫干净的地上,把弹毛的弓悬于房梁或树叉上。他把绳子拴在弓背中间,下垂到地面和羊毛接触,左手握弓,右手拿木锤,有节奏地把羊毛弹成絮状。一条毡需要羊毛大概10公斤左右。另一处人给白色的薄毡染色,为做花毯用的图案做准备工作。他们先把薄毡煮上半小时后捞起,再把染好的各色薄毡剪成条,在芨芨草做的帘子上用剪好的毡条摆成所需的图案。图案由传统的花卉几何组成,有牡丹、石榴、花等几十种。这些图样的样式都在工匠的心里,他们根据情况不断变化创造,随心所欲,并在毡条摆好的图形中填不同彩色的羊毛。弹好的羊毛被均匀地铺在图案上后,亚生·孜吉开始喷洒开水,几个人一起快速把帘子裹成毛卷后再用羊毛绳绑紧,然后用脚踏着卷好的帘子在平地上来回踏蹬,并有节奏地喊着劳动号子,配合得很默契。等到50分钟后一块色彩斑斓的毡坯就做成了。这时候,亚生·孜吉把帘子解开,几个人把毡坯拉平开始修整边角,再洒上热开水将毡坯卷起后,大家一起跪爬在帘上用双臂对毡坯反复地搓滚半个小时,然后又展开拉平,把毡坯放在阳光下晾干。这样一条完整的花毡就算完工了。

编辑推荐

《中国新疆民俗故事(1)》:新疆人文地理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新疆民俗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