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生活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作者:都辉  页数:352  字数:260000  

前言

  《生产与生活》是我六年前写的关于人与社会诸多文章中的一篇,当时写这一篇内容时,是准备在合适的时间将其展开,能够称之为一本书,因为它所涉及的实则是人的经济存在方式,更深层次的则是政治。  2008年,深藏在腹中的骚动终于转化为压抑不住的冲动,是因为这一年所发生的一系列国际和中国的政治、经济事件。2008年对于中国的意义自不待言,我认为这一年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意义,无论如何彰显,可能都不为过。和平时期中的事件影响可能不是惊天动地、暴风骤雨式的,它可能是一些要素,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渐渐发酵而成,忽然在某一天,让人突然认识到一坛醇酒酿成了。这段时间既可看作中国改革开放、尝试新经济制度的30年历史,也可以视为200多年工业文明发展与冲突的进行史,更可以往前溯及五千多年以来,整个地球上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史。这一年,能折射的历史意义可能须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由后人评价出来。  将原本的骚动转化为2009年的具体行为时,在此,我为其加了副标题——《和谐世界的经济哲学》,原本想用《和谐经济学》的名义,但真正落笔时,发现它与我理想中的一整套经济理论,包含着严谨的论证体系,相差甚远,因此退而选择哲学思考的名义。无论如何,从内来看,这是对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人类伟大社会实践的回顾和总结;向外而言,则是对以自由主义名义之下,放任的政治、经济规则所造成当下人类文明危机的深层反思。  自亚当·斯密先生1786年出版《国富论》,经济学至今走了近250年的历史。这250年,正是工业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从另一角度而言,也是意识形态斗争极为尖锐的历史。

内容概要

无疑,本书是对2008年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反思之作。类似的书籍汗牛充栋,本书与萁它书籍所不同的是,没有从现象讨论现象,用工具分析工具。    在第一部分,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回归到人与财富的本质,这是经济现象的根本源泉;在第二部分,作者基本在进行一本经济学概论的介绥,向读者阐释业已存在的主要经济规则的原理和历史背景,这是理解经济现象所必备的;在第三部分,作者则鲜明地亮出观点,经济现象的困局在于传统理论的根本缺陷,以“欲望无限”进行“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偏颇的。这使得后工业社会的今天,在人类的生产水平已经大大提离的现实背景之下,仍然沿袭传统的短缺经济分  ’配规则,从而造成人类现在走不出的经济怪圈:生产能力提高,生产大予需求。用消费刺激需求,用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适应生产水平的提高,造成当今全球经济方式的极大失衡:富褡国家经济体与贫困国家经济体之闻不和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不和谐,生产与生活问的不和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    因此,本书可以看作以科学发展的态度,用吉典主义的方式拓展古典经济学的局限,依东方文明的智慧解决磷方文明智慧所引发的危机

书籍目录

序导论第一部分 人与财富关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一章 人与社会  人类现在及以前的存在图景  对“人”的分析  人群的分化——“行动力”、“自然禀赋”与“社会禀赋”差异的结果  人在社会中的驱动力——“利”与“名”    会分层与个人行动力的结果——“强者”的“优越感”  社会中人性的两面性  行为的两种状态——“生产”与“生活”   第二章 财富  财富的概念  财富的特点与分类  财富的创造——生产的过程  财富的灭失——自然损耗、灾害、战争及贬值  人与财富的关系第二部分 当下主要的经济规则与其成因 第三章 交换与价格  交换的实质与起源  货币交换与购买过程  价格机制——市场上“普通商品”价格的形式    商品交易量的经济学意义  商品交换中的中介者——商人  交换中的非价格因素——品牌 第四章 需求、价值与价格  关于需求的进一步讨论  价值  价格与价值的本质关系 第五章 生活与消费者  发条式的生活水平层次  作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劳动者生活中的收支平衡与破产  劳动者的劳动边际 第六章 生产与生产者  生产的概念  人类生产历史中的两种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生产的分工  分工的组织  生产者的历史形态  企业存在的核心准则——利润  早期企业的产生  ……第三部分 和谐世界经济理论的基础附录 经济关系中核心概念的公式解释

章节摘录

  社会“强者”们的地位正是被“弱者”支撑起来的,如果“强者”们不按社会规律行事,狂妄自大地采取自我意志的“单边”行为,他们就会被“弱者”选择下去——“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已经一再被历史所证明。  即使具有最理想主义情怀的人也难以否认“社会呈金字塔形状”这个事实,历史上各个“主权”疆域之内是或大或小、或高或扁的金字塔,而进入到工业社会之后,这一现象并没有淡化,反而在加强,而且在“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人类社会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超级庞大的金字塔的迹象愈加明显。  也许在此处,金字塔的描述给人以很大的压力,带有一定的贬意,但此处金字塔的描述是中性的,甚至是稍有褒意的,金字塔的社会结构是稳定的,空间几何学中已经做了描述,更为重要的,金字塔的特性不单纯是几何形状的,它可以从内部结构中寻求更多的特性,如金字塔底面积的大4、、高度大小、财富金字塔与人口金字塔是否匹配,内部结构是如何构成的,是僵硬的还是弹性的,是绝缘体还是良性导体,内部的细胞是老化的还是充满活力的,重心是居上还是偏下的,因此,可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金字塔,但也可能是一个腐朽、摇摇欲坠的金字塔。如果有这样一个金字塔,内部细胞都富有生命力,居上者泰而不骄,富而不奢,充满爱心,居下者贫而不馁,能够维持健康的生命需求,尊重社会秩序,强、弱者之间可以无间隙地沟通、传导,流通稳定而顺畅,整个金字塔内其乐融融,这不就是良好的社会结构,和谐社会的一种状态吗?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的世界有历史沉淀和空间的差别,而人类社会之中亦有强、弱者之间的差别,脱离社会现实构思的规则是无价值的,至少在人们可以认知的技术水平基础上。也可能世界有一天可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会被移植一片芯片,使其不学就能掌握大量知识,不教也能态度谦虚,待人诚恳,身体强壮,走到哪里只要用设备扫描一下,就可以判断他拥有的社会价值,可根据他的需要供给物品——这种图景描述现只能存在于科幻电影之中,无法进行严肃的讨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产与生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一个完美注意者对世界发展的态度和规划。
  •   还是一本帮领导买的关于和谐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