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奏鸣曲的起源与形成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丁好  页数:168  
Tag标签:无  

前言

  《古典奏鸣曲的起源与形成》这本专著,属于西方音乐体裁发展史的研究范畴。奏鸣曲(sonata)体裁,在本质上也有别于作为曲式结构类型之一的奏鸣曲式(sonata form)。前者属于音乐学研究领域、而后者则属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范畴。  作者将奏鸣曲的概念界定为“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的器乐套曲”。并指出,这一体裁在古典时期到来之际,已有了相当明确的含义。即“主要是指一种由几个相对扩展的纯音乐构思的对比乐章组成的、具有审美或娱乐目的的独奏或室内套曲”。从而,也使奏鸣曲体裁的研究与同属于器乐套曲的交响曲、协奏曲等其他体裁划清了界限。

内容概要

  《古典奏鸣曲的起源与形成》以奏鸣曲这一器乐体裁的历史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对“sonata”这一术语自产生以来,到巴罗克时期逐渐获得明确的形态和意义,直至最终形成古典奏鸣曲为止,“奏鸣曲”在各个时期被赋予的不同含义、所具有的不同社会功能及其音乐形态和创作思维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全文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奏鸣曲这一术语的起源以及早期奏鸣曲与同时代其他器乐体裁之间的关系,指出奏鸣曲与坎佐纳、交响曲、协奏曲之间的交错与混合在于体裁本身及体裁之间尚未形成明确的界定,它们在创作手法、演奏形式等方面存在着重合,因而在实际运用中经常被混同。随着器乐创作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分别通过取代、分化、派生而得以重新划分,奏鸣曲与交响曲、协奏曲分别呈现出新的含义并获得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从外部形态、音乐功能、创作思维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奏鸣曲在巴罗克时期的演变,进一步勾画出奏鸣曲这一体裁在巴罗克时期的主要发展脉络和演变的趋势,并指出影响其演变的主要原因在于音乐功能和创作思维的变化。第三部分归纳了奏鸣曲在古典时期的运用与实践,以及在巴罗克和古典这两个断代之间的风格交叠时期,有两方面的原因促使巴罗克奏鸣曲的乐器配置和结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最终决定了古典奏鸣曲的形成。  通过对奏鸣曲这一体裁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梳理和归纳,本文一方面尽可能将这段纷繁芜杂并且历来众说纷纭的体裁发展史揭示出来,尤其在早期奏鸣曲与同时代其他器乐体裁的交混关系、奏鸣曲在巴罗克时期的演变趋势及缘由等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上,弥补了以往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论述的不足。另一方面,同时也证明了早期奏鸣曲与现代意义上的古典奏鸣曲并非只是有名义上的联系,事实上,这一体裁自确立以来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连续而一脉相承的。

作者简介

  丁好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1976年出生于南京。7岁学习手风琴,12岁师从南京师范大学秦志云教授学习钢琴。199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师大后随南京艺术学院叶惠芳教授学习钢琴,在学期间两次获得“陈洪奖学金”,以及“朱敬文奖学金”、“韩素音奖学金”等奖项。1998年免试成为钢琴演奏与教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叶惠芳教授、司徒璧春教授。研究生期间曾随美国联邦学院教授Htilary Tann博士学习作曲。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多次成功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200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随导师钱亦平教授专攻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音乐作品分析、钢琴演奏与钢琴文献史的教学和研究。

书籍目录

序序二绪论第一部分 早期奏鸣曲的确立第一章 术语“sonata”的起源第二章 早期奏鸣曲与其他器乐体裁的交混第一节 奏鸣曲与坎佐纳第二节 奏鸣曲与交响曲第三节 奏鸣曲与协奏曲第一部分小结第二部分奏鸣曲在巴罗克时期的演变第三章 巴罗克奏鸣曲外部形态的演变第一节 从单乐章到多乐章(一)多段落结构的分裂(二)舞曲乐章的组合第二节 从大型重奏到小型重奏(一)复式合唱写作的衰落(二)三重奏鸣曲的盛行第四章 巴罗克奏鸣曲音乐功能的演变第一节 “教堂”与“室内”之分(一)奏鸣曲与宗教生活(二)奏鸣曲与世俗生活(三)教堂奏鸣曲与室内奏鸣曲的融合第二节 从实用功能到审美功能第五章 巴罗克奏鸣曲创作思维的演变第一节 从多声思维到旋律/低音思维(一)通奏低音的运用与奏鸣曲织体的演化(二)旋律/低音思维影响下的三重奏鸣曲的织体演化第二节 从随意处理到特定写作(一)特定乐器及音色的运用与通用化器乐写作(二)器乐写作特性化的增长(三)小提琴写作中音域及技巧的扩展第二部分 小结第三部分 古典奏鸣曲的形成第六章 古典时期对奏鸣曲的定义第七章 奏鸣曲在古典时期的运用第一节 “奏鸣曲”作为标题的运用第二节 奏鸣曲在古典时期的用途第八章 古典奏鸣曲的形成第一节 通奏低音的衰落与键盘乐器的兴起第二节 结构原则的二元性与情感性格的多样化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一:略语表附录二:谱例索引附录三:人名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它们的旋律乐句较短,在形式结构上比古老的经文歌更为清晰,其中占优势的不是和声而主要是复调的因素。  从16世纪末期开始,坎佐纳与奏鸣曲并存了半个多世纪。这两个术语常常出现在同一本曲集中,甚至互换地运用于同一部作品中,这种混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在许多早期奏鸣曲与同时代的坎佐纳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具有由节拍和速度的对比所确立的段落式的结构,都表现出对模仿对位织体的依赖,都有对某些段落的直接反复或开始段落的最终再现。对于米夏埃尔·普里托里乌斯而言,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以至于他在对奏鸣曲的描述中却以加布里埃利的坎佐纳和交响曲作为引证。  但是,奏鸣曲与器乐坎佐纳的不同决不会仅仅在于名称。作为第一位论述有关奏鸣曲的学者和作曲家,普里托里乌斯在他的《音乐全书》第三卷中对奏鸣曲和坎佐纳作了相当早的并且常被引用的区别。普里托里乌斯认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奏鸣曲是以一种像经文歌那样庄严而宏伟的方式创作的,而坎佐纳有许多黑音符(即实值较短的音符)并且音乐行进活泼欢快”①。这种观点不仅被后来的理论家们所接受,不少19和20世纪的学者还试图夸张这一点。但是普里托里乌斯把奏鸣曲与经文歌联系在一起的说法显然太模糊了,此外,通过观察这一时期的作品还将发现,他的观点显然是建立在他所能自由处理的有限的意大利作品之上,因此仅在17世纪的开头几十年中具有一定的正确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国内,西方音乐体裁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作者能在奏鸣曲这样一种纷繁芜杂的体裁发展变化史中,把握住音乐发展的主流方向,揭示出主要矛盾,更为不易。这种“补缺”和“正本清源”的科研工作,虽然不如新音乐研究等前沿性课题“时髦”,却同样能对西方音乐史和音乐分析学的学科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李吉提教授  奏鸣曲体裁的形成和确立是西方音乐史中很复杂的一个问题,各种情况盘根错节、互相交织,涉及的作曲家也非常广泛。作者不惧困难,下笔严谨。通过艰苦的研究和写作。理清了很多以往学者尚未解决的问题,为西方音乐研究者们提供了翔实的、可供参考的材料。  ——钱亦平教授  这部学理精当的专著阐明了奏鸣曲体裁的历史不同于其名称的历史。对17世纪到当代奏鸣曲的差异感兴趣的演奏家和理论研究者将从中获得启示。  ——陈小兵教授

编辑推荐

  “奏鸣曲”在西方音乐中已有好几个世纪的历史。它是如何从一个泛指器乐作品的术语演变成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体裁?它是如何从众多的早期器乐曲体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主要的器乐创作模式之一?它又是如何随着音乐功能和音乐思维的变化而逐渐被赋予新的形态和含义?《古典奏鸣曲的起源与形成》以动态的视角揭示了这段纷繁芜杂且众说纷纭的体裁发展史,并证明早期奏鸣曲与现代意义上的古典奏鸣曲并非只有名义上的联系,事实上,这一体裁自确立以来,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连续而一脉相承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典奏鸣曲的起源与形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