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个家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作者:钱丹慧  页数:113  

前言

  我国各民族在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中,不断发展了经济上的联系和文化上的交流,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的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每一个民族都为祖国的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家和万事兴,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最终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胡锦涛同志于2009年9月29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指出:“要落实好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使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小学品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从小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要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人民,成为维护祖国利益、增进民族团结的小使者。  也许从事品德教学的职业责任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民族大团结”做些事。于是,我多方请教专家、查找资料,走访少数民族聚居地,为孩子们编写了民族知识读本《好大一个家》。  《好大一个家》有两个特点,首先是按56个民族编排,每章都有民族介绍、民族故事、民族风情等内容;其次,每个民族故事都颂扬了民族大团结。小小书册,真情无限,心血凝集,希望得到读者们的珍爱。  钱丹慧  2009年11月

内容概要

  《好大一个家》作者多方请教专家、查找资料,走访少数民族聚居地,为孩子们编写了民族知识读本《好大一个家》。该书首先是按56个民族编排,每章都有民族介绍、民族故事、民族风情等内容;其次,每个民族故事都颂扬了民族大团结。小小书册,真情无限,心血凝集,希望得到读者们的珍爱。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让学生从小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要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人民,成为维护祖国利益、增进民族团结的小使者。

章节摘录

  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除在我国以外,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历来以勤劳俭朴著称,农业生产在历史上就很发达,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养蚕、织造丝绸、制瓷、制茶等技术,对世界文化与科学技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俗称过年)、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汉族的故事  龙的传人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古老的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以前,以“熊”为标志性图案,战败蚩尤统一中国后,它的标志性图案兼取融合了被兼并的其他民族、部落的标志性图案,如鸟、马、鹿、蛇、牛、鱼等,最后拼合成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形象“龙”。  “龙”的形象,象征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融合、团结,已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称为是“龙的传人”。  民族风情  舞狮  舞狮,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人们总要舞狮助兴。舞狮起源于三国时期,据说,最早是从西域传人的。  扮演的狮子在引狮人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登高等技巧,并有蹿桌子、踩滚球等动作,还有搔痒、抖毛、舔毛等,惟妙惟肖,惹人喜爱。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威武雄伟,古人将它当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希望驱邪镇妖、保佑平安。久而久之,舞狮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蒙古族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我国的北方大草原,现集中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居的中国北部边疆,草原辽阔,水草丰美,适合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蒙古族服饰极富民族特色,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而创制的一种传统服装。  蒙古族饮食分肉食、奶食、粮食三大类。  蒙古包是蒙古族最有特色的标志性居住形式。  蒙古族的故事  3000孤儿进草原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1961年),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几十个孤儿院的3000孤儿,因为食品严重不足,幼小的生命遭到威胁。在周恩来、康克清、乌兰夫等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这些孤儿被运送到内蒙古大草原,纯朴热情的牧民收养了他们,含辛茹苦地把孤儿们抚养长大。  近半个世纪过去,当年的这批孤儿已经成为草原的主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力量,他们激动地说:如果没有祖国大家庭的关心,没有草原阿爸阿妈的抚养,我们这些孤儿将会在哪里,将会是怎样一个状态?我们世代不忘蒙古族父老的养育之恩。  民族风情  那达慕  每年的七八月间,内蒙古草原上都要举行“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游戏的意思。在传统的“那达慕”大会上,摔跤、射箭、赛马最吸引人,被称为展示英雄气概的“男儿之艺”。  现在的“那达慕”大会上,草原的人们还进行物质交流,举行民间体育活动,浓浓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观光客前来参加。  回族  回族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自治区)分布较多。  回族人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对祖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元代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设计了元大都(今北京)的建筑规划;明朝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创下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回族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每个村子或聚居处都建有清真寺,供礼拜之用。  回族的故事  母子两代英雄  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马本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组织回民兄弟一起主动抗击日寇侵略。马本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八路军回民支队司令员。  回民支队的英勇战斗,引起日寇的恐慌,日寇竟于1941年8月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逼迫她给马本斋写信劝降,马母严词拒绝:“杀剐存留,全凭你们,要我写信万万不能!”这位英雄的母亲最后绝食而死。她的气概正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因病在冀鲁豫根据地逝世,这是回族人民和中国各族人民的重大损失。毛泽东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朱德挽联:“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民族风情  回族山歌:“花儿”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西北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成千上万的民间歌手和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花儿会”上。比赛时两人一对,三五人一群,互相对歌,比谁唱得多,唱得好。  在田间劳动时,姑娘们边劳动边唱歌,无拘无束地唱出自己的心事,此时,小伙子也到田里凑热闹。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唱歌,有独唱,有对唱,有齐唱,热闹非凡。  藏族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的自治州和自治县。藏传佛教建筑及其雕塑、绘画享誉全世界,布达拉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前,藏族地区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生产力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藏族地区经过和平协商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社会制度,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以及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等,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藏族的故事  一心爱国的格达活佛  1936年3月,红军长征经过甘孜白利土司官寨,白利寺主持格达活佛见红军纪律严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深受感动。他动员组织僧俗群众为红军做翻译、当向导,救护伤病员,筹备军粮马料。  同年7月,红军继续北上,格达活佛和朱德总司令话别时,朱总司令在红缎上为格达活佛写下“红军朋友,藏人朋友”,并将自己的八角军帽赠送给他。  1950年春,康定解放,为了争取西藏和平解放,格达活佛于1950年7月24日到达昌都,拜访了昌都总管,希望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人物按人民愿望,完成祖国统一大计。这一切引起了民族分裂分子的恐慌,他们对格达活佛下了毒药,格达活佛于1950年8月22日在昌都不幸逝世。  民族风情  哈达传友谊  藏语中的“哈达”,意思就是纱巾、绸巾。藏族人迎来送往,表示谢意,都要献上哈达。  在藏族生活习俗中,敬献哈达是接待客人的最高礼仪。敬献哈达,对长辈是表示敬意和感谢,对平辈是表示友好和情谊,对后辈是表示关心和爱护。  哈达的颜色有蓝、白、黄、绿、红五种,在藏民的观念里,白色是纯洁和吉祥的象征,所以最常见的是白色哈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好大一个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