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儒小传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作者:钱明审订  页数:170  字数:143000  

前言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与核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和思想学说以及由此构建的儒家文化,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曾起过决定性作用。儒家思想和文化不仅激荡千年,还影响当世,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人文血脉、处事态度和生活方式,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脉绵长,儒风隆盛,名贤辈出,王充、吕祖谦、陈亮、叶适、王阳明、刘宗周、黄宗羲、龚自珍、章太炎、马一浮等,都无愧为中国思想天空中的闪亮星座。他们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以民为本的经世情怀、会通儒道佛的恢弘气魄,至今仍令人敬仰、给人启迪、予人激励。面对这样一笔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好、弘扬好、研究好,是摆在当代浙江人面前的重大使命。  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大力弘扬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为公的社会责任、贵德重义的仁爱情怀,十分有利于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培养青少年树立自强、奉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结合中国国情、浙江省情,以具有时代特点的形式普及儒学、传播儒学,如何打破古文与白话的隔阂,以当代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说儒学的思想和精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令人高兴的是,浙江省儒学学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就有志于儒学普及工作,并策划出版了这套《儒学普及小丛书》。这套丛书立足于“小”,着力于“精”,既有史,又有论,既囊括了儒学的主要经典,又提炼出读者关心的儒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加以解答,并精选了几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特点的蒙学读物,分别加以通俗明白的解说与注释,以期满足各种文化水平读者的需要,不失为儒学普及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衷心希望浙江的学术界和文化界今后有更多这样的尝试和努力,相信社会各界也会对这种弘扬传统文化的善举给予大力支持。  是为序。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2011年1月18日

内容概要

本书取名为《历代名儒小传》,是因为其传主皆为中国儒家学派的思想家,而且是各个历史时期儒学家的杰出代表,凸显出儒家哲人们在体用、知行关系上的协调以及展示在内圣外王上的精神风貌。我们在从孔子到现代新儒家的历史长河中遴选出21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组织人员编写了这本国学通俗读物,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内外有志于学习和了解中国儒学思想的人提供一个最基本的通俗读本。《历代名儒小传》突出故事性和可读性,力求文字流畅、通俗易懂,至于效果如何,自当由广大读者来评判。本书由钱明审订。

作者简介

钱明,男,1956年11月生于浙江杭州。日本九州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日本九州岛大学、日本东洋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访问研究员。现任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计量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史、东亚思想文化交流史。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儒学正脉——王守仁传》、《胜国宾师——朱舜水传》、《王阳明及其学派论考》、《浙中王学研究》、《浙江心学史研究》、《舜水学与东亚文明》等,并编校《徐爱·钱德洪·董澐集》、《友庆堂合稿》、《王阳明全集补遗》等,译著《世界哲学家丛书——三宅尚斋》、《王阳明与明末儒学》等,主编《阳明学新探》、《阳明学派研究》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王充
韩愈
周敦颐
张载
二程
朱熹
陈亮
叶适
陆九渊
王守仁
刘宗周
黄宗羲
戴震
龚自珍
康有为
马一浮
熊十力

章节摘录

  孔子1988年1月,在召开于巴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了16条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结论,其中一条是:“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及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丰碑。  一、坎坷少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前551—前479),出生在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附近),名丘。因其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伯尼,故排行第二,字仲尼。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传至滑公共。  滑公共长子弗父何让位于其弟鲋祀,自己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之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考父生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孔父,字也;嘉,名也。按照周代礼制,“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其后遂以孔为氏。  孔子五代祖木金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而从宋国避祸奔鲁,定居陬邑(今曲阜东南),开始了孔氏家族在鲁国的生活。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是为孟皮(伯尼),病足,复娶颜徵在,而生孔子。  因为孔子贵为圣人,所以关于他的出生也有很多传说。孔子父亲叔梁纥六十六岁与母亲颜徵在结婚,这在当时被认为不太合礼仪。  结婚时叔梁纥已年近古稀,颜徵在则在妙龄,年龄相差甚大,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为“野合而生”。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由于遭到歧视,母亲颜徵在被迫带着孔子离开,在曲阜阙里过起了艰难的生活,并教导孔子知己达礼。孔子六七岁的时候,就在游戏中模仿礼仪,开始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最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巨人,都与孔母的抚养教诲分不开。  孔子不到二十岁时,母亲颜徵在也去世了,他开始了完全独立的生活。艰难的生存环境,磨炼了孔子的意志,他更加刻苦自励,努力进取。孔子为母亲守孝三年后,迎娶了母亲给订好婚的亓官氏,不到一年,就生下了儿子孔鲤,但家里的日子也更加拮据了。  为了生存,孔子发挥了自己会乐器的特长,在人家婚丧时做吹鼓手,并自谦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就是说,小时候因家贫而学会了不少鄙俗的技艺。  二、飘摇仕途孔子母亲去世的那年,适逢鲁国的贵族季氏宴请名流,十七岁的孔子正在居丧期间,于是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有才能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只好退出。经过这番挫折,孔子更加发愤读书。过了三四年,孔子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都大有长进,虽然年轻,却已经很出名了。因此,孔子儿子出生时,鲁国的国君昭公向他道喜,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孔子为了表示感谢,便给孩子起名为鲤,号伯鱼。  伯是老大的意思。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儿子。  大约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孔子才做了一两回小吏。结婚生子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给鲁国权臣季孙氏当“乘田吏”,就是管理牛羊的官。孔子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肥壮壮的。”果然,他养的牛羊都很肥壮。季孙氏想不到年轻的孔子竟有这等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又委派了他第二份工作,让他当“委吏”,类似于现在的会计。这些工作在当时官场上的地位都较低,但孔子并不在意,而是踏踏实实地尽到自己的职责。孔子真正做官的经历有过三次,做的分别是中都宰、小司空和大司寇。  中都(今山东汶上县西)宰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当时孔子已经五十一岁。司马迁对孔子任县长的政绩评价很高,但是究竟有哪些政绩,却没有说。《孔子家语》里讲得比较详细,说孔子任中都宰时,定了几条“养生送死”的制度,谓:“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推行这些制度不过一年功夫,中都周围各地都来效法了。  由于孔子当时的声望已经很高,做中都宰的政绩也不差,所以很快就由地方官被提升为中央政权的小司空(司空主管水利、营造等,小司空为大司空的副手)。孔子做小司空的时间很短,记载也很少。  五十二岁的时候,孔子做了鲁国主管司法的大司寇。孔子一生仕鲁仅四年左右,任大司寇的时间最长,约三年。孔子做大司寇后,听讼不专断而从众议,为了把事情办好,不惜屈己求人。其任上最著名的一次公务活动,是夹谷之会的胜利。孔子在夹谷之会中,随机应变,拿当时很重要的礼作武器,不卑不亢,以弱胜强,保全国格,充分显示了一个伟大政治家、外交家的才能和胆略。  ……

编辑推荐

  了解和学习作为国学之主干的儒家思想文化及其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对普及国学知识无疑有特殊的功效。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本好的人物传记,应该可以成为一部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好教材,也应该可以成为激励国人奋发向上、爱国爱乡的有效手段。钱明审订的《历代名儒小传》在从孔子到现代新儒家的历史长河中遴选出21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凸显出儒家哲人们在体用、知行关系上的协调以及展示在内圣外王上的精神风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代名儒小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