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学校变革的文化基石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作者:陈子文  页数:203  

内容概要

  《百年学校变革的文化基石》分三篇展开论述:上篇“理念篇”,阐释了“方圆文化”的内涵、孕育与发展以及浙江区域文化中的“方圆文化”之流变与表征;中篇“历史篇”,梳理了永康中学自建校到新世纪校名恢复前的历史,揭示“方圆文化”是学校历史变革中的灵魂;下篇“现实篇”,展现了2006年以来学校的改革经验与成效,指出: “打造‘方圆特质'文化,是创建浙派名校的现实选择。”

书籍目录

导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与“源”上篇 “方圆文化”之理念诠释第一章 “方圆文化”释义第一节 “方圆”与“方圆文化”一、“方圆”之义二、“方圆文化”第二节 “方圆文化”的特征一、“中和”——“方圆文化”的基元二、天人合一——“方圆文化”的思想源三、变易与常规——“方圆文化”的行为准则第三节 “方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方圆特质”文化一、“方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二、“方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立足点三、“方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第二章 “方圆文化”的孕育与发展第一节 “方圆文化”产生的条件一、“方圆兼济”的民族性格在独特的环境中得以孕育二、农耕文明塑造“方圆相济”的中和精神三、宗法制度孕育“方圆互容”的伦理观第二节 “方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一、“方圆文化”与传统宇宙观二、“方圆文化”与传统人生观三、“方圆文化”与传统的理想人格第三章 浙江区域文化中的“方圆文化”观第一节 良渚文明中的“方圆文化”观一、玉琮中蕴含的“方圆文化”观二、祭坛中蕴含的“方圆文化”观第二节 浙东事功学派的“方圆文化”观一、吕祖谦——金华学派二、叶适——永嘉学派三、陈亮——永康学派第三节 人文与科学的双重交响——浙江区域“方圆文化”新元素一、知识分子的“职业化”二、道艺相贯——知识群体以“格致“为特征的思维方式转变中篇“方圆文化”:历史变革中的学校灵魂第四章 教育救国——永康中学之创建第一节 历史上的永康一、自然环境孕育“方圆特质”的永康文化传统二、“方圆文化”传统与历史名人三、传统官学、塾学与书院第二节 永康中学的创建一、清末民初永康县新学概况二、由“永康试院”到“永康中学校”……下篇“方圆特质”文化:创建浙派名校的现实选择结语 传统文化——学校变革的逻辑基础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方圆文化”释义  第一节“方圆”与“方圆文化”  一、“方圆”之义清学者李密庵有一首闻名于世的诗作,名曰《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这首庄谐参半的诗作曾经被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视为中国人千年来理想生活的最佳表现。诗中的28个“半”字,不仅仅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更是对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的表明。这种生活态度强调的是一种既无过之又无不及的处世之道,强调在处世中对分寸的拿捏和把握,以求致中和。  这种处世态度在中华民族漫长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被先圣先贤们深入地探讨、精辟地分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同时作为一种经验传承,其在生活实践中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继而逐渐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体系中脱颖而出,汇聚成了我们今日所称的“方网文化”。“方圆文化”既包含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同时也作为独立的文化元素存在,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了解“方圆文化”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对“方圆”一词做一个系统的梳理。根据《辞海》的解释,我国古代有关“方圆”一词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代周围或周长。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百年学校变革的文化基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