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从容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周国平  页数:180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我的第三本随感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皆流传已久,最近又由黄山书社出了袖珍精装本。这一本初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与短章》,现在也要出袖珍精装本,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我的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我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内在的从容”是从本书内容中选取的一个词组,代表了我近些年特别愿意保持的一种状态,用做书名挺合适。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我似乎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比如读书和写作,我有许多大的计划。但我决不赶进度,读得慢、写得少又何妨,把这么好的乐事变成苦差才是最划不来的。

内容概要

  《内在的从容》是我的第三本随感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皆流传已久,最近又由黄山书社出了袖珍精装本。这一本初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与短章》,现在也要出袖珍精装本,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我的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我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内在的从容”是从《内在的从容》内容中选取的一个词组,代表了我近些年特别愿意保持的一种状态,用做书名挺合适。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家都很忙,我似乎也不例外。但是,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比如读书和写作,我有许多大的计划,但我决不赶进度,读得慢、写得少又何妨,把这么好的乐事变成苦差才是最划不来的。

书籍目录

上编 碎句人性人生做人处世独处与交往爱两性之间婚姻孩子和教育幸福与苦难创造精神生活信仰和道德哲学文化和学术文学和艺术写作读书世态人情个人态度思絮下编 短章社会性的质量两种人性的单纯丰富的单纯敬畏自然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与万物交谈海的真相人类生活的永恒核心感受生命的奇迹珍爱生命开展生命教育的迫切性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倾听生命自身的声音不失性命之情生命观与人生意义利己和同情灵与肉的奇妙结合情欲的卑贱和伟大性是自然界的一大神秘差异中倾注了上帝的灵感欣赏另一半最优秀的男女是雌雄同体的女性是永恒的象征爱造就丰富情爱价值的取舍婚姻中的利益考虑尼采的鞭子原罪的故事人生的坐标“定力”从何而来摆脱日常生活的惰性保持内在的从容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神圣的休息日励什么样的志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及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三十而立”解生命质量的两个基本要素幸福和运气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检验人的素质的一个尺度可持续的快乐钱和生活质量快乐与钱无关可怕的不是钱,是贪欲做钱的主人,不做钱的奴隶哲学家与钱财财富观的进步最高的物质幸福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最根本的责任心拥有“自我”解读“性格就是命运”成为自己的朋友与自己谈话的能力认识你自己多听少说为自己写的日记心灵土壤永远不成熟的人灵魂之杯两种不同的梦卵石和顽石怀念和追求“上帝”的含义人生思考者的痛苦和快乐野蛮的做法教育的尺度不可误用光阴童年的价值向孩子学习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花开时节热闹的空虚媒体时代的悲哀媒体对于大众阅读的责任诚信与尊严不愿意纠缠“好人一生平安”“世纪末”没有感想我看改革二十年文化、商业与炒作我的守株待兔学而思,思而录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内在的眼睛写作与市场因为它在那里对譬喻的理解力艺术的个性与人类性关于美的两个定义一个文学家眼中的哲学不同的哲学观对后现代的怀疑鸡年说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内在的从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或许是我还年轻,即使看了这本书,对于书中的一些对人生,世界,自我的一些观点无法体会。此书需要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拿出来慢慢品评。不断地看,不断地想,体会其中的思想。读后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这本书其实讲述得很全面了,人生、生活、爱、欲望、艺术、教育、哲学,等等。其实这些名词所代表的的内容,本身就是息息相关,互为映衬的。况且每一个命题又是那么庞杂,如果没有深刻的思考和人生历练作为依托,别说有逻辑地总结整理成句,仅是下笔,都不知该从何开始吧。
       集子由小短篇组成,大概是作者每当对生活有所思考之时便信手拈来,日复一日便写成了一本人生感悟。文章虽短,但从笔端流露出的大家风范却与集子的题目非常契合,让人隔着铅字也能深切地感受到那份内在的从容。
      ========================================================
       笔记:
      ****关于人生****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大,但当时我们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
       世上事了犹未了,又何必了。
       我们不得不把人生的一切缺憾,随同人生一起接受下来,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坦然。
       既然祸福如此无常,不可预测,我们就应该与这外在的命运保持一个距离,做到某种程度的不动心。走运是不得意忘形,背运时也不丧魂落魄。也就是说,在宏观上持一种被动、超脱、顺其自然的态度。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踏实。
       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一个人唯有经历过磨难,对人生有了深刻体验,灵魂才会变得丰富,而这正是幸福的最重要源泉。
       常有人问我:不去想那些人生的大问题,岂不可以活得快乐一些?我想用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的话来回答: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幸福,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幸福。
       意义的源泉是追求和怀念,而不是拥有。拥有的价值,似乎仅在于它使追求有了一个目标,使怀念有了一个对象。
      
      ****关于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并不在于他留住了多少珍宝,而在于他有过多少想留而留不住的时刻。
       对于一个满足于过简单生活的人,生命的疆域是更加宽阔的。
       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我不反对一个人兴趣的多样性,但前提是有自己热爱的工作。唯有如此,当他进入别的领域时,才可能填入自己的一份意趣,而不只是凑热闹。
       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这样你不但比较轻松,也比较容易把难处解决。
       奢华不但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往往还会降低生活质量,使人耽于物质享受,远离精神生活。
       有人打比方,看电视就好像参加一个聚会,满座是你不认识的人,不断被介绍给你,兴奋过后,你完全不记得他们是谁和说了什么了。
       过去的时代出伟人,今天的时代出偶像。伟人功垂千秋,偶像昙花一现,这是媒体时代的悲哀。
      
      ****关于爱****
       真正的自由始终都是以选择和限制为前提的,爱上这朵花,也就是拒绝了别的花。一个人即便爱一切存在,仍必须为他的爱找到确定的目标,然后他的博爱之心才可能得到满足。
       不要企图去用关爱消除一切隔膜,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会使关爱蜕变成为精神强暴。
       爱是耐心,是等待意义在时间中慢慢生成。
       那些不幸的天才,例如尼采和梵高,他们最大的不幸并不在于无人理解,因为精神上的孤独是可以用创造来安慰的,而恰恰在于得不到普通人的温暖,活着的时候就成了人群遗弃的孤魂。
      
      ****关于教育****
       所谓做孩子的朋友,就是不把孩子当做宠物或工具,而是视为一个正在成形的独立的人格,不但爱他疼他,而且给予信任和尊重。凡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商量。
       孩子们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成长,压根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因而也很难在他们身上唤起对大自然真正的兴趣了。
       智育是发展好奇心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
      
      
  •      书读完的感觉像是一个魔方,很多方面都会涉及,拼凑了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心理状态:信仰、婚姻、事业、家庭、性格等,读完会不由自主去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书中的文字,梳理一些自己该有的态度和不足。
       很深的味道,值得再次一读。
  •     
      
      真正的文人大都清高脱俗,身处凡世,却又超脱红尘,对这琅琅三千界,浩浩五行中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不愿与任何肮脏扯上半点关系。他们的生活是诗,是哲思,是修行,他们的内在从容而幽雅。
      
      可当今,浊浊物欲让很多饱读文化精粹的人迷失于名利场中,有些文人固然能吟出”天子呼来不上船”等豪迈大气等文章,可却对政商界名流奴颜媚骨,即便自持身价,却或多或少惮于他们的影响力,出席些花哨又虚无的宴席与会议,媒体上总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说着陈酸老旧的字句,沉浸在自我构筑的世界。这样的伪文人,实在太多,尤其是这个沽名钓誉的社会。或许他们的辞藻华丽,可浮华的表面文字却远远无法影响读者的内心。
      
      周国平《内在的从容》已放枕边多日,每天入睡前总要翻阅几篇。总体来说,该书多数记载作者对情感、工作、生活等点滴感悟,因作者的修养内涵,遣词造句充满着性灵、随意又精粹的光芒,透过文章,我们管窥的不仅是作者为人,更明白如何在这滚滚红尘如何维持一个高尚独立而又谦逊的灵魂,同时,还有一份不落窠臼的审美情趣。
      
      周国平是当代文坛真正的文人,唯有他这种悠闲又独立的人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如何领悟,生活的美好如何享受。
      
      世界的脚步越来越快,追求的越来越肤浅,信仰缺失越来越严重,我们不知从何而来,从何而止,所以,我们开始贪婪、放纵、迷茫、焦虑,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我们要的是什么,当明白我们选择时,或许我们也会用一种非正常的错误途径。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为了满足的欲望,我们或许会通过努力无节制的工作或许通过不劳而获去达到我们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失去本真,已经不再享受这优雅的生活。
      
      此时,阅读对我们习性、追求的重塑就起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而起直接作用的则是文人,真正的文人用正直、率真的言传身教引导读者,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智慧的火花,从而有意无意规范个人言行,此时他们便可以开始感受到一份宁静的生活之美。
      
      从容,是一种生活状态,尤其是通过阅读来修行这种从容的状态,个人可通过生活的磨练,自我的领悟修行到这种状态,同时,也可通过阅读真正文人的散文诗歌等感受到从容的魅力。
      
      
      
      
      
  •     首次读周国平是在十七岁,那篇文章让我记忆很深。他谈的是自我的发现,从好几个角度切入阐发,条清理明。那时,我体会到了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时隔十年,再读周文,依然如故,像个老朋友,能牵住人心,浸淫于文字和思想的双重享受。然后怅恨自己蹉跎十年光阴,不知在多少知识垃圾中荒废青春。
      
      静心凝神思索人生,目前来说是极奢侈的一件事。周国平的文字稍许收敛了我心浮气躁的恶习。慢生快活是我崇尚的生活方式,但有时仍被时代急匆匆的脚步裹挟着向前盲进,从而失去了认识自我和体味生活的美妙机缘。
      
      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就知道取舍之道,便懂得人生的真谛。
      
      戒贪婪,戒浮躁,戒狭隘,戒斤斤计较,戒急功近利,戒自以为是。
      
      放弃才能重新拥抱世界。
      
      宽容才能容下世间万物。
      
      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要去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要去斤斤计较利害得失,不要去比较。要比只与自己比,绝不和他人争一日之短长。
      
      去除情绪中的负面基因,融入更多积极乐观的元素,看待事物好的一面,不纠缠于糟糕的一面。
      
      有时可以适当的采取鸵鸟政策和精神胜利法,自我纾解烦恼和压力。
      
      2012-06-18
      
  •     以前就看过,其实内容还是不错的,虽说有点坑人,改了个名就再买一次。唉,没办法,世界太功利了…周国平也急躁了,书名很有讽刺效果嘛……周国平的《人与永恒》和《风中的纸屑》与此书异曲同工,《碎句与短章》完全是一模一样嘛。唉,思想不错,但是重复的思想有碍进步。思想应该是具有新鲜特点的,生命力存在于创新之中。没看过《碎句与短章》的人看看还可以的。
  •     你问我答
      
      周国平的文字直追人心,即便他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作为读者的我还是有被追问般的触动,或许,这样真正深邃的平静文风,才是最犀利最撼动的。
      一、他说“独处是一种能力”(页26),他说“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页28),他说“尊重他人,亲疏随缘”(页30),他说“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页31)。
      他等于是在追问读者:你是自己的朋友么?你和自己相处得愉快么?
      毕业前我已预想到自己这段待业的时光会很难捱,因为我是个喜欢热闹害怕孤单的人,哪怕闹中取静,也好过万籁俱寂。我买了很多好书在家里,内容涉及音乐绘画、自然科学、养生保健方方面面,不过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真正读书的热情从预想落到现实的时候,它在减退着。我想做自己的朋友,我也应该、必须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具备这种能力(独处)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页26)。多留些时间给自己修炼吧,即便日后要和别人相处,你也要有起码的身价——“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页31)。再直白些,叫做“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二、他说“人习惯……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海德格尔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方式称作技术的方式”(页144),他说“唯有当观赏停止、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页145)。他说“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他自己的人生态度”(页49)。
      他等于是在追问读者:你觉得在对周遭世界的体察和相处中,你有多少怎样的力量?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多多少少要和人、物相处,在相处的时候感受自己对世界的掌控之度——当你觉得自己能够控制的时候,要履行的是义务;当你觉得不能掌控的时候,只管享受自己的权利吧!当然,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从不承认自己的弱小和错误,不管能否掌控,他\她都要伸出手去,张开嘴来,用手去干预,用嘴来评论。以前我很讨厌这样的人,现在也能心平气和了,因为如果我想要对这样的人说什么,做什么,不是也和他们混为一类了么?人不肯领受自己当得的那份谦卑,必有沉重要加给他了!人必须意识到,自己毕竟不是那个造物主,我们只是受造之物,哪怕至今对于造物主的玄机尚无绝对明确的定论。所以在一朵花儿面前,与其强硬地摘下它来做你附属的点缀,不如安置它如一个完整的生命,倾听花的情感,观察它所包含着的与你无异的生命之美。
      然而事物的另一面是,人又很强大,尤其对待自己,既可以把自己毁灭,也可以将自己建立。长久以来我觉得吃肉是一个坏习惯,因为它直接促成了在吃这个方面的贪婪。你很难在生活中发现一个贪吃的素食主义者,切当这是个不尽全面的佐证吧!为此我有心戒肉,在吃素食的时候,感慨大自然的丰盛完满,比如你看,香菜就是女人,而韭菜是男人。如果女人吃多了韭菜,那就是一种错误。
      至于人们对待自己的孩子,那几乎是完全的强势了,因为孩子真的是完全属于你的、听命于你的。但是周国平说孩子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我记下了。虽然完全没有抚养小孩子的经验,但是养狗的感觉,很接近训练一个小孩。我真诚地自认为正确地向狗儿子推荐狗粮。想起牠小的时候,不挑不捡,每次狗粮从盒子里倒出来,牠都会欢快地扭起秧歌。可是人类太自以为是地认为牠会馋嘴,于是爸爸常常同理心地认为狗需要吃一个狮子头,一块红烧肉,一枚鸡腿,一片牛肉……然后,当我整肃饭风的时候,我简直要跪着求牠吃狗粮了。我下了狠心,如果不吃狗粮,那就什么也别吃了。或许人类可以认为,身为一只狗只要享乐就好,我却认定,就算只是一个狗,也要有端正的生活态度,也要做一个律己的狗!人类对狗全部的强势,必须体现在帮助牠做最好的自己!还好我的儿子真的很听话,坚持了两天,牠又恢复了乖乖吃起狗粮来。还有一次,我远远地在楼上看到牠和楼下的小黑狗玩得很好,牠居然要跟着人家跑出小区了,我在窗台上一声狮吼,我儿子苦苦地看着小伙伴的身影,来来回回兜圈圈,很是犹豫,我又继续吼,牠终于扭转头回了家。为此,我非常隆重地表扬了我家狗儿子,因为牠战胜了自己的贪玩,能战胜自己,对一个狗而言,真是令人莫大的敬佩!将来我有了孩子,我只要帮他\她做一件事,那就是辅助他\她建立在生活中自理自律的秩序,其他的都放手给他\她自己去做!
      别的灵感,以后再写。
      
  •     内在的从容,并不是过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  而是爱的经历和体验丰富了心灵  一直觉得,想要听海的声音,  不是拣起贝壳,把它放在耳边,  而是将它放回大海  把每个人天性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远远放逐  向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在经历丰富之中了解生命的全部内涵  在体验多样性和人生广度和深度中认识爱、实践爱    自身的声音不应该是一条狭窄而凝固的轨迹  内在不是为隐藏而存在,从容应该是一所敞开的大门    从容并不来自于对心灵的把握或克制  从容是爱的兼容,爱的能力,爱的分享  是历尽挫伤而仍葆爱心  从容没有偏见,它不受制约,也不被恐惧困住  从容是一种适宜的角度和没有阻碍的视野  从容是一条河流,时而壮观,时而平缓  拥有它,不是把它装到瓶子里,而是让它流向更远
  •   我也白买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