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粮食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法] 安德烈·纪德  页数:245  译者:唐祖论  
Tag标签:无  

前言

  《地粮·新粮》导读  《地粮》的全名是《地上的粮食》,是相对于《圣经》中的“天粮”或“神粮”而取的书名。在《福音书·约翰福音》中耶稣对众人说:“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地粮》象征人类在大地上谋取幸福的精神食粮。在本书扉页上纪德还引用了《古兰经》中的一句箴言:“这是我们在大地上享用的果实”,就更明确了这一主题。  “纪德的《地粮》(1897)与先前出版的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5)相仿,是一部福音书。福音从词源意义上说,就是佳音。书中纪德向他深爱的弟子——拿塔纳埃勒——发出关于人的幸福和人生意义的书简”(法同作家莫洛亚语)。  除此之外,书中还出现了一个假想的导师梅纳克(他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享乐主义者王尔德的化身),与作者一起对弟子进行教诲,他们用和谐、温馨而富有魅力的语言宣布:人,生来就是独立不羁的,只要虔诚、热忱,他就有权做任何事。感觉应当主宰理念,一切道德的、家庭的、社会的约束,必须统统摒弃。  《地粮》同时也是一部热爱生活,讴歌人的门巾、解放,帮助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生活教科书。  1927年,纪德特意写了再版序言,向“向新读者介绍若干想法,比较确切地摆正了这本书的位置,陈述创作它的理由……”他说,“某些人在这本书中,只见到或者只愿意见到一种对欲望和本能的赞美,我看这或许有点近视。我呢,当我重新展开这本书时,我在其中见到的,更多的还是对匮乏的赞美。正是由于对匮乏的赞美……我才皈依了福音的教义,以便在忘却自身中找到最完善的自我实现……”  据此,作家莫洛亚评论说,“如果将《地粮》中的理论看作是个性自私,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纪德,放弃了自我,而去拥抱人和物的生命。他奉献他们以爱心,用自己的力量使他们丰富起来。”(张若名语)  关于《新粮》  纪德在1925至1926年问,有一次赤道非洲之旅,随即发表了《刚果之行》(1927)和《乍得归来》(1928),愤怒揭发了殖民主义者的罪行,进而又多次出席进步团体的反法西斯会议。1935年,在《地粮》问世近四十年后,纪德出版了《新粮》。这可说是纪德与时俱进,向左“转向”,向共产主义转向的历史见证。1936年,纪德应邀赴苏联访问,发表了《访苏归来》,引发了那场轩然大波,被称为纪德的再次“转向”。  《新粮》与《地粮》相对照,可以明显看出来,经过岁月的磨砺,纪德的思想成熟了,刚步入生活时的激越对立,已经逐步转向睿智、和谐、肯定胜过否定,建设超越破坏,更重要的是个人主义的纪德,终于发现了基督徒的利他主义也是人的原始本能之一。“个人的胜利在于个性的放弃之中”,这是战胜个人主义获借幸福的秘诀,也是基督教道德的神秘中心。也就是说,纪德最终相信基督教的个人主义超越并战胜了尼采式的个人主义(超人主义)。(见张若名著《纪德的态度》)  在《新粮》中,宣扬享乐主义的导帅梅纳克小见了纪德采纳了倚兰作家、共产党人杰大·拉斯特的意见。“杰夫认为,在我的《地粮》中,梅纳克的叙述是美中不足的,破坏了和谐,他有道理。”(见《纪德日记》1935年)除此之外,他心爱的弟子拿塔纳埃勒的名字也不见了,纪德决定叫他“同志”。(见《新粮》卷末)  “同志,你勇敢,你获得了新生!”  “呵,解放!呵,自由!我要一直走向我的愿望所能及的地方!我要一直把你带到那里!”  “要在增进众人幸福中去缔造你的幸福……的确,建筑在贫穷之上的幸福,我不想要。靠剥削别人得来的财富,我不想要。倘使我穿的是剥夺剐人的衣服,那我宁可赤身裸体。……”  “一个没有进步的境界,不管有多么幸福,我也不能指望它。”  对于这些进步思想,纪德说,“我必须要说明这样一点,就是引导我走向共产主义的,并不是马克思,而是福音书……是福音书的告诫在我内心中进一步加强了对任何个人占有,对任何强占的蔑视和厌恶。”(见《纪德日记》1933年)  不仅如此,纪德在《新粮》卷末的寄语:“不要去崇拜偶像!”更是发聋振聩,意味深长。这显示作者不仅已经超越了《地粮》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新粮》中的宗教的利他主义,而且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发掘并依靠人类自身存有的独立精神,去破除迷信和偶像崇拜,摆脱一切束缚,藉以探求真理,获取自由和幸福。  《地粮》诞生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  在《地粮》中,作者借梅纳克之口喊出了惊世骇俗的呼声:“家庭,我憎恨你!”这是因为纪德本人从小饱受家庭和教会清规的禁锢之苦。他的祖父是牧师,父亲是法学教授(在纪德年幼时病逝),母亲是鲁昂地区信奉天主教的名门望族,她在联姻后也皈依了新教,但是她受天主教影响很深,对纪德的管教很严。纪德说他从小到大,没见过母亲笑过。加尔文教派的严格教规使他内心深为抵触,她母亲周围那些信奉新教的女人都视性为罪孽。魔鬼式的邪念时刻存存,需要彻底清洗、纪德母亲甚至禁止他进入已故父亲的书房,唯恐他去读那些诱人犯罪的诗歌和小说。(见勒巴普著《纪德传》)在纪德眼里,天主教教义限制了人的自由,它不允许人按照人的本性——自己的方式生活,这并非上帝的旨意。他对此深恶痛绝,他甚至说过:“教会和家庭是进步的两个最坏的敌人。”纪德因此成了传统道德的叛逆者。(见朱静著《纪德研究》)  而在十九世纪中叶,实验哲学统治了科学和哲学的全部领域,在文学方面,自然主义代替了浪漫主义,风行全国。世界没有形而上的意义了。尼采叫喊:上帝已经死了,人类失掉了自己内心与全部外界的联系,只剩下了孤独的自己。这一隔绝的结果就酿成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个人自尊自大的心理越来越高涨,相信自己可以完个征眼自然界。这一方面的极端代表,就是尼采的超人。这种自我膨胀的欲望,不可避免地同社会和教会发生冲突,对青年造成心理压力,使他们苦闷彷徨。到了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又经过浴血的巴黎公社,旧的社会组织崩溃,于是人们的内心又渐渐活动起来。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以及崇尚宗教与神秘的思想受到欢迎,被冷落多时的想象、灵感、梦幻等奇异的表现方式又回来了,这就是象征主义以及颓废派的崛起,它力求探索人的精神现象,最后触及到人的存在,就是自我。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法国在相对稳定中获得繁荣,生活安定,年轻一代对于前辈们迷恋非现实,爱好有毒的花朵、黑暗和幻影感到厌恶,把他们称作思想混乱和唯灵论等。他们要求从梦境中回到现实,最能代表这种趋势的作品就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地粮》。纪德在1927年再版序言中,追述了1897年创作《地粮》的理由:“我是在文学使人感到万分矫揉造作和窒息的时刻撰写这本书的,在我看来,使文学重新接触大地,让她赤脚踩在泥土上,在当时是刻不容缓的。”  《地粮》的生命力和它深远的影响  《地粮》开一代风气之先,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法国好几代青年醉心的读物。它使他们挣脱了十九世纪末僵化的理想主义桎梏,给他们带来了思想道德之解放。它的影响,不仅一战后在马丁·杜伽尔的巨著《蒂博一家》中可以见到:许多青少年在到处寻觅它,“这是一本你读它时感到烫手的书”,该书的主人公雅克·蒂博说;而且在二战后的1968年5月,在巴黎的街头也可以见到成千上万拉夫卡迪奥式的青年(纪德《梵蒂冈的地窖》一书的主人公),住墙上涂写:“家庭,我憎恨你!”以及三十条纪德式教规,劝诱他们反抗社会道德规范,拒绝一切束缚。……“这就是纪德的福音书,它接连被三、四代的青年所吸收,而且也必然已经注入到了时代的道德氛围中。这就是纪德的影响:人们呼吸的一种空气……”(见朱静著《纪德研究》)。  《地粮》的影响甚至进入了法国政界,1981年法国社会党人密特朗竞选获胜,当了法国总统。当时的媒体竞相报道说,密特朗的枕边读物就是《地粮》,这是他生活的准则,行动的指南。这样一部作品,为什么能在一个世纪中经历读者和时代严峻的考验,又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同世界各国人民对话,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其一,这是因为自由、解放、爱情、幸福,是人人所需的精神食粮,是普世终极的人性和人权思想。中国也不例外,上世纪20年代在“五四”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下,鲁迅和巴金写了《狂人日记》、《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鼓舞青年冲破封建专制的礼教囚笼,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青年处于思想困惑,寻求理想的生活时期,纪德作品要求尊重人,以人的态度对待人及其所为。这和中国青年的理想追求一拍即合”(张若名语)。  现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的程抱一先生,回忆上世纪40年代抗战逃难途中苦读《地粮》的情景,这样写道:“课停了,大家躲进山坡上的防空洞内……纪德的《地粮》我们看了又看。……纪德和一个中国人说话就像这个回头的浪子在和弟弟恳切畅谈。他劝告他要从心底汲取自身的能源,找回热忱,敢于突破家庭和社会传统铸成的枷锁,这正说进了所有在衰微古国里寻找理想的中国人的心坎。”(见朱静著《纪德研究》)  其二,要归功于它的作者不懈地追求真理,并在其书中以一贯之地坚持独立思考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粮》中,纪德说:  “一个没有进步的境界,不管有多么幸福,我也不能指望它。……真的,建立在愚昧无知上的幸福,算得上什么?”  “同志,没有证据,什么都别接受;什么都别信仰。”  “不要去崇拜偶像!”  “我要使自己赤裸的脚趾感受到这一点。任何不先经过感觉的知识对于我都是无用的。”(见《地粮》卷一)  纪德的“热爱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终于获得了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肯定和赞赏,他们向他表示崇高敬意。纪德为此在《费加罗报》上撰文回答:“假如我真的代表过某种事物的话,我相信这就是自由考察的精神,独立的精神,甚至是对心灵和理智拒绝赞同之事提出抗议的精神。”  纪德因健康原因未能亲自去瑞典领奖,但他委托别人宣读了他的答谢辞,再次强调了作家的独立精神:  “各位先生,在我看来,你们的选票与其说是投给我的作品,不如说是授给那种使作品有了生命的独立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从各方面都遭受攻击。你们从我身上看出了这种精神,你们觉得有必要赞许它,支持它。这就使我心满意足,信念更为坚定。然而,我无法不想到,仅在不久之前,法兰西的另一位杰出人士,他比我把这种精神表现得更好。我想到的就是保尔·瓦莱里……”(见拙译《瓦莱里散文选·导读》)  其三《地粮》经久不衰的原因,还在于它拥有新颖独特的文体——散文诗——以及与诗俱生的内在音乐美。  散文诗杰作《地粮》  1897年,《地粮》问世不久,一个慧眼独具的年轻诗人亨利·热昂就撰文宣称:“这是一本值得加倍欣赏的书,因为它唤醒人们的思想,激起人们的感觉,现在已是法国伟大思想家和散文家的纪德先生,同样应该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无独有偶,法国著名传记作家莫洛亚也说:“……作者受到《圣经》抒情性质的哺育,从中获取节奏和诗意。”纪德本人则承认是从《圣经·福音书》中获得诗的灵感。他说,“人们从来都不试图从福音书中引出审美的真理,我感到奇怪。”他还认为只有通过音乐的形式,才能捕捉到自己心灵的诗思。他说:“我在写作时,心灵充满着诗思。它时时刻刻向外奔流,词语无法将它表达出来。”随后,“情感在律动,强烈起来,平静下去……”他反复强调这种内心音乐对于诗思的重要性,并且隐晦地谈到这种自然发生的,只有直觉才能感受到,并与他的内心一起律动的深层音乐就是构成诗思的源泉。这当然与纪德所受的教育有关。纪德自小就是音乐和诗歌的爱好者,他自十岁起就学弹钢琴,几十年来音乐处处伴随着他。二战中,甚至伴随他到遥远的非洲。  与此同时,纪德一进入中学就喜欢读诗,他手不释卷,到处诵读。许多诗集他能倒背如流,就像他反复弹奏自己最心爱的肖邦或巴赫的练习曲一样。他强调演奏高手能把理解化为效果,能把激情传递给感官。这当然也适用于文学和诗歌。散文诗《地粮》无疑就是这种启迪下的尝试。《地粮》全书共计正文八篇、颂歌一篇,寄语一篇,由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揉入若干激情的诗篇、日记、轮舞曲、歌曲构成。它的架构有如一首交响乐曲,主旋律是“粮食,粮食!”伴随着乐章、协奏曲、和声。这是一目了然的、完全创新的文体。  在纪德看来,自然只有在被他发现时才存在。在发现自然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了一同运作的双重心理机制:在视觉中诞生的世界,引起了感情的不断发展。  “我坐在这花园内,看不到太阳,但是空气由于散光而晶莹发亮;蓝天仿佛变得澄澈透明了,仿佛飘下了雨丝;一点不错,我看到光的波浪,光的漩涡。苔藓上闪现着一些水珠般的荧光;一点不错,在这大路上,光就像在那里流动,而停留在那些树梢上的,则是镀了金的泡沫。”(见《地粮》卷三)引文里,随着视觉的拓展,感情也在发展,激情像要冲破物质的束缚,但却被它控制在确定的状态下。再如:  “我看见过平原在炎夏中的等待,等待那一丁点儿雨水。那路上的尘埃已经变得过分地轻盈,每一丝微风都会使它们飞扬。等待,这甚至不再是一种希望,而是一种胆战心惊。土地干旱得龟裂了,仿佛为了容纳更多的雨水。荒原上的野花的香味浓得几乎让人忍受不了。骄阳下的一切事物都显得昏昏沉沉。”(见《地粮》卷一)  “纪德在《地粮》中一点点地表达感情,他把它分解成一个个的感觉,而每个感觉都很独特,有具体的界限,以便它们会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强烈的感情。一首流畅明快的诗会激活所有的感觉,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这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第一位留法女博士张若名的博士论文《纪德的态度》中的“纪德对待感官事物的态度”。她的这一评析足以说明:  1.《地粮》是散文诗,因为它显示诗的本质——情绪和想象,而且只有诗的语言、意象化的语言才适合传递在《地粮》中律动的感情和想象。  2.符合散文诗的创作特点和过程:意象是注入了诗人情感的物象。散乱的意象按不同的方式(列举、递进、对比、象征……)聚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就形成一股更强烈的感情,产生诗的意境。  3.散文诗尽管脱去了诗的韵律之外衣,但它顺乎诗人的内心情感的律动,能更自由地产生内在节奏,形成诗的内在旋律和音乐美。《地粮》中还一再使用诗传统的复叠手法,反复吟诵,一唱三叹,用以增强内在的音乐美。  《地粮》被誉为散文诗杰作,还在于它的思想格局宏大,内容深刻。它不停留于感觉,而是把诗情与哲理融为一体,“使诗歌创作成为一种完美的心智活动”。(瓦莱里语)它做到思想的“感性显现”,“主体化”(里尔克语)靠诗歌本身的魅力来传播思想。(例见《地粮·新粮》)另一方面,《地粮》的主题思想本身就参天入地,范围很广,但它始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和命运,探讨人的本性,解剖人的灵魂。“这是有史以来,人类试图认识自己、解剖自己最彻底的一次尝试。”(见让·德莱《纪德的青年时代》)散文诗的奠基人波德莱尔说得好,“诗的本质不过是人类对最完美的向往。”这或许就是散文诗《地粮》独领风骚一百年,魅力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想趁本书付印之际,对二十年前的旧译《地粮·新粮》的问世作一简单的回顾。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纪德文集《藐视道德的人》,里面收录了我这个译本。这足我自1958年被迫辍学以来所出版的筇一本泽作我首先由衷感激原南京大学教授毛凤仔对我的关爱和栽培,没有他的推荐和悉心校阅,这个译本多半不会问世。其次,我也感谢当年的责任编辑管筱明君,能不拘一格地给我翻译的机会。1996年三联书店出版了《纪德的态度》(张若名著,周家树译),其中关于《地粮》的译文均引用拙译。1997年这一译作被选入柳鸣久主编的《世界散文经典·法国卷》(春风文艺出版社),随后还作为附录,被选人彭燕郊主编的《散文译丛》(湖南文艺版)。但是印象最深的反馈则来自两位素昧平生的青年友人。他们见到《瓦莱里散文选》(与钱春绮合译,百花文艺版)一书后,又辗转打听到我的住址,先后来访。先是《萨特与加缪》的译者章乐天,他说,“我们神交已久,在大学宿舍里我们经常诵读《地粮》……”初次见面竞由《地粮》开始,这是意想不到的。随后是胥弋从山东赶来,他是“中法文化之旅网”的创办人,专程来沪搜集诗人瓦莱里等人的资料。他也提到拙译《地粮》,说“有诗的韵味,印象深刻。”我因此得以了解《地粮》在中国知识青年中不乏知音,深感欣慰。作为一个译者,我不禁想到诗人戴望舒对“诗不可译”的著名悖论:“真正的诗在任何语言翻译中都永远保持它的价值。”信哉斯言,但愿我的这个导读能弥补译文的不足,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这·杰作。

内容概要

  本书时抒情多于冥想,诗意多于哲学。在《地上的粮食:地粮·新粮》里,否定的精神重于肯定的精神,破坏的精神重于建设的精神,到了《新的粮食》里,比例正好反过来。共计正文八篇、颂歌一篇,寄语一篇,由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揉入若干激情的诗篇、日记、轮舞曲、歌曲构成。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梵蒂冈的地窖》、《窄门》、《田园交响曲》、《伪币制造者》等。1947年作品《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他广泛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书籍目录

《地粮·新粮》导读
地粮
新粮
一位中法文化忠实的传播者(代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地上的粮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国内纪德《地粮》的翻译大约不下十几个版本了,优惠买的,好。
  •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纪德文集 1》中有罗国林和张冠尧翻译的《大地食粮》,但文字似乎不如唐祖论的优美。大家可对照阅读。我不会法语,很多法国作家的作品只要有两个一本我就都买来对照度,其乐亦无穷。
  •   译文不错
  •   拿在手里感觉很好
  •   一直找的东东,值得收藏
  •   建议买E文版的,,这个翻译的让人蛋疼好几天
  •   便宜,就是到的时候有点脏,估计是存货
  •   好书,翻译也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