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戟/周大新中篇小说典藏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周大新 著  页数:354  字数:414000  

前言

  这套书里所收的作品,是我近三十年所写的中篇小说的全部了。把它们汇总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做个纪念。  我是在这三十年里成长为一个作家的。没有这三十年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变化,我不可能拿起笔去写文学作品,我只会是一个军人或农民。所以,这三十年,对我个人意义重大,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段,每一想起,都会对其充满感激之情。回首这三十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作为亲历者,我有三点感受:其一,这三十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作家思考问题最自由的时段。与“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相比,作家这三十年思考问题的疆域最辽阔。其二,这三十年,是民国以来第二个作家潮涌的时段。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作家潮涌的现象,自那以后,这种情景没有再现,直到这三十年,才又出现了。我随着这次潮涌成为一个作家,很是庆幸。其三,这三十年,是清朝以来小说这个门类收获最丰硕的时段。自十七世纪中叶以来的几百年间,小说家族在逐渐兴旺,但只是到了这三十年,才成了“暴发户”。这三十年的小说产量最高,小说赢得的读者最多,小说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中篇小说也是在此之间成为小说家族一个最大分支的。  我作为一个小说作者,回顾这三十年自己的创作,觉得有一件事是一直在坚持做着的,那就是对人性所进行的持续不断的探索.从而使自己对人自身的认识前进了一步。我觉得,小说家把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就必须对人性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可人性是一个幽秘深长的洞穴,我们很难抵达洞穴的底部。我写作之初,曾经根据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见闻,写了一些作品,把美好人性在政治灾变中的闪光,把正常人性在社会政治压力下扭曲变形的情况进行了展示,通过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想让我的读者对人的社会政治属性有新的认识,对人性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可能变形扭曲的问题生出警觉。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开始关注人的物欲,关注人在金钱压力下的表现,通过自己的作品,对爱与恨、同情与冷漠、激情与杀戮、友情与妒忌、怜悯与蔑视等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探查与追查,对人的本能和原始欲望以及人身上的动物性遗存进行了检视,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想让我的读者对人的自然属性有新的认识,对人的本性这枚硬币的正面和反面产生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也曾把生理残疾和心理畸变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把非常态和变态的人的人性景观展示出来,想让我的读者在惊奇、惊骇和战栗的同时,对人性的复杂生出新的慨叹,对人性的奥秘有新的发现。人是大自然最精妙的造物,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最精妙最复杂的生物的属性,自然不会简单,自己过去对人性已完成的认识,离最终的答案依然很远。也许,随着以后自己认识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准备的充分,对人性的认识和表现会再进一步。  中篇小说,是我这些年打交道最多的伙计,我爱你!  戊子年冬于北京

内容概要

周大新说,中篇小说是他“这些年打交道最多的伙计”。回顾自己30年来的创作,周大新说有一件事是他一直在坚持做着的,“那就是对人性所进行的持续不断的探索,从而使自己对人自身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他说,从此以后他将只写长篇,不写中篇了。这部书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他最后的中篇小说。

作者简介

周大新,一九五二年生,河南邓州人。农民家庭出身,曾剜过菜,拾过柴,种过地。一九七○年从军,当过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干事、创作员。一九七九年开始发表作品,已有五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问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上、中、下)、《21大厦》,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香魂塘畔的香油坊》、《银饰》,短篇小说《汉家女》、《小诊所》、《登基前夜》等。
周大新的作品多次获奖,并被译成英、法、德、朝等文字介绍到国外。根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和戏剧作品,也多次获奖。

书籍目录

[铜戟]
[香魂女]
[军界谋士]
[人间]
[蝴蝶镇纪事]
[走廊]
[伏牛]
[河里太阳]
[家族]
[紫雾]
附录
虚构的世界更美妙
——关于小说的自白之一
周大新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街两旁各种店铺、地摊上的灯都已放亮,白炽灯、日光灯、电石灯、煤油灯、马灯、汽灯、蜡烛,把不宽的街道染紫、涂黄、刷白、抹红。就在这灯光炫目的街道的一侧,杜一川和成蓉急急地向营房走。但快到营门口时,杜一川却突然放慢了脚步。  “怎么了?”前边的成蓉扭过脸问,含了笑。她的微笑浅而不露,几乎没有拉长嘴唇,只腮上依稀显两个窝儿。  “教导员不是在家吗,来喊我干啥?”他冷冷地说,乌亮的双眸在成蓉那苗条的身上极快地扫了一下。刚才,当他猛听到一连长要领人到师部闹事的消息时,他想到营长长期因病住院,自己代理营长职务,这样的事应该去管。但随了成蓉往回走,看着成蓉那窈窕的背影,闻着她身上散出的淡淡香味,他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教导员——那个副军长的白净、潇洒的儿子,那个赢得了成蓉爱慕的万彬。一股沉在他心底的嫉恨翻上来。  这事应该由他管!  他是教导员,营党委书记!你是什么?归根结底还不是个“代理”,过了今夜你是什么?平头百姓!这棘手的事,你管得着?  杜一川一提到教导员,成蓉原本就露红晕的脸,刹时红得更艳。她是那种文静、害羞的姑娘,尽管她和万彬的关系在营里早不成秘密,但每当人们在她面前提到万彬时,她总还禁不住要脸红心跳。“这事他知道,就是他让我出来叫你回去的。”她轻声解释。  “叫我干什么?他不会去处理?!”杜一川依旧冷冷的,随了话音,瞳仁中闪过一丝恨。是的,那种积聚已久质量变得很重的恨。他嫉恨万彬,更恼恨成蓉,当然,对后者的恨是掺了爱的恨!是爱而不能得的恼恨!  他当初曾对成蓉产生了怎样浓烈的爱!  他承认最初让他心动的是成蓉的漂亮。那弯弯淡淡的眉,那温柔沉静的眼,那小巧方正的嘴,那玲珑秀气的鼻,那莹白粉嫩的颊,他的心不能不为之一动。但那不过是一动而已,他并没有因此想到去爱、去获得。他对男女之事有自己的想法,他总认为男人应该在功成业就之时,再把心分一点给那些事,否则,心沉温柔海,业必被抛开!真正激起他爱她是那次他发高烧。云里雾里,整整两天,当他终于醒来时,看到双眼熬红的成蓉正用酒精棉球在他胸前、脚上擦,那么轻、那么柔,接下来她给他喂饭,让他的头靠在她胸前,双手环过来,一手端碗、一手拿匙,一匙一匙,那么耐心,那么仔细。后来她为了不让他心焦,坐在床头给他读他当时正阅读的《水网地的进攻》。那枯燥的军事术语,从她的口中柔柔流出来,竟那样动听、易记。成蓉在尽医生职责时显示出来的那份女性的温柔,把杜一川作为一个男子压在心灵深处的那支古老的、美妙的、自由的乐章唤醒了,把他原来先成业后去爱的决心摧毁了,他的心开始抖起来。于是,爱便不由自主地萌出、漫涨,终至于洋溢。那日,他听说成蓉爱吃虎皮豆,一次上街就买了二十袋。但买来了他却不敢送,怕她拒绝收,怕别人知道了笑,长期的自我压抑,使他爱的胆量已经变得极小。犹犹豫豫,胆胆怯怯。多少次轻步走向卫生所,多少次又悄步退回去。一天傍晚,他发现她一个人向营区后的树林里走,终于下决心悄悄尾随过去要向她倾吐。谁知一到林中他才发现,教导员万彬正站在林中等她,两人一见便拥抱在了一起。他立时觉到了一阵剧烈的头晕……  爱不成就恨,这是爱的普遍法则。只是一川平日把恨压在心底。此刻,他不想再压,反正大家只剩最后一晚在一起了。  成蓉愣了一刹,她猜不出杜一川何以变了态度,刚才那样急地随她往回走,此刻竟冷冷地想推托开。她略略有些生气:营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他竟然想推!但即使生气,她也是柔柔地说:“他说,叫你回去商量商量。”  商量商量。这四个字堵住了杜一川从心底涌出的恨。是的,你是代理营长,处理这种事情,可以叫你回去商量。他无话再说,便扭开头,径直向营门里走。  “小杜!”石牌坊营门的一侧,突然传出一声苍老喑哑的唤。两个老人蹒跚着向他身边走来。借了营门灯,杜一川认出,走在前边的那个独臂老人就是成蓉的爸爸,二营的老营长成史柱,他是在听说老营队要撤销的消息后,特意来队看望老营队的干部战士和女儿的;那另一个白发白须的老人,是住在营门对面的魏五爷。  “有事,老营长?”杜一川转身迎向二老。尽管他对成蓉恼恨,但对成蓉的爸爸却极尊敬。这老人十几岁时和日军作战被砍去左臂,仍一直坚持在部队战斗,战功卓著。1956年才因独臂不便部队生活,转回老家休息。  “这个戟,”成蓉爸抬手指了一下悬挂在营门正中的铜戟匣,“造的年代不知道,但也算一件文物了。当初国民党的部队弃营南逃时,你魏五爷悄悄取下保存起来,直到我领兵进驻西校场时,才又献出重新挂上营门。后来博物馆几次来人要,都被我顶了回去。听说从明儿起这里已不再做军营,五爷想问问能不能把戟取下来,交到博物馆去?”  “当然可以。”杜一川抬头望一眼那暗绿色的铜戟,点头答。  “那就——”  “爸!”成蓉打断了爸爸的话,“你少说几句,杜副营长有急事——哎,流星!”正说话的成蓉向远天一指。  众人抬头,只见一颗流星向东南坠去。  “八点十分,”成蓉边看表边小声叫。  “这丫头!”成史柱嗔怪地看了一眼女儿,而后朝杜一川笑笑:“小蓉从小喜欢看流星。你有事就忙去吧!”老人挥着独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铜戟/周大新中篇小说典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真的好,印刷实在不敢恭维。这是我没有去书店看到实体书的网购之一。实在是累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