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9-05 出版社: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内容概要
内 容 简 介
本书第一部分讨论听力学的范围、发展史及其与耳科学等临床医学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
与听力学有关的声学基础知识和听觉生理。第三部分对现代测听技术及其临床意义作了较详细
的叙述。第四部分以噪声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聋、中枢听功能障碍、言语-语言功能障碍、学
习障碍等为例,阐述测听结果的分析和听力康复的基础知识。第五部分介绍助听技术的基础知
识和助听器的选配等问题。
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人员的基本参考书,并可供耳科、神经科、儿科、心身医学、劳动
卫生学等有关医师、科技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目 录
导 论
第一章 听力学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章 听力学和耳科学
第三章 声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节 听力学常用的几种声信号
第三节 声学测量与分析
第四节 声阻抗的物理概念
第五节 听力计
第六节 听力计校准
第七节 隔声室
第四章 临床听觉生理
第一节 与听力学有关的声学概念
第二节 外耳与中耳生理
第三节 骨导机制
第四节 耳蜗的结构
第五节 内耳淋巴液的理化性质
第六节 听觉的耳蜗机制
第七节 听觉机制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进展――毛细胞及其静纤毛
的蛋白质结构
第八节 听觉神经系统生理
第九节 与感音神经性听觉障碍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五章 纯音听阈测定
第一节 测听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纯音气导听阈测定
第三节 掩蔽
第四节 骨导纯音听阈测定
第五节 用扫频听力计测听阈
第六节 筛选测听和声场测听
第七节 听阈测定结果及其记录和分析
第八节 高频测听
第六章 耳蜗性及蜗后病变测听法
第一节 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
第二节 短增量敏感指数测定
第三节 音衰试验
第四节 自描听力计测听法
第五节 短音测听(brieftoneaudiometry,BTA)
第七章 言语测听
第一节 言语测听材料
第二节 言语测听的环境和准备
第三节 言语听阈(speechthresholds)
第四节 言语识别率检查
第五节 在竞争声下的言语识别检查
第六节 言语听力图和言语识别率检查的临床应用
〔附〕汉语言语测听词表举例
第八章 声导抗测试
第一节 声阻抗与声导纳
第二节 鼓室声导纳测试
第三节 鼓室肌反射
第四节 咽鼓管功能检查
第五节 中耳肌反射测试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导抗测试在婴幼儿中的应用
第九章 听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电反应测听(ERA)发展概况
第二节 听诱发电位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听诱发电位的检查记录
第四节 耳蜗电图(ECochG)及其临床应用
第五节 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其临床应用
第六节 中期肌源性(声动)反应及其临床应用
第七节 听性中潜伏期反应(auditorymiddlelatencyresponse,AMLR)
第八节 40Hz相关电位(AERP)及其临床应用
第九节 听性长潜伏期反应
第十节 小结――ERA的主要应用范围
第十章 耳声发射
第一节 耳声发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耳声发射的机理及意义
第三节 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0AE)
第四节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第五节 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
第六节 刺激频率耳声发射(SF0AE)和电诱发耳声发射(EEOAE)
第七节 耳声发射的应用
第八节 0AE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第十一章 中枢听功能检查
第一节 用非言语信号测试
第二节 用言语信号测试
第三节 用语句作中枢听觉功能检查
第四节 中枢听觉神经系统病变的测试结果
第十二章 小儿听力评估和测试
第一节 不同年龄儿童对声刺激的反应能力
第二节 新生儿听力筛选
第三节 婴幼儿(0~6岁)行为测听
第四节 言语测试
第五节 客观听功能测试
第十三章 测听结果分析与听觉障碍处理
第一节 测听结果分析
第二节 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
第三节 老年性聋
第四节 中枢性听觉障碍
第五节 非器质性听力障碍
第六节 听力康复
第十四章 听觉障碍和言语-语言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听处理和听处理病
第三节 发育性疾病
第四节 学习障碍的学生
第五节 教育听力学
第十五章 耳鸣的测试
第十六章 助听器
第一节 助听器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助听器的分类
第三节 助听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助听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五节 压缩放大式助听器
第六节 耳模及其声学特性
第七节 助听器选配用处方公式
第八节 真耳分析及介入增益
第九节 选配助听器的步骤及助听器效果评估
第十节 堵耳效应与深耳道式助听器
第十一节 K-Amp电路助听器
第十二节 可编程助听器
第十三节 助听器选配中的社会医疗及心理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