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出版时间:1997-9  出版社:上海外教  作者:何自然  页数:242  
Tag标签:无  

前言

  总  序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合作进一步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外语作为媒介手段和信息转换工具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为了普及外语,提高全社会的外语水平,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中小学已普遍开设了外语课,社会办学也日趋活跃,业余成人外语教学已遍及全国,广播电视等媒体也为提高社会各界的外语水平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对英语的需求日益增长,使用场合日益增多,范田日益扩大,英语已自然成为我国的一种通行的国际交流语言。在这一形势下,“外语热”经久不衰,各级各类英语学习班、培训班层出不穷。但是由于这类班的教学往往注重单项或几项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因而学生学习的语言知识往往是不全面的,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全面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为迎接2P世纪的到来,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跨世纪人才,是我们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  《21世纪英语学习丛书》就是以此为目的而设计并组织我国英语语言教学和研究方面学有专长、造诣颇深的著名专家和学者编写的。这套面向21世纪的英语学习丛书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知识与能力训练并重,选材新颖,练习形式多样丰富,讲解详细,书后附练习答案,有的书还配有辅导用书,总之,《丛书》是针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编写的,富有新意,充满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更便于读者自学。读者学习这套《丛书》后就能系统地学好英语语言及相关的知识,全面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深造和向专业领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丛书》的另一特点是讲解深入浅出,既有一定的学术性,又通俗易懂,实例丰富,因此能适应不同层次的英语读者的需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正在业余自学外语,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中的困难更多一些,但只要坚持不懈,注意方法,总可以学好的。从不少成功者的经验看,学习中务必要持之以恒,避免急躁和囫囵吞枣。例如,在学习这套《丛书》时要循序渐进,认真阅读和独立完成练习,碰到书上的答案与自己的做法不同时,要认真思考,与别人讨论或请教老师(包括书的作者);一时找不到答案也不气馁,可作为问题记录下来,继续研究,除了认真学习这套《丛书》,还应结合其他读物(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和听力材料学习外语、大量练习、大胆实践。  在世纪之交,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21世纪英语学习丛书》为推动我国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件好事。《丛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广大读者学好英语,为普及外语,提高全社会的外语水平作出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  戴炜栋  1995年秋于上海

内容概要

  语用学概说、语用学是理解语言、使用语言的学问、语用学是讲究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语用学的发展、微观语用学和宏观语用学、微观语用学一一对语言的动态描写、宏观语用学一一语言跨面研究中的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社交一文化的语用研究、对比语用研究、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语际语用学、社会语用学、认知语用学、指示语的用法、手势用法和象征用法、指示用法和非指示用法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语用学基础1.1 语用学概说1.1.1 语用学是理解语言、使用语言的学问1.1.2 语用学是讲究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1.2 语用学的发展1.2.1 微观语用学和宏观语用学1.2.2 微观语用学一一对语言的动态描写1.2.3 宏观语用学一一语言跨面研究中的语用学1.3 跨文化语用学1.3.1 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1.3.2 社交一文化的语用研究1.3.3 对比语用研究1.3.4 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1.4 语际语用学1.5 社会语用学1.6 认知语用学练习与思考本章参考书目第2章 指示语2.1 指示语的用法2.1.1 手势用法和象征用法2.1.2 指示用法和非指示用法2.2 指示语的分类2.2.1 人称指示2.2.2 地点指示2.2.3 时间指示2.3 指示语的指示信息2.3.1 指示语和语境假设2.3.2 承上启下的指示语2.3.3 住处社交场合的指示2.4 指示词语外的指示信息练习与思考本章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6.4.1 会话含意学说的缺陷  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我们在第3章介绍过的关于Grice的主张:Grice的会活含意学说的出发点是,人们相信。说话的时候相互要合作,要共同遵守-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如果交际—方的话语表画违反了合作原则,他(她)可能足故意这样做的,交际的另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对方违反合作原则的意图,即所谓会话含意。Grice提出了交际的合作原则,强调交际中的隐含意义。他认为。要理解说话人在话语中有意的暗示(implicature),靠的不是语言解码(decode),而是语用推理(infer)。语用推理又是根据语境以及交际的一般原则作出的。Grice这些观点当然会引起语用学界,特别是热衷语用学新法研  究竟们的极大兴趣。  二十多年来,会话含意理沦经历厂同意和反对。赞扬和批评的考验,尽管现在关于意义的认知研究有厂很大的发展,但它仍然有助于听话人如何通过语言信息,在有可作多种理解的话语中最终得以确定其含义。  然而,应用会话含意理论来解释自然语言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合作原则诸准则的性质及来源不够清楚;例如,为什么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一定要遵守合作原则?要合作就非得遵守Grice提出的那儿项准则吗?除了合作原则之外,还行没有什么须要遵守的其他原则?既然要遵守合作原则,那为什么又要故意违反要遵守的原则来让人推出话沿的用意?人们在交际中的话语含意是如何推断出米的?正像我们在本章提到的例(10),按照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这个例子中的B的应明显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于是A就要根据语境推导出B的含意。可是A设想的语境到底是(11)还是(12)、(13)呢?B的意见到底是需要还是不需要买东西?这一点在Grice的理论中是很难找到答案的。  对Grice学说的质疑还不止此。人们还会问:为什么说话人住言语交际中往往不用直接的方式遣词达意,而总喜欢用间接的方式声东击西?为什么说话人的用意总不愿坦率明言,而非得要听话;人工费心领会不可?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问的义化背景的交际双方会不会在遵守合作原则和各准则时出现差异?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可见.会话含意理论还留下许多问题未有解决,这说明它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6.4.2 两种学说的比较  我们说过,在Grice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联理论旨在发展一个具体的心理认知模式,提出有关人类交际,交流的新理论。根据前面对关联理论的分析,人类的语言交际包括了社会和情感曲个方画。文队者相关断;对象在这两方面都有一个心理上的认知问题。关联理理论研究话语的认知和活语含意,它对自然语言的解释同Grice提出的会话含意理论相去甚远。我们不妨在这里对这两种学说作一简单的比较。  1)关于合作原则和各准则的作用问题  7.2.1 从经济角度看语言  1)语言本身是一种经济投入  如同通过接受正规教育而获得的知识或通过工作经验而获得的技能一样,语言是人类的本钱。但语言这种本钱又不同于知识和技能,它有先天习得的母语(咖ther忉npe),也有后天才获得的第二语言(我们下面具体指外语或作为外语的英语)。前者是不能自己选择的,即使父母操不同的语言,但大多数父母都只选择其中一种语言作为孩子的母语。孩子通常(不是绝对)通过习得的母语来接受学校教育和获取其他有用的知识。语言作为人类本钱之一,它能使人们获得知识或技能。这是说,它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投入,是人们足以获得其他本钱(知识和技能)的本钱。语言作为本钱,它实际上是补充或取代人类的其他本钱(知识和技能)。所谓补充,指人们通过语言学会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来服务于社会;所谓取代,指人们直接利用自己不断完善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来从事与语盲有关的(如编辑、出版、翻译等)工作。  2)学习外语更是一种经济投入  人们学习一门外语(如英语),甚至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学习这门外语,当然是受着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认识到学习外语是一种成本投入。例如他们学习英语,最后掌握了这门语言,这就等于说他们的投入取得了预期的效益。当然,学习一门外语有经济方面的动力,也有非经济方面的动力。学习外语作为一种经济投入,其成本就是为学这门外语所花去的时间;而其效益则取决于学习者学成这门外语之后,是否经常有使用的机会和是否使用得广泛。  3)语言的经济价值  语言(包括外语)的经济价值表现在:  a.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b.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种活动,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c.语言在劳务市场中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这时,受雇者的外语(如英语)熟巧程度越高,其身价越高;而用外语(如英语)工作的经验越丰富者,其待遇也越好。  4)语言的经济效用(utility)  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  a.该门语言在劳务市场上是否急需;  b.该门语言在消费市场上的应用多寡;  c.该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  d.该门语言在该地区的应用密度(density)大小。  从语用的角度看,语言的经济效用在于人们如何利用语言来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在使用语言来作商业宜传时,能做到得当、得体,做到以言悦人,以言感人,语言的经济效用就高。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作者挺有名了 专门研究这方面的
  •   老师推荐的 很有帮助
  •   不深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