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出版时间:2000-8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世国 主编  

内容概要

  全书由总论、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技术共5篇组成。
  总论主要阐述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学科概况。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3篇按寄生虫的生物学分类进行编排,每纲寄生虫组成一章,章内先进行总体概述,后将本纲寄生虫分节论述,每章最后对所述寄存生虫列表进行总结。考虑到学时有限,对于一些在河南省流行不严重、危害不大的寄生虫未加阐述。第五篇寄生虫实验技术列举了常用的寄生虫培养和保种、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等实验检查方法,其目的是便于学生查阅而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一、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 
  二、寄生虫和宿主的相互作用 
  三、害生虫感染的免疫 
  四、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症的特点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六、医学寄生虫的分类 
  七、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第二篇 医学蠕虫学 
 第二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第三节 似蚓蛔线虫 
  第四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五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六节 旋毛形线虫 
  第七节 丝虫 
 第三章 吸虫 
  第一节 吸虫概述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第三节 血吸虫 
  第四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五节 并殖吸虫 
 第四章 绦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链状带绦虫 
  第三节 肥胖事吻绦虫 
  第四节 微小膜壳绦虫 
  第五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六节 曼纸迭宫绦虫 
第三篇 医学原虫学 
 第五章 医学原虫概论 
 第六章 溶组只内阿米巴 
 第七章 鞭毛虫 
  第一节 蓝氏贾 第鞭毛虫 
  第二节 阴道毛滴虫 
  第三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八章 孢子虫 
  第一节 疟原虫 
  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 
  第四节 卡氏肺孢子虫 
第四篇 医学节肢动物学 
 第九章 概述 
 第十章 蛛形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蜱 
  第三节 恙螨 
  第四节 疥螨 
  第五节 蠕形螨 
  第六节 尘螨 
 第十一章 昆虫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蚊 
  第三节 蝇 
  第四节 白蛉 
  第五节 蚤 
  …… 
第五篇 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在白蛉体内发育当雌性白蛉叮咬黑热病患者或被感染的动物时,血液及皮肤内含有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被吸入胃内。巨噬细胞被消化,无鞭毛体散出。24h后,无鞭毛体发育为早期前鞭毛体。此时虫体呈卵圆形,鞭毛也已伸出体外。48h后发育为短粗的前鞭毛体或梭形前鞭毛体。体形从卵圆形逐渐变为宽梭形或长度超过宽度3倍的梭形,此时鞭毛也由短变长。至第3~4d出现大量成熟前鞭毛体,长11.3~15.9um(有时可达20un),活动力明显加强,并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分裂时,基体、动基体及核首先分裂,然后虫体自前向后逐渐一分为2个子体。原来的鞭毛留在一个基体上,另一个基体重新生出一根鞭毛。在数量急增的同时,逐渐向白蛉前胃、食道和咽部移动。1周后具感染力的前鞭毛体大量聚集在口腔及喙。当白蛉叮刺健康人时,前鞭毛体即随白蛉唾液进入人体。2.在人体内发育感染有前鞭毛体的雌性白蛉叮吸人体或哺乳动物时,前鞭毛体即可随白蛉分泌的唾液进入其体内。一部分前鞭毛体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消灭,一部分则进入巨噬细胞。前鞭毛体进入巨噬细胞后逐渐变圆,失去其鞭毛的体外部分,向无鞭毛体期转化。同时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此时巨噬细胞的溶酶体与之融合,使虫体处于溶酶体的包围之中。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的纳虫空泡内不但可以存活,而且进行分裂繁殖,不断繁殖的结果可使巨噬细胞容纳不了而破裂,游离的无鞭毛体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重复上述繁殖过程。无鞭毛体可被巨噬细胞带到全身各处。在内脏里,特别是在脾、肝、骨髓、淋巴结等处,无鞭毛体繁殖旺盛,可使大量巨噬细胞遭到破坏,并刺激巨噬细胞大量增生。患者如被白蛉叮咬,无鞭毛体又可随巨噬细胞进入蛉胃,重复它在白蛉体内的生活(图7-4)。

编辑推荐

《人体寄生虫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专科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